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莱希特“间离效果”与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王昌凤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96-98,共3页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主要是说在文学的继承中内容的变化是很少的,使文学获得实质性发展的是形式的不断更新,他主要从文学本质论的角度突出了形式创新的重要性。这一理论经过布莱希特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才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得到伸...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主要是说在文学的继承中内容的变化是很少的,使文学获得实质性发展的是形式的不断更新,他主要从文学本质论的角度突出了形式创新的重要性。这一理论经过布莱希特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才在艺术实践中逐渐得到伸展和丰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荒诞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昌凤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0-33,共4页
本文通过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关键词——荒诞的概念界定、产生背景的讨论,以及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所具有的四种表现形式——心理失序,社会失序,抽象形式,直观表象和它们分别体现出的四种精神内质——自省意识,危机意识,人类意识,批判意... 本文通过对现代派文学的一个关键词——荒诞的概念界定、产生背景的讨论,以及它作为一个审美范畴所具有的四种表现形式——心理失序,社会失序,抽象形式,直观表象和它们分别体现出的四种精神内质——自省意识,危机意识,人类意识,批判意识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由此对荒诞这一新的审美范畴做了现代性的界说,认为它是人生意义的抽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文学 审美范畴 精神内质 人生意义 文学评论 “荒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远的“菲勒斯”——论哈姆莱特之死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昌凤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6-9,共4页
人文主义引发人的觉醒与哈姆莱特之死有着必然联系,他的死亡表明逃离了神性的专制,人在享有充分自由之后并没有获得真正永久的幸福。徘徊在对社会理性的服从与背弃之间,哈姆莱特感受到了做一个理想中人的艰难。而他更深刻的痛苦却在于... 人文主义引发人的觉醒与哈姆莱特之死有着必然联系,他的死亡表明逃离了神性的专制,人在享有充分自由之后并没有获得真正永久的幸福。徘徊在对社会理性的服从与背弃之间,哈姆莱特感受到了做一个理想中人的艰难。而他更深刻的痛苦却在于作为永远无法抵达却无处不在的欲望(此处指为具备一个完美人的品质所付出的种种努力尤其表现在消除邪恶和张扬善良的本能上)的代称,"菲勒斯"成为他今生没法消除的幻觉。在并不完美的世俗人生里却想要做一个绝对完美的人是他的悲剧根源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 死亡 菲勒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实践——以天津城建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昌凤 赵树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第24期28-30,共3页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人才培养及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客观需要。从专业教师的合理结构和建立师资队伍培养机制两方面提出专业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教师队伍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 卓越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写实文学虚构现实的两种方法
5
作者 王昌凤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140,共3页
关键词 文学虚构 写实文学 客观真实 感觉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学虚构的时代特征
6
作者 王昌凤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2期17-20,共4页
哈斯克尔曾说:“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因而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文学作为艺术的重要门类,那个“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常常被我们描述为生... 哈斯克尔曾说:“艺术并非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个体,因而必须将其放到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文学作为艺术的重要门类,那个“为之诞生,为之存在,为之消亡的社会文化背景”常常被我们描述为生活,甚至早在十九世纪便有了“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结论,似乎我们很早就对这个问题有了结论性的认识。然而,时至今日,随着波德里亚仿象世界的提出,杰姆逊“去差异化”理论的盛行,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我们很难再臣服于这样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虚构 社会文化背景 哈斯克尔 十九世纪 波德里亚 生活 艺术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量供热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7
作者 王昌凤 张志刚 +1 位作者 范国强 刘小华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7年第3期60-64,共5页
本文以天津市某住宅小区计量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小区计量供热系统基本情况,并指出小区的建筑供暖能耗达到了“二步节能”的标准,其次,通过对小区计量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的整理和收费体制的剖析,从三个方面指出该系统在运行和... 本文以天津市某住宅小区计量供热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小区计量供热系统基本情况,并指出小区的建筑供暖能耗达到了“二步节能”的标准,其次,通过对小区计量供热系统运行数据的整理和收费体制的剖析,从三个方面指出该系统在运行和收费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为了节约能源和促进计量供热系统在我国的发展,文章从计量供热系统的设计、设备装置、运行管理以及用户的行为节能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计量供热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物观我——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
8
作者 王昌凤 《天中学刊》 2013年第2期76-78,共3页
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是指以客观对象山水的物质属性为依据进行写作,起于山水又终于山水的写作特点。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山水之形写山水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我"、从经验性认同到知识性... 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是指以客观对象山水的物质属性为依据进行写作,起于山水又终于山水的写作特点。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山水之形写山水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我"、从经验性认同到知识性认同和从追求善美到追求真美四个方面。正是这种物质性描写使白渔的诗歌表现出浓郁的科学意识,而这种科学意识提升了读者对山水和人生的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物观我 山水诗 物质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文化研究的“物质性”特征
9
作者 王昌凤 《理论与创作》 2009年第2期26-27,42,共3页
回顾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文论热”的局面,文化研究轰轰烈烈的来,如今又悄然沉寂不少的时候,我想文化研究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思路和方法,对文学“物质性”问题的突出和强调是值得理论上深入思考的。
关键词 文化研究 物质性 文学研究 九十年代 文论 沉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
10
作者 王昌凤 《汉口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35-39,共5页
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是指以客观对象山水的物质属性为依据来进行写作,起于山水又终于山水的写作特点。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山水之形写山水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我”、从经验性认同到知识性认同和从追求善... 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是指以客观对象山水的物质属性为依据来进行写作,起于山水又终于山水的写作特点。白渔山水诗的物质性特征主要表现在以山水之形写山水之心、从“以我观物”到“以物观我”、从经验性认同到知识性认同和从追求善美到追求真美四个方面。正是因为这种物质性描写使他的诗歌表现出浓郁的科学意识,而这种科学意识提升了读者对山水对人生的理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物观我” 白渔 山水诗 物质性 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吴宇森电影的艺术风格
11
作者 王昌凤 《汉口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9-22,26,共5页
吴宇森的电影习惯在同一个空间展示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无法化解的矛盾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性主题,在强烈的对比中揭示存在本身的悖论性特征。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铁汉柔情的“英雄”主题;二是暴力浪漫的美学诉求... 吴宇森的电影习惯在同一个空间展示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在无法化解的矛盾中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人性主题,在强烈的对比中揭示存在本身的悖论性特征。具体来讲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铁汉柔情的“英雄”主题;二是暴力浪漫的美学诉求;三是怀旧而偏执的情感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宇森电影 暴力 怀旧 “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咸水储层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对其运移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玖辰 王昌凤 +1 位作者 朱龙虎 刘雪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270-2278,共9页
通过一维水平砂柱试验,结合多孔介质传质理论,从孔隙尺度探索含水层中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与其释放、运移、沉积过程的内在关联,揭示颗粒重组的力学诱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溶液水动力作用与物化性质相同,并且含水介质机械组成相... 通过一维水平砂柱试验,结合多孔介质传质理论,从孔隙尺度探索含水层中微纳米颗粒形貌特征与其释放、运移、沉积过程的内在关联,揭示颗粒重组的力学诱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渗流溶液水动力作用与物化性质相同,并且含水介质机械组成相近的条件下,球形硅微粉释放率最高,试验过程中累计释放颗粒质量达93.74 mg;咸水层原砂释放率最低,仅为0.62%。依据试验结果,利用双沉积位动力学模型进行反演,计算得到咸水层原砂在受运移距离控制点位沉积系数最大,高于人工制备砂样2个量级。结合电镜扫描与颗粒表面ζ电位测试结果,基于颗粒受力平衡分析,渗流剪切应力与颗粒法向截面面积成正比;同时伴随微纳米颗粒形貌、构成的变化,扩散双电层排斥力存在显著差异。因此,球状硅微粉颗粒通常以单体形式脱离多孔介质表面;片状次生黏土矿物颗粒多以大体积粒团形式释放,出现再次沉积或被孔喉捕获的机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层 微纳米颗粒 形貌特征 运移 砂柱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评价体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树兴 王昌凤 +1 位作者 臧效罡 李越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1年第1期44-46,共3页
讨论了我国北方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评价指标的确定,建立了基于建筑物节能措施与能效水平的北方地区住宅建筑节能评价体系,并给出了该评价体系各分项评价指标的权重推荐值。
关键词 住宅 建筑节能 评价体系 相对节能率 能效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阳台封闭外围护结构耗热量的计算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刚 王昌凤 刘小华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33-35,76,共4页
 将封闭的阳台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了热平衡方程,并依据天津典型年气象资料进行了热平衡计算.根据工程设计习惯,对负荷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得出了天津地区被阳台封闭外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和传热系数修正系数.结论说明将阳台封闭是降...  将封闭的阳台作为一个整体,建立了热平衡方程,并依据天津典型年气象资料进行了热平衡计算.根据工程设计习惯,对负荷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化,得出了天津地区被阳台封闭外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和传热系数修正系数.结论说明将阳台封闭是降低围护结构耗热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外围护结构 耗热量 热平衡 太阳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裂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昌凤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24年第4期86-88,共3页
由于碎裂岩体边坡受地质构造、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作用下,可能产生下坡和坍塌等地形灾祸。对工程项目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出碎裂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针对碎裂岩体边坡,特别关注水的渗流作用,建立稳... 由于碎裂岩体边坡受地质构造、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原因作用下,可能产生下坡和坍塌等地形灾祸。对工程项目构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提出碎裂岩体边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技术研究。针对碎裂岩体边坡,特别关注水的渗流作用,建立稳定性模型,分析出工程中碎裂岩体边坡稳定性较差。采用预应力锚索技术进行防护治理,遵循防治原则,通过力学分析和数值模拟确定最优锚固定角,进行锚索安装,完成钻孔和注浆,分阶段张拉锚索并锁定,进行锚头保护施工,保证边坡稳定。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研究方法进行边坡工程防治后,边坡位移监测结果均符合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裂岩体 边坡 边坡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 边坡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规划节能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范国强 王昌凤 任绳凤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3年第5期11-11,14,共2页
我国村镇住宅的规划节能技术研究还在初期阶段,本文从建筑节能气候分区、建筑选址、建筑平立面节能设计、风环境优化设计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提出了寒冷地区村镇住宅的规划节能策略,推进了我国村镇住宅节能设计科学化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 村镇住宅 日照 体形系数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中国当代底层叙事的物质性维度
17
作者 王昌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7-113,共7页
随着底层写作到底层叙事概念内涵的变化,底层从一个事实性存在转变成一个事件性存在。底层叙事中人与物的分离书写,以及由虚构性生产导致的虚假性认同和由现实性忠诚导致的想象阉割,限制了它在接受中的积极认同。物性书写的匮乏与超越... 随着底层写作到底层叙事概念内涵的变化,底层从一个事实性存在转变成一个事件性存在。底层叙事中人与物的分离书写,以及由虚构性生产导致的虚假性认同和由现实性忠诚导致的想象阉割,限制了它在接受中的积极认同。物性书写的匮乏与超越性存在的缺失,是底层叙事在创作上的局限。对底层叙事的主体性、当下性和永恒性三个问题的追问,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叙事还原为物、忠实于物和开启于物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性 虚构性 物质性 底层写作 底层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十三》:物化的青春与时代焦虑
18
作者 王昌凤 《武陵学刊》 2024年第6期132-140,共9页
电影《狗十三》聚焦爱的教育,以物化的青春书写了整个时代的焦虑,有很强的预言性。大疫之后,焦虑成了带有社会性的个人隐痛。影片以故事的方式从家庭层面探讨了青春期孩子焦虑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超越的可能性。从控制型家庭教育范式到... 电影《狗十三》聚焦爱的教育,以物化的青春书写了整个时代的焦虑,有很强的预言性。大疫之后,焦虑成了带有社会性的个人隐痛。影片以故事的方式从家庭层面探讨了青春期孩子焦虑产生的原因、表现及超越的可能性。从控制型家庭教育范式到成全型家庭教育范式的转换过程中,孩子经历了主体性被社会工具化、被最亲密之人工具化、被自我工具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不断受到假我的规训,引发了“空心病”问题,而教育的物化也助推了时代焦虑。电影既揭示了自我价值建构中存在的问题,也表征了强烈的时代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十三》 物化青春 时代焦虑 教育物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叙事问题和问题叙事的“微叙事”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昌凤 《科教导刊》 2018年第36期46-47,共2页
微时代语境下"微叙事"的流行成为一道新的文化景观。作为叙事问题,微叙事体现出对传统叙事的颠覆性解构。表现在令叙事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人;令叙事重心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空间;将对人的描述从神性恢复到人性。同时微叙事的流... 微时代语境下"微叙事"的流行成为一道新的文化景观。作为叙事问题,微叙事体现出对传统叙事的颠覆性解构。表现在令叙事对象从群体转向个人;令叙事重心从公共空间转向私人空间;将对人的描述从神性恢复到人性。同时微叙事的流行作为典型的问题叙事又揭示了当代人很突出的生存问题。"微叙事"的流行将写作和阅读普泛化和平民化,令写作和阅读成为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事。同时也令写作成为怡情宣泄,令阅读成为浏览取乐,缺乏慎独思考,让民众停留在"围观"状态终将令其失去思考的能力,因此强化国家认同,经典叙事,文化批判是微叙事需要长久保持的叙事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叙事” 流行叙事 问题叙事 叙事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渤海平原区咸水源热泵系统对含水层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
20
作者 马玖辰 邵刚 王昌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9-466,共8页
针对环渤海平原区地下咸水层孔隙结构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合胶体稳定性理论,揭示咸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引起咸水介质堵塞的诱导机制,探索咸水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介质的机械组成与孔隙结... 针对环渤海平原区地下咸水层孔隙结构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合胶体稳定性理论,揭示咸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引起咸水介质堵塞的诱导机制,探索咸水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介质的机械组成与孔隙结构相近的条件下,将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与人造含水介质渗流砂柱进行比较,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中各渗流单元相对渗透系数K/K0的变化时间相对滞后,试验结束时,两类渗流砂柱的K/K0分别为82.6%,109%,累计释放颗粒的质量分别为121,169 mg;利用CT扫描技术发现,在渗流试验过程中,咸水层孔隙结构呈现出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由于含水层中的微小颗粒具有显著的胶体性状,因此含水层中颗粒间的静电作用力会使这些颗粒的稳定性得以增强;颗粒矿物构成与形貌特征是造成咸水介质孔隙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源热泵 孔隙结构 静电作用力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