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自动钻铆孔位在线测量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潘国威 陈文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8-393,共6页
为了获得飞机壁板自动钻铆中孔位的实际位置和法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测距多传感器融合的孔位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获得钻铆任务的孔位偏差修正量,从而保证壁板钻铆质量。首先,通过建立视觉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与钻铆机... 为了获得飞机壁板自动钻铆中孔位的实际位置和法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和激光测距多传感器融合的孔位在线测量方法,该方法可以实时获得钻铆任务的孔位偏差修正量,从而保证壁板钻铆质量。首先,通过建立视觉和激光测距传感器与钻铆机参考坐标系间的映射关系,获得了钻铆孔位在线测量的多传感器融合模型,给出了孔位位置和法向的在线测量原理。然后,为了简化标定过程和提高标定精度,设计了一种同时适用于视觉和激光测传感器的标定板,给出了位置和法向测量的标定方法。最后,测量试验表明,多传感融合的在线测量方法孔位测量位置误差≤0.2 mm,法向误差≤0.3°,能够满足飞机钻铆孔位测量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钻铆 多传感融合 在线测量 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冗余混联式钻铆机床姿态调整轨迹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潘国威 陈文亮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571-2576,2589,共7页
针对混联式自动钻铆机床因冗余自由度导致钻铆姿态多样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姿态调整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离散化钻铆点姿态的可行解空间来构建姿态调整轨迹的全连接层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计算姿态调整的最优轨迹。... 针对混联式自动钻铆机床因冗余自由度导致钻铆姿态多样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姿态调整轨迹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离散化钻铆点姿态的可行解空间来构建姿态调整轨迹的全连接层模型,采用动态规划方法计算姿态调整的最优轨迹。分析了钻铆过程中的冗余自由度,基于旋量方法给出了逆运动学解。阐述了壁板钻铆姿态调整轨迹优化原理,以系统能量消耗最小为优化目标,给出了笛卡儿空间姿态调整最优轨迹,将其映射到关节空间进行关节运动轨迹光顺。实验验证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可提高飞机壁板钻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钻铆机床 冗余自由度 姿态优化 动态规划 飞机装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驱动器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3
作者 潘国威 陈文亮 王少游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14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直线驱动器定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组合的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传动原理,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该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Gear预估-校正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利用ADAMS建立直线驱动器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求解直线驱... 以直线驱动器定轴齿轮和行星齿轮组合的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阐述其传动原理,采用多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该传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Gear预估-校正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分析。利用ADAMS建立直线驱动器传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求解直线驱动器传动系统的传动特性和动态响应,将仿真啮合力与理想情况进行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为直线驱动器的进一步优化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驱动器 传动系统 动力学 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冗余自由度的混联自动钻铆机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文亮 王慧 +1 位作者 王珉 潘国威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59,共9页
为了提高飞机壁板装配自动钻铆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一种含有冗余自由度和串并混联结构形式的自动钻铆机统一运动学模型及其正反解问题.通过坐标定义的等效变换法,将自动钻铆机并联部分的动静平台等效倒置,基于虚设支链法和D-H方法建立... 为了提高飞机壁板装配自动钻铆的质量和效率,研究了一种含有冗余自由度和串并混联结构形式的自动钻铆机统一运动学模型及其正反解问题.通过坐标定义的等效变换法,将自动钻铆机并联部分的动静平台等效倒置,基于虚设支链法和D-H方法建立了自动钻铆机串并形式的闭链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获得运动学位置正解的解析解;针对自动钻铆机具有冗余自由度和混联结构形式的特点,提出运动学逆解分步求解的解耦策略.实例计算表明,自动钻铆机实际位姿与给定目标位姿之间的位置平均误差和法向平均误差分别为0.13191mm和0.16842°,说明文中方法是正确的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钻铆 混联机构 冗余自由度 D-H方法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文亮 潘国威 丁力平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8期26-30,共5页
近年来,随着飞机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为特征的飞机先进装配技术已成为航空制造企业的发展追求。基于数字量协调技术,已突破飞机制造过程中自动化的工艺规划、检测、定位、制孔和铆接等技术,实现了飞机制造的自动化装配。
关键词 飞机装配 工艺规划 定位 制孔 铆接 集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溶液吸收法洁净CO_2气体中NO_X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国威 王树江 刘桂英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研究CO2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工艺,得到最佳条件:吸收液温度40~60℃,空塔气速5.4cm/s,填料高与塔径比9:1,瓷环填料空隙率为68%,尿素填充量为0.8倍填料高,吸收液中尿素溶液浓度不低于4.86mol/L。此方法是一种过程简单、... 研究CO2气体中的氮氧化物净化工艺,得到最佳条件:吸收液温度40~60℃,空塔气速5.4cm/s,填料高与塔径比9:1,瓷环填料空隙率为68%,尿素填充量为0.8倍填料高,吸收液中尿素溶液浓度不低于4.86mol/L。此方法是一种过程简单、综合利用的绿色化学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水溶液 氮氧化物 洁净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灵活配置的四站式拉线编码器机器人测量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得礼 洪伟松 +1 位作者 潘国威 朱煜 《机电工程》 CAS 2017年第11期1249-1254,共6页
针对结构复杂的机器人,在其末端不安装位置传感器情况下分析其动力学性能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可灵活配置的四站式拉线编码器机器人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四站拉线编码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现场简单操作即可使用其粒子群... 针对结构复杂的机器人,在其末端不安装位置传感器情况下分析其动力学性能的问题,研制出了一种可灵活配置的四站式拉线编码器机器人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四站拉线编码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该方法通过现场简单操作即可使用其粒子群算法迭代解算出4个站点之间的初始位置关系,实现了测量前基站位置的任意安放,提高了系统测量的效率;设计了一种灵活、轻巧的拉线导向结构,实现了拉线编码器的任意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测量系统与机器人运动的随动,在不改变机器人原有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情况下,方便地获得了机器人的末端位置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四站拉线编码器初始位置校准方法计算精度高、速度快;测量系统配置灵活、轻便,测量效率高,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线编码器 初始位置校准 坐标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自动钻铆并联调姿托架标定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志浩 陈文亮 +2 位作者 王慧 潘国威 王珉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964-2974,共11页
为提高飞机自动钻铆并联调姿托架的运动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外部标定方法。利用空间矢量链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并微分,将微分后的所有约束方程纳入误差模型,建立有关机构位姿误差与结构误差的关系表达式并提高建模精度;采用矩阵降维... 为提高飞机自动钻铆并联调姿托架的运动精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外部标定方法。利用空间矢量链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并微分,将微分后的所有约束方程纳入误差模型,建立有关机构位姿误差与结构误差的关系表达式并提高建模精度;采用矩阵降维的方式处理结构误差项系数矩阵,提高误差辨识精度。经仿真验证,该标定方法的误差辨识与补偿精度较高,并且能够利用误差模型辨识单个主驱动的定位器主动移动副角度误差,满足了飞机装配对托架调姿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装配 并联机构 标定 自动钻铆 调姿托架 调姿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旋量理论的自动钻铆机调姿反解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平 翟建军 +1 位作者 潘国威 杨燕勇 《航空制造技术》 2017年第14期62-67,共6页
运动学反解是实现机床运动控制的技术基础,也是提高运动精度的技术保证。根据飞机装配自动化钻铆的需求分析,以龙门式自动钻铆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旋量理论建立其运动学模型。采用Paden-Kalan子问题模型和自动钻铆机上下末端执行器的几何... 运动学反解是实现机床运动控制的技术基础,也是提高运动精度的技术保证。根据飞机装配自动化钻铆的需求分析,以龙门式自动钻铆机为研究对象,基于旋量理论建立其运动学模型。采用Paden-Kalan子问题模型和自动钻铆机上下末端执行器的几何关系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旋量理论的自动钻铆机运动学反解算法,并在CATIA中的DMU模块下对算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旋量理论的运动学反解算法正确,为自动钻铆机的运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学反解 自动钻铆机 旋量理论 Paden-Kalan子问题 DM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微电机的双机器人协作工作空间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苏纬 丁力平 潘国威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3期147-150,166,共5页
为实现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微电机组件的任务,需要确定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工作空间。建立双机器人协同装配运动学约束关系,推导协作工作空间的定义,说明协作工作空间与双机器人布局形式的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双机器人工作空间,提出一种... 为实现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微电机组件的任务,需要确定双机器人协同装配工作空间。建立双机器人协同装配运动学约束关系,推导协作工作空间的定义,说明协作工作空间与双机器人布局形式的关系;采用蒙特卡洛法计算双机器人工作空间,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网格划分的方法计算双机器人协作工作空间。在V-REP软件中搭建微电机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虚拟仿真环境,通过编写LUA脚本计算出双机器人工作空间和协作工作空间,直观地验证了双机器人布局形式的合理性,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算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机器人 协作工作空间 空间网格 V-R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串并联五坐标自动钻铆机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燕勇 张得礼 +2 位作者 王珉 潘国威 严秋白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7年第3期192-195,共4页
根据飞机自动化装配的功能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串并联机构的全自动钻铆系统。基于螺旋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并联机构进行了自由度分析,证明该钻铆机构能够进行五坐标的调姿运动。在UMAC控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钻铆机控制系统,设计钻铆机的... 根据飞机自动化装配的功能需求,研制了一套基于串并联机构的全自动钻铆系统。基于螺旋理论的分析方法对并联机构进行了自由度分析,证明该钻铆机构能够进行五坐标的调姿运动。在UMAC控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了钻铆机控制系统,设计钻铆机的控制软件及用户界面,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自动钻铆机能实现飞机壁板自动钻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装配 并联机构 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超声波内孔清洗去毛刺的机理及实际使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李克成 吕桂艳 +1 位作者 韩军 潘国威 《油泵油嘴技术》 1994年第2期53-54,共2页
喷油器总成清洁度国家标准GB—3821是9mg以下。一些主机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如广西玉林柴油机厂要求我厂提供的喷油器总成的清洁度必须在3.2mg以下。用我厂现有手段很难达到这么严格的清洁度要求。尤其是内孔。
关键词 超声波 内孔 清洗 柴油机 喷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辊齿式聚醚醚酮粉碎机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树江 张洪刚 潘国威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根据聚醚醚酮生产过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辊齿式粉碎机。强调设计中齿形,尺寸对粉碎过程及粉碎后物料粒度的影响,是此粉碎设备的关键。同时通过适当调节辊间距离,可以调整粉碎后物料的尺寸。经过实际生产使用,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 根据聚醚醚酮生产过程的需要,设计了一种双辊齿式粉碎机。强调设计中齿形,尺寸对粉碎过程及粉碎后物料粒度的影响,是此粉碎设备的关键。同时通过适当调节辊间距离,可以调整粉碎后物料的尺寸。经过实际生产使用,得到较为满意的结果。粉碎后的物料较为均匀,尺寸在2~5mm左右,物料中金属粉末微量,物料性能无变化。此设备成功解决了生产实际问题,同时填补了聚醚醚酮粉碎设备的国内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双棍 齿式 粉碎机 设计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英娟 潘国威 +2 位作者 刘宇兰 陈学 张玉君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东莞市长安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观...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的效果以及其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东莞市长安医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小分子毒素〔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大分子毒素〔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以及心脏功能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生存几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血清小分子、大分子毒素较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中小分子毒素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中大分子毒素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脏疾病对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并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血液透析 心功能 终末期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GIS技术在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国威 《中国新通信》 2022年第1期14-15,共2页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发展密集,社会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建筑结构、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引发...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发展密集,社会各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因自然灾害、建筑结构、基础设施分布等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为了在日益复杂的消防环境中进一步优化消防通信使用性能,将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于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已成为我国消防通信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主要体现于快速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消防系统预防功能、提高消防救援能力等,有效降低了火灾事故发生几率,提高了火灾救援的处理速度。结合以上内容,本文将深入探讨GIS技术在我国消防通信指挥系统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有效建议,希望有所参考价值[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消防通信指挥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iC MOSFET并联的稳态电-热分布预测模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梓悦 秦海鸿 +1 位作者 陈迪克 潘国威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共9页
SiC MOSFET分立器件的并联已在中大功率的电力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为充分利用并联使用的优势,避免不当并联可能产生的电-热失衡现象,需提前预测开关管并联工作时的稳态电-热分布情况。而由于半导体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即... SiC MOSFET分立器件的并联已在中大功率的电力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为充分利用并联使用的优势,避免不当并联可能产生的电-热失衡现象,需提前预测开关管并联工作时的稳态电-热分布情况。而由于半导体器件在生产过程中的差异性不可避免,即使是同一厂商生产的同一型号SiC MOSFET,在关键参数如阈值电压U_(TH)和导通电阻R_(DS(ON))上都有所差异,而这些参数正是影响器件并联动静态电流分布和电-热分布的关键参数。本文研究了影响器件并联动静态电流分布和电-热分布的因素以及关键参数的温度分布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热分布特性的预测模型,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验证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并联开关管 电-热分布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 MOSFET并联动态电流不均衡的无源补偿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梓悦 秦海鸿 +1 位作者 潘国威 陈迪克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12-718,共7页
SiC MOSFET分立器件的并联结构已在中大功率应用中广泛使用,为了充分利用并联的优势,需解决并联动态电流不均衡问题。在SiC MOSFET特性参数中,阈值电压是影响并联动态均流特性最主要的参数。通过建立SiC MOSFET双管并联的电路模型,探究... SiC MOSFET分立器件的并联结构已在中大功率应用中广泛使用,为了充分利用并联的优势,需解决并联动态电流不均衡问题。在SiC MOSFET特性参数中,阈值电压是影响并联动态均流特性最主要的参数。通过建立SiC MOSFET双管并联的电路模型,探究了并联动态电流不均衡的补偿策略,推导了阈值电压对SiC MOSFET开关管动态均流程度影响的公式。建立了含寄生电感的双管并联电路模型,提出了两种双管并联动态电流不均衡的无源补偿策略,即基于共源极寄生电感的补偿策略以及基于开尔文源极电感和功率源极寄生电感并联的补偿策略。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无源补偿策略下的开关总损耗。最后,优化了基于开尔文源极电感和功率源极寄生电感并联的补偿策略,并通过双脉冲实验验证了此并联补偿策略下的动态均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 MOSFET 并联 动态均流特性 无源补偿策略 寄生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oDK的“机器人学”教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迪克 潘国威 朱梓悦 《科教文汇》 2022年第15期72-75,共4页
“机器人学”课程是现在各大高校正在探索和改革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机器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内容相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差。在课程中引入RoboDK虚拟实验平台,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 “机器人学”课程是现在各大高校正在探索和改革的重要课程,传统的机器人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内容相对枯燥,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差。在课程中引入RoboDK虚拟实验平台,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通过该虚拟平台的离线编程功能可以提高实训平台的使用效率。从课程实践可以发现,学生通过该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很好地巩固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提升了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且对教育教学及实践具有良好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boDK 机器人学 虚拟仿真 项目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AS速度估算模型的异步电机控制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迪克 潘国威 朱梓悦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1年第10期35-37,64,共4页
传统式速度传感器安装不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校准与维护。因此在各类复杂应用场景下,采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是很好的选择。针对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异步电机的调速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 传统式速度传感器安装不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校准与维护。因此在各类复杂应用场景下,采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法是很好的选择。针对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异步电机的调速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模型,其中使用MRAS速度观测器作为电机转子转速的反馈来源。建立对应的仿真模型后,通过分析电机在启停、负载变化等动态过程中磁链、速度、转矩的变化,对观测模型与控制模块进行优化。同时,该仿真实验可以逐步应用于学生教学,提升学生在电力拖动领域中的理论应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S速度观测器 异步电机 无速度传感器 仿真实验 D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路器中永磁操动机构运动仿真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迪克 潘国威 朱梓悦 《今日制造与升级》 2022年第2期32-34,共3页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切断负载电流,及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切断产生的短路电流,以此确保供电系统在电力运行中不发生损坏,因此,断路器的反应时间至关重要。大型断路器主要包含操动机构和断路器本体等两大... 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装置,它的主要功能是切断负载电流,及在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切断产生的短路电流,以此确保供电系统在电力运行中不发生损坏,因此,断路器的反应时间至关重要。大型断路器主要包含操动机构和断路器本体等两大组成部分。操动机构作为断路器分、合闸时的动力来源,主要决定了断路器开合的机械性能以及反应时间。目前,常用的操动机构根据动力来源分类,主要有弹簧操动机构、液压操动机构、电机操动机构和永磁操动机构等。其中,永磁操动机构具有结构简单、动作迅速、生命周期长等优点,针对该驱动形式,采用Matlab/Simulink仿真工具建立永磁操动机构的数学运动模型,对它的运动特性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路器 永磁操动机构 仿真实验 MATLAB/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