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田杂草可持续治理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6
1
作者 王宏富 韩忻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74-277,共4页
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杂草危害、演替、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等问题仍相当严重 ,应进一步加强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基础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 农田草害一直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虽然我国农田杂草综合治理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杂草危害、演替、抗药性、除草剂药害等问题仍相当严重 ,应进一步加强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应用基础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农业防治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田杂草 可持续治理 现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茬复播玉米和大豆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1 位作者 姚满生 高发旺 《山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66-69,共4页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 硬茬复播田杂草种类达15科27种。采用除草剂JNH-1,JNH-2或JNH-3进行苗前土壤处理,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极显著防效,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和虫害,大豆平均增产19.4%,玉米平均增产2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硬茬复播 除草剂 杂草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田主要杂草及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1 位作者 姚满生 赵晓明 《山西农业科学》 1997年第4期76-79,共4页
薏苡田杂草有12科19种。采用苗前土壤处理,阿特拉津、乙莠合剂、施田补、甲磺隆、绿磺隆等防效显著,杀草谱宽;禾耐斯、拉索对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苯磺隆、速收、阔叶枯对阔叶杂草防效好。所有药剂处理后浅混土比不混土防效显著。苗... 薏苡田杂草有12科19种。采用苗前土壤处理,阿特拉津、乙莠合剂、施田补、甲磺隆、绿磺隆等防效显著,杀草谱宽;禾耐斯、拉索对禾本科杂草防效显著;苯磺隆、速收、阔叶枯对阔叶杂草防效好。所有药剂处理后浅混土比不混土防效显著。苗后茎叶处理,阔叶枯、甲磺隆、绿磺隆药效较慢,但对阔叶杂草防效最好;乙莠合剂、阿特拉津、利收药效快,但防效与杂草大小、施药均匀度关系密切,杂草较小、喷洒均匀防效较好,反之则差;2,4-D丁酯在阔叶杂草小时防效显著,大时受害严重但不死亡;施田补用于苗后茎叶处理防效较差。除收乐通以及与利收混配处理对薏苡有药害外,其余各处理均对薏苡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除草剂 杂草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茬复播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姚满生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2-33,共2页
硬茬夏播田杂草种类达 15科 ,2 7种。采用农达和苗前除草剂混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很显著防效 ,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 ,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 硬茬夏播田杂草种类达 15科 ,2 7种。采用农达和苗前除草剂混配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对已出苗和未出苗的杂草皆有很显著防效 ,一次用药不仅可保证作物苗期免遭草害 ,而且对作物生育后期的杂草也可达到有效控制。所用除草剂均对玉米、大豆安全。由于有效减轻了草害 ,大豆平均增产 14 .5% ,玉米平均增产 2 1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硬茬复播 化学除草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2 位作者 姚满生 高发旺 史兰娥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35-239,共5页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1995—97年使用日本住友公司最新研制的除草剂——50%速收、10%利收、12%收乐通等对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田化学除草应以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苗...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于1995—97年使用日本住友公司最新研制的除草剂——50%速收、10%利收、12%收乐通等对大豆田化学除草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田化学除草应以苗前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苗前土壤处理春大豆田使用速收150g/ha左右、夏大豆田75—150g/ha对阔叶杂草防效显著;与禾耐斯混用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可获得显著而稳定广谱的除草效果;对大豆及后作高度安全。苗后茎叶处理春大豆田利收单用450—600ml/ha对阔叶杂草防效显著;利收300—450ml/ha与拿捕净500—1000ml、高效盖草能150—300ml或收乐通300—450ml/ha混用可获加成效应,提高药效,扩大杀草谱;对后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化学除草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冬小麦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2 位作者 薛怀清 来改英 高发旺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368-371,共4页
本文对磺酰脲类高效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防除冬小麦田间杂草效果进行了研究。所用处理有巨星、ND1、甲磺隆、绿磺隆以及其不同的混配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冬小麦田间主要杂草播娘蒿、离子草、藜和荠菜等阔叶杂草均有显著或极显著... 本文对磺酰脲类高效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防除冬小麦田间杂草效果进行了研究。所用处理有巨星、ND1、甲磺隆、绿磺隆以及其不同的混配处理。结果表明,所有处理对冬小麦田间主要杂草播娘蒿、离子草、藜和荠菜等阔叶杂草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防效,防除效果均在87.5%以上,对一年生杂草黎的防效达95%以上。在试验剂量下,各处理对小麦高度安全,且增产作用明显,达17.1~30.3%。并在麦收后,复播大豆、赤豆、玉米、谷子、白菜和白萝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磺酰脲类除草剂 复配制剂 冬小麦田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中地区玉米田杂草化学防除技术研究
7
作者 王宏富 郭平毅 +3 位作者 薛怀清 来改英 高发旺 杨静宏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40-244,共5页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莠去津 禾耐斯 乙草胺 拉索 玉米 杂草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村项目区气候变化及其生产潜力分析
8
作者 王宏富 郝建平 +3 位作者 卢琛琛 王轶锋 陈新霞 陈玉娟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316-319,共4页
气候是影响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太原市河村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区,根据其周边11个气象台站1979~2008年3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Lieth模型,分析了河村30年来气... 气候是影响植物生产力的重要因素,太原市河村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旱作节水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区,根据其周边11个气象台站1979~2008年30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和Lieth模型,分析了河村30年来气温、降水和气候生产力的变化趋势,讨论了气温、降水变化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979年以来的30年河村年均气温上升了0.54℃,年降水量减少了77.3 mm;温度生产力呈增长趋势,而降水生产力呈减少趋势,温度对气候生产力的影响大于降水,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是提高植物生产力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力 Lieth模型 河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杨艳君 郭平毅 +10 位作者 曹玉凤 王宏富 王玉国 原向阳 邢国芳 邵东红 祁祥 解丽丽 聂萌恩 郭俊 宁娜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78-2285,共8页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良种需良法配套,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 优质高产的杂交谷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保障提供了有力保障,但良种需良法配套,为此研究杂交谷的最佳栽培条件。采用五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穗数、穗粒数显著正相关,而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穗粒数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行距、株距和氮对穗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穗数呈增加趋势。施磷水平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千粒重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施氮水平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千粒重有显著影响。该5个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张杂谷5号产量最大的农艺方案为氮施用量186kghm–2,P2O5施用量95kghm–2,K2O施用量60kghm–2,行距23cm,株距13cm,预期产量为6683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谷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施肥 密度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老化对棉花种子发芽及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8
10
作者 马金虎 王宏富 +2 位作者 王玉国 李炳林 程昕昕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6,共5页
以晋棉21、晋棉32、晋棉34、太91995四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人工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幼苗下胚轴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45±1)℃... 以晋棉21、晋棉32、晋棉34、太91995四个棉花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人工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对种子发芽指标、活力,电导率的影响以及幼苗下胚轴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高温(45±1)℃、高湿(相对湿度100%)密闭环境条件下,随着老化处理时间的延长,4个棉花品种的发芽指标、种子活力表现为先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4个品种吸胀后的种胚电导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老化处理后发芽3d的幼苗下胚轴中POD、SOD活性的变化,4个品种都表现为双峰曲线,而MDA含量受POD、SOD活性的影响,与POD活性变化达到了极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 下胚轴 棉花种子 幼苗 棉花品种 生理特性 POD 指标 影响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密度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6
11
作者 杨艳君 王宏富 +9 位作者 郭平毅 王玉国 原向阳 邢国芳 邵东红 祁祥 解丽丽 聂萌恩 郭俊 宁娜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66-576,共11页
本研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 本研究采用5因素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探讨氮、磷、钾、行距和株距对张杂谷5号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显著正相关。单因素氮、行距、磷、钾对产量和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行距影响较大,而磷和钾肥影响较小。单因素行距、株距和氮对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以及株距和行距的缩小,叶面积指数均表现先增后减趋势。单因素施氮和钾水平对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施氮、钾量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所研究的5个因素中,施氮水平、施钾水平以及株距之间交互作用对产量有显著影响;施钾水平与施氮水平、株距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有显著影响。该5因素与产量间回归关系极显著,拟合程度较高,可用于实际生产预测。使产量大于6200kg/hm2的优化因素取值的95%的置信区间为施氮(N)178~197 kg/hm2、磷(P2O5)88~101 kg/hm2、钾(K2O)54~67 kg/hm2、行距为22~24 cm、株距为12~13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谷 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施肥 密度 产量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叶片光合荧光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杨慧杰 原向阳 +5 位作者 郭平毅 董淑琦 张丽光 温银元 宋喜娥 王宏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2508-2518,共11页
【目的】探明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叶片的光合荧光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为谷子田磺酰脲类除草剂阔世玛的安全应用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缓解除草剂药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 【目的】探明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阔世玛胁迫下谷子叶片的光合荧光特性及糖代谢的影响,为谷子田磺酰脲类除草剂阔世玛的安全应用及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油菜素内酯缓解除草剂药害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设计,重复3次,以杂交高产谷张杂5号和普通优质谷晋谷2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待幼苗长至3—5叶期时,喷施7.5 mg·L^(-1)阔世玛,药后1 d,分别叶面喷施清水(对照)、0.05、0.1、0.2和0.4 mg·L^(-1)的油菜素内酯,7 d后对所有处理的谷子幼苗株高、叶面积、鲜重等农艺性状、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糖含量及蔗糖代谢关键酶活性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在7.5 mg·L^(-1)阔世玛胁迫下,谷子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最大光化学产量(Fv/F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非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O))、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及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显著降低;而胞间CO2浓度(Ci)、调节性能量耗散量子产量(Y(NPQ))、还原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显著升高。药后1 d喷施适宜浓度的BR能部分缓解阔世玛对谷子的药害,显著提高谷子的株高、叶面积、鲜重、光合色素含量、Pn、Tr、Gs、Fv/Fm、ETR、Y(NO)、NI、SS及SPS活性,并显著降低Ci、Y(NPQ)、还原性糖、蔗糖和淀粉含量;其中,0.05—0.1 mg·L^(-1) BR对缓解张杂5号阔世玛药害的效果较好,0.1—0.2 mg·L^(-1) BR对缓解晋谷21号阔世玛药害的效果较好。≥0.4 mg·L^(-1) BR不能缓解阔世玛药害。【结论】7.5 mg·L^(-1)的阔世玛对谷子产生显著药害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其光合色素含量,抑制了PSⅡ光化学活性,影响了糖代谢的正常运转。0.1 mg·L^(-1)的油菜素内酯通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增加气孔导度、提高PSⅡ光化学活性、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卸出、维持蔗糖代谢平衡等来缓解阔世玛对谷子光合作用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油菜素内酯 阔世玛 光合能力 叶绿素荧光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引发对高粱幼苗耐盐性的生理效应 被引量:41
13
作者 马金虎 王宏富 +2 位作者 王玉国 李新基 韦献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13-3719,共7页
【目的】探讨种子引发对高粱幼苗耐盐性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用100mmol·L-1NaCl溶液和20%PEG溶液对甜饲1号、Tx623A×89-363、黑30A×05-244和晋杂17共4个高粱杂交种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沙培试验,设置0、50、10... 【目的】探讨种子引发对高粱幼苗耐盐性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用100mmol·L-1NaCl溶液和20%PEG溶液对甜饲1号、Tx623A×89-363、黑30A×05-244和晋杂17共4个高粱杂交种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沙培试验,设置0、50、100和150mmol·L-1NaCl溶液模拟盐胁迫。研究引发处理对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幼苗耐盐性及其幼苗生理效应的影响。【结果】引发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4个品种幼苗的耐盐指数和耐盐比率。提高了盐胁迫下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且以NaCl溶液引发效果最明显。在100mmol·L-1NaCl溶液胁迫过程中,特别是在盐胁迫后期,经NaCl溶液引发处理后,4个品种幼苗叶片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都比未引发处理高。【结论】采用合理的种子引发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高粱苗期的耐盐性,解决盐渍地种植高粱出苗差、保苗难问题。种子引发通过提高盐胁迫下高粱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增强了幼苗的耐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子引发 NACL胁迫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谷子(Setaria italica(L.)Beauv)品种对除草剂的耐药性 被引量:29
14
作者 李萍 杨小环 +2 位作者 王宏富 赵志国 郝兴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60-868,共9页
试验对34个谷子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处理除草剂扑草净、速收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测定相关的生理和生化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比较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的耐药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除草剂对大部分谷子的株高、叶面积有一定... 试验对34个谷子品种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两种土壤处理除草剂扑草净、速收对谷子安全性的影响。测定相关的生理和生化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比较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的耐药性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除草剂对大部分谷子的株高、叶面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同除草剂对同一种谷子的生理指标影响是有差异的。大部分谷子品种对扑草净(0.07g/m2)有一定的耐药性,扑草净药剂处理后,大部分谷子品种的POD酶活性有所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提高,蒸腾强度、气孔导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大多数谷子品种施用速收(0.015g/m2)后其SOD酶活性下降,其蒸腾强度、气孔导度有所提高。同一种除草剂对不同谷子品种的生理指标影响也是不同的,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后,聚类结果各为四大类,表明不同谷子品种之间存在耐药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品种 除草剂 耐药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6 位作者 黄洁 张丽光 郭俊 解丽丽 聂萌恩 王玉国 王宏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1-228,共8页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 为探明缺磷胁迫下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幼苗叶片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溶液培养方法,在大豆长出真叶时进行缺磷胁迫,第二复叶完全展开时进行草甘膦处理,5d后测定各生理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正常供磷条件的清水处理,缺磷胁迫下4.98 mL/L草甘膦处理的大豆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最大荧光(F 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 v/F 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Ⅱ)]、PSⅡ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最大电子传递速率(ETR max)和半饱和光强(I k)均呈下降趋势。而气孔限制值(Ls)、叶绿素a(Chl a)、叶绿素b(Chl b)、叶绿素a/b(Chl a/b)、类胡萝卜素(Car)、总叶绿素(Chl)含量和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均呈升高趋势。说明缺磷胁迫和喷施草甘膦显著降低了抗草甘膦大豆的光合速率。缺磷引起的气孔因素可能是导致大豆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光合速率的下降导致其PSⅡ反应中心的开放程度降低,活性减弱,参与CO2固定的电子较少,光化学效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磷胁迫 草甘膦 抗草甘膦大豆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抗草甘膦大豆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原向阳 毕耀宇 +4 位作者 王鑫 梁志刚 郭平毅 姚满生 王宏富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1-313,共3页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花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研究了两种不同水剂、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均使RR2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但草...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花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研究了两种不同水剂、不同浓度的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达和草甘膦10%水剂均使RR2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下降,但草甘膦10%水剂的抑制作用更明显;农达可以增加RR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草甘膦10%水剂却使RR2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是各浓度下的蒸腾速率均低于对照。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一样。结果还表明,草甘膦对抗草甘膦大豆并非绝对安全,在超过一定剂量时就会对抗草甘膦大豆造成伤害,影响其生理代谢;即使除草剂有效成分相同,剂型不同也会对药效产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抗草甘膦大豆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复叶期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大豆和普通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3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姚满生 王宏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886-389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经草甘膦处理后植株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阐明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与常规大豆对草甘膦及其剂量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第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 【目的】比较不同大豆品种经草甘膦处理后植株体内生理指标的变化,阐明转基因抗草甘膦大豆与常规大豆对草甘膦及其剂量的生理生化反应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在第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研究其对不同大豆品种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含量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和10%草甘膦水剂可以抑制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晋豆27叶片的叶绿素合成,抗草甘膦大豆RR1、RR2对两种药剂的抗性高于普通大豆晋大75和晋豆27。4个大豆品种叶片的莽草酸含量随着草甘膦两种制剂剂量的增加而增加,RR1和RR2的增加趋势明显小于晋大75和晋豆27。草甘膦2种制剂对4个大豆品种叶片SOD活性的影响不大。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4个大豆品种叶片莽草酸含量的影响大于10%草甘膦水剂,而对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的影响却小于10%草甘膦水剂。【结论】大豆不同品种对草甘膦的敏感程度不同,总的来说抗草甘膦大豆的抗性>普通大豆,RR1的抗性>RR2,晋豆27(晚熟)的抗性>晋大75(早熟)。在这3个生理指标中,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大豆 普通大豆 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10%草甘膦水剂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喷施草甘膦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原向阳 郭平毅 +4 位作者 张丽光 王鑫 赵锐 姚满生 王宏富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0-94,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分别在第一、二、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了其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 采用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分别在第一、二、三复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研究了其对抗草甘膦大豆RR2和普通大豆晋大75叶片叶绿素含量指数、莽草酸质量分数和SOD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均可以抑制RR2和晋大75的叶绿素合成,促进大豆体内莽草酸的积累,但RR2对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的抗性远高于晋大75。施药时期越早,大豆的叶绿素含量指数越低,晋大75叶片的莽草酸质量分数越低。不同时期施药对RR2和晋大75的SOD活性均影响不大。3次施药以第三复叶期对晋大75的伤害最大。所测3个生理指标的敏感性依次为叶片莽草酸含量>叶绿素含量指数>SOD活性。比较不同时期喷施w为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对于了解转基因大豆和常规大豆对草甘膦的耐药性差异及其他生理响应机制有重要参考价值,为大豆田合理运用草甘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草甘膦大豆 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引发对水分胁迫下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杨小环 王玉国 +2 位作者 杨文秀 王宏富 马金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91-1195,共5页
试验研究了种子引发处理对弱抗旱"晋豆19号"和强抗旱"晋大53号"两个大豆品种种子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及在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处理使两个大豆品种种子的... 试验研究了种子引发处理对弱抗旱"晋豆19号"和强抗旱"晋大53号"两个大豆品种种子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种子发芽指标的影响及在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种子引发处理使两个大豆品种种子的膜透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且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两个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在水分胁迫加重时(6~9h),与未引发处理比,引发处理下两个品种幼苗叶片膜透性减小,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表明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提高幼苗保护酶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强了大豆幼苗的耐旱性。试验还表明,引发处理对弱抗旱品种"晋豆19号"产生的耐旱效应优于强抗旱品种"晋大53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引发 大豆 水分胁迫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土壤处理对绿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王鑫 原向阳 +2 位作者 郭平毅 姚满生 王宏富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2-283,286,共3页
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对绿豆田绿豆植株的安全性。通过测定绿豆的出苗率、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产量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7(乙草胺750ml+丙炔氟草胺15... 试验采用了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4种土壤处理除草剂单用及混用对绿豆田绿豆植株的安全性。通过测定绿豆的出苗率、光合速率、蒸腾强度、气孔导度、产量等与生长发育相关的形态和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处理7(乙草胺750ml+丙炔氟草胺150g)对绿豆田有较好的增产效果且对绿豆植株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 土壤处理 出苗率 光合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