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白介素-15、白介素-17A水平与孤立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谢洪伟 漆平强 +4 位作者 王代桦 曾勇 殷滔 彭伟 曾义军 《中国医刊》 2025年第3期287-292,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5(IL-15)、IL-17A水平与孤立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孤立性UI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UIA破裂风险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风险组[颅内动脉瘤...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15(IL-15)、IL-17A水平与孤立性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破裂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4月成都市郫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孤立性UI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UIA破裂风险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风险组[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PHASES)评分为0~4分]和中高风险组(PHASES评分≥5分),对低风险组和中高风险组患者按照1∶1的比例进行倾向评分匹配,用于减少两组间基线特征的不平衡,匹配成功后每组各81例患者。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15、IL-17A对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中高风险组患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比例、动脉瘤直径、瘤颈宽、纵横比、体积比、表面积、体积、低剪切区、分叉部动脉瘤比例、动脉瘤形态不规则比例、脑部血流状态不稳定比例、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IL-7、IL-15、IL-17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均高于低风险组,最小壁剪切应力低于低风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纵横比、IL-15、IL-17A均是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5、IL-17A预测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95%CI 0.670~0.818)、0.735(95%CI 0.659~0.810)。结论高水平IL-15、IL-17A与孤立性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显著相关,且对孤立性UIA破裂存在中高风险具有较好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介素-17A 白介素-15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破裂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对患者意识恢复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漆平强 任民 +2 位作者 何吉洪 殷滔 王代桦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0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时间对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自发性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GCS及术后GOS...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时间对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术后意识恢复和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自发性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前GCS及术后GOS评分情况。结果:脑出血与脑外伤术前GCS评分及术后GOS评分均有差异,可能与患者受伤机制和程度相关。自发性脑出血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及肢体活动障碍;脑外伤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及意识障碍。术后气管切开的主要原因为昏迷导致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时间在5~7 d,对患者的意识清醒效果最好,术后GOS评分最高。同时,术前GCS评分在8~12分,对术后GOS评分也具有重要影响。结论:脑出血及脑外伤昏迷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对意识恢复具有重要影响,可在术后5~7 d内行气管切开,对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外伤 气管切开 意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