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排岩机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燕碧娟 刘泽坤 +1 位作者 王志霞 寇保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6,共5页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 针对目前接地比压分布不均匀问题,本文以排岩机为例,建立了履带行走装置接地比压计算数学模型。基于Solidworks、MATLAB软件,对排岩机重心空间坐标值与其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及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进行了拟合。进一步通过ANSYS Workbench仿真软件,证明了所建接地比压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分析了接地比压随受料臂旋转角度、排料臂上仰角度、排岩机车体回转支承旋转角度的变化趋势。这里研究成果可为各种履带行走设备整机的设计及其工作地基的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岩机 履带行走装置 接地比压分布 重心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FSW模型的选煤厂煤矸检测研究
2
作者 燕碧娟 王凯民 +3 位作者 郭鹏程 郑馨旭 董浩 刘勇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3,66,共9页
针对现有煤矸检测模型存在的特征提取不充分、参数量大、检测精度低且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FSW模型的选煤厂煤矸检测方法。该模型在YOLOv5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将主干网络的C3模块替换为FasterNet Block结构,通过降... 针对现有煤矸检测模型存在的特征提取不充分、参数量大、检测精度低且实时性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s−FSW模型的选煤厂煤矸检测方法。该模型在YOLOv5s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首先将主干网络的C3模块替换为FasterNet Block结构,通过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提高检测速度;然后,在颈部网络引入无参型SimAM注意力机制,增强模型对复杂环境下重要目标的关注,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在输出端用Wise−IoU替换CIoU边界框损失函数,使模型聚焦普通质量锚框,提高收敛速度和边框的检测精度。消融实验结果表明:与YOLOv5s模型相比,YOLOv5s−FSW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AP)提高了1.9%,模型权重减少了0.6 MiB,参数量减少了4.7%,检测速度提高了19.3%。对比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FSW模型的mAP达95.8%,较YOLOv5s−CBC,YOLOv5s−ASA,YOLOv5s−SDE模型分别提高了1.1%,1.5%和1.2%,较YOLOv5m,YOLOv6s模型分别提高了0.3%,0.6%;检测速度达36.4帧/s,较YOLOv5s−CBC,YOLOv5s−ASA模型分别提高了28.2%和20.5%,较YOLOv5m,YOLOv6s,YOLOv7模型分别提高了16.3%,15.2%,45.0%。热力图可视化实验结果表明:YOLOv5s−FSW模型对煤矸目标特征区域更加敏感且关注度更高。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环境昏暗、图像模糊、目标相互遮挡的复杂场景下,YOLOv5s−FSW模型对煤矸目标检测的置信度得分高于YOLOv5s模型,且有效避免了误检和漏检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检测 YOLOv5s FasterNet Block SimAM注意力机制 Wise−IoU边界框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SI-304不锈钢薄壁管滚珠旋压工艺参数的正交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晋峰 燕碧娟 +2 位作者 赵春江 许镱巍 边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针对小直径不锈钢薄壁管滚珠旋压参数不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选取φ6 mm×0.5 mm×10 mm的AISI-304不锈钢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减薄量、进给比、旋压角)对其... 针对小直径不锈钢薄壁管滚珠旋压参数不当引发的一系列问题,选取φ6 mm×0.5 mm×10 mm的AISI-304不锈钢管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有限元模型,运用Abaqus软件对其成形过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工艺参数(减薄量、进给比、旋压角)对其等效应力和均匀塑性应变的影响,最后运用正交试验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减薄量0.2 mm、进给比0.05 mm/r、旋压角25°。在此工艺参数组合下,AISI-304不锈钢管的等效应力值和均匀塑性应变值达到最优,其值分别为642.22 MPa和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管 滚珠旋压 工艺参数 正交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车辆3-RPS座椅悬架半主动滑模控制
4
作者 樊书伟 燕碧娟 +1 位作者 叶伟 张文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4,共7页
工程车辆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垂向单维度的被动减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解决该问题,依据可实现三维减振的3-RPS并联机构座椅悬架,提出一种新型三维控制策略。基于“座椅-人体”三维振动数学模型,设计一种新的三维天棚控制模型,作为... 工程车辆处于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垂向单维度的被动减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解决该问题,依据可实现三维减振的3-RPS并联机构座椅悬架,提出一种新型三维控制策略。基于“座椅-人体”三维振动数学模型,设计一种新的三维天棚控制模型,作为滑模控制的参考对象。设计滑模控制器,并根据Lyapunov稳定判据,对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判断。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座椅-人体受振模型,对处于E、F、G级3种路面环境中,分别采用滑模控制以及被动控制模式的座椅的减振效果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被动控制的座椅悬架,采用三维滑模控制的座椅悬架在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下降率在38.88%至57.06%之间;俯仰方向上的角加速度的下降率在36.00%至54.89%之间;侧倾方向上的角加速度的下降率在49.58%至59.97%之间。且可有效降低垂直方向上的加速度峰值,对于冲击载荷减振性能良好。研究成果可为半主动多维减振座椅悬架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工程车辆 3-RPS并联机构 三维天棚控制 滑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机械管状过渡阻尼结构参数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7
5
作者 燕碧娟 孙大刚 +1 位作者 张文军 李占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56-62,共7页
为解决农业机械受振动冲击剧烈的问题,针对其上存有的大量管状结构,在传统约束阻尼结构基础上,引入"过渡层"设计概念,提出一种管状过渡阻尼结构。过渡层的弹性模量须介于金属材料与黏弹阻尼材料之间,在振动时,过渡层类似于杠... 为解决农业机械受振动冲击剧烈的问题,针对其上存有的大量管状结构,在传统约束阻尼结构基础上,引入"过渡层"设计概念,提出一种管状过渡阻尼结构。过渡层的弹性模量须介于金属材料与黏弹阻尼材料之间,在振动时,过渡层类似于杠杆的放大作用,可增大阻尼层剪切变形,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能量耗散能力。结构损耗因子作为评价机械结构减振性能的重要指标,基于应变能法,建立了其数学模型;研究了过渡层参数行为对结构损耗因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际选用时,过渡层弹性模量及厚度的选择相对密度的选取更为重要。采用ANSYS子问题逼近法,对管状过渡阻尼结构的参量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结构的前4阶结构损耗因子较优化前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1阶损耗因子提高了34.19%,2阶提高了12.11%,3阶提高了22.39%,4阶提高了12.70%;为进一步验证优化结果,该文对光管、优化前及优化后的管状过渡阻尼结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由分析结果可知,过渡阻尼处理能够有效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且优化后结构减振效果更佳。该研究可为中国农业机械用高品质减振结构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优化 振动 管状结构 过渡层 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间过渡约束阻尼结构动力响应的分布参数传递函数解 被引量:10
6
作者 燕碧娟 张文军 +1 位作者 李占龙 孙大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6-190,233,共6页
针对传统约束阻尼结构振动能耗散有限问题,引入"层间过渡层"设计的概念,提出一种层间过渡约束阻尼结构,采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对该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经推导,得到了阻尼结构的各阶损耗因子和频率的解析解,并进行了有... 针对传统约束阻尼结构振动能耗散有限问题,引入"层间过渡层"设计的概念,提出一种层间过渡约束阻尼结构,采用分布参数传递函数法对该结构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经推导,得到了阻尼结构的各阶损耗因子和频率的解析解,并进行了有限元仿真验证,二者计算结果吻合良好。以悬臂阻尼板为例,探讨了过渡层参数行为对其频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结构振动时,过渡层可将变形传递给阻尼层,起到放大阻尼层的剪切变形作用,从而耗散更多的振动能量;同时还讨论了过渡层的厚度、剪切模量、密度与泊松比对结构固有频率和损耗因子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递函数法 过渡层 约束阻尼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能耗散的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参数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燕碧娟 孙大刚 +1 位作者 宋勇 章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5-179,共5页
针对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参数经验选取的不足,本文考虑了阻尼层合结构振动能耗散量对支重轮缓冲效果的影响,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振动能耗散模型;采用ANSYS参数化语言,以振动能耗散最大为目标,在常用工况下对其各... 针对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参数经验选取的不足,本文考虑了阻尼层合结构振动能耗散量对支重轮缓冲效果的影响,对其参数进行优化。建立了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振动能耗散模型;采用ANSYS参数化语言,以振动能耗散最大为目标,在常用工况下对其各层厚度、间隔角度进行优化,并在极端工况下验证了优化后支重轮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优化后支重轮的应力、应变在合理范围内,其振动能耗散量相对优化前提高了83%。本文的优化结果可为阻尼材料在支重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重轮 能量耗散 间隔阻尼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履带车辆支重轮粘弹阻尼减振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燕碧娟 孙大刚 +1 位作者 宋勇 章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29,233,共4页
针对履带式车辆现用刚性支重轮减振降噪效果较差的现状,设计了两种不同减振方案支重轮—间隔和非间隔式阻尼支重轮。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了两种阻尼支重轮实体模型,在考虑结构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的条件下,进行了阻尼支重轮... 针对履带式车辆现用刚性支重轮减振降噪效果较差的现状,设计了两种不同减振方案支重轮—间隔和非间隔式阻尼支重轮。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了两种阻尼支重轮实体模型,在考虑结构材料、几何、接触非线性的条件下,进行了阻尼支重轮力学性能(径向应力、应变、位移)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的条件下,两种方案在工作环境中均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消耗掉输入的振动能量,具有较好的减振性能,其中以间隔式效果更佳。这里的阻尼减振方案,对今后阻尼减振降噪技术在管(杆)状对称结构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尼支重轮 减振 有限元分析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模态应变能法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燕碧娟 刘威 +1 位作者 宋勇 王军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4-200,共7页
为获得减振效果更加优异的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设计参数,运用ANSYS参数化语言对两种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态分析,计算前3阶模态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层耗能占总耗能的比率,并应用模态应变能法求取前3阶模... 为获得减振效果更加优异的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设计参数,运用ANSYS参数化语言对两种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建模。通过模态分析,计算前3阶模态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阻尼层耗能占总耗能的比率,并应用模态应变能法求取前3阶模态损耗因子,确定了该减振结构中阻尼层与过渡层相对最佳位置。在满足过渡层和阻尼层许用应力应变的条件下,建立了以结构前3阶多模态为优化目标,以基层、约束层、过渡层、阻尼层厚度,过渡层、阻尼层材料剪切模量和材料损耗因子为设计变量,利用了ANSYS 1阶优化对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的基层、阻尼层厚度较优化前都略有增加,过渡层厚度则减少了0.00489 m,占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优化前过渡层厚度的48.9%;优化后减振结构中的阻尼层与过渡层的弹性模量相差约2个数量级,且阻尼层与基层(约束层)的弹性模量相差约5个数量级;阻尼层材料损耗因子则需大于过渡层材料损耗因子。本文理论和方法可为驱动轮过渡阻尼减振结构应用在工程机械上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对于ANSYS优化在各种车辆结构设计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轮 过渡阻尼结构 模态应变能法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安装位置下3-RPS工程车辆座椅多维减振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燕碧娟 梁慧君 +1 位作者 李占龙 张文军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4-130,共7页
工程车辆长期在非路面上行驶、作业,在多个方向上极易产生剧烈振动。针对该问题,在对比分析多种并联机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3-RPS并联式座椅机构。利用单开链理论并结合UG仿真,验证了其“一平两转”运动状态,并利用D-H矩阵,对座椅机构运... 工程车辆长期在非路面上行驶、作业,在多个方向上极易产生剧烈振动。针对该问题,在对比分析多种并联机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3-RPS并联式座椅机构。利用单开链理论并结合UG仿真,验证了其“一平两转”运动状态,并利用D-H矩阵,对座椅机构运动学位姿正解模型进行了分析。考虑到支链的安装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减振效果,重点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座椅机构模型,针对4种不同安装位置对座椅模型进行减振性能仿真与分析。研究表明,该座椅机构具有良好的减振性能。支链安装在轴线上,则该方向的减振效果优于其他位置,且3条支链呈120°均布安装,减振效果要优于其他安装方式。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工作环境下工程车辆并联座椅的安装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工程车辆舒适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3-RPS座椅悬架 多维减振 安装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教学在矿山机械课程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燕碧娟 王志霞 李自贵 《教学研究》 2014年第4期77-79,共3页
针对矿山机械设备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及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在矿山机械课程体系中进行仿真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对各种矿山设备及其工作场所等进行造型,结合声音、动画和图片,可实现钻、采、装运等过程的逼... 针对矿山机械设备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及现有教学存在的问题,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在矿山机械课程体系中进行仿真教学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对各种矿山设备及其工作场所等进行造型,结合声音、动画和图片,可实现钻、采、装运等过程的逼真模拟,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对矿山机械设备的理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可以实现学校教育与对口企业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机械 仿真教学 建构理论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工况下驱动轮刚柔耦合动态应力及疲劳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燕碧娟 张鹤峰 +2 位作者 王志霞 寇保福 吴凤彪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4-1509,共6页
针对驱动轮轮齿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容易断裂问题,采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不同轮齿数驱动轮履带行走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将驱动轮轮齿柔性化,建立以驱动轮轮齿为柔性体的刚柔耦合模型。在排岩机典型工况下,对驱动... 针对驱动轮轮齿在恶劣工作环境中容易断裂问题,采用RecurDyn软件建立了不同轮齿数驱动轮履带行走机构虚拟样机模型,并通过有限元软件WorkBench将驱动轮轮齿柔性化,建立以驱动轮轮齿为柔性体的刚柔耦合模型。在排岩机典型工况下,对驱动轮进行仿真,得到其与履带板接触载荷、不同齿数驱动轮轮齿应力云图,在其基础上,对九齿驱动轮轮齿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增加驱动轮轮齿齿数,驱动轮轮齿根部区域最大应力会减小;驱动轮轮齿根部区域为轮齿最为薄弱位置,在转向工况下疲劳寿命最短,研究结果为驱动轮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岩机 驱动轮 刚柔耦合 动态应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及Matlab实现 被引量:4
13
作者 燕碧娟 王春花 熊晓燕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6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稳定性是系统能在实际中应用的首要条件。利用M atlab控制系统工具箱对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分析过程简单,结果准确可靠。结合实例,验证了其真实性、有效性,并提出了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关键词 MATLAB 控制系统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SPS+SR多维减振工程车辆座椅悬架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燕碧娟 张杰 +1 位作者 梁慧君 刘泽坤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6-123,共8页
工程车辆对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其悬架刚度大,减振性能差,工作环境恶劣,在垂直、俯仰和侧倾3个方向易受到剧烈振动,严重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与车辆的操作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工程车辆座椅的2-SPS+SR多维减振悬架。首先,... 工程车辆对承载能力有较高要求,其悬架刚度大,减振性能差,工作环境恶劣,在垂直、俯仰和侧倾3个方向易受到剧烈振动,严重影响驾驶员身心健康与车辆的操作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工程车辆座椅的2-SPS+SR多维减振悬架。首先,利用单开链理论对该座椅悬架进行一平移两转动的自由度分析;然后,建立位置方程对座椅悬架进行位置分析,给出了该悬架结构位置的正解。并通过对位置方程进行一次、二次求导,得到了悬架的1阶运动系数和2阶运动系数,利用运动系数对并联座椅悬架进行速度和加速度运动学分析;最后,在Adams/view中进行仿真分析并在Matlab中进行数学模型编程仿真,验证了建立的数学模型与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该分析结果为后期悬架的控制仿真研究以及工程车辆在三维路面下乘坐舒适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车辆 座椅悬架 多维减振 运动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热耦合的间隔阻尼管状结构温度特性分析
15
作者 燕碧娟 孙大刚 +1 位作者 孙宝 宋勇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9-833,共5页
对一种间隔阻尼管状结构温度特性进行了探讨。在动载荷作用下,对该结构因阻尼材料的"迟滞"生热和结构散热不良等因素导致的热软化失效问题开展了研究。以大型履带式车辆用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为例,在典型工况下,建立该型支重... 对一种间隔阻尼管状结构温度特性进行了探讨。在动载荷作用下,对该结构因阻尼材料的"迟滞"生热和结构散热不良等因素导致的热软化失效问题开展了研究。以大型履带式车辆用间隔阻尼层合支重轮为例,在典型工况下,建立该型支重轮的三维应力-温度场统一有限元模型,采用结构-热耦合法,对支重轮的稳态温度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经计算,得到支重轮易发生局部过热的区域及温度值;讨论了阻尼层导热率、损耗因子及车速、载荷对支重轮温度分布的影响,并给出了改进建议。理论和方法可为高品质管状缓冲减振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机械 管状结构 间隔阻尼 结构-热耦合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轮钻机主参数分析及其合理选择 被引量:4
16
作者 燕碧娟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2007年第2期162-163,共2页
分析了影响牙轮钻机钻孔速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钻机主要工作参数的确定方法。牙轮钻机的工作参数是设计钻机的主要依据,也是合理使用钻机的依据。
关键词 牙轮钻机 钻孔速度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载与挖掘机械课堂模式改革尝试
17
作者 燕碧娟 王志霞 李自贵 《大学教育》 2014年第14期91-92,共2页
装载与挖掘机械是我校矿山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力求让学生掌握装载机、挖掘机等重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设计计算、性能特点等知识点,从而为将来尽快地融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装载与挖掘机械现有课... 装载与挖掘机械是我校矿山机械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力求让学生掌握装载机、挖掘机等重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设计计算、性能特点等知识点,从而为将来尽快地融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装载与挖掘机械现有课堂模式存在的问题,对在传统教学中辅以仿真教学进行改革尝试。实施效果表明,教师从该过程中收获颇丰,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载与挖掘机械 仿真 教学改革 教学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槽管状过渡约束阻尼结构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燕碧娟 徐鹏 赵章达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4-19,25,共7页
为进一步提高管状阻尼结构减振效果,本文对过渡层分别进行了均匀周向、轴向带槽处理,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方程,研究管状结构结构参数(开槽段数、间隔、厚度和约束层厚度)的改变对约束阻尼管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全敷设和均... 为进一步提高管状阻尼结构减振效果,本文对过渡层分别进行了均匀周向、轴向带槽处理,基于复特征值法建立结构动力学方程,研究管状结构结构参数(开槽段数、间隔、厚度和约束层厚度)的改变对约束阻尼管振动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全敷设和均匀周向、轴向带槽过渡层约束阻尼管状结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模态固有频率和结构损耗因子,同时通过解析解(摄动法)和仿真计算结果验证所建模型的合理性,经分析对比结果数据吻合良好。通过对全敷设与带槽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均匀带槽过渡层能够局部放大粘弹性阻尼层內剪切变形,提升结构阻尼效果,且周向带槽过渡层结构优于轴向带槽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结构 带槽过渡层 约束阻尼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型钢构建物的防火措施
19
作者 燕碧娟 王荣祥 《现代矿业》 CAS 2010年第3期130-131,共2页
简述了矿山型钢构建物的耐火性能及火灾特点,根据矿山生产的特殊性,提出型钢构建物的耐火等级和防火保护措施。
关键词 型钢构建物 耐火等级 防火保护 隔热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隔阻尼层式支重轮缓冲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孙大刚 干奇银 +1 位作者 杨兆民 燕碧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8-82,共5页
针对传统刚性支重轮减振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一种间隔阻尼层式结构,对支重轮减振性能进行改进。以某型号履带式拖拉机为应用实例,建立其整机缓冲模型及单个支重轮的缓冲模型,导出支重轮幅频特性响应函数。使用Matlab分别对传统的及改进... 针对传统刚性支重轮减振效果较差的现状,采用一种间隔阻尼层式结构,对支重轮减振性能进行改进。以某型号履带式拖拉机为应用实例,建立其整机缓冲模型及单个支重轮的缓冲模型,导出支重轮幅频特性响应函数。使用Matlab分别对传统的及改进后的支重轮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支重轮可有效地缓冲该拖拉机所受的振动。用ANSYS软件对新型支重轮进行强度分析,表明其强度能满足拖拉机各工况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阻尼 振动 支重轮 缓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