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1
作者 王仙林 刘建伟 钱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观察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B225002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 目的:观察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MTT试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SB225002与顺铂单独或联合应用对体外培养的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单独应用时,SB225002可一定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对口腔鳞癌细胞的抑制效果明显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B225002可显著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而SB225002与顺铂联合应用时,联合组的促调亡及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作用均显著强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SB225002单独或与顺铂联合应用时,均可显著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诱导细胞发生G2/M期阻滞,两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225002 顺铂 口腔鳞癌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龈下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联合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仙林 《当代医学》 2018年第30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析与分析在治疗牙周病中分别应用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与联合局部用药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取的40例牙周病患者,并依据随机原则将4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 目的探析与分析在治疗牙周病中分别应用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与联合局部用药所起到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6月收取的40例牙周病患者,并依据随机原则将40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局部用药进行治疗。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探查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探查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指标变化情况经过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探查深度、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龈下刮治术与根面平整术与联合局部用药对治疗牙周病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疗效,并且有利于改善牙周情况,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且用药安全,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龈下刮治术 根面平整术 局部用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王仙林 《医疗装备》 2018年第21期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在阻生齿拔除中运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40例阻生齿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20例,对比两种拔牙技术的效果。结果微创组拔牙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1 h疼痛评分低... 目的探讨在阻生齿拔除中运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40例阻生齿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20例,对比两种拔牙技术的效果。结果微创组拔牙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术后1 h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微创组断根、拔牙疼痛、牙龈撕裂、牙槽窝不完整、张口受限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阻生齿拔除中运用微创拔牙技术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拔牙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齿 拔除 微创拔牙技术 传统拔牙技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仙林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7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措施,试验组采用种植... 目的探究分析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义齿修复治疗措施,试验组采用种植牙修复治疗方法。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牙齿咬合率、牙种植成功率、稳固率、满意度等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种植牙技术在牙列游离端缺失患者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好,患者的牙齿治疗效果优于义齿修复,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技术 牙列游离端缺失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仙林 朱立新 +3 位作者 吴静利 李冬梅 邵姗姗 贾克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4-98,共5页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了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5%,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了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5%,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南方根结线虫;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存在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表现为免疫、高抗、中抗和低抗4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量的30.0%、52.5%、13.8%和3.8%;根内线虫数量为接种量的1.7%,雌成虫数量占根内线虫总数的29.4%,表明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具有极强的抗侵入作用和很强的抗发育作用,抗侵入是野生樱桃李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主要抗性机制。野生樱桃李是优异的抗南方根结线虫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南方根结线虫 抗性评价 抗性机制
原文传递
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王衍纯 叶航 +3 位作者 李辉 贾克功 朱立新 王仙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1-76,共6页
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根系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花生根结线虫的接种侵入率1.4%,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3%,依据有无根结和雌成虫数量占接种线虫数量的百分比判定其... 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根系次氯酸钠-酸性品红染色等方法研究了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花生根结线虫的接种侵入率1.4%,根中雌成虫数量占接种量的0.3%,依据有无根结和雌成虫数量占接种线虫数量的百分比判定其高抗花生根结线虫;毛樱桃实生群体对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具有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存在免疫、高抗和中抗3种抗性类型,3种抗性类型个体分别占群体总量的5.0%、86.7%和8.3%。毛樱桃对花生根结线虫具有极强的抗侵入与抗发育能力,是优异的抗花生根结线虫桃树砧木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樱桃 花生根结线虫 抗性评价 抗性分布 抗性机制
原文传递
野生樱桃李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冬梅 王仙林 +4 位作者 朱立新 吴静利 邵姗姗 宗鹏鹏 贾克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价值,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野生樱桃李根系中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雌成虫数量分别占2龄线虫接种量的0.16... 为探明野生樱桃李抗根结线虫种质资源的价值,以实生钵苗为试材,采用人工接种等方法,研究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结果表明:接种后30d,野生樱桃李根系中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雌成虫数量分别占2龄线虫接种量的0.16%和0.03%,依据抗性评价标准判定其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接种北方根结线虫的群体中包含免疫、高抗和中抗3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46%、48%和6%;接种花生根结线虫的包含免疫和高抗2种类型,分别占群体总数的56%和44%;接种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植株未被侵染率分别为46%和52%,所有供试植株根系表面均未发现线虫卵块。野生樱桃李高抗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对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的抗性均存在显著的株间分离现象;抗侵入、抗发育和抗繁殖是其对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的主要抗性机制;野生樱桃李是抗根结线虫核果类果树砧木种质资源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樱桃李 北方根结线虫 花生根结线虫 抗性评价
原文传递
骨膨胀裂开法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
8
作者 王仙林 李明灿 曾超文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4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骨膨胀裂开法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种植牙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究骨膨胀裂开法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84例行种植牙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观察组实施骨膨胀裂开法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骨组织指标、牙周指标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与术后即刻两组患者骨组织指标比较(P>0.05),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颊舌侧骨板宽度与垂直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牙周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牙槽嵴顶唇舌向水平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牙周附着水平(periodontal attachment level,PA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种植牙手术的患者实施骨膨胀裂开法结合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骨组织与牙周组织指标水平,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牙 骨膨胀裂开法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