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仿真优化的超大城市内涝场景交通疏导优先级评估
1
作者 朱玉寒 邓兴栋 +3 位作者 狄德仕 李冠耀 李政 田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4-581,共8页
针对现有研究对动态交通系统刻画精度低、忽视内涝点位间相互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内涝疏导优先级评估方法。以最大化路网用户平均行程时间为目标,以内涝路段为决策变量构建0-1规划问题;将疏导优先级评估转化为离散优... 针对现有研究对动态交通系统刻画精度低、忽视内涝点位间相互作用等不足,提出一种基于仿真优化的城市内涝疏导优先级评估方法。以最大化路网用户平均行程时间为目标,以内涝路段为决策变量构建0-1规划问题;将疏导优先级评估转化为离散优化问题,通过搜索疏导点位组合刻画点位间相互作用。采用中观交通仿真软件DynusT进行路网精细化建模,并利用快速机器学习模型作为代理,实现仿真优化闭环算法,求解路段疏导优先级。最后,以广州市中心城区为例构建仿真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按优先级排序治理后,路网用户平均行程速度较现有方案提升28.72%,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优化 城市交通 交通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收益平衡的驾驶员停止/通过决策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唐克双 周楠 +1 位作者 狄德仕 李克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87-1694,共8页
通过在上海市6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采集的数据,基于风险平衡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建立了驾驶员停止/通过决策行为模型.研究表明,驾驶员停止/通过决策行为受红灯时长的影响显著,并具有在交通冲突风险和时间收益之间的博弈特征.小汽车驾驶员... 通过在上海市6个信号控制交叉口采集的数据,基于风险平衡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建立了驾驶员停止/通过决策行为模型.研究表明,驾驶员停止/通过决策行为受红灯时长的影响显著,并具有在交通冲突风险和时间收益之间的博弈特征.小汽车驾驶员在距离交叉口时间和等待红灯时间之间的权衡比重约为180∶1;大型车辆驾驶员比小型车辆驾驶员的停止/通过行为更加激进,市区比郊区的停止/通过行为更加激进;激进的驾驶行为会显著增加严重交通冲突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控制交叉口 停止/通过行为 相位切换 风险平衡理论 随机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质量城市更新的人本街道横断面设计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狄德仕 曾滢 蔡蕾 《城乡规划》 2023年第1期96-105,共10页
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为重塑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文章分析城市更新对街道设计的影响,总结现有街道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管控模式不顺畅、理念方法待激励、规范标准待优化、设计路径不便捷四个... 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为重塑以人为本的街道空间带来良好的发展契机。文章分析城市更新对街道设计的影响,总结现有街道横断面设计中存在的管控模式不顺畅、理念方法待激励、规范标准待优化、设计路径不便捷四个关键问题。通过借鉴美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内外先进国家与地区的经验,从提升建筑退让空间管控、完善体制机制、制定规范标准、提升方法可操作性等方面对国内街道横断面设计提出优化建议,为相关规范、标准与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人本街道 横断面设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网承载力的归一化用地强度协调性评估模型
4
作者 狄德仕 曾滢 单肖年 《城乡规划》 2022年第5期117-124,共8页
为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片区规划编制中用地强度与路网规划的协调性,本文基于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约束关系,通过构建归一化用地强度、路网支干比等新指标,运用路网消散能力计算方法,建立基于路网承载力的归一化用地强度协调性评估模型... 为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片区规划编制中用地强度与路网规划的协调性,本文基于交通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约束关系,通过构建归一化用地强度、路网支干比等新指标,运用路网消散能力计算方法,建立基于路网承载力的归一化用地强度协调性评估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增加路网密度能够显著地提升用地强度的上限;提高支路在路网中的占比,对路网交通效率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文章以广州市主城区六处典型片区为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和指导性,为探索和推广“窄马路、密路网”道路布局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和工具支持,有助于用地开发方案的科学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网承载力 归一化用地强度 协调性评估 广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湾区视角下珠三角交通发展历程回顾与展望
5
作者 狄德仕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2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至今各阶段珠三角的重要发展环境、交通建设重点,总结城市与交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交通引领发展、交通一体化、智慧品质交通发展等3个方面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交通发展方向,以期为大湾区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并为... 文章通过梳理改革开放至今各阶段珠三角的重要发展环境、交通建设重点,总结城市与交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从交通引领发展、交通一体化、智慧品质交通发展等3个方面展望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交通发展方向,以期为大湾区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并为其他类似地区交通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交通发展 回顾与展望 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坡道路设计标准的经验与启示
6
作者 狄德仕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1年第33期157-158,共2页
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合理的道路设计对城市交通效率和空间品质均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新加坡道路等级体系,对比与国内道路设计标准在设计车速、车道宽度、路缘石半径等重要要素设计标准的差异,从... 道路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支撑,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合理的道路设计对城市交通效率和空间品质均有重要影响。通过总结新加坡道路等级体系,对比与国内道路设计标准在设计车速、车道宽度、路缘石半径等重要要素设计标准的差异,从设计思想、理念和原则等 3 个方面,总结新加坡道路设计标准的经验,为国内道路设计标准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设计 新加坡 精细化设计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东莞市三心交通一体化规划探索与实践
7
作者 狄德仕 曾滢 +1 位作者 周茂松 邹磊 《公路》 2025年第4期258-266,共9页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东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成为代表东莞市参与大湾区竞合发展的3个城市核心区。为构筑更加适应东莞市“三心”发展战略的交通体系,在总结和反思40多年来东莞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对东莞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发展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心城区、松山湖、滨海湾新区成为代表东莞市参与大湾区竞合发展的3个城市核心区。为构筑更加适应东莞市“三心”发展战略的交通体系,在总结和反思40多年来东莞城市空间和交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解析东莞市“三心”在大湾区战略下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结合分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研判未来交通发展模式,提出与“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城市战略相适应的“三心”交通一体化发展目标。针对“湾区竞合”、“三心之间”和“核心区内部”3个层面,分别从枢纽再“强心”、“快联”再升级、品质再升级着手,提出契合大湾区发展战略的东莞市三心交通设施一体化发展对策措施,以期为国内大城市多中心发展的交通应对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粤港澳大湾区 大城市 多中心空间结构 交通一体化 东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