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影学派”的缘起、脉络和内涵——王海洲教授访谈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海洲 龚艳 +2 位作者 曹娟 李佳欣(整理) 安爽(整理)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第1期1-6,106,共7页
此次专题围绕中国电影学派以及美学体系的建构等问题展开。在《“中国电影学派”的缘起、脉络和内涵》中,我们有幸与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海洲教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王老师指出,从“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双... 此次专题围绕中国电影学派以及美学体系的建构等问题展开。在《“中国电影学派”的缘起、脉络和内涵》中,我们有幸与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海洲教授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讨论,王老师指出,从“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双重推进:一是梳理历史;二是发现当前时代具有这种属性的电影作品。此次对谈,王教授厘清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中国电影学派”即“关于中国电影的一套研究体系、理论体系和创作体系。”赵斌副教授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视野下的电影“赋比兴”问题综议》从修辞学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电影中一个重要的议题“赋比兴”,他提出赋比兴不是一种特异性的修辞;寻找诗学传统的中国特性,需要从交感的特征、图像与物等语言范畴之外的层面入手。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的副教授张琦则从电影的产业出发,讨论如何建构中国电影独特的工业体系,《面向强国,打造东方美学特质的电影工业化体系》一文提出,中国电影工业化体系需要建构在一批具有独特美学气质的作品之上,注重电影的艺术性、商业性和技术性的协同发展,建立符合东方美学特质、符合国情的工业体系标准。三篇论文从宏观、理论、产业多方面对“中国电影学派”进行了梳理,互为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学派 王海 脉络 北京电影学院 结构主义语言学 工业化体系 美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理论视野中的爱国主义(笔谈)
2
作者 王海洲 高景柱 +2 位作者 黄璇 朱慧玲 于京东 《政治思想史》 2025年第1期25-55,共31页
这组笔谈的主要内容整理自2024年7月23日“政治学人·大学问”组织的圆桌论坛。在国家理论愈发获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爱国主义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爱国主... 这组笔谈的主要内容整理自2024年7月23日“政治学人·大学问”组织的圆桌论坛。在国家理论愈发获得人们重视的过程中,爱国主义理论也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爱国主义理论中,有一些重要的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例如,什么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脉络?不同时期的爱国主义具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与表现形式?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爱国主义应该如何界定?本组笔谈主要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容整理 爱国主义 理论视野 圆桌论坛 政治学 起源和发展 笔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
3
作者 王海洲 丁明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24年第5期68-76,共9页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精神影响着中国艺术创作思维与审美品格的形成。中国电影审美品格的铸造同样离不开中国美学精神,它不仅作用于中国电影的审美认识,还为中国电... 中国美学精神与中国电影的审美表达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作为一种审美意识和美学思想,中国美学精神影响着中国艺术创作思维与审美品格的形成。中国电影审美品格的铸造同样离不开中国美学精神,它不仅作用于中国电影的审美认识,还为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了方法与路径。具体而言,中国美学精神不仅决定了中国电影的镜语形式、影像形象的审美倾向,也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内在旨趣与价值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美学精神 影像品格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蜉蝣概念”的生与死
4
作者 王海洲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8,共5页
一、“蜉蝣概念”:来自概念类型学的反思东晋名士郭璞诗云:“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从事概念史研究的学者们似乎也有着相若的态度:在他们关注的概念中,多为寿命悠长的“龟鹤”,稀见朝生暮死的“蜉蝣”。个中缘由也并不深奥。首先,... 一、“蜉蝣概念”:来自概念类型学的反思东晋名士郭璞诗云:“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从事概念史研究的学者们似乎也有着相若的态度:在他们关注的概念中,多为寿命悠长的“龟鹤”,稀见朝生暮死的“蜉蝣”。个中缘由也并不深奥。首先,“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克罗齐的著名论断,无论在何种意义上得到反思乃至反驳,对学者们筛选概念时的时间观都产生了持久的潜在影响力;其次,也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学者都怀有构架一种普遍性理论的强大内驱力,而那些存续期较长的概念能够更为清晰地反映出政治社会发展中的结构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齐 结构性变化 蜉蝣 郭璞 概念史 当代史 生与死 内驱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国家仪式的政治效能研究论纲
5
作者 王海洲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1,216,共12页
精准评估国家仪式是推进国家仪式研究的核心工作。本文基于“政治效能”概念来确定评估的方向,并分解出“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两种类型,用于评估国家仪式的内在过程和外在结果。借助政治现象学方法,国家仪式的评估方案需遵循三个... 精准评估国家仪式是推进国家仪式研究的核心工作。本文基于“政治效能”概念来确定评估的方向,并分解出“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两种类型,用于评估国家仪式的内在过程和外在结果。借助政治现象学方法,国家仪式的评估方案需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以国家仪式能否促进国家发展为首要内容;兼顾国家仪式的主客观要素;系统性地评估国家仪式。国家能力理论和政治认同理论能够分别实现评估“过程效能”和“结果效能”的目标,也能够接受三个原则的检验,所以适于充当此后指导评估实操的基本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仪式 政治效能 国家能力 政治认同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本位·师法传统·理论再塑——“中国文艺传统与中国电影”的研究路径与理论地图
6
作者 王海洲 丁明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共7页
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试图走出一条民族化之路,涌现出诸多具有东方式审美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文化为本位,师法传统,建构民族化的理论路径,正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与中... 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影试图走出一条民族化之路,涌现出诸多具有东方式审美品格与民族风格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与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文化为本位,师法传统,建构民族化的理论路径,正是“中国文化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研究”现阶段的工作。可以说,追寻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念,透过中国电影具体的实践创作,捕捉两者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理论体系,是中国电影研究者始终践行的方向和理应完成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文艺传统 电影民族理论 中国电影学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发》:民族诗性电影的“再次出发”
7
作者 王海洲 虞健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3-28,共6页
2024年7月1日,刘智海新作《出发》登陆内地院线,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的献礼片,该片讲述了1917年,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和学长萧子升决定徒步千里游学的故事。在创作方法上,电影则延续了导演刘智海在《云霄之上》中的民族... 2024年7月1日,刘智海新作《出发》登陆内地院线,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的献礼片,该片讲述了1917年,临近师范毕业的学生毛泽东和学长萧子升决定徒步千里游学的故事。在创作方法上,电影则延续了导演刘智海在《云霄之上》中的民族化实践与探索,力求突破同类题材中脸谱化和模式化的束缚,并从中国古典山水绘画经验中借力,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挪用与转化,在叙事、影像和空间上尝试将主流意识形态与民族审美进行有机融合与嫁接,为中国主旋律电影的民族形态探索提供一条可供参考的创作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历史题材 山水美学 诗性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象、仁道与意境:中国电影中的传统美学精神显现
8
作者 王海洲 张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79-87,共9页
中国电影的形式风格,深受中国美学精神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一百一十多年间,众多创作者在其作品内,融入了从传统中继承而来的审美旨趣和美学观念。中国美学经由儒、道、释精神不断融合、凝炼,形成其独特的民族品格,追求一种建立在... 中国电影的形式风格,深受中国美学精神的影响。在中国电影发展的一百一十多年间,众多创作者在其作品内,融入了从传统中继承而来的审美旨趣和美学观念。中国美学经由儒、道、释精神不断融合、凝炼,形成其独特的民族品格,追求一种建立在“美”的基础之上的真善美的统一。本文聚焦“中国电影美学风格”命题,以“兴象”“仁道”“意境”合一的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为依托,试图探究两者之间存在的某种逻辑演进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中国美学 仁道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小说叙事志趣的复兴:网络文学与IP电影的“情”“志”表达
9
作者 王海洲 孟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5-53,共9页
近年来,消费文化盛行,以短视频、博客段子等为代表的碎片化、娱乐化的视觉狂欢文化逐渐代替传统的文字、图像艺术成为中国社会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症候。网络文学生成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其作品改编IP电影也随着行业的鼎沸成为一股流行趋... 近年来,消费文化盛行,以短视频、博客段子等为代表的碎片化、娱乐化的视觉狂欢文化逐渐代替传统的文字、图像艺术成为中国社会典型的后现代文化症候。网络文学生成于这样的大环境之中,其作品改编IP电影也随着行业的鼎沸成为一股流行趋势。然而市场喧嚣之余,大量创作者却始终保有一定的“寄怀”思绪,通过对外“感物”和向内自醒的咏志抒情表达,有意或无意地成为传统叙事志趣与现代人文意识之间的桥梁,在传承与复苏中国叙事志趣传统的同时,为当代通俗文化与大众美学赋予更细腻的情感结构与更多的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叙事志趣 网络文学 IP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对绩效评价的影响研究
10
作者 王海洲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25年第5期4-6,共3页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其会计信息透明度和绩效评价息息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对绩效评价的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结合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契约理论等,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其会计信息透明度和绩效评价息息相关。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探讨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对绩效评价的影响。首先,从理论层面,结合公共选择理论、财政契约理论等,分析了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对绩效评价的路径及机制。然后,采用我国省级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数据,同时控制了一系列其他因素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单位的绩效有正相关的关系,透明度越高,单位绩效越好,并且公开程度、质量和及时性是提高事业单位绩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优化财务管理,提升事业单位的整体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信息透明度 绩效评价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海洲 谢杰伟 +1 位作者 许树柴 庄义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分析5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1年随访结果,讨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预后参考资料。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创伤骨科全年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57例,统计治疗方式、早期并发症,1年后进行随访,统计1年死亡率... 目的分析5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1年随访结果,讨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预后参考资料。方法从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广东省中医院创伤骨科全年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共57例,统计治疗方式、早期并发症,1年后进行随访,统计1年死亡率、存活患者患髋功能恢复程度。结果38例行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疗效满意,预后良好。9例行内固定治疗患者6例获得骨折愈合。10例非手术治疗患者预后差,伤后1年死亡率高。结论对大多数移位股骨颈骨折主张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1年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移位股骨颈骨折主张进行内固定治疗,多数可以获得骨折愈合。保守治疗患者预后差,伤后1年死亡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治疗方案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长油田保护储层射孔液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海洲 王勇 +2 位作者 杨琦 李鹏 张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6-110,118,共5页
在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完井过程中,由于外来流体的侵入,使储层孔隙被堵塞,导致油层伤害.为了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的伤害,研制了保护储层的射孔液.通过微波法对黄原胶进行改性,改性后黄原胶的表观粘度提高达80%以上,在质量分数为4%的... 在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的完井过程中,由于外来流体的侵入,使储层孔隙被堵塞,导致油层伤害.为了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的伤害,研制了保护储层的射孔液.通过微波法对黄原胶进行改性,改性后黄原胶的表观粘度提高达80%以上,在质量分数为4%的盐水中动切力达27 Pa以上,同时耐温性和抗盐性均好于黄原胶,将其作为增粘剂,并与暂堵剂、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等进行优选和组合复配.研制的射孔液由清水、质量分数为0.8%的改性黄原胶、质量分数为5%的暂堵剂HFY、质量分数为0.2%的分散剂HEC、质量分数为1% ~2%的粘土稳定剂HCS-G、质量分数为0.3%的4号表面活性剂和质量分数为2% ~ 5%的KCl复配而成.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研制的无固相射孔液API滤失量控制在8.2 mL,岩屑回收率为91.2%,具有良好的流变性、抗污染性和抗乳化性且易被生物降解等特点.动态伤害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射孔液对岩心的渗透率恢复率为88.5% ~ 95.3%.截至2012年11月27日,新研制的射孔液在延长油田13口井成功应用,与周围邻井相比,新投产油井平均产油量提高了0.3 ~ 2.8倍,既有效保护了油气层,又易被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射孔液 储层保护 完井液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技术的国人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海洲 李宏伟 +2 位作者 王爽 纪楠 王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5723-5727,共5页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目前脊柱手术的主流术式,置钉安全性的关键是使螺钉通过椎弓根中心,置钉角度是决定修复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往文献中确定置钉角度多以患者躯体作为参照物,容易被体位等因素干扰。目的:应用数字技术以椎体局部解剖... 背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目前脊柱手术的主流术式,置钉安全性的关键是使螺钉通过椎弓根中心,置钉角度是决定修复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往文献中确定置钉角度多以患者躯体作为参照物,容易被体位等因素干扰。目的:应用数字技术以椎体局部解剖标志为参照物对下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角度进行测量。方法:选取100例患者的3D-CT资料,将第4,5腰椎进行三维重建后利用数字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实现最佳位置置钉。完成模拟置钉操作以后,对椎弓根螺钉的角度进行测量,以螺钉中线与棘突中线所在平面的夹角作为冠状位角度,以螺钉中线与椎体上表面所在平面的夹角作为矢状位角度。结果与结论:测量结果表明,各角度均较以往文献中所介绍的角度大,考虑为选取参照标志不同所致。各角度值的标准差也较大,说明椎弓根解剖差异较大,因此应注重个体化置钉。这种以单个椎体的解剖标志作为定位参考的方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体位的干扰,与术前三维重建等数字技术相结合,更符合个体化置钉的要求,能有效提高置钉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螺钉 脊柱 腰椎 三维成像 内固定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管理技术的安全网络管理系统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海洲 李晓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0-171,238,共3页
分析了基于的网络管理技术,提出了一种解决网络管理安全的方法,并结合基于的网络管理技术进行了安全管理系统的原WebWeb 型设计与实现。
关键词 WEB 管理技术 网络管理 安全代理 安全网络管理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定坤采用正骨手法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经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海洲 杨冰 +3 位作者 祁冀 范智荣 曾剑波 林定坤(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1256-1259,共4页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该文对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在传承岭南何氏骨伤及上海石氏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 正骨手法复位结合小夹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该文对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和小夹板固定方法进行了介绍。林定坤教授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正骨手法在传承岭南何氏骨伤及上海石氏伤科正骨手法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良与创新,具体体现在:(1)手法复位时以尺骨茎突为轴,向尺侧旋转拔伸腕关节,恢复桡骨高度和尺偏角。(2)用腕关节的远侧关节面,回旋挤压近端关节面以达到复位关节面的效果。(3)针对骨折时腕部肌腱卡压在骨折端或抵在尖锐的骨折端周围的患者,提出实施理筋手法。(4)针对患者的不同骨折类型、皮肤情况,分别采用护肤垫、维稳垫、填充垫等压垫,提高固定的稳定性、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正骨手法 小夹板固定 压垫 林定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政策制度下的中国电影产业市场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海洲 周斌 +4 位作者 王志敏 刘汉文 张燕 谭政 索亚斌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18,共5页
王海洲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创造性拓展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谈四十年的中国电影发展,从我个人感悟有几点值得铭记的事。第一点是我们的电影范式发生了改变,中国电影又重新开始建构了一个符合艺术规律的电影形式。我的观点是,中国... 王海洲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创造性拓展从20世纪80年代到今天谈四十年的中国电影发展,从我个人感悟有几点值得铭记的事。第一点是我们的电影范式发生了改变,中国电影又重新开始建构了一个符合艺术规律的电影形式。我的观点是,中国电影历史其实是一个断裂的历史,30年代刚刚搞出点名堂来,然后抗日战争爆发,创作抗战电影,之后拍摄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小城之春》等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改革开放 产业市场 政策制度 20世纪80年代 《小城之春》 电影发展 个人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探索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海洲 徐立清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6-80,共5页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 当前,在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出现了盲目设置专业的新问题。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地方高校设置专业的利益驱动根源,通过构建政府宏观调控,高校自律和学生、行业参与评价的共同治理机制,确保国家利益、高校利益、学生利益和社会利益诉求得到均衡和相互牵制,以此增强专业设置效益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 专业设置 共同治理
原文传递
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下的教师职业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海洲 钱国英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5-48,共4页
本文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角色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已经实施三年多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适应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师角色特征、专业能力构成和能... 本文针对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对教师角色观念和教学能力提出的挑战,基于浙江万里学院已经实施三年多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现实基础,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对适应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师角色特征、专业能力构成和能力发展路径进行了讨论,形成了教师应是学习促进者、教学内容设计者、学术研究者的角色概念;归纳了教学设计创新能力、课堂把握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科学评价能力等是教师核心的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培训、合作、研究、开放等方式来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途径,为可操作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培训体系建设做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角色特征 专业能力 发展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仪式的权力策略——基于象征理论与实践的政治学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王海洲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38-43,共6页
政治仪式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对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由各种权力关系所引发的合法性的构建或颠覆,都产生着巨大而隐蔽的影响。在各种政治仪式之权力策略的施行中,象征既是被激烈争夺的权威性资源,也是塑造和呈现政治文化及其价值... 政治仪式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中,对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由各种权力关系所引发的合法性的构建或颠覆,都产生着巨大而隐蔽的影响。在各种政治仪式之权力策略的施行中,象征既是被激烈争夺的权威性资源,也是塑造和呈现政治文化及其价值理念的重要力量。更为关键的是,"仪式化"扩展了政治仪式的作用范畴、深化了政治仪式的影响程度,赋予各种实践活动以政治仪式的内涵和属性,通过对象征之多义性的控制,使整个政治生活空间成为一种象征权力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象征 权力 仪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仪式中的权力再生产:政治记忆的双重刻写 被引量:28
20
作者 王海洲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6-190,共5页
政治仪式与政治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者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存在着两种政治记忆的刻写模式:规范性刻写和事实性刻写。它们分别揭示出政治仪式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如何进入政治记忆,... 政治仪式与政治记忆在形式和内容上有着诸多共通之处,两者在政治实践中呈现出明显的相辅相成关系。在政治仪式中存在着两种政治记忆的刻写模式:规范性刻写和事实性刻写。它们分别揭示出政治仪式的基本原则和实践经验如何进入政治记忆,并藉此转化为日常政治生活中的范式和常识,从而实现政治权力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合法性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仪式 政治记忆 权力 再生产 刻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