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研究
1
作者 王丽琨 《文教资料》 2025年第1期189-191,195,共4页
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积极影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和建立... 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中的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高校档案管理中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积极影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数据安全防护技术和建立完善的档案数据安全监管体系等对策,旨在为我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确保档案隐私和数据安全,提升档案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和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 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 安全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丽琨 伍国锋 毛远洪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方法: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4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微创治疗组在入院当天行颅内血肿清除,两组患者均在发病1周时行全脑弥散张量(DTI)成像检查并测量患者内囊和大脑脚病灶侧... 目的:观察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皮质脊髓束的影响。方法: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4例,随机分为微创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微创治疗组在入院当天行颅内血肿清除,两组患者均在发病1周时行全脑弥散张量(DTI)成像检查并测量患者内囊和大脑脚病灶侧及其对侧的FA值。结果:微创治疗组患者患侧内囊和大脑脚皮质脊髓束FA值分别为0.516±0.040和0.523±0.029,药物治疗组分别为0.433±0.061和0.487±0.04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减轻皮质脊髓束的损害;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后受血肿压迫移位的皮质脊髓束基本恢复到正常位置。结论:微创清除颅内血肿能有效减轻皮质脊髓束的损伤,使受血肿压迫移位的皮质脊髓束及时复位,减轻患者运动功能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清创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降低术后继发性癫癎发生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琨 许兰 伍国锋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143-147,共5页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术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平均年龄43.52岁,血肿量为30~50 mL,平均(38.33±2.8)mL。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及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30例...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颅内出血术后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方法: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平均年龄43.52岁,血肿量为30~50 mL,平均(38.33±2.8)mL。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组及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各30例,人院24 h内进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2组患者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如降颅压、调节血压、止血、预防感染等。手术治疗后3、6、12个月时随访,以患者继发性癫癎发生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指标,评估其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继发性癫癎发生情况。结果:立体定向微创组3个时间段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分别为6.7%、10%、10%,NIHSS评分分别为(6.23±2.02)分、(5.50±2.21)分、(4.80±1.20)分;开颅血肿清除术组3个时间段继发性癫癎的发生率分别为60%、60%、53%,NIHSS评分分别为(10.18±2.20)分、(8.20±2.20)分、(7.43±2.22)分;2组间比较,继发性癫癎及NIHS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以明显降低继发性癫癎发生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有利于并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发性癫癎 立体定向技术 微创治疗 开颅血肿清除术 神经功能评分(NIH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性颞叶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丽琨 洪震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00-108,共9页
1 耐药性癫痫的概述 癫痫是多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脑部疾病,其特征为脑部神经元异常过度放电引发身体某一部分或整个肢体非自主性抽搐,有时伴有意识丧失和尿便失禁。
关键词 癫痴 抗癫痢药(AED)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损害的多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丽琨 伍国锋 任思颖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4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观察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的损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32例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进行评估,并与32例普通癫痫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发病年龄、发作频度、海马体积、脑电图异常... 目的:观察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的损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韦氏记忆量表对32例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进行评估,并与32例普通癫痫患者进行比较,同时对可能的影响因素如发病年龄、发作频度、海马体积、脑电图异常放电范围、病程持续时间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普通癫痫患者比较,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记忆功能普遍降低,尤其以短时记忆为明显。在其各种可能因素中,起病年龄、发作频度、抗癫痫药的种类和海马痫样放电的范围对记忆商(MQ)具有显著影响。结论:耐药性颞叶癫痫患者有明显记忆损害,起病年龄、发作频度、服用抗癫痫药的种类和海马痢样放电的范围是影响记忆功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颞叶癫痫 记忆障碍 海马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石斛属植物菌根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亚妮 王丽琨 +1 位作者 苗宗保 刘红霞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1-288,共8页
石斛属(Dendrobium)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石斛兰族(Dendrobiinae),是兰科最大的属之一,终生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石斛属很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由于人为过度采挖和野生生境的破坏,使得野生... 石斛属(Dendrobium)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树兰亚科(Epidendroideae)石斛兰族(Dendrobiinae),是兰科最大的属之一,终生附生于树上或岩石上。石斛属很多种类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观赏价值。由于人为过度采挖和野生生境的破坏,使得野生石斛资源濒临灭绝。石斛属植物为典型的兰科菌根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需要与真菌共生,才能完成生活史。菌根真菌对于石斛属植物的种子萌发和植株生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对石斛属植物菌根的形成、菌根真菌的作用、菌根真菌多样性及菌根技术在石斛属植物中的应用做了评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内容和重点提出了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菌根真菌 多样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经常性损益缘何经常发生——来自亏损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 被引量:45
7
作者 蒋义宏 王丽琨 《证券市场导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13,共5页
研究结果发现,亏损上市公司存在着以回避退市机制为动机,以控制非经常项目交易时点为手段,在首次亏损年度确认大量非经常性损失,在扭转亏损年度确认大量非经常性收益的行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经济效益审计 会计年报 亏损年度 非经常性损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苏石斛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亚妮 王丽琨 +2 位作者 苗宗保 孙晓颖 刘红霞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2-679,共8页
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和贵州兴义温室的野生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iratum)为试验材料,利用本研究小组改进的兰科植物根部内生真菌分离法,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从两种生境的流苏石斛根... 以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和贵州兴义温室的野生流苏石斛(Dendrobium fimbiratum)为试验材料,利用本研究小组改进的兰科植物根部内生真菌分离法,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从两种生境的流苏石斛根中共分离出内生真菌28株,鉴定为3门6纲9目10科11属17种,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25.00%)、胶膜菌属Tulasnella(17.86%)、毛壳菌属Chaetomium(14.29%)及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10.71%)为分离的优势菌群。两种生境及同生境下不同附生型的流苏石斛根部内生真菌的组成和多样性均存在差异,大部分内生真菌种类具有特定的地理分布特性,广西雅长内生真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达1.700 8,贵州兴义仅为0.853 0。对比雅长保护区内树附生和石附生的流苏石斛,树附生型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482 9,石附生型为1.140 1。推测流苏石斛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可能受生境和附生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苏石斛 内生真菌 生境 附生型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清除颅内血肿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李昌 唐翠娥 +2 位作者 伍国锋 王丽琨 罗兴梅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180-181,185,共3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的影响,为临床超早期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家兔(雌雄不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微创组,分别制作脑出血模型,微创组于造模成功...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清除颅内血肿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脑屏障(BBB)通透性及脑含水量的影响,为临床超早期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家兔(雌雄不分)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微创组,分别制作脑出血模型,微创组于造模成功后4~6 h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第1天、第3天提取脑组织,伊文思蓝(EB)作为示踪剂测BBB通透性,(湿重-干重)/湿重×100%测脑含水量,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微创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血肿周围脑组织EB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微创组在术后第1天、第3天血肿周围脑组织平均含水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明显降低BBB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脑屏障 脑水肿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期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对家兔脑出血模型病灶周围脑组织ET-1及MVD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昌 王丽琨 +1 位作者 伍国锋 唐翠娥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21-25,共5页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对病灶周围内皮素-1(ET-1)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30只体质量2.8~3.4kg的家兔(雌雄不分)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和微创治疗组,分别复制脑出血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微创治疗组于6h... 目的观察超早期微创治疗清除颅内血肿对病灶周围内皮素-1(ET-1)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将30只体质量2.8~3.4kg的家兔(雌雄不分)随机分成模型对照组和微创治疗组,分别复制脑出血模型,在造模成功后微创治疗组于6h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于术后1、3和7d处死动物提取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血肿周围脑组织ET-1及MVD,并与模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术后第1天,微创治疗组和模型对照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ET-1及MV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天和第7天,微创治疗组血肿周围脑组织的ET-1及MVD在各时间段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超早期清除血肿有利于降低血肿周围ET-1含量,减少血肿周围MV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内皮素-1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丘脑出血对患者运动诱发电位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任思颖 伍国锋 +1 位作者 王丽琨 毛远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87,共5页
目的用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对丘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MI组,10例患者)和药物治疗组(MT组,11例患者)。对MT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MI组在入院... 目的用运动诱发电位(MEP)及神经功能评分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颅内血肿对丘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21例丘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手术组(MI组,10例患者)和药物治疗组(MT组,11例患者)。对MT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MI组在入院后24 h内进行立体定向微创清除血肿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2周进行MEP测定,在入院时、入院后2周及1月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MI组及MT组入院时运动功能明显减退,MEP潜伏期明显延长,MI组瘫痪上下肢MEP潜伏期分别为33.22±2.03和45.10±2.60 ms,MT组为32.92±3.12和44.80±2.48 ms,两者无明显差异。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后的所有患者MEP与MT组比较,潜伏期缩短,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减少,运动功能恢复。结论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清除丘脑血肿能有效地减少患者运动功能的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脊髓束 微创手术 丘脑出血 运动诱发电位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亏损上市公司操纵非经常性损益探析
12
作者 王丽琨 《上市公司》 2001年第7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亏损操纵 亏损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13
作者 宋安军 伍国锋 +4 位作者 任思颖 王丽琨 毛远红 熊洁 秦冠南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清CRP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微创手术组(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记录2组患...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血清CRP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均分为微创手术组(行立体定向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清除术)和药物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记录2组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者入院时、微创手术后1 d时或同时点药物治疗组、出院时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微创手术组血肿清除时间、住院时间及复方甘露醇用量少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后1 d时的血清CRP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同时点药物治疗组(P<0.05),而药物组(微创组手术后1d的同时点)血清CRP水平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2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处于正常值内(P>0.05),但微创手术组高于药物治疗组(P<0.05);出院时,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微创手术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能减少脑组织的损害程度,疗效优于药物治疗,术后1 d时血清CRP水平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立体定向微创术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C反应蛋白质 头部损伤 穿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引流术后血肿腔冲洗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军 伍国锋 王丽琨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对血肿清除率、拔针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20~40)mL患者,在发病后6~24h给予立体定向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37例术... 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血肿引流术后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对血肿清除率、拔针时间及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20~40)mL患者,在发病后6~24h给予立体定向微创硬通道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37例术后给予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及血肿溶解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5例给予血肿溶解剂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术后第3天血肿清除率、拔针时间、拔针前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时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住院期间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拔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时血肿清除率、拔针前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时的NIHSS神经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底节区中等量(20—40mL)脑出血血肿引流术后患者,给与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可使拔针时间延长,不宜行生理盐水血肿腔冲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外科手术 引流术 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反复自发的大鼠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姝璇 王丽琨 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51-154,164,共5页
目的:建立易反复自发(SRS)的大鼠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EP)模型。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10)、SRS EP模型A组(n=15,模型A组)及SRS EP模型B组(n=15,模型B组);对照组大鼠只植入电极,不予刺激;模型A组大鼠给予60 Hz频率、1.0 m... 目的:建立易反复自发(SRS)的大鼠杏仁核快速电点燃癫痫(EP)模型。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地分为对照组(n=10)、SRS EP模型A组(n=15,模型A组)及SRS EP模型B组(n=15,模型B组);对照组大鼠只植入电极,不予刺激;模型A组大鼠给予60 Hz频率、1.0 ms波宽、0.5 m A强度及10 s串长刺激1 min;模型B组大鼠给予16 Hz频率、1.0 ms波宽、0.8 m A强度及10 s串长刺激20 min;两组均10次/d,连续5 d;于刺激1月后给予同样的刺激强度进行刺激后,观察3组大鼠的脑电图(EEG)变化,EP发作和SRS时EEG的频率和波幅、EP点燃过程中大鼠的行为学表现、EP点燃大鼠EP发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及SRS发作率。结果:模型A组和B组大鼠点燃EP的成功率分别为80%和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B组SRS发作率(69.2%)高于A组(25%,P<0.05);对照组大鼠EEG频率和波幅分别低于两模型组EP发作时的频率和波幅(P<0.05);两模型组大鼠在EP发作时和SRS时的EEG频率、波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刺激次数增加及时间的推移,两模型组大鼠先出现洗脸、闭眼及点头运动等表现,后逐渐出现前肢抽动、痉挛,最后直至出现站立、跌倒的Ⅳ~Ⅴ级的大发作。结论:采用16 Hz频率、1.0 ms波宽、0.8 m A强度及10 s串长刺激大鼠杏仁核20 min点燃的EP模型更容易出现SRS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杏仁核 电点燃 反复自发 模型 动物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锐 王丽琨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4-38,共5页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思想历经均势思维、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三个阶段,从结盟到不结盟,从倡导和平到缔建和平,始终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立意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性测度国际格局的变动趋势与国家实力的增量需求,全面比较... 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国际战略思想历经均势思维、独立自主与合作共赢三个阶段,从结盟到不结盟,从倡导和平到缔建和平,始终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立意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性测度国际格局的变动趋势与国家实力的增量需求,全面比较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国际战略思想,对于新时期中国倡导和谐世界理念,继续奉行和平发展外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战略思想 战略视域 战略思维 战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来自亏损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证据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义宏 王丽琨 《上市公司》 2001年第11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非经常性损益 利润 投资风险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18
作者 张泽华 史雨晨 +5 位作者 柳景华 李如月 张雪 任思颖 伍国锋 王丽琨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6-245,共10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乌当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金阳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出血患者共155例,分别为86、13、6、4、26、5、14、1例,所有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按照患者是否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分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组即新冠阳性组和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但不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组即新冠阴性组。入院2周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对患者进行预后评分,以mRS评分≤3分为预后良好,纳入预后良好组,以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纳入预后不良组。对比各组患者入院时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既往史(高血压病、糖尿病)、个人史(吸烟史)及临床资料如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脑疝形成、血肿规则与否、临床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肌酐、尿素、丙氨酸转氨酶、天门氨酸转氨酶、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头部CT及胸部CT、机械通气与否、手术治疗、抗病毒治疗、脓毒症发生情况以及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GCS评分以及入院2周时mRS评分等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危险因素对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预测效能。结果(1)新冠阳性组较新冠阴性组患者入院NIHSS评分升高,淋巴细胞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NLR、PLR升高,入院2周时mRS评分升高,机械通气患者比例升高,抗病毒治疗患者比例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脑疝形成患者比例[25.5%(13/51)比1.9%(2/104)]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生率[62.7%(32/51)比31.7%(33/104)]明显增高(均P<0.01),入院NIHSS评分升高[中位数评分:34(15,40)比8(4,11)分,P<0.01],入院GCS评分降低[9(5,12)分比14(12,15)分,P<0.01],尿素升高[5.90(4.50,7.01)mmol/L比4.90(4.10,5.86)mmol/L,P=0.028],脓毒症发生率[13.7%(7/51)比0]、机械通气患者比例[58.8%(30/51)比6.8%(7/104)]均增高(均P<0.01),出院时NIHSS评分较高[中位数评分:14.00(10.75,21.00)分比3.00(0.00,6.00)分,P<0.01],出院时GCS评分较低[12(10,14)分比15(15,15)分,P<0.01]。(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OR(95%CI):4.041(1.264~12.920),P=0.019]、机械通气应用[OR(95%CI):9.116(2.467~33.683),P=0.001]、入院NIHSS评分增加[OR(95%CI):1.118(1.015~1.231),P=0.023]均为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63,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0%和68.6%;机械通气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93.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机械通气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0.0%和93.1%。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机械通气应用可能使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增加,该结论有待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不良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及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
19
作者 王琳 马万宇 +4 位作者 任思颖 莫仕灯 汤宁 王丽琨 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528-1535,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及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脑梗死病史、脑出血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同期所在地区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h)、气压(hPa)、降雨量(mm)等... 目的探讨不同季节及气象因素与脑出血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脑梗死病史、脑出血病史及高血压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及同期所在地区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h)、气压(hPa)、降雨量(mm)等气象资料,应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分析脑出血发病的季节、月份、时辰分布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脑出血患者既往卒中史和高血压病史与气象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脑出血患者的住院时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男性多于女性(230/117),脑出血发病人数最多在秋季、最少在冬季(P<0.05);脑出血发病时间分布结果显示,在12∶00~16∶00和16∶00~20∶00两个时间段脑出血发病人数最多(P<0.01),对于年龄>50岁的患者,脑出血发病时间在16∶00~20∶00时间段最多(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每日昼夜温差、降雨量月极值和月平均降雨量与脑出血患者的既往有脑卒中史相关(F=1.738,P<0.05;F=5.639,P<0.05;F=3.861,P<0.05),平均相对湿度、降雨量月极值及月平均降雨量与有高血压病史脑出血患者发病相关(F=7.432,P<0.05;F=8.784,P<0.05;F=7.962,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日平均气温、每日昼夜温差、降雨量月极值为脑出血患者住院天数时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出血发病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秋季发病多、冬季发病少,且脑出血发病与气温、降雨量和湿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气象因素 脑出血 气温 气压 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地区不同性别脑出血患者发病因素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20
作者 王琳 马万宇 +4 位作者 任思颖 莫仕灯 汤宁 王丽琨 伍国锋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866-872,共7页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不同性别脑出血(ICH)患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ICH患者347例,按性别分组(n_(男)=230,n_(女)=117),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血压、入院时意识状态、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和脑卒中史等)... 目的探讨贵州地区不同性别脑出血(ICH)患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ICH患者347例,按性别分组(n_(男)=230,n_(女)=117),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年龄、血压、入院时意识状态、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和脑卒中史等)及实验室指标(常规、电解质、血糖及血脂),并收集同期当地气象资料(气温、气压、降雨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比较不同性别ICH患者发病与各气象因素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吸烟和饮酒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但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或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女性(P<0.05);ICH患者发病比例在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日平均大气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或月平均降雨量不同区间段存在明显差异(P<0.001),男性患者在日平均气温6~26℃和日最低气温2~21℃时的发病比例最高,女性患者在日平均气温11~16℃和日最低气温2~21℃时发病比例最高;男性患者不同季节发病比例存在差异(P<0.05),以秋季占比最高。结论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或者降雨量等气象因素对贵州地区ICH患者发病率有影响,对男性患者发病影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血小板 胆固醇 吸烟 贵州 气象因素 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