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间变化研究
1
作者 卞晓东 万瑞景 +2 位作者 单秀娟 金显仕 王凯传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0,共30页
渤海湾历史上为黄渤海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幼场。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和补充调查,构建渤海湾鱼卵、仔稚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阐述1982年以来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显示,渤海... 渤海湾历史上为黄渤海多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和育幼场。基于历史调查资料和补充调查,构建渤海湾鱼卵、仔稚鱼调查数据集,通过数理统计分析阐述1982年以来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群聚特性和演替过程。结果显示,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产卵和育幼场重心位置处于持续更替过程中,不同时期早期资源的种类组成、资源丰度、优势种类和物种多样性水平等呈明显季节更替,118°30’E以西湾中底部海域一直为产卵和育幼场集中分布区。相较1980s,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已发生结构性改变,且渤海湾作为传统经济鱼类的产卵和育幼场所的功能下降明显。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种数和资源丰度均在2010s前期跌至历史低值,近年来又显著回升。鱼类早期资源种数由1980s的39种,1990s前期的31种、后期的34种,2000s—2010s初期的22种,逐次下降至2010s前期的21种,2010s中后期开始逐步回升,至2020s初期已达40种。2020—2021年鱼卵种数约为1980s的80%左右,资源丰度约为彼时的88%;仔稚鱼种数与1980s大致相当,资源丰度则为彼时的1.33倍。鱼卵、仔稚鱼物种多样性水平呈年际和年代际剧烈波动,鱼类早期资源种类年际更替现象明显,且近年来呈明显加快趋势。产卵类型、栖息类型和适温类型亲体种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动趋势,全年综合浮性卵种数比例下降,黏性卵和具卵膜丝卵种数比例升高;陆架浅水中上层鱼类种数所占比例升高,中底层和底层鱼类所占比例降低。斑(鱼祭)(Konosirus punctatus)、青鳞小沙丁鱼(Sardinella zunasi)、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和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等渤海湾传统经济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降低;鳀(Engraulis japonicus)、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和少鳞(鱼喜)(Sillago japonica)等鱼类早期资源密度显著增高。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发生量主要取决于产卵场的环境条件、捕捞强度和对鱼类早期资源的损害程度,渤海湾鱼类早期资源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是环境和捕捞双重扰动下鱼类群落内生态位错位交替和结构性渔业资源衰退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早期资源 补充量 产卵育幼场 物种多样性 长期变化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5-三溴苯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小兵 王凯传 《化学工程师》 CAS 2015年第12期48-50,共3页
以苯胺、溴素为主要原料,冰乙酸为溶剂,首先通过取代反应生成2,4,6-三溴苯胺,然后在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纯净的2,4,6-三溴苯胺。然后2,4,6-三溴苯胺在Na NO_2和浓H_2SO_4的作用下,通过重氮化反应得到1,3,5-三溴苯,最后通过重结晶得到... 以苯胺、溴素为主要原料,冰乙酸为溶剂,首先通过取代反应生成2,4,6-三溴苯胺,然后在无水乙醇中重结晶,得到纯净的2,4,6-三溴苯胺。然后2,4,6-三溴苯胺在Na NO_2和浓H_2SO_4的作用下,通过重氮化反应得到1,3,5-三溴苯,最后通过重结晶得到纯净的1,3,5-三溴苯。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分析确定了产物为目标产物1,3,5-三溴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6-三溴苯胺 重氮化反应 1 3 5-三溴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依芳草地 混声合唱
3
作者 王凯传 瞿希贤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关键词 芳草地 口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