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酶活性设计的新方法——半理性设计
被引量:4
- 1
-
-
作者
王凡业
薛文漪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34-636,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176019)
-
文摘
许多研究小组利用整基因随机突变形成和重组方法,已成功的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酶工程的最新进展就是使这些定向进化的方法相结合,并与理性酶修饰方法的要素随机结合,通过各种组合选择出适合的方法来避免定向进化和理性设计的限制。半理性方法是以多个特定的残基为靶标在结构或功能知识的基础上突变构建简洁库,它更有希望得到正确的结果。突变体的高效抽样可能对酶功能有影响,随着底物选择性和特异性的提高,及其在已知的结构中经过重新设计使酶活性有了显著提高,这种高效抽样可被引入实验,当规模较大时它会被引入计算机方法。
-
关键词
酶
半理性方法
定向进化
随机突变
理性设计
-
Keywords
enzyme
semi-rational approach
directed evolution
random mutagenesis
rational design
-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无水条件下的生物催化剂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王凡业
薛文漪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7-68,73,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176019)
-
文摘
在工业范围内广泛使用无水生物催化剂还存在2个障碍:反应速率和长期稳定性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使用生物催化剂设计技术来克服这些障碍,包括酶修饰、固定化、蛋白质工程和非传统溶剂的使用等技术。
-
关键词
生物催化剂
无水条件
催化剂设计
溶剂设计
-
Keywords
biocatalysis
anhydrous conditions
biocatalyst engineering
solvent engineering
-
分类号
Q55
[生物学—生物化学]
-
-
题名污染物的生物催化降解研究进展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张作良
王凡业
刘均洪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工生产与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6-29,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批准号20176019
-
文摘
在生物催化和生物降解中微生物反应起了关键的作用。近来,与环境有关的细菌的基因组测序揭示了以前未被怀疑过的代谢潜能可以被开发利用。与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相协调,细菌对污染物的趋化性可能归因于细菌与环境中其他生物体竞争能力以及有效修复能力。除了对有机污染物的生物矿化作用,某些细菌还能固定被污染蓄水层中的有毒重金属,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微生物转化污染物的潜能。
-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催化降解
生物降解能力
生物矿化作用
微生物反应
基因组测序
有机污染物
有毒重金属
微生物转化
生物催化
开发利用
修复能力
竞争能力
细菌
生物体
趋化性
蓄水层
潜能
环境
-
Keywords
biodegradation
chemotaxi
genome
-
分类号
X17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纳米材料在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4
-
-
作者
薛文漪
王凡业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7年第2期15-17,共3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批准号:20176019
-
文摘
酶生物燃料电池的寿命短以及能量密度低都与酶的稳定性、电子迁移速率和酶载量相关。采用纳米粒子、纳米纤维和介孔介质作为酶固定化的支持物,由于纳米材料巨大的表面可以增加酶载量和促进反应的发生,从而提高生物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将纳米材料应用于酶生物燃料电池的酶催化剂的固定,在完善电池性能上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
关键词
生物燃料电池
酶生物燃料电池
纳米材料
介孔介质
-
Keywords
Biofuel cell
Enzyme-based biofuel cell
Nanomaterials
Mesoporous media
-
分类号
TM911.4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
题名利用工程酶改进有机合成的研究进展
- 5
-
-
作者
张作良
王凡业
刘均洪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上海化工》
CAS
2005年第8期30-34,共5页
-
文摘
修饰酶用于有机合成已经涉及了许多领域。它包括改变酶反应机制来催化新的反应,改变底物专一性、扩大底物专一性、改善底物专一性,例如动力学拆分中的对映选择性。酶修饰可以通过理性设计或随机突变方法来实现,前者需要知道酶的结构,后者则需要进行筛选。两种策略的酶工程都能成功,并且对于改进在催化中应用的酶非常有意义。最近,有例子表明这两种策略已经应用于许多酶中。
-
关键词
工程酶
定向进化
理性设计
-
Keywords
Enzyme engineering
Directed evolution
Rational redesign
-
分类号
Q814
[生物学—生物工程]
-
-
题名转基因植物修复毒性炸药污染
- 6
-
-
作者
李金伟
王凡业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10年第9期27-29,共3页
-
文摘
有机污染物的植物修复,如炸药的毒性污染,可能导致毒性代谢产物的积累,这些毒性代谢产物可能进一步进入食物链。在过去的十年中,人们从遗传上改良植物来克服其解毒能力的内在不足。有些细菌基因能编码分解炸药的酶,像硝基还原酶和细胞色素P450,这些细菌基因已被引入高等植物,显著地增强了植物耐受性、吸收和解毒的能力。转基因植物展现出微生物的生物降解能力,为高效环保的净化土壤技术带来了希望。
-
关键词
植物修复
炸药
转基因植物
-
Keywords
phytoremediation
explosive
transgenic plants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海洋微藻的商业开发以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2
- 7
-
-
作者
杨蕾
王凡业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08年第2期35-37,共3页
-
文摘
微型藻类,简称微藻,是指那些在显微镜下才能辨别其形态的微小藻类,有2万多种,且是水体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与陆地微生物相比,微藻具有如下特点:(1)微藻具有叶绿素等光合器官,是非常有效的生物系统,能十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将H2O、CO2和无机盐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同时因其固定CO2可以减少温室效应;(2)微藻的繁殖一般是简单的分裂式繁殖,
-
关键词
海洋微藻
商业开发
固定CO2
水体生态系统
微型藻类
有机化合物
微生物相
-
分类号
Q949.2
[生物学—植物学]
-
-
题名蒺藜状苜蓿作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薛文漪
王凡业
-
机构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
出处
《生物技术世界》
2007年第6期40-41,共2页
-
文摘
植物已经作为重组蛋白质的大规模生产的一种选择而出现。这个领域中的分子农业发展迅速,并且几种从植物中得到的重组蛋白质已经进入了临床实验阶段。最近的研究表明,物种及物种因素对充重组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有显著影响。并且研究表明,可以产生大量糖基化酶的植酸酶可在不同的植物中产生。重点是蒺藜状苜蓿,它的叶子积累了最高浓度的活性植酸酶。我们将这类物质作为新的宿主植物讨论。
-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苜蓿
蒺藜
重组蛋白质
宿主植物
大规模生产
植酸酶
农业发展
-
分类号
Q949.32
[生物学—植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