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的制备及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熊晓滨 李津明 +1 位作者 李响 李鑫 《中国药物警戒》 2011年第12期705-708,共4页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 目的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考察包衣处方等因素对微丸释放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微晶纤维素空白丸核和对乙酰氨基酚微丸,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基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S30D/RL30D)包衣,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采用HPLC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释放度,单因素筛选包衣处方的优化参数。结果以Eudragit RS30D/RL30D比例为15:1(w/w),包衣增重为10%,柠檬酸三乙酯占包衣材料量的25%,滑石粉占包衣材料量的40%为包衣液,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释微丸释药曲线具有较好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对乙酰氨基酚缓释微丸具有缓释特性且操作简便、工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缓释 微丸 离心-造粒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全大补丸与十全大补口服液对小鼠免疫指标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舒晓奋 唐彪 +4 位作者 宗桂珍 师明朗 屠国瑞 刘吉刚 熊晓滨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4-176,共3页
结果表明十全大补丸及口服液两种剂型都明显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丸剂对免疫指标尚有良好的量效关系。
关键词 十全大补丸 巨噬细胞 十全大补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科古籍中的本草图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晓滨 胡晓峰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094-2095,共2页
众多中医外科古籍中仅见四种本草图,即忍冬藤图、麦饭石图、乌蔹莓图、大佛指甲草图,均为外科常用特效药,其中大佛指甲草药名不见本草著作记载,初步考证应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
关键词 中医外科 本草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剌五加制剂中异秦皮定的含量
4
作者 宋淑凤 鲍江涛 +4 位作者 张秀娟 台宝山 刘兰茹 熊晓滨 刘丽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3年第3期38-42,共5页
采用一阶导数光谱法,对五加参冲剂和中国刺五加口服液中异秦皮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异秦皮定在5.0~30μg 范围内线性美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98.60%,CV(%)为1.94,呈色稳定。与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比较,所得结果相近。
关键词 导数光谱 刺五加 异秦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致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文祥 熊晓滨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低剂量组(D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中剂量组(E组)、黄芪总...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对牛血清白蛋白(BSA)致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秋水仙碱组(C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低剂量组(D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中剂量组(E组)、黄芪总皂苷提取物高剂量组(F组),每组10只。采用皮下多点注射牛血清白蛋白(BSA)免疫性诱导大鼠肝纤维化进行造模。造模后,C~F组分别按0.1 mg.kg-1.d-1,15,30,60 mg.kg-1.d-1剂量ig给药。55 d后,分别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及Ⅳ型胶原(Ⅳ-C)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可使BSA免疫性诱导的肝组织纤维增生、变性和坏死明显减轻。黄芪总皂苷提取物各组大鼠血清ALT,AST,HA,LN,PC-Ⅲ,Ⅳ-C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P<0.01)。病理组织学观测结果显示,黄芪总皂苷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黄芪总皂苷对BSA所致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总皂苷 肝纤维化 牛血清白蛋白
原文传递
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文祥 熊晓滨 毛卫红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598-601,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对照组、姜黄素(10、20、40 mg.kg 1)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32.5 mg.kg 1)组和正常对照组。摄取高脂饲料2周后,连续6周高脂饲...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血小板聚集、抗氧化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48只新西兰兔分为模型对照组、姜黄素(10、20、40 mg.kg 1)组、阳性对照药(血脂康32.5 mg.kg 1)组和正常对照组。摄取高脂饲料2周后,连续6周高脂饲料喂养并服用姜黄素,测定每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氧自由基的变化。结果各给药组兔的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变型指数等指标有降低趋势,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姜黄素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使血清SOD水平显著提高,MDA和t-PA水平明显降低,对花生四稀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姜黄素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兔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的活性,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抗氧化 纤溶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