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管重塑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宏如 陈静 +5 位作者 徐森磊 顾任钧 白桦 卢圣锋 潘玉璟 顾一煌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管重塑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MIRI组(10只)、内关组(10只)、足三里组(10只)以及内关+足三里组(10只)。对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处理从而构建MIRI动... 目的研究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血管重塑作用。方法将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MIRI组(10只)、内关组(10只)、足三里组(10只)以及内关+足三里组(10只)。对大鼠进行心肌缺血再灌注(MIRI)处理从而构建MIRI动物模型。穴取双侧内关、足三里以及内关+足三里,疏密波,频率2 Hz。关胸后第2天进行电针治疗,每日1次,共14 d。超声心动图(ECG)检查各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内径缩短率(LVFS)。TTC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免疫荧光法(IF)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和CD31蛋白共表达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A、α-SMA,CD31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MIRI模型组大鼠LVEF和LVFS参数显著降低(P<0.0001)。针刺内关或足三里穴位的大鼠LVEF和LVFS参数较未进行针刺的MIRI大鼠显著升高(P<0.0001)。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的大鼠LVEF和LVFS参数相比MIRI模型组(P<0.0001)以及针刺单穴位组(P<0.01)均有显著升高。MIRI组的梗死面积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1)。单独针刺内关穴(P<0.001)和足三里穴(P<0.01)能显著缩小梗死面积,而针刺内关穴和足三里双穴位相比针刺单个穴位能更有效缩小梗死面积(P<0.05,P<0.001)。与空白组比较,MIRI组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和CD31表达阳性显著减弱。相较MIRI组,单独针刺内关或足三里穴位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α-SMA和CD31表达阳性增强,而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组的表达阳性强于MIRI对照组以及针刺单穴位组。MIRI组的α-SMA、CD31、VEGFA和p-eNOS蛋白表达水平相对空白组显著降低(P<0.0001)。单独针刺内关或足三里穴位组的大鼠心肌组织中VEGFA(P<0.001,P<0.0001)、α-SMA(P<0.0001)、CD31(P<0.0001)和p-eNOS(P<0.0001)表达增强,而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组表达升高更为显著(P<0.0001)。结论针刺内关和足三里双穴位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血管重塑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内关 足三里 血管重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系统评价的再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谈晓东 潘玉璟 +1 位作者 蒋文波 陈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794-799,共6页
目的汇总当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评价其方法学偏倚及其证据体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Wangfang Data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 目的汇总当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评价其方法学偏倚及其证据体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及Wangfang Data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6年11月。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估工具AMSTAR评价纳入的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系统方法学评估纳入的系统评价主要结局指标的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4个系统评价,7篇是中文文献,7篇是英文文献。对原始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isk of bias工具的有9篇,使用改良Jadad量表的有4篇,1篇使用改良牛津量表。AMSTAR工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的11个条目中,条目1"是否提供了前期方案",条目3"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文献检索",条目4"发表状态是否已考虑在纳入标准中"和条目10"是否评估了发表偏倚的可能性"存在的方法学偏倚最大。GRADE系统方法学对主要结局指标进行了证据质量评估,均为低级别或者极低级别。结论当前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有一定疗效,但其证据质量级别较低,临床实际中应用该证据时应当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原发性高血压 系统评价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评价太极拳干预稳定性冠心病疗效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潘玉璟 史欣莹 +2 位作者 蒋文波 谈晓东 陈昊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估太极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病历及随访系统获取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历信息379例,按照是否接受医师推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分为太极拳组83... 目的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评估太极拳对稳定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病历及随访系统获取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病历信息379例,按照是否接受医师推荐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太极拳训练分为太极拳组83例和对照组296例。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按照1:1进行病例匹配,并以随访1年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心绞痛发作次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评价指标,评估太极拳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匹配,成功配对160例。两组患者1年随访后,MACE(P=1.000)和LDL-C达标率(P=0.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太极拳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随访1年中,两组均未发生重大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结论基于PSM匹配的回顾性研究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太极拳训练和常规治疗比较,可更好降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但尚未发现联合疗法,更有效地降低1年中的MACE及促进LDL-L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极拳 稳定性冠心病 倾向性评分匹配 回顾性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伟 苏轲 潘玉璟 《中国研究型医院》 2019年第3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收集2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连续4周,4周后评估疗效。以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CRP、TC、TG、HDL... 目的:观察分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瘀阻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收集200例心血瘀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连续4周,4周后评估疗效。以患者年龄、性别、血小板计数、CRP、TC、TG、HDL、LDL、高血压分级9个因素为自变量,以疗效等级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各因素对结局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模型拟合程度较好(P=0.000),模型显示患者CRP水平,LDL水平,伴发高血压情况均是影响复方丹参滴丸取得疗效的因素。其中CRP(OR=0.847)、LDL(OR=0.144),是否伴发高血压(OR=14.746)是复方丹参滴丸取得疗效的风险因素。而在伴发高血压的患者中,与3级高血压相比,1级高血压患者服用丹参滴丸疗效更好(P=0.016),而2级高血压患者和3级高血压患者疗效无差异(P=0.154)。结论:CRP、LDL水平越高,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疗效越差,血压正常的心绞痛患者,复方丹参滴丸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PK/mTOR信号通路探讨麦粒灸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中自噬及凋亡基因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万珍 刘顺畅 +4 位作者 潘玉璟 刘琼琼 丁雅萍 张宏如 顾一煌 《中国老年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435-3441,共7页
目的 麦粒灸预处理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自噬和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麦粒灸预处理抗MIRI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MI)组、麦粒灸组、抑制剂组。MI组、麦粒灸组和抑制剂组采... 目的 麦粒灸预处理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细胞自噬和凋亡情况的影响,探讨麦粒灸预处理抗MIRI的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MI)组、麦粒灸组、抑制剂组。MI组、麦粒灸组和抑制剂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结扎术建立MIRI,假手术组仅在LAD下方穿线不结扎。麦粒灸组、抑制剂组于造模前麦粒灸双侧“内关”穴,每穴灸5柱,1次/d,连续干预7 d。采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记录心电图,观察术后30 min标准肢体Ⅱ导联ST段电位偏移情况;超声心动图评估术后24 h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中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Western印迹检测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mTOR),p-mTOR,胱天蛋白酶(caspase)-3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观察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LVEF值、p-mTOR/mTO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AMPK/AMPK蛋白及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1,P<0.001)。与MI组比较,麦粒灸组LVEF值及p-mTOR/mTOR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AMPK/AMPK蛋白、cTnT、CK-MB值及caspase-3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P<0.001)。与麦粒灸组相比,抑制剂组CK-MB、cTnT值、caspase-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上升,LVEF值明显降低(P<0.01,P<0.001)。结论 麦粒灸预处理通过AMPK/mTOR通路可以有效减轻MIRI大鼠心肌组织的细胞自噬和凋亡水平,降低心肌梗死程度,实现心肌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灸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蛋白(mTOR) 胱天蛋白酶(caspase)-3 细胞凋亡 自噬
原文传递
老龄化视域下中医药服务体系支持力与提升策略研究
6
作者 潘玉璟 陈骜杰 +3 位作者 童笔赢 邓敏 张宏如 朱向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应为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但这一过程离不开医保体系的支持。新医改以来,我国多部政策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并释放积极信号:“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探索符合具有中医药...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应为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发挥自身优势,但这一过程离不开医保体系的支持。新医改以来,我国多部政策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并释放积极信号:“完善中医药服务价格政策,探索符合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支付方式”。医保政策支持与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提升在当今市场经济和现代医学共同发展的背景下,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医保政策及中医药服务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文章将对社会实践中医保政策对中医药服务支持力和服务体系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政策 服务体系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基于Web of Science的国际艾灸研究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昊 米子硕 +4 位作者 潘玉璟 高锦 李昊洋 孙建华 裴丽霞 《医学信息》 2023年第15期19-25,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艾灸领域的研究,总结该领域近期的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1-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1112篇艾灸文献为样本,采用Citespace version5.8.R3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际... 目的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艾灸领域的研究,总结该领域近期的研究现状、热点、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以2001-2021年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收录的1112篇艾灸文献为样本,采用Citespace version5.8.R3软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国际艾灸研究的现状与热点。结果国际艾灸研究呈增长趋势,主要研究地区集中在中、韩、美三国;主要发文机构为各国的高校。高产作者以我国学者居多,其中上海中医药大学的吴焕淦教授发表的文献最多。艾灸研究的学科分布从中西医结合、普通内科学、神经学、药理学、护理学等医学相关学科延展到工程学、计算机科学、光学等领域。热点关键词为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疼痛、患病率、疗法等。预测艾灸未来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从神经机制等方面阐述艾灸的作用机制以及严格的循证医学证据等。结论对国际艾灸领域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为艾灸领域的科研人员发现潜在的合作者与合作机构、研究热点与前沿提供了新的视角,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CITESPACE Web of Scie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内关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梗死期间心律失常的影响
8
作者 夏雪峰 徐森磊 +8 位作者 卢圣锋 白桦 丁雅萍 刘琼琼 潘玉璟 刘雨晨 宋万珍 陈安 张宏如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3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心律失常及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共选用4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的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电针组大鼠于造模...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急性期心律失常及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共选用40只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剩余的30只大鼠被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5只。电针组大鼠于造模前接受双侧内关单次30 min电针干预;其余组不予干预但进行同样方法抓取和30 min的麻醉。使用PowerLab生理记录仪记录梗死30 min内心电图,实验结束后取大鼠的心肌组织与血清。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室梗死区心肌组织形态变化;采用免疫印迹法(WB)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x43蛋白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和大鼠血清内源性类洋地黄因子(EDLF)含量。结果电针组与模型组大鼠心律失常分数无统计学差异,但电针组心律失常的总时长和平均每次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均减少(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损伤严重;电针组病理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损伤程度相对较轻。WB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Cx43的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Cx43表达升高(P<0.0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Na^(+)-K^(+)-ATP酶活性有所提高(P<0.01)。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EDLF含量显著提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EDLF含量下降(P<0.01)。结论电针内关穴可延缓和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期间心律失常的发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心肌组织中Cx43的表达,改善大鼠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以及提高血清EDLF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电针 内关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心脏 心室缝隙连接蛋白43 大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