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潘文标 曹子昂 +2 位作者 顾旭东 钱晓哲 郑家豪 《现代医学》 2010年第5期550-552,共3页
目的:总结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胸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乳糜胸出现的时间为术后3~9 d,肺癌为术后2~7 d;19例患者中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再次开胸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 目的:总结胸外科术后乳糜胸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胸外科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食管癌乳糜胸出现的时间为术后3~9 d,肺癌为术后2~7 d;19例患者中15例经保守治疗治愈,3例再次开胸治愈,1例保守治疗无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胸外科术后特别是肺癌术后发生的乳糜胸大多数可经保守治疗治愈,再次开胸作为补救措施,不建议预防性结扎胸导管,若高度怀疑损伤胸导管及其主要分支应游离结扎或盲扎胸导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食管癌 肺癌 胸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文标 郑家豪 +4 位作者 连锋 傅于捷 吴学军 张谷兰 王小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50-1153,共4页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0~25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术后28d取出双侧静脉桥血管...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0~25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术后28d取出双侧静脉桥血管,分别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图像定量分析获得静脉桥内、中膜厚度以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情况。结朵对照组和实验组静脉桥血管内膜厚度分别为(0.4269±0.0794)mm和(0.1371±0.039)mm(P〈0.05);中膜厚度分别为(0.4601±0.0628)mm和(0.259±0.0178)mm(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PCNA、PDGF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3.20±2.17)%vs(2.34±0.68)%和(13.10±1.39)%vs(2.44±0.25)%(P均〈0.01)。结论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大隐静脉桥血管新内膜及中膜的增生,可能籍此预防静脉桥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膜增生 中膜增厚 静脉桥 再狭窄 血管外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例胸腺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文标 曹子昂 +2 位作者 顾旭东 钱晓哲 郑家豪 《现代医学》 2010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完整切除123例,部分切除12例,肿瘤完整切除率91%(123/135)。住院死亡1例。5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6%(8/... 目的:总结胸腺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完整切除123例,部分切除12例,肿瘤完整切除率91%(123/135)。住院死亡1例。5年内复发8例,复发率6%(8/134);11例失随访。重症肌无力(MG)发生率为40%(54/135),术后MG症状完全缓解21例(溴吡啶斯的明停药),改善30例(溴吡啶斯的明剂量显著减少),改善不明显或加重3例(溴吡啶斯的明需维持原剂量、增加剂量或加用皮质激素等)。结论:胸部增强CT等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胸腺瘤的主要手段。重症肌无力是常见伴随症状;胸腺瘤不宜单纯切除,无论病理分期如何均应行扩大切除,以降低复发率;Ⅱ期及以上病变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支架预防CABG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文标 郑家豪 +1 位作者 吕一峰 吴学军 《现代医学》 2008年第5期322-325,共4页
目的采用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对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部位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5-30 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端侧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完全覆... 目的采用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对静脉桥血管吻合口部位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5-30 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端侧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完全覆盖而不压迫吻合口。术后35 d取出桥血管,观察吻合口部位内、中膜增生情况。结果近端吻合口对照组内膜增生较实验组明显增加[(0.698 1±0.085 9)mm vs(0.376 0±0.064 5)mm,P〈0.01],对照组中膜增生亦较实验组增加[(0.827 5±0.127 0)mm vs(0.640 4±0.058 8)mm,P〈0.01)];远端吻合口对照组内膜增生较实验组明显增加[(0.619 7±0.145 8)mm vs(0.413 0±0.097 2)mm,P〈0.01)],对照组中膜增生亦较实验组增加[(0.822 4±0.136 3)mm vs(0.578 6±0.146 4)mm,P〈0.01)]。结论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减轻大隐静脉桥血管近、远端吻合口部位内膜及中膜增生,能够预防大隐静脉桥吻合口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支架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桥 吻合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桥狭窄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文标 郑家豪 +3 位作者 连锋 吴学军 张谷兰 王小妹 《现代医学》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与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O)后大隐静脉桥狭窄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20~25k普通长白猪8只.后腿外侧纵切口,“no-touch”技术剥取大隐静脉3cm,与颈总动脉进行端端吻合。术... 目的建立一种与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O)后大隐静脉桥狭窄病理过程相似的动物模型。方法20~25k普通长白猪8只.后腿外侧纵切口,“no-touch”技术剥取大隐静脉3cm,与颈总动脉进行端端吻合。术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50mg·d^-1抗凝。术后28d取下静脉桥,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分析新内膜厚度、新内膜面积,(新内膜+中膜)面积(I/M)。结果肉眼观察,8只猪大隐静脉桥管壁均增厚,管腔狭窄;光镜下见静脉桥新内膜形成,新内膜厚度为(0.5009±0.1355)mm,I/M为(0.4651±0.0512)。结论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静脉桥模型可成功模拟人CABG术后大隐静脉桥的病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桥狭窄 动物模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桥血管再狭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潘文标 郑家豪 《现代医学》 2003年第4期269-272,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 ,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静脉桥管壁过度扩张导致管壁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 ,内膜与中膜增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粥样斑块 ,是静脉桥晚期再狭窄的重要原因。静脉桥外放置血管外...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后 ,静脉桥的再狭窄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静脉桥管壁过度扩张导致管壁损伤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 ,内膜与中膜增厚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粥样斑块 ,是静脉桥晚期再狭窄的重要原因。静脉桥外放置血管外支架可限制管壁过度扩张 ,减轻管壁损伤 ,有效抑制增生的血管新内膜及内膜下泡沫细胞的形成 ,预防静脉桥的再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桥 再狭窄 血管外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9
7
作者 郑家豪 曹子昂 +3 位作者 梁而慷 镡朝晖 傅于捷 潘文标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6月~2004年12月122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7例,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单纯探查活检9例,手术切除率为92.6%(113/122)。结果手术死亡2例...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6月~2004年12月122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7例,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单纯探查活检9例,手术切除率为92.6%(113/122)。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9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18年。除1例良性胸腺瘤切除术后7个月肿瘤复发外,其余良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均预后良好。2例年轻的胸腺癌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5个月死于癌肿复发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不论良性还是恶性,只要无明确的远处转移和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全,允许胸部探查者均应及早手术,争取摘除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 纵隔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的构建 被引量:4
8
作者 林海平 曹子昂 +3 位作者 顾旭东 潘文标 吴学军 张谷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31-1334,共4页
目的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气管重建的初步效果。方法以记忆合金丝编织成圆柱形网管作为基本支架,网管内壁涂聚氨酯膜封闭网孔,于管腔内外壁涂覆胶原海绵涂层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A型人工气管)。同... 目的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气管重建的初步效果。方法以记忆合金丝编织成圆柱形网管作为基本支架,网管内壁涂聚氨酯膜封闭网孔,于管腔内外壁涂覆胶原海绵涂层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A型人工气管)。同时构建无胶原海绵涂层的人工气管作为对照(B型人工气管)。15只杂种犬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A型(n=8)和B型(n=7)人工气管行颈段气管的置换重建。通过X线摄片、气管镜和动物处死后组织标本的病理学检查评价实验效果。结果A型人工气管组6只动物存活超过90 d,分别于存活90、120、150 d后处死;术后人工气管在位佳,与自体组织融为一体;管腔通畅无狭窄,吻合口有气管上皮覆盖。B型人工气管组3只动物存活超过90 d,分别于存活90 d和150 d后处死;吻合口处无新生上皮覆盖,见不同程度的肉芽组织增生。结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减少吻合口狭窄、裂开或假体脱位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管 胶原 气管重建 记忆合金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心包包裹人工气管修复气管缺损的组织相容性评估 被引量:5
9
作者 曹子昂 顾旭东 +1 位作者 林海平 潘文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2645-2647,共3页
背景:记忆合金支架材料具有可靠、稳定、相容性好的特点,长段气管缺损(大于6个气管环)的气道修复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材料完成,记忆合金材料的生物学特点是否适应人工气管复合体基本支架的应用?目的:评估自体心包包裹记忆合金带孔支架人工... 背景:记忆合金支架材料具有可靠、稳定、相容性好的特点,长段气管缺损(大于6个气管环)的气道修复往往需要借助人工材料完成,记忆合金材料的生物学特点是否适应人工气管复合体基本支架的应用?目的:评估自体心包包裹记忆合金带孔支架人工气管修复犬气管缺损的组织相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5-09/2007-03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胸外科实验室完成随机分组的动物对照实验。材料:健康成年杂种犬22只。人工气管假体3种:镍钛记忆合金假体、镍钛记忆合金外涂胶原假体、镍钛记忆合金外包自体心包形成的生物人工复合假体。方法:22只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基本假体组(镍钛记忆合金材料)7只,胶原涂层组(镍钛记忆合金材料表面覆胶原涂层)8只,复合假体组(镍钛记忆合金材料表面覆自体心包)7只。人工气管植入修复犬气管缺损。基本假体组与胶原涂层组犬行人工气管与自体气管端端吻合,复合假体组吻合后外包自体心包片。主要观察指标:比较3种人工气管植入后的稳定性及长期存活的可能性。结果:早期死亡实验犬4只:2只死于吻合口瘘,1只死于吻合口狭窄,1只死于出血;9只麻醉后人工处死;9只存活>3个月。X射线片显示各组犬人工气管在位良好。大体观察:犬颈部肌肉将人工气管紧密包裹并固定在气管床内,管腔内壁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覆盖。肉眼可见吻合口向人工气管内壁有少量上皮细胞生长(5mm),光镜检测提示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偶见有鳞状上皮化生。这种生物学特性在胶原涂层组和复合假体组中优于基本假体组。术后并发症:基本假体组吻合口瘘2只,吻合口狭窄2只;胶原涂层组吻合口瘘1只,吻合口狭窄2只,出血1只;复合假体组吻合口狭窄2只,感染1只。结论:带孔记忆合金支架加自体心包材料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气管外层组织相容性好,周围自身组织攀附并紧密包裹假体,能限制人工气管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管 移植 记忆合金 胶原 自体组织 动物模型 生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海平 曹子昂 +3 位作者 顾旭东 潘文标 吴学军 张谷兰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气管重建的初步效果。方法:用记忆合金丝编织成圆柱形网管作为基本支架,网管内壁镀聚氨酯膜封闭网孔,在管腔内外壁涂覆胶原海绵涂层。以此型人工气管对8只犬行颈段气管的置换重建... 目的:构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气管重建的初步效果。方法:用记忆合金丝编织成圆柱形网管作为基本支架,网管内壁镀聚氨酯膜封闭网孔,在管腔内外壁涂覆胶原海绵涂层。以此型人工气管对8只犬行颈段气管的置换重建,术后通过X光摄片、气管镜和动物处死后组织标本的病理检查来评价实验效果。结果:1只实验犬于术后10天因假体脱位死亡,另一只犬术后45天因出现吻合口狭窄而处死,其余6只犬已存活90天以上,最长150天。人工气管在位佳,管腔通畅无狭窄,吻合口有气管上皮覆盖。结论:胶原涂层记忆合金人工气管可用于气管的重建,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管 气管重建 记忆合金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支架预防猪大隐静脉移植血管再狭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郑家豪 潘文标 +1 位作者 吕一峰 吴学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移植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将10只25~30kg普通长白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术(端侧吻合),一侧静脉移植血管放置涤纶外支架(实...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移植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将10只25~30kg普通长白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旁路移植术(端侧吻合),一侧静脉移植血管放置涤纶外支架(实验组),另一侧作为对照(对照组)。术后35d取出移植血管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对照组静脉移植血管内膜增生较实验组明显增加(0.4872±0.0706mmVS.0.2259±0.0553mm,P〈0.01);对照组中膜增生亦较实验组增加(0.6246±0.0859mmVS.0.4201±0.0615mm,P〈0.01);对照组内膜面积是实验组的2倍,中膜面积是实验组的近1.5倍。实验组内膜及中膜内侧区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CNA从7.98%±4.06%减少至3.35%±0.95%(P〈0.01),PDGF从9.47%±5.35%减少至2.67%±0.97%(P〈0.01)。结论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大隐静脉移植血管新内膜及中膜增生,可能预防大隐静脉移植血管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静脉移植物 再狭窄 血管外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2
作者 魏华兵 曹子昂 +3 位作者 刘强 潘文标 傅于捷 钱晓哲 《现代医学》 2010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2、p53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49...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2、p53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49/67)和64.2%(43/67),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在高、中、低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逐渐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嗜酒史者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嗜酒史者(P<0.05)。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呈正相关(均P<0.05)。COX-2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r=0.249,P<0.05)。结论:COX-2和p53均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过程,对食管癌预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表达与嗜酒史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有关;COX-2与p53表达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环氧合酶-2 P53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3
作者 魏华兵 曹子昂 +3 位作者 刘强 潘文标 傅于捷 钱晓哲 《现代医学》 2010年第5期501-504,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分析其对食管癌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nm23-H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表达阳性率为...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分析其对食管癌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nm23-H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表达阳性率为70%(56/80);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长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无关(P>0.05);nm23-H1阳性表达者预后明显好于阴性表达者(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的浸润深度、脉管癌栓、nm23-H1蛋白表达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m23-H1基因蛋白在食管鳞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其低表达预示预后较差;手术前后检测nm23-H1蛋白可用来预测食管癌淋巴转移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NM23-H1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钱晓哲 潘文标 +5 位作者 孙志勇 汤峻 付于捷 梁而慷 叶清 曹子昂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3年第5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灭菌蒸馏水2 000 ml+顺铂(cis-diaminodichloroplatinum,CDDP)200 mg/m2胸内热疗60 m... 目的探讨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灭菌蒸馏水2 000 ml+顺铂(cis-diaminodichloroplatinum,CDDP)200 mg/m2胸内热疗60 min;对照组30例,则单纯胸内注入无菌滑石粉浆5 g。结果临床疗效观察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为83.3%(25/30);对照组有效率为43.3%(13/30);两组间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35,P=0.001)。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显示,观察组总提高率为73.3%(22/30),对照组总提高率为46.7%(14/30),两组间总提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P=0.03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8例(26.7%),其中胸痛1例,低热5例,恶心呕吐2例;对照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12例(40%),其中灌注后胸痛5例,发热4例,恶心呕吐3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均缓解。结论应用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恶性 胸膜固定术 高温 诱发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晓哲 曹子昂 +2 位作者 孙志勇 潘文标 郑家豪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术后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2年12月行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的42例肺癌合并胸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预后,并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和...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术后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7月~2012年12月行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的42例肺癌合并胸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预后,并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42例手术联合术后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1、2、3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4.7%、68.5%、2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直径、手术方式与预后无关(P〉0.05),而性别(χ2=5.773,P=0.016)、纵隔淋巴结状态(χ2=5.145,P=0.023)以及术前胸水情况(χ2=5.262,P=0.022)与术后生存相关。Cox预后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纵隔淋巴结情况(P=0.031)以及术前胸水情况(P=0.002)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应用手术联合循环胸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合并胸膜转移安全有效。纵隔淋巴结情况以及术前胸水情况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胸膜转移 胸腔积液 恶性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读片技术在肺部转移瘤患者综合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尹航 吴华伟 +3 位作者 钱晓哲 唐健 潘文标 赵晓菁 《上海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19-423,共5页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AI)读片技术明确肺部转移瘤的数量和位置,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9例肺部转移瘤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并进... 目的应用人工智能(AI)读片技术明确肺部转移瘤的数量和位置,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69例肺部转移瘤患者术前和术后随访的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对比,统计经过AI读片后考虑为肺部转移瘤的结节、手术中切除的结节、未被切除但AI读片后考虑为肺部转移瘤的结节,判定术后“复发”的结节是否为原来影像学资料上遗漏或存疑的结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患者中,有159例患者每年进行随访直至随访,终点事件发生。肿瘤发生肺部进展27例,因术前读片遗漏导致肿瘤进展13例(48.15%,13/27),其中仅为术前读片遗漏6例、术前读片遗漏+新发肺部转移瘤7例;新发肺部转移瘤20例(74.07%,20/27),其中仅为新发肺部转移瘤13例、术前读片遗漏+新发肺部转移瘤7例;转移瘤切缘复发2例(7.40%,2/27)。术前读片未遗漏患者术后1、2、3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均显著高于术前读片遗漏者(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是否系寡转移[风险比(HR=4.636,95%CI为4.201~5.117]、原发肿瘤病理类型(HR=1.373,95%CI为1.312~1.438)、肺部转移瘤是否被完整切除(HR=1.632,95%CI为1.580~1.686)为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是否系寡转移(HR=3.211,95%CI为2.839~3.565)、原发肿瘤病理类型(HR=1.339,95%CI为1.279~1.402)、肺部转移瘤是否被完整切除(HR=1.485,95%CI为1.439~1.536)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采用AI读片技术协助人工读片有助于检测出更多的肺部转移瘤,可指导临床医师制订综合诊断和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肺结节 人工智能 完整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切除右中央型肺癌一例报道
17
作者 章晓淼 顾旭东 +2 位作者 曹子昂 郑家豪 潘文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38-1039,共2页
关键词 中央型肺癌 体外循环 牛心包补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联合瓣膜置换术围术期处理
18
作者 葛文 郑家豪 潘文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299,共3页
目的总结120例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0年间120例患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前改善患者心功能,胸骨正中切口,取房间沟径路或右房房间隔径路,尽量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中度及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者行右房切口探查,需手... 目的总结120例联合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0年间120例患者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膜置换术。术前改善患者心功能,胸骨正中切口,取房间沟径路或右房房间隔径路,尽量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中度及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者行右房切口探查,需手术者予瓣膜成形或置换。术后强心、利尿、扩血管处理。结果围术期(术后30d内)死亡7例,死亡率为5.8%。术后早期并发症22例,占18%。心功能较术前改善者96例,占80%。主动脉阻断时间<120min者61例,>120min者59例。结论围手术期的综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瓣膜置换术 围术期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划分的云数据分块存储方法仿真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文标 元文浩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56-459,495,共5页
为减小云数据存储冗余度、缓解存储压力,面向细粒度云数据类型,设计出一种基于密度划分算法的分块存储方法。根据类别相似度与跨类别数据属性,利用密度划分算法聚类云数据。分析聚合条件的判定矩阵与距离阈值,取得两参数最优值。将各类... 为减小云数据存储冗余度、缓解存储压力,面向细粒度云数据类型,设计出一种基于密度划分算法的分块存储方法。根据类别相似度与跨类别数据属性,利用密度划分算法聚类云数据。分析聚合条件的判定矩阵与距离阈值,取得两参数最优值。将各类别云数据划分为规格相同的数据块,采用里所码二次分块,以伽罗华域为运算平台,通过范德蒙矩阵编码、解码处理,在多个适配度较高的节点上,完成细粒度云数据块存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聚类精度较高,可用性较好;证明所提方法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与良好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划分 细粒度云数据 分块存储 范德蒙矩阵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机动态迁移中的安全对策分析
20
作者 潘文标 李洪波 《科技创新导报》 2022年第6期53-55,共3页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虚拟化技术市场得到了很大发展,虚拟机动态迁移作为虚拟技术的重点内容,在虚拟机集群的管理、维护和资源优化中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当前阶段,关于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虚拟机动态迁移中的安全性问...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让虚拟化技术市场得到了很大发展,虚拟机动态迁移作为虚拟技术的重点内容,在虚拟机集群的管理、维护和资源优化中都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当前阶段,关于虚拟机动态迁移的相关研究较多,但是虚拟机动态迁移中的安全性问题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虚拟机动态迁移中的攻击点,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一定的应对方式,旨在促进虚拟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机 动态迁移 安全攻击 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