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留城意愿的差异——基于地方效用理论视角的分析
1
作者 叶小梅 王宇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85,共8页
在城乡户籍制度不断改革与“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对新时期户籍政策下流动人口户籍身份差异对留城意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地方效用理论,通过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利用珠三角城市群六市调查数据,可对流动人口中... 在城乡户籍制度不断改革与“城—城”流动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对新时期户籍政策下流动人口户籍身份差异对留城意愿影响的研究还较少。基于地方效用理论,通过统计分析和Logistic模型,利用珠三角城市群六市调查数据,可对流动人口中的城乡差异现象及对留城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一是“城—城”流动人口经济与技能条件较好、家庭社会融入程度较强,满足积分落户条件的占比也更高;“乡—城”流动人口拥有耕地、宅基地的比例较高;性别、年龄特征则差别不大。二是模型1、模型2表明,经济技能、家庭社会、满足积分落户条件等因素对流动人口留城意愿产生正面效用,拥有耕地、宅基地则产生负面效用,因此,“城—城”流动人口在迁入地城市定居往往能获得更高的地方效用,也更倾向于留城。三是模型3、模型4表明,经济与社会属性分别对“乡—城”流动人口和“城—城”流动人口留城意愿总体上仍产生显著影响,作用效用方向与模型1相似,但职业、收入对“城—城”流动人口地方效用及留城意愿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城—城”流动人口 “乡—城”流动人口 地方效用 留城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住人口视角下的中国城市间居住用地配置研究
2
作者 蔡永龙 王宇渠 +1 位作者 刘松 王芳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0,共9页
以中国602个县级市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常住人口视角下的2006-2021年中国城市间居住用地的配置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大幅提升。但是,不同行政级别城市... 以中国602个县级市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泰尔指数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常住人口视角下的2006-2021年中国城市间居住用地的配置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绝大部分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大幅提升。但是,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存在差异,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面积越少;(2)人均居住用地的空间配置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城市间居住用地配置的区域差距逐年缩小,各省内部城市间的区域差距变化不同;(3)绝大部分城市的人均居住用地配置与常住人口分布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处于失调状态,其中行政级别不同的城市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存在差异。依托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建立居住用地与常住人口挂钩的“增人要增地,减人要减地”的居住用地配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住人口 居住用地 空间配置 土地利用 区域治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春山 余波 +1 位作者 史晨怡 王宇渠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6-213,共8页
以西藏自治区74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耦合关联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4年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度模型与协调指数模型,分析援藏与西藏... 以西藏自治区74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建立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耦合关联指标体系,分析了2000~2014年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各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度模型与协调指数模型,分析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协调特征。结果表明:援藏与各县(市、区)的经济发展关联度在0.687~0.750之间,具有较强的正向关联。其中,财政转移支付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尤为显著,并且援藏在经济实力与乡村经济方面的绩效更为明显;2000年以来,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耦合度始终处于中度以上水平,协调指数也持续上升,援藏与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逐渐达到高级协调状态;2014年,各县区援藏与经济发展耦合度处于中度以上水平,但协调指数处在中级以下。西藏自治区划分为良好协调、初级协调、勉强协调以及濒临失调4种协调发展区,勉强协调区为主;高海拔及边境地区耦合作用略强于其他地区,但协调指数较低;自然条件好的河谷地区表现出较大的内部差异,高协调指数呈现趋中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援藏 西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 灰色关联分析 耦合度 协调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流动性与站点商圈商业集聚规模耦合关系研究——基于广州15个地铁站点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宇渠 陈忠暖 +1 位作者 黄晓冰 林齐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4-139,共6页
轨道交通在城市内部产生巨量的流动性,而流动与商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分析流动与商业集聚的关系,对未来地铁站点及附近商圈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为例,在15个地铁站点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铁流动性的产生与转换,对地铁流动... 轨道交通在城市内部产生巨量的流动性,而流动与商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分析流动与商业集聚的关系,对未来地铁站点及附近商圈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以广州为例,在15个地铁站点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铁流动性的产生与转换,对地铁流动性因素进行划分.利用主成分回归,构建商业集聚的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因子与商业集聚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讨论了地铁流动因素、商业集聚的空间耦合.结果显示:(1)除站点类型、站点开通时间外,文中划分的与地铁流动性因素与站点商业集聚都存在相关关系;其中,客流与站点商业集聚相关性最强.(2)从地铁流动性因素对商业集聚影响的角度看,流动性因素主要通过2个因子(地铁客流因子、地面基础设施因子)影响站点商圈商业集聚规模.(3)地铁站点市场腹地、客流量、发展历史等共同构成了地铁客流因子,为站点商业带来客流.(4)站点街道长度、地面公交等因素构成地面基础设施因子,为客流影响站点商业提供了地面物质基础,这2个因子共同影响了地铁商业规模.构建的主成分回归模型综合考虑了各流动要素对站点商业集聚的影响,提高了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站点 商圈 商业集聚 主成分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救灾捐赠工作规程初探——以俄勒冈州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瑛 邹振华 王宇渠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6,共5页
通过查阅美国FEMA志愿者管理条例及俄勒冈州救灾捐赠工作的系列法律、政策,对美国救灾捐赠工作的具体程序、各方角色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美国救灾捐赠的主要特点为:美国救灾捐赠作为公益慈善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的长效... 通过查阅美国FEMA志愿者管理条例及俄勒冈州救灾捐赠工作的系列法律、政策,对美国救灾捐赠工作的具体程序、各方角色进行了介绍,总结了美国救灾捐赠的主要特点为:美国救灾捐赠作为公益慈善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一种社会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救灾捐赠工作由各个民间志愿者组织开展完成,这些组织之间的协调工作由VOAD完成。美国各级政府,主要是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参与救灾捐赠的一些辅助决策、协调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灾捐赠 工作机制 美国 俄勒冈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争胜 祝志刚 +2 位作者 杨高 叶小梅 王宇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7,共10页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文章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来测算和分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为城市群市民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总体较低,而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综合市民化... 基于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调查数据,文章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来测算和分析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以为城市群市民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珠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总体较低,而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综合市民化水平高于二线城市。在经济维度和身份维度,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二线城市;在家庭维度和社会维度,二线城市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一线城市。(2)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出生在1980年后、受过高等教育、来自广东省内、已婚的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男性的经济市民化水平高于女性,但家庭市民化水平低于女性;外出时间越长,流动人口的身份市民化水平越高,但社会、家庭市民化水平越低;拥有耕地和宅基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市民化水平 影响因素 珠三角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的商业空间格局研究综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宇渠 陈忠暖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9-48,共10页
流动性与商业空间结构关系密切,利用流动性的视角研究商业空间结构与演变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商业空间结构、流动性文献资料的检索与阅读,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城市流动性与商业空间变化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流动性对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影... 流动性与商业空间结构关系密切,利用流动性的视角研究商业空间结构与演变具有深远意义。通过对商业空间结构、流动性文献资料的检索与阅读,系统梳理国内外有关城市流动性与商业空间变化的研究成果。归纳出流动性对商业空间结构研究的影响,分析这两者研究的契合点。研究表明:淤新型流动媒介的出现,促使大规模商业流动与新的流动格局的出现,导致了传统商业空间格局的变迁,造成了城市商业的形态尺度、时间与空间重组与理论的重新建构。于大规模精确流动性数据,提高了商业空间结构的采集、表征、关联分析精度,有助于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的研究的科学化与人本化,以及对传统商业理论的验证与发展。盂流动性的商业数据获取与共享是未来商业空间格局研究的一个重要突破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 商业空间 研究方法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港型自由经济区演化趋势及对南沙自贸区启示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春山 王宇渠 《中国发展》 2019年第2期46-55,共10页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以海港为基础的自由经济区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起重要作用。该文首先梳理海港型自由经济区的演化趋势:从港口贸易功能到向综合功能、从港区内部向港湾城市共生发展、从孤立自由港向港务联盟、从西欧发...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重要发展趋势,以海港为基础的自由经济区在全球经济版图中起重要作用。该文首先梳理海港型自由经济区的演化趋势:从港口贸易功能到向综合功能、从港区内部向港湾城市共生发展、从孤立自由港向港务联盟、从西欧发达国家逐步向各大洲演变。总体而言,海港型自由经济区的宏观代际演化主要受全球经济长波周期影响;而港区与湾区城市协作,软、硬件配套设施,港口创新与区域港务协作等因素,则在微观上为各个经济区提供发展动力。借鉴海港型自由经济区演化趋势与影响因素,根据南沙自贸区的发展特征及发展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南沙自贸区与湾区共生发展、完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一路一带"港口集群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港型自由经济区 演化 启示 广州南沙自贸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研究——以深圳“四川村”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杨高 王宇渠 周春山 《城市学刊》 2022年第4期58-63,共6页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 采用深度访谈为主的质性方法,以深圳“四川村”为例,对我国农民工“同乡村”的社会网络和聚居区经济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社会网络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规模大于现代社会网络,现代社会网络主要通过工作关系和传统社会网络构建,功能性支持网络和情感性支持网络均以现代社会网络为主,主要分布在聚居区外,但聚居区内传统社会网络的功能性大于情感性。“四川村”形成了以室内装修为主的聚居区经济,聚居区经济活动和服务市场正不断扩大,并未受到聚居区内部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处于族裔聚居与族裔经济共生期向族裔经济主导期过渡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乡村 社会网络 聚居区经济 “四川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农民工的社区选择与社会融合
10
作者 杨高 金万富 +1 位作者 王宇渠 周春山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84,91,共6页
基于2017年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四类农民工家庭的社区选择与社会融合。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民工的社区选择有工厂宿舍区、城中村、老街区、保障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5种... 基于2017年珠三角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探讨处于家庭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四类农民工家庭的社区选择与社会融合。结果表明:(1)珠三角农民工的社区选择有工厂宿舍区、城中村、老街区、保障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5种类型,其中以选择城中村为主,五类社区选择比例最高的农民工家庭分别是未育夫妻家庭、夫妻与未婚子女家庭、未婚者与父母家庭、空巢家庭;(2)居住在老街区的农民工整体社会融合最高,其次是商品房社区、保障房社区、城中村、工厂宿舍区;(3)老街区的文化和心理融合最高,商品房社区的经济融合较高,保障房社区的心理融合较高,工厂宿舍区和城中村的经济、心理融合较低,社交融合在五类社区中的差异较小。最后,提出以社区为单位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和新型城镇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区选择 社会融合 家庭生命周期 珠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分异及影响因素——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 被引量:6
11
作者 杨高 金万富 +2 位作者 王宇渠 何雄 周春山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1-428,共18页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为主的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空间分异、群体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外围圈层模... 基于家庭生命周期理论,通过GIS空间分析工具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为主的数理统计方法,探讨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空间分异、群体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空间分布呈现中心-外围圈层模式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与城镇化率、流动人口规模占比空间分布相反。②单身期、形成期、扩张期、稳定期四类乡城流动人口家庭的平均年龄、迁入地居住年限、月均总支出和长期居留意愿呈递增规律性变化。③珠三角乡城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迁入地因素、迁移因素、社会保障因素以及个体特征因素。④经济因素、迁移范围、每万人医疗机构数和迁入地区位对四类乡城流动人口家庭长期居留意愿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经济因素影响最大;迁入地因素对单身期和稳定期乡城流动人口家庭的长期居留意愿较形成期和扩张期家庭影响更为显著。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城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分异 影响因素 珠三角
原文传递
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战略探讨
12
作者 刘云刚 刘玄宇 王宇渠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50-3062,共13页
由于长期陆海分治,以“点—轴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区域开发理论,对陆海过渡带及海洋空间的发展潜力研究不足。本文在此背景下,梳理“点—轴系统”理论的海洋面向,探讨超越陆域思维的“点—轴系统”及其运用。具体以目前备受关注的海南自... 由于长期陆海分治,以“点—轴系统”理论为代表的区域开发理论,对陆海过渡带及海洋空间的发展潜力研究不足。本文在此背景下,梳理“点—轴系统”理论的海洋面向,探讨超越陆域思维的“点—轴系统”及其运用。具体以目前备受关注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发展为例,从岛屿经济体的一般规律出发,回溯海南岛的区位关系与发展历程,并基于“点—轴系统”理论的拓展,探讨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方向和思路。研究结果:(1)海南自贸港的发展需要统筹考虑岛屿区位关系,将“点—轴系统”内置其中,考虑其在全球、国家、区域和地方不同尺度空间的综合作用;(2)海南自贸港岛屿“点—轴系统”强调“流”而非地理邻近性对岛屿和岛群增长极的作用,对岛—岛关系关注需从中心性转向节点属性挖掘,对陆—岛关系关注需由等级从属向功能互补转变;(3)海南自贸港需打造兼具陆、岛、海的经济与产业复合“点—轴系统”,通过“以海定陆”和“倚陆向海”双向互动,深化不同地理单元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本文旨在丰富“点—轴系统”理论的海洋面向,为厘清海南自贸港及其他岛屿经济体的发展思路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轴系统”理论 海南自贸港 岛屿经济体 关系转向 海洋本体
原文传递
地铁站点可达性、客流与站点商圈零售商业结构关系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宇渠 陈忠暖 覃水娇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6-71,共6页
地铁与城市商业地域的结构存在极大关系。实地调查获取广州15个地铁站点商圈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地铁网络等数据,利用栅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程度的差异性。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铁站点可达性、客流与站点商圈零售商业... 地铁与城市商业地域的结构存在极大关系。实地调查获取广州15个地铁站点商圈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地铁网络等数据,利用栅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地铁站点的可达性程度的差异性。运用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地铁站点可达性、客流与站点商圈零售商业空间结构的相关关系。以广州天河市级商业中心为例,微观上分析地铁站点客流对商业中心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站点交通可达性、客流量与站点零售商业营业面积存在较强关联性,但换乘站点的可达优势与客流优势在商业上未能完全体现;地铁客流与较高等级的商业存在较大的相关性,而与低等级的商业相关性小,甚至负相关;客流的增加促进了地铁附近的商业形态从传统零售业向更高级业种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达性 地铁客流 站点商圈 零售业种 广州
原文传递
基于流空间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95
14
作者 王少剑 高爽 王宇渠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49-1861,共13页
随着现代交通、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社会的"流空间"成为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要理论前沿。借助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判断... 随着现代交通、通信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基于网络社会的"流空间"成为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重要理论前沿。借助珠三角城市群9个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数据,对珠三角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判断。研究发现:①珠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结构现状在"点-线-网-面域"4个层面均呈现出明显单极化态势,广州市是"流空间"视角下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网络结构呈现出"缺位型金字塔形结构";②珠三角城市群网络的未来发展中位于不同层级的城市将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对空间结构发展起着导向性作用,而佛山、中山等城市将承担着联系中转站功能;③珠三角各城市的流度辐射区一体化明显,各城市辐射影响区的空间形态也表明了各城市的功能圈和势力范围。未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和区域一体化政策的加强,珠三角城市群的集聚效应将不断转化为扩散效应,将极大提升珠三角城市群对全球范围内资源的吸聚和配置能力,助力珠三角城市群走向网络化的发展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流空间 空间结构 联系强度
原文传递
珠三角城镇化新进程 被引量:37
15
作者 周春山 王宇渠 +1 位作者 徐期莹 李世杰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63,共19页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靠优惠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吸收外来投资,开始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总结珠三角快速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即在开放政策的导向下,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外资推动、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依靠优惠政策,利用区位优势,吸收外来投资,开始了快速城镇化的进程。总结珠三角快速城镇化的主要特点,即在开放政策的导向下,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为基础,外资推动、自下而上的城镇化。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这种模式的问题充分暴露。分析传统城镇化模式所遇的到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资源短缺、产品出口受限等困境,提出珠三角地区在解决困境中所形成的城镇化新进程的基本特点,即创新引领、复合驱动、以人为核心、强调品质、城乡协调发展并对珠三角城镇化新进程的本质特点、能否成功转型、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关系,以及能否再次成为中国城镇化的典范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新时期珠三角地区以及中国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三角 城镇化模式 创新 自下而上 城市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