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卸荷状态下粘性土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5
1
作者 潘林有 程玉梅 胡中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0-493,共4页
通过大量的室内抗剪强度试验,提出了卸荷比、临界卸荷比、极限卸荷比和强度残留率概念。用卸荷比来衡量应力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粘性土在卸荷状态下强度变化规律以及估算卸荷影响区的范围和影响区内强度的衰减规律,对基坑等卸荷类工程的... 通过大量的室内抗剪强度试验,提出了卸荷比、临界卸荷比、极限卸荷比和强度残留率概念。用卸荷比来衡量应力水平的变化,以探讨粘性土在卸荷状态下强度变化规律以及估算卸荷影响区的范围和影响区内强度的衰减规律,对基坑等卸荷类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卸荷比 抗剪强度 强度残留率 粘性土 基坑 临界卸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实测沉降的拟合和预测 被引量:24
2
作者 潘林有 谢新宇 +1 位作者 罗昕 曾国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474-1475,1570,共3页
为有效利用软土地基,基于实测资料综合介绍了沉降拟合和预测的几种方法,并应用于多个实际工程的实测沉降分析.同时,对拟合预测结果进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分析,使其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来拟合沉降曲线效果最好... 为有效利用软土地基,基于实测资料综合介绍了沉降拟合和预测的几种方法,并应用于多个实际工程的实测沉降分析.同时,对拟合预测结果进行后验差检验和关联度分析,使其具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用人工神经网络法来拟合沉降曲线效果最好,用前期沉降数据训练网络来预测后期沉降效果也非常好;传统曲线拟合法中,双曲线法的预测效果最好;用新陈代谢的灰色预测法来预测后期沉降,预测精度随预测模型的更新优化而很快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基 曲线拟合 灰色系统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曲线拟合的方法预测软土地基沉降 被引量:164
3
作者 潘林有 谢新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053-1058,共6页
讨论了采用曲线拟合方法预测地基沉降的理论基础,分析比较了四种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特点。根据多个工程实测沉降资料,研究了这四种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提出了应用曲线拟合方法预测实际工程地基沉降的具体技术思路和原则。
关键词 实测沉降 软土地基 曲线拟合 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卸荷回弹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88
4
作者 潘林有 胡中雄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深基坑 卸荷回弹 土工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频率对饱和软粘土相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潘林有 王军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4-208,共5页
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振动频率对软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动强度以及动模量的影响。以转折应变为破坏标准,得到了不同振动频率下软粘土的动强度曲线。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土体动强度增大,但当振动频率大于2 Hz后,动强度的增幅减小... 通过循环三轴试验研究,振动频率对软粘土应力-应变关系、孔压、动强度以及动模量的影响。以转折应变为破坏标准,得到了不同振动频率下软粘土的动强度曲线。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土体动强度增大,但当振动频率大于2 Hz后,动强度的增幅减小。随着动应变的增大,动弹模量逐渐减小;频率越低,相同动应变下的动模量越小,频率越高,动模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循环荷载 动弹模量 动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软土水泥土强度特性规律的室内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潘林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3-865,共3页
通过温州粘土水泥土与温州淤泥质水泥土室内抗压强度正交试验,得到水泥土性能的一些规律,例如,在相同掺合量、相同养护龄期时,粘土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均大于淤泥质水泥土,但其差值在低龄期时很小,而在高掺合量时却同龄期几乎无关。
关键词 温州市 软土 水泥土 强度 室内试验 养护龄期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园孔扩张理论分析静压桩挤土效应 被引量:62
7
作者 潘林有 《地下空间》 CSCD 199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本文将静压桩的压桩过程模拟为园孔扩张课题,根据土塑性力学园孔扩张理论分析提出了压桩时塑性区影响范围和扩张压力的估算公式。
关键词 静压桩 园孔扩张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粘土地基沉降拟合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潘林有 罗昕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9期53-55,共3页
基于饱和软基实测沉降资料 ,采用多种拟合方法分析比较 ,探求实测沉降发展规律 ,研究这些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优缺点 ,讨论这些拟合方法预测地基变形的几个问题 。
关键词 软基 沉降 变形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地质灾害分析及智能监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潘林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0-134,共5页
随着地下空间的广泛、深入利用,深基坑工程应运而生,它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使得一幢幢高楼能拔地而起。但基坑工程的开挖也会带来很多危险,产生许多地质灾害,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进行智能监测是防治有关灾害的良策。
关键词 基坑开挖 地质灾害 防治 智能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劈山围海造地对环境及岩土工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潘林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31,共5页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温州的土地资源已显匮乏。劈山围海造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但劈山围海造地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对可能产生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认为有些问题很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与经济的迅猛发展,温州的土地资源已显匮乏。劈山围海造地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办法,但劈山围海造地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和岩土工程问题。对可能产生的这些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认为有些问题很严重,甚至是不可逆的、灾难性的,必须认真对待;并针对温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对拟围垦工程及劈山造地工程必须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进行详细的多方位的科学试验和科学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劈山围海造地 分析 对策 环境 岩土工程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软土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强度及变形实用计算公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潘林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4-159,共6页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有许多特点,如桩体均为刚性、短桩及长桩桩端为低压缩或中压缩性土等。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现行规范中尚无有关其强度及变形的具体计算方法,重点探讨了饱和软粘土体上采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 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有许多特点,如桩体均为刚性、短桩及长桩桩端为低压缩或中压缩性土等。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现行规范中尚无有关其强度及变形的具体计算方法,重点探讨了饱和软粘土体上采用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强度及变形理论,并提出了适用于工程应用的实用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长短桩 复合地基 强度 沉降 实用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软土水泥土抗压强度与养护龄期、水泥掺合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林有 《温州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68-71,共4页
本文通过温州粘土、淤泥质粘土和水泥混合产生的水泥土的室内抗压强度试验,找到了水泥土抗压强度与水泥掺量、养护龄期三者的相关性(经验公式),对水泥深层搅拌法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水泥土抗压强度 水泥深层搅拌法 水泥掺合量 养护龄期 温州市 粘土 水泥搅拌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区域淤泥质软土水泥搅拌桩加固探索 被引量:6
13
作者 潘林有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1年第4期58-59,共2页
(滨 )海相软土中存在有机质含量较高或处于动水状态的特殊区域。这些区域按常规方法设计 (施工 )水泥搅拌桩存在困难 ,本文对此进行理论探索并提出相应对策 ,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 有机质 外掺剂 淤泥质软土 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市区“地基污染”灾害分析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潘林有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5,共5页
温州市区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90%以上的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由于市区旧城改造的加快,同一地块会多次施工建筑物,相应桩基的重复使用会造成"地基污染"灾害。该项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目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 温州市区软土含水量高,压缩性大,90%以上的建筑物基础为桩基,由于市区旧城改造的加快,同一地块会多次施工建筑物,相应桩基的重复使用会造成"地基污染"灾害。该项人类诱发的地质灾害目前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从长期发展的角度考虑,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分析和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污染 软土 掺合料 探索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设计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林有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01年第z1期123-124,共2页
分析讨论了与水泥搅拌桩强度、桩长合理选择有关的问题 ,并推导得出一个有效合理的水泥搅拌桩设计方法。
关键词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 桩长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性承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估算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潘林有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根据刚性承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轴力和摩阻力分布规律,将软土-水泥土搅拌桩所受的力简化为沿桩身均布和三角形分布的摩阻力,这部分力在加固体下卧层内产生的应力认为用Mindlin解比较合理,并由此简化提出一种适于工程设计沉降预估的... 根据刚性承台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轴力和摩阻力分布规律,将软土-水泥土搅拌桩所受的力简化为沿桩身均布和三角形分布的摩阻力,这部分力在加固体下卧层内产生的应力认为用Mindlin解比较合理,并由此简化提出一种适于工程设计沉降预估的实用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承台 水泥搅拌桩 复合地基 Mindin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深基坑卸荷回弹问题的研究”讨论的答复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林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70-671,共2页
关键词 深基坑 卸荷回弹 应力应变 变形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搅拌桩设计若干问题新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林有 林昌华 《温州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根据工程设计经验提出了深层水泥搅拌桩的最小桩距并探讨了不同的布桩方式对下卧层承载力的影响,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水泥搅拌性 最小桩距 设计 布桩方式 工程 复合地基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行过街地道工程实例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林有 余闯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1年第7期247-248,共2页
为缓解城市交通,人行过街通道建设逐渐增多。人行过街地道的建设与一般的地铁隧道和基坑开挖工程有所不同,其底部标高大多设计得较浅,施工过程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文中以温州附二医人行地道为工程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层变... 为缓解城市交通,人行过街通道建设逐渐增多。人行过街地道的建设与一般的地铁隧道和基坑开挖工程有所不同,其底部标高大多设计得较浅,施工过程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大,文中以温州附二医人行地道为工程实例,分析了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地层变形问题,可作为同类工程建设的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浅埋暗挖法 人行过街地道 地下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始孔隙水压力分布对固结度计算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林有 《嘉兴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该文从直线分布与非直线分布两方面着手 ,分析了起始孔隙水压力分布对固结度计算的影响 ,得到在固结初期和后期 ,将起始孔隙水压力作直线分布的简化 ,对固结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但对固结中期的计算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起始孔隙水压力 固结度 计算 直线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