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娟 王映伟 +2 位作者 陈光祥 唐光才 杨瀚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N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38.7±12.4)岁。结果:47例NF病灶均为单发,位于上肢占36.2%(17/47),躯干... 目的:分析结节性筋膜炎(NF)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NF的临床、影像及病理学资料,其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7~69岁,平均(38.7±12.4)岁。结果:47例NF病灶均为单发,位于上肢占36.2%(17/47),躯干占27.7%(13/47),头颈部占21.3%(10/47),下肢占12.8%(6/47),乳腺占2.1%(1/47)。其中黏液型19例,细胞型12例,纤维型14例,余2例为混合型。黏液型NF病灶中央细胞排列疏松并见液化区,T_(1)WI呈稍低信号,T_(2)WI呈稍高信号,7例可见“反靶征”。细胞型NF细胞成分多且排列紧密,毛细血管分布均匀,增强后5例病灶呈相对均匀强化。纤维型NF病灶中央富含胶原纤维,其中7例相应区域T_(2)WI呈稍低信号,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改变。结论:结节性筋膜炎的影像学表现可反映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筋膜尾征”及“反靶征”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节性筋膜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显像在非小细胞癌临床诊治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兴 王洪州 +2 位作者 黄东 王映伟 王仙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分期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在术前均进行^(18)F-FDG PET...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前分期及临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7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且在术前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对患者所得影像学图像进行分析,以病理检查结果为基准,计算^(18)F-FDG PET/CT检查对NSCLC患者分期准确性,了解不同分期患者SUV值。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对NSCLC患者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6.36%、92.30%、100.00%、100.00%,与病理结果比较符合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Ⅵ期NSCLC患者SUV值为(10.56±4.23)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6.89±2.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07,P<0.05)。NSCLC患者CT图像可见肺部有肿块、结节,肿块可见典型分叶状改变,肿块边缘不规则可呈“毛刺”征,有棘状突起,可见胸膜“凹陷”征等,PET图像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异常放射性浓聚影。结论^(18)F-FDG PET/CT可有效反映出NSCLC患者的肿瘤代谢情况,对患者分期准确性高,对患者治疗方案选择以及预后有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NSCLC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吸虫脑病1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科 赵东霞 +1 位作者 王映伟 邹永胜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了解肺吸虫脑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肺吸虫脑病病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12岁,中位年龄7.8岁... 目的了解肺吸虫脑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肺吸虫脑病病例,统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男8例,女2例,年龄3~12岁,中位年龄7.8岁,其中8例有确切生食或半生食流行区肺吸虫中间宿主及其制品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障碍为主,9例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数升高,10例肺吸虫抗体阳性,头颅磁共振成像主要表现为脑炎型5例,血肿型3例,囊肿型2例。10例患者使用吡喹酮治疗后8例治愈,2例遗留部分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结论肺吸虫脑病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诊断,首选吡喹酮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脑病 临床特点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内支架脱落致小肠梗阻1例
4
作者 杨瀚 王映伟 赵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1期1460-1460,F0003,共2页
食管内支架植入是目前治疗良、恶性食管狭窄最有效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狭窄所致一系列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1],术后支架移位、脱落为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肠穿孔等[2-3],大多可经内镜取出。本文报道一例... 食管内支架植入是目前治疗良、恶性食管狭窄最有效方法,能够迅速缓解狭窄所致一系列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1],术后支架移位、脱落为常见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胃肠道梗阻、肠穿孔等[2-3],大多可经内镜取出。本文报道一例“食管内支架脱落”导致小肠梗阻并经消化道自行排出的罕见病例,结合其影像表现探讨经自体支架排出的必要条件,旨在提高对其认识,开拓临床诊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脱落 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7)Lu-NOTATATE的制备及初步生物学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曾成润 夏雨霄 +3 位作者 傅文会 王映伟 李子博 陈跃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0-675,共6页
目的探索^(177)Lu标记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的最佳条件,评价标记物的生物学性质并行小鼠显像。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实现^(177)Lu-NOTATATE的快速制备... 目的探索^(177)Lu标记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NOTA)-D-苯丙氨酸1-酪氨酸3-苏氨酸-8-奥曲肽(TATE)的最佳条件,评价标记物的生物学性质并行小鼠显像。方法通过改变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实现^(177)Lu-NOTATATE的快速制备,确定最佳标记条件,测定其放化纯、体外稳定性、血浆蛋白结合率及脂水分配系数。取24只正常昆明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经尾静脉注射3.7 MBq^(177)Lu-NOTATATE后,分别于0.5、1、4、24 h及4、6 d处死,检测体内生物分布[每克组织百分注射剂量率(%ID/g)]。取6只正常小鼠,随机(方法同上)分为2组,分别给予11.1 MBq^(177)Lu-NOTATATE与^(177)Lu-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1,4,7,10-四乙酸(DOTA)TATE注射,于注射后1、2、3 h行SPECT平面显像。另取8只小鼠分4组(3.7、7.4、18.5 MBq^(177)Lu-NOTATATE和生理盐水注射)进行毒性实验研究。结果反应温度95~100℃、反应时间15 min、pH值为5为最佳标记条件。在该条件下,产物^(177)Lu-NOTATATE的标记率>98%,在人血清中放置24 h后放化纯仍>95%。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8.6±1.9)%,脂水分布系数为0.048±0.014。在正常小鼠体内,放射性主要在肝、肾、脾浓聚,尤以肾浓聚较多[注射后0.5 h即达(29.120±1.204)%ID/g],在血液中分布少,并且迅速排泄。显像结果示,与^(177)Lu-DOTATATE比较,^(177)Lu-NOTATATE经肾排泄更快。毒性实验中,各组小鼠均未观察到明显损害,器官组织切片也未见明显损伤或炎性改变。结论确定了^(177)Lu-NOTATATE的最佳标记条件,标记产物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能良好且安全,经肾排泄快于^(177)Lu-DOTATATE;该研究为进一步的临床转化研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生长抑素 同位素标记 放射性核素显像 小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