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蒸汽吞吐地层热量变化机理
1
作者 姚长江 贾新峰 +4 位作者 尚策 李可寒 焦滨海 高飞 林志强 《新疆石油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0,共7页
加热地层以降低原油黏度是蒸汽吞吐的主要机理之一,构建考虑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耦合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流体对流速度,进而分析地层热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汽阶段,周期注汽量相同的条件... 加热地层以降低原油黏度是蒸汽吞吐的主要机理之一,构建考虑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动态传热模型,通过耦合温度场和压力场,计算地层压力、地层温度和流体对流速度,进而分析地层热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注汽阶段,周期注汽量相同的条件下,注汽时间为6.0~10.0 d时,加热速度和地层净热量均较高;在焖井阶段,压力停止上升,热对流快速减弱,地层加热速度大幅下降,焖井4.0 d后降幅达88.3%,可以开井生产;在采油阶段,热传导起主要作用,地层热量缓慢稳步上升;经过1个吞吐周期,地层热量增量的57.7%随着产液被回收,42.3%保留在地层中。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蒸汽吞吐过程中的地层热量变化规律,为注采参数的优化和蒸汽热量的流向分析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地层热量 原油黏度 热对流 热传导 温度场 加热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钻井肋式定向器执行机构偏置位移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邢志晟 孔璐琳 +4 位作者 祝传增 郑硕 焦滨海 蒋世东 李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32,共7页
为了提高连续管肋式定向器井眼轨迹控制效果及定向效率,结合最小能量原则,建立了肋式定向器执行机构偏置位移矢量模型。根据旋转偏置位移理论对定向器的执行机构进行偏置位移矢量合成与分解、分位移矢量求解、工作过程与工具面数学关系... 为了提高连续管肋式定向器井眼轨迹控制效果及定向效率,结合最小能量原则,建立了肋式定向器执行机构偏置位移矢量模型。根据旋转偏置位移理论对定向器的执行机构进行偏置位移矢量合成与分解、分位移矢量求解、工作过程与工具面数学关系分析,提出了分位移矢量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工程中的设计要求,采用就近原则和最小能量原则进行三翼肋分位移矢量计算。综合考虑井眼扩大、实际钻进时定向器外套的转动等影响,建立了连续管定向器纠偏过程中“定向模式”及“保持模式”的肋位移控制方案,得到了肋位移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连续管钻井肋式定向器工作过程中,单肋位移的幅值决定了合位移的大小;在导向过程中,当三翼肋工具面角相隔120°时,某些运动规律相同;连续管钻井进入斜直井段时,此时不存在工具面,此时属于“钻进模式”,各肋位移相同。所得结论可为连续管钻井肋式定向器导向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钻井 肋式定向器 执行机构 偏置位移 优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