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地区牛肉干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真实性分析
1
作者 王东玉 刘国强 +4 位作者 李春冬 呼日 马静 古越 郭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7期289-296,共8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牛肉干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真实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17—2024年内蒙古地区食品监督抽检和企业委托送检的7类114个牛肉干为试验样品,采用23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微生物、...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牛肉干的质量和安全以及真实性分析。方法本研究以2017—2024年内蒙古地区食品监督抽检和企业委托送检的7类114个牛肉干为试验样品,采用23个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其营养成分、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微生物、动物源性等23个质量安全参数进行全面分析。结果8份内蒙古牛肉干样品蛋白质含量和能量分别为(44.26±7.19)g/100 g、(1450.13±536.11)kJ/100 g,但脂肪和水分的含量差异较大,Y-2号油炸型牛肉干和Y-5号肥瘦型牛肉干的脂肪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且Y-2号油炸型牛肉干的水分含量明显低于其他样品;铅(6/25份检出)、铬(22/25份检出)、镉(2/25份检出)、亚硝酸盐(5/18份检出)、苯甲酸(37份均未检出)、山梨酸(2/37份检出)、脱氢乙酸(4/37份检出)、胭脂红(18份均未检出)、糖精钠(20份均未检出)、克伦特罗(19份均未检出)、莱克多巴胺(19份均未检出)、沙丁胺醇(19份均未检出)、菌落总数(50个样品,其中9个小于10 CFU/g,3个大于10^(4) CFU/g)、大肠菌群(50个样品均小于10 CFU/g),检测结果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要求;12份样品均检测出牛源性,未检测出猪源性。结论内蒙古地区牛肉干具有高蛋白、高能量的特点,重金属、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微生物指标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且无猪肉掺假,展现出较高的质量安全水平。水分、脂肪含量差异较大,可能与内蒙古牛肉干炸制、烤制和风干的加工工艺以及原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地区牛肉干 营养成分 重金属 食品添加剂 兽药残留 微生物 牛猪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奶制品月饼的质量安全分析
2
作者 王东玉 孙海林 +3 位作者 包世元 侯敏 陈爱国 郭梁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5期310-316,共7页
目的 为地方特色奶制品月饼标准制定及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方法 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奶制品月饼为实验样品,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奶制品月饼感官、营养、品质、微生物等特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奶... 目的 为地方特色奶制品月饼标准制定及生产加工企业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借鉴。方法 本研究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奶制品月饼为实验样品,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方法对奶制品月饼感官、营养、品质、微生物等特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奶制品月饼样品乳香浓郁、蛋白质含量高。其感官、蛋白质、水分、钠、过氧化值、酸价、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检测结果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限值要求。结论 地方特色奶制品月饼在生产、加工、储存、流通等环节中具备良好的质量和安全状态。锡林郭勒盟奶制品月饼是乳制品和面食的创新结合,不仅拓宽了地方特色乳制品的品类,也拓展了乳香和面香的融合口味。最为重要的是,锡林郭勒盟奶制品月饼为GB/T19855—2023《月饼质量通则》中“蒙式”乳香飘高蛋白月饼进行了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制品月饼 感官 营养 品质 微生物 质量安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蛋白介导的雌激素受体对颅内动脉瘤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
3
作者 隋昕 隋天意 +2 位作者 张旭 冯旭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94-1098,1106,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结蛋白的表达及其通过雌激素受体(ER)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调控的影响。方法选取非动脉瘤患者手术区颈外动脉分支(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切除标本2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正常动脉血管和颅内动脉瘤中结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检测颅内动脉瘤组织及正常血管中结蛋白和DES mRNA的表达。将VSMC分为control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和pcDNA3.1/Desmin+3-MA组。shNC组、shDesmin组、pcDNA3.1/NC组、pcDNA3.1/Desmin组分别转染shNC、shDesmin、pcDNA3.1/NC和pcDNA3.1/Desmin质粒,pcDNA3.1/Desmin+3-MA组在转染前加入10μmol/L 3-MA预处理6 h。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VSMC中DES mRNA和结蛋白的表达;用CCK-8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增殖能力的影响;用Transwell实验检测沉默DES对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DES对VSMC中ERα/ERβ比例和表型调节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动脉血管(χ^(2)=16.601,P<0.001);与shNC组比较,shDesmin组VSMC中结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01),细胞增殖力增强(P<0.05),细胞迁移数量增多(P<0.001),ERα/ERβ比例升高(P<0.001);与pcDNA3.1/NC组比较,pcDNA3.1/Desmin组VSMC中人平滑肌α肌动蛋白(SM-α-actin)、人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MH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与pcDNA3.1/Desmin组比较,pcDNA3.1/Desmin+3-MA组VSMC中SM-α-actin、SM-MH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MMP-3、TNF-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结蛋白在颅内动脉瘤组织中低表达。沉默DES促进VSMC增殖、迁移,进而可能促进VSMC表型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结蛋白 血管平滑肌细胞 雌激素 表型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34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保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东玉 商秀丽 张朝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88-1690,共3页
目的研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 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观察DA能神经元的损害... 目的研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 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观察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同时应用多聚ADP核糖聚合物(PA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PARP的活性改变。另经PJ34预处理该模型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出现一过性PARP的过度活化,PJ34预处理显著抑制PARP活性,减轻PD小鼠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元的脱失现象(P<0.01)。结论PARP的活性改变在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J34通过抑制PARP过度活化对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PJ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东玉 王镭 刘广复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6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起效时间。结果前列地...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进展型脑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6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起效时间。结果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治疗组起效快,显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 凯时 进展型 脑梗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酰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东玉 张朝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3期2456-2457,共2页
目的:探讨黑质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烟酰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给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Ba... 目的:探讨黑质细胞凋亡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烟酰胺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细胞凋亡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给C57BL小鼠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利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Bax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黑质细胞凋亡情况及烟酰胺干预的影响。结果:帕金森病小鼠黑质致密带可见大量凋亡细胞犤(19.43±3.33)个/视野犦Bax蛋白表达(Bax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80.59±3.73)。预先应用烟酰胺能使凋亡细胞减少犤(6.33±2.35)个/视野犦,烟酰胺+MPTP组与MPTP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9.23,P<0.05)。预先应用烟酰胺也能使Bax蛋白表达降低(Bax阳性细胞平均灰度值107.59±2.50),烟酰胺+MPTP组与MPTP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7.44,P<0.05)。结论:烟酰胺可降低MPTP诱导的C57BL小鼠黑质细胞Bax蛋白表达,减少黑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酰胺 帕金森病 小鼠 黑质 细胞凋亡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东玉 王镭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6期170-171,共2页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杏丁治疗组30例和红花对照组30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杏... 目的观察杏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血流变学变化。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杏丁治疗组30例和红花对照组30例,分别用药14d。两组治疗前后评价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检测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杏丁治疗组基本痊愈率33%,显著进步率40%,进步率20%,总有效率93.3%;红花对照组基本痊愈率13.3%,显著进步率20%,进步率36.7%,总有效率7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杏丁治疗组起效快。两组用药前后血流变学有显著改善,杏丁治疗组优于红花对照组(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作为急性脑梗死早期的治疗药物疗效好且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丁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疗效 红花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核移位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东玉 张朝东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9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核移位情况及其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h、24h、72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黑质凋亡诱导因子(AIF)的核移位情况及其与多巴胺(DA)能神经元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h、24h、72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AIF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IF的核移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D组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数量随时间呈递减趋势,并出现AIF核移位,2h时达高峰,之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结论AIF核移位是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损伤的早期指标,在P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凋亡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小鼠相关脑区病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东玉 张朝东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07-310,共4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 inson’s d isease,PD)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dopam inergic,DA)能神经元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 erase,PARP)抑制剂PJ34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1,2,3,6-...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Park inson’s d isease,PD)小鼠黑质和纹状体多巴胺(dopam inergic,DA)能神经元数量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 erase,PARP)抑制剂PJ34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1-甲基-4-苯-1,2,3,6-四氢吡啶(1-m 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 ine,MPTP)制备PD小鼠模型,并用PJ34进行干预,2h、24h、72h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DA能神经元数量,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小鼠比较,PD小鼠黑质TH阳性神经元进行性减少,核膜皱缩,染色质凝聚成块并有边聚现象;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稀疏,突触数量减少。与PD小鼠比较,PJ34干预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多,纹状体TH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增加(P<0.01),细胞形态比模型组明显改善。结论PARP的活性改变在PD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PARP抑制剂对DA能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东玉 张朝东 《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 2005年第5期208-211,共4页
DNA损伤断裂可以激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引起多种核蛋白发生聚 ADP核糖化。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被过度活化后消耗大量 NAD^+和 ATP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帕金... DNA损伤断裂可以激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引起多种核蛋白发生聚 ADP核糖化。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被过度活化后消耗大量 NAD^+和 ATP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或坏死。多聚 ADP核糖聚合酶参与了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剂对帕金森病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ADP核糖聚合酶 帕金森病 DNA损伤修复 多聚ADP 聚合酶 核糖 诱导细胞凋亡 DNA损伤 发病机制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J34对帕金森病小鼠黑质凋亡诱导因子核移位的影响
11
作者 王东玉 商秀丽 张朝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081-30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核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 目的探讨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J34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凋亡诱导因子(AIF)核移位的影响。方法采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制备PD小鼠模型,2、24、72h后取中脑组织进行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染色观察黑质DA能神经元的损害情况,AIF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印迹方法检测AIF的核移位情况。另经PJ34预处理该模型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PD小鼠黑质DA能神经元出现AIF核移位,PJ34预处理显著抑制AIF的核移位,减少PD小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的脱失现象(P<0.01)。结论AIF的核移位在PD的发病过程发挥重要作用,PJ34通过抑制黑质DA能神经元AIF的核移位对PD小鼠产生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凋亡诱导因子 PJ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一例
12
作者 王东玉 陆红 +2 位作者 支娜 王镭 刘广复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4期78-78,共1页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CD),也称亚急性小脑变性,是一种与恶性肿瘤相关但原因不明的小脑非转移性病变。PCD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PNS者不足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CD病例报道如下,并... 副肿瘤性小脑变性(PCD),也称亚急性小脑变性,是一种与恶性肿瘤相关但原因不明的小脑非转移性病变。PCD是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PNS)中最常见的一种。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出现PNS者不足1%。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PCD病例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小脑变性 副肿瘤性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 恶性肿瘤患者 转移性病变 原因不明 肿瘤相关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脑卒中206例临床分析和病因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东玉 《锦州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29-31,共3页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94年至1997年8月我院共收治45岁以下青年脑卒中20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4年~1997年8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情况如表1。表1...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1994年至1997年8月我院共收治45岁以下青年脑卒中206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994年~1997年8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情况如表1。表11994年~1997年8月收治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青年人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公司BPR项目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东玉 万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5-118,共4页
BPR是一种有效改善企业管理的理论,强调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从而获得业绩指标的戏剧性地改善。这一理论虽然思想先进,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所以在实践中失败率很高。本文以A公司成功实施BPR... BPR是一种有效改善企业管理的理论,强调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从而获得业绩指标的戏剧性地改善。这一理论虽然思想先进,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方法论支持,所以在实践中失败率很高。本文以A公司成功实施BPR项目为线索,从计划、步骤、成果几方面总结了实施一个BPR项目的具体方法,并从中得到了一些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R 流程 根本性 彻底性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P-1抑制剂PJ34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岩 吴捧莲 +2 位作者 杜良鹤 付新慧 王东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 目的探讨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PJ34干预组(PJ34组),每组45只,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在再灌注6、24和48 h时间点处死。测定伊文思蓝(EB)含量,观察脑组织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olt方法观察缺血侧皮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活性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大鼠EB含量、TNF-α及MMP-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IR组比较,PJ34组EB含量、TNF-α及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PARP-1抑制剂PJ34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缺血侧皮层TNF-α、MMP-9的表达水平,维持血脑屏障的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血脑屏障 PARP-1 PJ34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NF-κB和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岩 王东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表达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COX-2)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2个剂量的罗格列酮组[2 mg/(kg.d)和4 mg/(kg.d)],测定各组脑梗死体积和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空间分布和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罗格列酮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少,且不同剂量组间脑梗死体积有显著差异(P<0.05);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量明显减少,且2个不同剂量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罗格列酮通过降低缺血侧皮层NF-κB和COX-2蛋白表达减小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体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核因子-ΚB 环氧化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替普酶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中GAP-43、NGF、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于海燕 王东玉 闵连秋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D健康雌性大鼠30只,20只大鼠进行脑梗死模型制备,建模成功共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替... 目的研究阿替普酶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及对血清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神经生长因子(NGF)、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D健康雌性大鼠30只,20只大鼠进行脑梗死模型制备,建模成功共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阿替普酶组,每组8只,正常组大鼠10只。阿替普酶组大鼠静脉注射阿替普酶,5 mg/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注射等体积的无菌0.9%氯化钠溶液。脑梗死体积TTC染色,脑组织含水量测定,大鼠ZeaLonga评分,在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特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GAP-43、NGF、MD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TEN、mTOR、PKA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ZeaLonga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大鼠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ZeaLonga评分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GAP-43、NGF、M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和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GAP-43、NGF、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PTEN、mTOR、PK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和阿替普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替普酶组PTEN、mTOR、PK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对脑梗死大鼠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对GAP-43、NGF、MDA水平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脑梗死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生长因子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岩 王东玉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2332-2333,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致死率高。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带来了再灌注损伤。抑制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该...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科常见疾病,其致残、致死率高。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但同时也带来了再灌注损伤。抑制再灌注损伤已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白藜芦醇(resveratrol)的药理活性研究发现,该物质具有调节脂质、抗炎、抗氧化、抗癌、延长寿命等多种益于人类健康的重要功能,自从发现后一直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关于白藜芦醇在抑制脑缺血/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研究相继有报道,本文就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脑保护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白藜芦醇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作用 治疗原则 常见疾病 血液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审核员能力评价体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东玉 付军 万勇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7年第5期78-82,共5页
近年我国认证行业迅速发展,审核员的能力素质状况已经成为认证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认证机构的竞争能力,保持认证行业的公信力,认证机构已经着手建立审核员能力评价体系。本文以Q公司为例提出了建立审核员能力评价体系的可行方案... 近年我国认证行业迅速发展,审核员的能力素质状况已经成为认证机构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提高认证机构的竞争能力,保持认证行业的公信力,认证机构已经着手建立审核员能力评价体系。本文以Q公司为例提出了建立审核员能力评价体系的可行方案,为认证机构加强审核员管理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核员 能力评价体系 模糊矩阵 AHP法 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大鼠Caspase-3 Hcy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于海燕 闵连秋 +1 位作者 王东玉 包翠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9年第2期117-123,共7页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大鼠Caspase-3、同型半胖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其中30只建立癫痫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奥拉西坦... 目的研究奥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大鼠Caspase-3、同型半胖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其中30只建立癫痫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奥拉西坦组大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奥拉西坦。使用Morris水迷宫对4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进行测试,并对大鼠海马区结构形态进行观察,观察记录大鼠癫痫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以及惊厥潜伏期时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Hcy水平。结果癫痫发作期间表现为阵发性肢体震颤、呼吸深且快,出现湿狗状抖动,站立不稳,并伴随阵发性抽搐、口吐白沫,兴奋性极高。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长明显长于其他3组,奥拉西坦高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长短于奥拉西坦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其他3组,奥拉西坦高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多于奥拉西坦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明显短于其他2组,奥拉西坦高剂量组大鼠惊厥潜伏期明显长于奥拉西坦低剂量组(P<0.05);模型组模型大鼠癫痫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2组,奥拉西坦高剂量组大鼠癫痫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均低于奥拉西坦低剂量组(P<0.05);正常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Hcy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模型组Caspase-3、Hcy水平显著高于奥拉西坦2组(P<0.05);奥拉西坦高剂量组Caspase-3、Hcy水平低于奥拉西坦低剂量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对癫痫模型大鼠的治疗效果显著,对大鼠Caspase-3、Hcy水平有改善作用,为奥拉西坦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拉西坦 癫痫 同型半胖氨酸 海马区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