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洪巨作品选登
1
作者 王洪巨 《当代音乐》 2015年第10期118-118,共1页
月儿高高挂在天上 窗前洒满一片融融月光 问声桂花树下的嫦娥 是否还在编织梦的衣裳 月光如水轻轻流淌 是谁把明镜失落水中央 想起了寂寞红颜别后的你
关键词 音乐 音乐作品 音乐创作 歌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Let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东戈 江荣炎 +2 位作者 涂胜 卜令同 王洪巨 《安徽医学》 202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目的探讨CatLet评分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PCI的202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介... 目的探讨CatLet评分对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直接PCI的202例STEM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介入术中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分为正常血流组(n=131)与慢血流/无复流组(n=71);所有患者均应用SYNTAX评分及CatLet评分评估冠脉病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SYNTAX评分、CatLe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YNTAX评分及CatLet评分高低程度与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相关(P<0.05)。相较于CatLet评分低分组,高分组患者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风险增加(OR=3.264,95%CI:2.235~6.856,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SYNTAX评分与CatLet评分对预测术中慢血流/无复流发生均有一定价值(P<0.05)。Delong检验分析显示,CatLet评分较SYNTAX评分有更高的曲线下面积(0.843比0.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YNTAX评分、CatLet评分高分是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慢血流/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子。相比SYNTAX评分,CatLet评分对术中慢血流/无复流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Let评分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血流/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7
3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2 位作者 孙坚 朱朝晖 张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 (下称通心络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 6例UAP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和通心络组 (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 )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 2...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 (下称通心络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 ,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4 6例UAP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组 (采用西医常规治疗 )和通心络组 (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 ) ,观察治疗前和治疗 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的变化 ,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 (flow mediateddilatation ,FMD)变化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 (P <0 0 1) ,NO水平和FMD均升高 (P<0 0 5或P <0 0 1) ;通心络组血清sVCAM 1和sICAM 1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而常规组血清sV CAM 1和sICAM 1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治疗后通心络组血清vWF、ET、sVCAM 1和sICAM 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 (P <0 0 1) ,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组 (P <0 0 1)。结论 :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vWF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水平 ,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通心络胶囊 血管内皮功能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醛脱氢酶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抗凋亡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洪巨 康品方 +3 位作者 叶红伟 于影 王晓梅 高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ALDH2激动剂乙醇+糖尿病组。4周后行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测定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心肌组... 目的观察乙醛脱氢酶2(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凋亡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正常组、糖尿病组和ALDH2激动剂乙醇+糖尿病组。4周后行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测定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检测心肌组织细胞ALDH2、caspase-3的活性;RT-PCR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Bcl-2、Bax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I/R相比,糖尿病大鼠复灌期冠脉流出液中LDH释放增加,心肌组织caspase-3活性增加,ALDH2活性降低,Bcl-2/Bax mRNA比值降低;与糖尿病大鼠心肌I/R相比,ALDH2激动剂乙醇使得心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LDH释放减少,心肌caspase-3活性降低,ALDH2活性增高,Bcl-2/Bax mRNA比值增高。结论增强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心脏 糖尿病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关系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洪巨 潘强强 +4 位作者 高琴 康品方 李妙男 何培宝 汤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2-545,562,共5页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出皖北地区16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按... 目的探讨皖北地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出皖北地区16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ALDH2基因G487A多态性。按照ALDH2基因型分为2组:野生型组(n=105)和突变型组(n=62),比较两组间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以及收缩压、舒张压、脉压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ALDH2基因突变型组高血压发生率高于野生型组(P<0.05);两组之间收缩压、脉压差明显大于野生型组,舒张压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DH2基因突变型增加了高血压的发生机率,与高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发挥协同作用。结论 ALDH2基因的突变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携带A等位基因可能使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的危险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醛脱氢酶2 基因多态性 高血压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动乙醛脱氢酶2对抗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洪巨 康品方 +5 位作者 叶红伟 王晓梅 于影 张晔 汤阳 高琴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激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和乙醇+糖尿病组(n=8)。8周后行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 目的:探讨激动乙醛脱氢酶2(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腹腔注射55 mg/kg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糖尿病组和乙醇+糖尿病组(n=8)。8周后行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I/R),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和复灌期间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左心室前壁心尖组织线粒体ALDH2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大鼠心肌I/R相比,糖尿病大鼠左室发展压、左心室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左室做功进一步下降,左室舒张末压抬高,复灌期冠脉流出液中LDH释放增多,心室ALDH2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与糖尿病大鼠心肌I/R相比,ALDH2激动剂乙醇明显促进左室发展压、左心室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左室做功的恢复,降低左室舒张末压,同时降低HbA1c水平和LDH的释放,ALDH2 mRNA和蛋白表达增高。结论: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ALDH2表达降低;增强ALDH2在糖尿病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可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 乙醛脱氢酶2 糖化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浓度升高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洪巨 刘俊 +4 位作者 史晓俊 张恒 高大胜 蔡鑫 包宗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30-932,共3页
背景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NO的生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变化及可能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 背景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是一种内源性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NO的生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的变化及可能意义。方法选取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且无糖尿病的住院病人56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30例,对照组(26例)为血压正常并无高血压史患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HPLC)测定各患者的血浆ADMA、L精氨酸(L-Arg)含量,比色法测定血糖、肌酐、尿素氮、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尿酸(UA)。结果EH组血浆ADMA浓度[(0.029±0.010)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0.023±0.010)mmol/L,P<0.05]。两组间血浆L-Arg、HDL-C、TC、TG、UA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L-Arg浓度与患者年龄、HDL-C、TC、TG、UA浓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EH患者血浆ADMA浓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L精氨酸 原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卡因对不同年龄段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3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1 位作者 杨国胜 张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 :探讨可卡因对不同年龄段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 - 3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 3周龄、6周龄和12周龄雄性SD大鼠各 1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8只 ,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可卡因 ( 15mg/kg体重 ) 2 8d复制吸毒动物模型。采用DN... 目的 :探讨可卡因对不同年龄段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 - 3活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 3周龄、6周龄和12周龄雄性SD大鼠各 16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8只 ,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可卡因 ( 15mg/kg体重 ) 2 8d复制吸毒动物模型。采用DNA片段和流式细胞术 (FCM)分析心肌细胞凋亡状况 ,caspase - 3活性。同时称量大鼠体重 (BW)、心脏重量 (HW) ,计算心脏重量指数 (HW/BW ,mg/g)。结果 :①与同年龄段比较 ,可卡因诱导 2 8d后 ,3周龄和 6周龄大鼠心脏重量增加 (P <0 0 5 ) ;各年龄段实验组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均显著增加 ( 3周龄组 3 0 9± 0 2 9vs 3 5 3± 0 2 6 ,6周龄组 2 73± 0 30vs 3 2 9± 0 2 1,12周龄组 2 79± 0 2 0vs 3 0 7± 0 16 ,均P <0 0 1) ;②实验组鼠心肌均出现细胞凋亡梯带 ;③FCM分析显示 ,实验组 3周龄 ( 30 6 2± 4 6 9vs 5 1 13± 7 82 )、6周龄 ( 35 91± 4 17vs 4 6 5 6± 4 2 9)和 12周龄 ( 37 4 1± 4 83vs 4 3 92± 4 16 )大鼠心肌细胞caspase - 3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中 3周龄实验组caspase- 3活性更为明显 (均P <0 0 1)。结论 :可卡因诱导 2 8d可致大鼠心脏重量指数和心肌细胞凋亡增加 ;caspase - 3活性增加可能是可卡因诱导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细胞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流式细胞术 可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洪巨 陈晓辉 周焕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观察组,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观察组,200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案例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以课堂教学质量和课程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指标,比较2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教学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案例教学法 内科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及血清IL-2、IL-6、hsCRP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洪巨 王寅 徐艳秋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1-472,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其行为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血清IL-2、I... 目的探讨慢性心理应激对大鼠行为及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利用慢性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应激制作大鼠慢性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其行为的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其血清IL-2、IL-6和hsCRP的含量。结果应激后大鼠旷场活动性降低(P<0.05),血清IL-2、IL-6和hsCRP含量显著增高(P<0.05)。结论慢性心理应激可以显著影响大鼠的行为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心理应激 大鼠 情感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11
作者 李辉 李尧 +4 位作者 姚卓亚 王钧 钱少环 李妙男 王洪巨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管壁应切力(WSS)及轴向斑块应力(APS)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 目的探讨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管壁应切力(WSS)及轴向斑块应力(APS)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的患者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行CCTA以及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患者共92例,进行平均12月的随访。采用LASSO回归模型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验证模型。结果根据LASSO回归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脂蛋白(a)、CT-FFR、WSS及APS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患者MACEs发生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据此建立列线图,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7;校准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度及较高的临床效用。结论脂蛋白(a)联合冠脉CCTA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CT-FFR、WSS及APS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临界病变的患者MACEs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血流动力学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界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优化
12
作者 潘新祥 白忠良 +3 位作者 陈文静 符文杰 周焕 王洪巨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旨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从医疗就诊全过程出发,构建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函询法,对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研究。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目的:旨在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从医疗就诊全过程出发,构建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关键知情人访谈和专家函询法,对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筛选研究。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积极程度高,权威系数均在0.7以上,Kendall'sW协调系数为0.267,P值均<0.05,确定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51个三级指标在内的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结论:构建的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公立医院住院患者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但未进行指标体系权重分析,仍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仍需后期的实证研究验证后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质量 生命周期理论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与高血压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1,66,共4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高血压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 WKY大鼠各 2 0只 ,分为 2组 :1胰岛素注射组 :在大鼠皮下连续注射胰岛素 60 d;2对照组 :在大鼠皮下连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前后分别测定每鼠的体重、收缩... 目的 :探讨胰岛素与高血压的内在联系。方法 :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和 WKY大鼠各 2 0只 ,分为 2组 :1胰岛素注射组 :在大鼠皮下连续注射胰岛素 60 d;2对照组 :在大鼠皮下连续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前后分别测定每鼠的体重、收缩压 (SBP)、脉搏 (P)、空腹血糖 (FBS)、血清胰岛素 (FINS) ,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结果 :1实验前两组 SHR和两组 WKY之间的体重、P、SBP、FBS、FINS水平及 ISI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与 WKY相比 ,SHR的 ISI较低 (- 3.397± 0 .191vs- 3.0 85± 0 .132 ,P<0 .0 1) ,而 FINS[(6.89± 0 .99vs5 .78± 0 .91) m U/L,P<0 .0 5 ]、SBP[(165 .5± 5 .8vs10 8.2± 4 .7) mm Hg,P<0 .0 1]和 P[(4 0 5 .8± 19.6vs336.6±9.6)次 /min,P<0 .0 1]均较高。 2实验后两个对照组之间及两个胰岛素注射组之间上述各指标间的比较结果均与实验前相似。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胰岛素 SHR的 ISI降低 (- 4 .119± 0 .2 60 vs- 3.60 4± 0 .174 ,P<0 .0 1) ,而 FINS[(2 8.37± 3.86vs7.32± 0 .87) m U/L,P<0 .0 1]、SBP[(2 10 .0± 8.5 vs184 .3± 8.0 ) mm Hg,P<0 .0 1]及 P[(4 5 2 .2± 13.9vs4 0 6.0± 2 2 .7)次 /min,P<0 .0 1]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注射胰岛素后 WKY的 ISI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胰岛素 血糖 血压测定 动物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制剂通心络抗家兔动脉粥样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章黎苹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6-69,72,共5页
目的 用高胆固醇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通心络生药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对血脂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3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10只,喂以普通饲料;②高胆固醇... 目的 用高胆固醇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观察通心络生药对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并探讨其对血脂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3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10只,喂以普通饲料;②高胆固醇组10只,喂以含1.5%胆固醇的饲料;③通心络组10只,喂以含1.5%胆固醇的饲料和通心络生药0.72g/(kg·d).12周后测定:①血脂;②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③RT-PCR法检测主动脉中VCAM-1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 通心络组和高胆固醇组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通心络组低于高胆固醇组(P<0.05);通心络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斑块面积和主动脉VCAM-1mRNA表达量均低于高胆固醇组[(0.57±0.06)vs(1.06±0.09),P<0.01;(38.93±3.42)%vs(71.75±3.82)%,P<0.01;(0.59±0.15)vs(0.91±0.18),P<0.01].结论 通心络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可降低血脂和主动脉组织VCAM-1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动脉粥样硬化 中药制剂 通心络 家兔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洪巨 刘俊 +4 位作者 史晓俊 张恒 高大胜 包宗明 蔡鑫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病人97例,经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参照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ADMA)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冠心病病人97例,经Judkins法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参照Gensini积分系统分析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照组为24例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实验组为73例动脉粥样硬化者,根据Gensini积分的高低分为3个亚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法方法测定血浆ADMA和L-精氨酸含量,比色法测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尿酸。结果实验组ADM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5.5±1.3)μg/L与(4.4±0.9)μg/L(P<0.01)],ADMA/L-精氨酸低于对照组[(1.6±0.6)与(1.8±0.4)(P<0.05)],而两组间L-精氨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亚组间分析显示随着Gensini积分的升高,血浆ADMA浓度上升。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浆ADMA浓度显著升高,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 L-精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洪巨 唐碧 康品方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51-853,共3页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动物整体水平的抗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DHA处理组,每组7只。大鼠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慢性间歇性低氧方法建立,通过...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动物整体水平的抗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DHA处理组,每组7只。大鼠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慢性间歇性低氧方法建立,通过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精确称左右心室质量计算右心室指数,测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指数均明显升高(P<0.01),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与低氧组比较,低氧DHA处理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DHA具有抗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二十二碳六烯酸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VCAM-1和sICAM-1与冠状动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王洪巨 黄元伟 +2 位作者 吴灵娇 张黎苹 张磊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5 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2 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和对照组 2 4例血清sVCA... 目的 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 1(sVCAM 1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稳定性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测定5 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2 0例稳定型心绞痛 (SAP)患者和对照组 2 4例血清sVCAM 1和sICAM 1浓度 ,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其冠状动脉照影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AP组和ACS组的sVCAM 1、sICAM 1水平和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ACS组的sVCAM 1水平显著高于SAP组 (P <0 0 1) ;SAP组和ACS组之间的sICAM 1水平和Gensini积分无显著性差别 (P >0 0 5 )。sVCAM 1、sICAM 1与Gensini积分均有高度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0 6 94 ,P =0 0 0 0 ;0 4 12 ,P =0 0 0 0 )。结论 血清sVCAM 1和sICAM 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ACS组的血清sVC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VCAM-1 SICAM-1 血清 ACS SAP 对照组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研究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_(450) 2C19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及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近期预后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宁汝 张恒 +3 位作者 李妙男 孙强 王洪巨 汤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2C19(cytochrome P_(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关系,并观察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细胞色素P4502C19(cytochrome P_(450) 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及与氯吡格雷抵抗(clopidogrel resistance,CR)的关系,并观察其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本科同时接受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及不伴有高血压的ACS患者。检测所有患者氯吡格雷服用前和服用后5~ 7 d的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 ratio,PAR),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和荧光定量PCR检测所有患者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对患者住院期间严密观察,出院后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3月,每月1~ 2次。结果:高血压合并ACS患者中氯吡格雷中、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组。根据CYP2C19基因的多态性分组比较观察对象CR,发现慢代谢型组及中等代谢型组均较快代谢型组发生CR的比例增高;根据高血压合并ACS组与ACS组两组观察对象CR比较,高血压合并ACS组CR的发生率高于ACS组。所有ACS患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PAR及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高血压合并ACS组Logistic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携带CYP2C19突变基因是CR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观察对象随访3个月,其中慢代谢型组和中等代谢型组较快代谢型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血压合并ACS组较ACS组有更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高血压合并ACS患者血浆CYP2C19中等代谢与慢代谢组出现频率高于非高血压的ACS组,且血浆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CR的发生存在相关性,同时基因突变增加了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细胞色素P450 2C19 氯吡格雷抵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PCI术后不良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李东戈 黄宇理 +3 位作者 康品方 王洪巨 胡司淦 唐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37-1640,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CR)及PCI术后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07例ACS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随机分成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通过...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规范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后氯吡格雷抵抗(CR)及PCI术后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07例ACS患者按是否合并T2DM随机分成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通过血栓弹力图(TEG)测定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24 h后ADP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计算血管病变支数和Gensini评分。根据糖尿病组中患者入院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正常或偏高进行亚组分析。电话随访患者PCI术后6个月,比较CR组与非CR组之间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此外,对CR组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亚组分析,比较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合并T2DM的ACS患者中13例(38.2%)出现CR,非糖尿病患者中11例(15.1%)出现CR,糖尿病组患者CR的发生率、多支病变发生率、病变复杂程度均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亚组分析发现,Hb A1c偏高组相比正常组,患者CR发生率更高(P<0.05)。CR组与非CR组相比,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CR组亚组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相比非糖尿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的ACS患者更易出现CR,且冠脉多支病变发生率较高、病变程度更为复杂,糖尿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抑制效果欠佳与患者近期血糖控制不佳相关。CR患者PCI术后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预后不良,合并糖尿病的CR患者易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抵抗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和半乳糖凝集素-3对心肌纤维化、心力衰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唐碧 崔路遥 +5 位作者 周静 宣玲 张恒 康品方 王洪巨 王效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1-25,57,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PKC-α激动剂二丁酸佛波醇酯(PDB)、PKC-α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Galectin-3抑制剂β-乳糖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心肌HL-1细胞,Wes...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和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PKC-α激动剂二丁酸佛波醇酯(PDB)、PKC-α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Galectin-3抑制剂β-乳糖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处理心肌HL-1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细胞PKC-α、Galectin-3、Ⅰ型胶原α1(ColⅠα1)蛋白表达;再向HL-1细胞转染pcDNA4/PKC-α或pcDNA4/Galectin-3,验证高表达PKC-α和Galectin-3对HL-1细胞ColⅠα1表达的影响。结果PDB处理后HL-1细胞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hel处理后HL-1细胞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hel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PDB诱导的Galectin-3表达(P<0.05);转染pcDNA4/PKC-α后HL-1细胞Galectin-3和ColⅠα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高表达Ga-lectin-3诱导细胞ColⅠα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β-乳糖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PDB诱导的ColⅠα1表达(P<0.01)。AngⅡ处理可以明显上调HL-1细胞PKC-α、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均P<0.05),Chel预处理HL-1细胞可以显著降低由AngⅡ诱导的Galectin-3、ColⅠα1蛋白表达(均P<0.05)。结论 PKC-α可能通过调节Galectin-3表达参与心肌纤维化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半乳糖凝集素-3 心肌纤维化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