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垂直式分核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班伟 黎立军 +1 位作者 叶亲颖 黄晓燕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31-432,共2页
目的评价一种垂直式分核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作用。方法120例(120眼)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扫盲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不分核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n=60)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 目的评价一种垂直式分核器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的作用。方法120例(120眼)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扫盲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不分核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观察组(n=60)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应用了垂直式分核器进行分核,分别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及术后3个月的视力及散光度。结果术后3个月对照组视力0.5以上者为11例(18.3%),观察组0.5以上视力者33例(5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散光为(1.04±0.55)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3±1.06)D(P<0.01)。两组的并发症均少。结论垂直式分核器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式分核器 白内障摘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手术中巩膜上腔麻醉效果分析
2
作者 王班伟 黄燕 《现代医院》 2006年第8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巩膜上腔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把134例内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表面麻醉组和巩膜上腔麻醉组,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眼压的差别及并发症。结果巩膜上腔麻醉组效果优于表面麻醉组、眼压无明显影响,并... 目的探讨巩膜上腔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把134例内障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表面麻醉组和巩膜上腔麻醉组,分别观察麻醉效果、麻醉前后眼压的差别及并发症。结果巩膜上腔麻醉组效果优于表面麻醉组、眼压无明显影响,并发症少。结论巩膜上腔麻醉用于白内障手术能达到麻醉充分、制动良好、并发症少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上腔麻醉 内眼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39例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班伟 黄燕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07-408,共2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忠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 目的:观察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39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忠者行显微镜下直视外路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纠正视力、视网膜脱离复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在清晰的视野下进行,硅压带位置均正确。随访2~24月(平均14.3月),37例视网膜完全复位,1例经第2次手术后复位,1例患者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复位。34例忠者视力提高,4例视力与术前相同,1例患者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纠正视力≥o.3者15例。并发症有术后高眼压5例,巩膜穿透3例,视网膜下出血2例和脉络膜脱离1例。绪论:显微镜直视下外路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外路手术 视网膜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部皮瓣移位联合耳软骨移植的下眼睑一期再造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瑞杰 叶亲颖 +2 位作者 黎立军 王班伟 黄晓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67-768,共2页
目的总结下眼睑全层缺损的修复再造经验。方法1994年7月-2005年6月,收治25例下眼睑缺损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48~83岁。下眼睑缺损原因:基底细胞癌9例,鳞状细胞癌11例,皮脂腺癌5例。肿瘤切除后下眼睑缺损范围达50%~100%。病程3个月... 目的总结下眼睑全层缺损的修复再造经验。方法1994年7月-2005年6月,收治25例下眼睑缺损患者。男11例,女14例;年龄48~83岁。下眼睑缺损原因:基底细胞癌9例,鳞状细胞癌11例,皮脂腺癌5例。肿瘤切除后下眼睑缺损范围达50%~100%。病程3个月~5年,术前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手术采用长20 mm、宽5~6 mm自体耳软骨游离移植作为眼睑内层,切取30 mm×12 mm~50 mm×20 mm的额部皮瓣作为眼睑外层再造眼睑。结果术后患者皮瓣均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均未形成继发性缺损,创面Ⅰ期愈合。8例术后4~5 d出现浅层点状角膜炎,经滴抗生素眼药水后治愈。25例均获随访6个月~5年。2例皮脂腺癌浸及泪小点,连同部分泪小管被切除致溢泪;2例下眼睑轻度外翻致轻度闭合不全。再造眼睑外形美观,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匹配良好。随访期恶性肿瘤均无复发。结论额部皮瓣移位联合耳软骨移植是修复下眼睑全层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眼睑全层缺损 额部皮瓣 耳软骨 眼睑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丽汀治疗玻璃体出血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王班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评估沃丽汀在治疗玻璃体出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9例玻璃体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眼用沃丽汀治疗。对照组30例用一般活血化淤治疗法,分别观察视力提高情况及眼B超好转情况以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显... 目的评估沃丽汀在治疗玻璃体出血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9例玻璃体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眼用沃丽汀治疗。对照组30例用一般活血化淤治疗法,分别观察视力提高情况及眼B超好转情况以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6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沃丽汀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副作用方面,有4例患者服用沃丽汀后觉轻度胃肠道不适,不影响治疗。结论沃丽汀在治疗的玻璃体出血方面有明显的疗效,副作用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丽汀 玻璃体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与疗效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晓燕 叶亲颖 +2 位作者 邓小宁 梁晓东 王班伟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870-871,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及疗效。方法:对156例(156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的血糖控制及手术时机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空腹血糖选在7.77 mmol/L以下的98例,7.77 mmol/L^9 mmol/L的42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及疗效。方法:对156例(156眼)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前的血糖控制及手术时机及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空腹血糖选在7.77 mmol/L以下的98例,7.77 mmol/L^9 mmol/L的42例,>9 mmol/L的16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恢复与术前血糖无显著关系。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只要血糖控制相对稳定而无其他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在手术技术的娴熟条件下,尽早手术,便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术后患者的眼底观察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白内障 血糖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胬肉逆行切除联合丝裂霉素、羊膜移植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叶亲颖 《眼科学报》 2005年第4期110-113,123,共5页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术中单独或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施行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敷贴术114例;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119例;逆行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和羊膜移植术127例,观察术后复发率及其并... 目的:探讨胬肉切除术中单独或联合应用丝裂霉素,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别施行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敷贴术114例;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119例;逆行胬肉切除联合丝裂霉素和羊膜移植术127例,观察术后复发率及其并发症。随访6~18个月。结果:复发率:联合手术组(0.79%)明显低于丝裂霉素(5.26%)和羊膜移植组(6.72%),差异非常显著(x2=7.4517、10.622、P值均<0.01)。手术创面修复时间,丝裂霉素组(10±2.8)d明显长于羊膜移植组(4.8±2.1)d和联合手术组(5.0±2.3)d。差异非常显著(q=2.29,22.74P值均<0.01)。并发症:角膜上皮缺损,单纯丝裂霉素组最多见(10.5%)较单纯羊膜移植组(0%x2=13.2P<0.001)和联合组(0.8%x2=211.2P<0.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结膜充血、眼部刺激症单纯丝裂霉素组明显较单纯羊膜移植组或联合手术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秩和检验P均<0.01)。结论:采用逆行切除胬肉联合术中丝裂霉素敷贴和羊膜移植可进一步降低胬肉术后复发率,同时具有充血、刺激症轻,并且避免了严重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羊膜 翼状胬肉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外伤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1 位作者 黎立军 黄晓燕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8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住院128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导致青光眼的原因依次为前房积血、晶体脱位、继发性感染、房角劈裂、粘连性角膜白斑、晶体破裂、上皮植入性囊肿。... 目的探讨眼外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愈后。方法对住院128例眼外伤继发性青光眼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导致青光眼的原因依次为前房积血、晶体脱位、继发性感染、房角劈裂、粘连性角膜白斑、晶体破裂、上皮植入性囊肿。予药物保守或手术治疗后,眼压控制正常,占95.18%。结论本组病例导致眼压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前房积血,治疗除积极降眼压外,及时去除病因是治疗的关键,继发感染者愈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继发性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被引量:1
9
作者 黎立军 黄燕 王班伟 《现代医院》 2006年第7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127例234眼,根据弱视程度,注视性质采取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不同程度弱视的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加进...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方法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127例234眼,根据弱视程度,注视性质采取遮盖、精细目力训练、CAM视觉刺激、红光闪烁、后像或光刷综合治疗。结果综合治疗组不同程度弱视的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加进步)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基本治愈率:治疗组80%,对照组42%,两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综合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愈率高,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屈光不正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黎立军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只眼植入SN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另1只眼植入SA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并发症及患者主观感觉。随访时间(12... 目的探讨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对4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1只眼植入SN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另1只眼植入SA60ATAcrysof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并发症及患者主观感觉。随访时间(12±2.5)个月。结果术后两组视力、色觉、对比敏感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滤蓝光型人工晶状体组的蓝视、眩光现象极少,未见晶状体相关并发症。结论蓝光滤过型 SN60AT Acrysof人工晶状体具有与传统一片式的SA60AT Acrysof人工晶状体一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视功能表现,主现感觉视物柔和、色彩自然,更易于临床手术中的植入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蓝光滤过 白内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黎立军 《现代医院》 2006年第7期64-66,共3页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9例10眼、广泛睑球粘连6例,急性化学伤碱烧伤5例6眼,热烧伤2例,结膜乳头状瘤1例,结角膜鳞状上皮癌1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大泡性... 目的 探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眼表疾病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就诊的复发性翼状胬肉9例10眼、广泛睑球粘连6例,急性化学伤碱烧伤5例6眼,热烧伤2例,结膜乳头状瘤1例,结角膜鳞状上皮癌1例,角膜溃疡穿孔5例,大泡性角膜病变3例,共32例34眼。分别进行了羊膜移植术。术后观察视力、裂隙灯检查角膜上皮修复情况,羊膜成活情况及新生血管长入情况。随访观察3~24个月。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羊膜植片的急性排斥反应和感染现象。急性严重化学伤5例抢救成功。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睑球粘连5眼恢复了眼球运动并提高了视力。胬肉有1眼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 新鲜羊膜为眼表重建提供了一种物美价廉的生物材料,采用新鲜羊膜移植治疗严重复杂眼表疾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羊膜移植 眼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黎立军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42-243,250,共3页
目的;观察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应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19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随访5~8a,(平均6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远期成功率为53.3%;眼压由术前的(4... 目的;观察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应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19例21眼难治性青光眼,术后随访5~8a,(平均6a),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其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组远期成功率为53.3%;眼压由术前的(45.39±13.14)mmHg降至术后的(18.32±6.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导致手术失败并发症为:引流盘周纤维包裹6眼(28.6%),引流管口堵塞2眼(9.5%),引流管暴露1眼(4.8%),角膜内皮失代偿1眼(4.8%)。结论:应用青光眼减压阀植入手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相对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阀 难治性青光眼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晓燕 叶亲颖 +1 位作者 王班伟 李彩苹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4期4335-4335,共1页
目的:评价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用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到我院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的病例共8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沃丽汀3mg,3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3次/d。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视... 目的:评价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的疗效。方法:选用2002年2月至2005年6月到我院确诊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的病例共81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沃丽汀3mg,3次/d,对照组口服复方丹参片3片,3次/d。2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视力、眼底及视野的改变,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度的胃肠不适,但仍坚持治疗,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1.1%(P<0.01),治疗组及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60.0%及36.1%(P<0.05)。结论:沃丽汀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疗效显著,给药方便,能缩短病程,仅有轻度的胃肠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病变 沃丽汀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电子琴练习对轻中度屈光性弱视治疗的观察
14
作者 黎立军 黄燕 王班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0期68-69,共2页
目的探讨电子琴视谱练习对轻中度屈光不正弱视治疗的效果。方法11名儿童均为双眼弱视,注视性质为中心注视,己中止普通弱视治疗至少三个月,视力进展少于一行,立体视改善少于20秒(Titmus立体视检测图),全部1%阿托品眼膏点眼,每天3次,3天... 目的探讨电子琴视谱练习对轻中度屈光不正弱视治疗的效果。方法11名儿童均为双眼弱视,注视性质为中心注视,己中止普通弱视治疗至少三个月,视力进展少于一行,立体视改善少于20秒(Titmus立体视检测图),全部1%阿托品眼膏点眼,每天3次,3天后电脑、检影验光,常规处方配戴矫正眼镜3周后,作为期一年的初级电子琴训练,检查视力及立体视锐度。结果视力:治愈9眼(40.9%),进步7眼(31.8%),无效6眼(27.3%);立体视:11名中10名立体视锐度提高>20秒。结论少儿学习键盘乐器弹奏有益于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增加兴趣,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早期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都得到普遍开展,融入弱视患儿的治疗中,无疑是一举多得,值得我们继续探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琴 弱视 立体视 弱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巩膜上腔麻醉在眼球穿通伤修复术中应用
15
作者 黄燕 王班伟 黎立军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17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巩膜上腔麻醉在眼球穿通伤修复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眼球穿通伤修复术46例采用巩膜上腔麻醉:表面麻醉后从结膜伤口用注水虹膜恢复器沿眼球壁至球后巩膜上腔注入1~1.5ml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观察术... 目的探讨小剂量巩膜上腔麻醉在眼球穿通伤修复术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眼球穿通伤修复术46例采用巩膜上腔麻醉:表面麻醉后从结膜伤口用注水虹膜恢复器沿眼球壁至球后巩膜上腔注入1~1.5ml2%利多卡因和0.75%布比卡因等量混合液。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其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在注药后1~2min达到I级(63%)和Ⅱ级(37%)麻醉,都能很好配合手术,无球后麻醉并发症。结论小剂量巩膜上腔麻醉对于眼球外伤修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巩膜上腔麻醉 眼球穿通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的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班伟 蒋兆荣 +2 位作者 李丹 陈冰 段海霞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81-382,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的术后泪膜稳定性。方法 237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9例(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B组128例(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分别于术后1、7d和1、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切口的术后泪膜稳定性。方法 237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139例(眼)采用巩膜隧道切口,B组128例(眼)采用透明角膜切口,分别于术后1、7d和1、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自主感觉。结果术后1、7d,两组的泪液分泌均较术前明显增多(P<0.01);术后1d,两组的BUT较术前明显缩短(P<0.01),以后逐渐延长。A、B两组的泪液分泌和BUT分别于术后1、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术后自我感觉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1)。结论巩膜隧道切口在白内障手术中对减少术后干眼和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 泪膜 巩膜隧道切口 透明角膜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海霞 郭凯 王班伟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59,共4页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疾病常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其氧化损伤机制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鲜有研究报道。 目的探讨BDNF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 背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新生血管性疾病常导致不可逆性视力丧失,其氧化损伤机制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是否具有保护作用鲜有研究报道。 目的探讨BDNF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 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J幼鼠完全随机分为OIR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OIR组将日龄为7 d(P7)的幼鼠与哺乳母鼠同时置于体积分数为(75±3)%氧气的环境下喂养5 d,然后返回正常环境中饲养,以建立OIR模型。分别取2个组P17幼鼠各3只处死后分离眼球,制备视网膜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目;另各组选取3只幼鼠行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dextran)眶后注射制备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分布。分别于2个组取P13、P15、P17小鼠各3只处死后提取视网膜组织,Western blot法检测2个组幼鼠视网膜组织中BDNF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结果组织病理学研究显示,正常对照组P17小鼠视网膜内界膜光滑,未见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而OIR同龄小鼠可见大量突破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和新生血管管腔。正常对照组和OIR组P17小鼠视网膜突破内界膜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分别为(1.70±0.68)个和(45.3±3.13)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5,P=0.00)。视网膜铺片显示,正常对照组P17幼鼠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毛细血管呈网状分布;而OIR组P17小鼠视网膜血管迂曲,毛细血管网状结构消失,可见大量视网膜无灌注区。OIR组P15、P17幼鼠视网膜组织中BDNF相对表达量为263.992±9.451和218.432±9.710,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0.324±7.779和115.846±7.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2、42.3,P〈0.05)。 结论BDNF在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趋势与OIR模型鼠新生血管形成的变化趋势一致,BDNF表达变化可能与OIR的病理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低氧/并发症 视网膜新生血管/病理 动物模型 近交系C57BL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9
18
作者 蒋兆荣 段海霞 +1 位作者 杜振亚 王班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63-866,共4页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11/2018-06就诊于本院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220例440眼,根据是否并发睫毛蠕形螨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每组110例220眼,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项... 目的:分析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6-11/2018-06就诊于本院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220例440眼,根据是否并发睫毛蠕形螨感染将其分为未感染组和感染组,每组110例220眼,检测对比两组患者各项眼部功能指标,评估睫毛蠕形螨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感染组患者瘙痒感、异物感、眼痛、干涩感等临床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眼红、分泌物增多、疲劳感、畏光等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量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且感染组低于非感染组(P<0.05);非感染组角膜染色评分及睑板腺分泌功能评分均低于感染组(P<0.05)。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睫毛蠕形螨感染后更容易出现瘙痒、干涩、眼痛等症状,增加角结膜上皮损害,重视蠕形螨感染检查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板腺功能障碍 蠕形螨感染 泪液分泌 睑板腺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兆荣 段海霞 +1 位作者 陈冰 王班伟 《广西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1894-1900,共7页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00只大鼠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慢性青光眼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损伤的改善作用,并基于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RHOA)/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通路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取100只大鼠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将建模成功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LBP组、水仙环素组和LBP+水仙环素组,各20只。另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建模成功后,分别给予LBP组、水仙环素组大鼠200 mg/kg LBP、1 mg/kg水仙环素灌胃,给予LBP+水仙环素组200 mg/kg LBP联合1 mg/kg水仙环素灌胃,给予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蒸馏水灌胃,连续干预8周。于造模前、给药前、给药8周后测量各组大鼠的眼压。给药8周后取各组大鼠的右眼视网膜组织,观察视网膜组织形态,并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和一氧化氮水平,RGC凋亡情况,以及视网膜中RHOA、ROCK1、Caspase-3、缺氧诱导因子1ɑ(HIF-1ɑ)、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PI3K(p-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变薄,细胞排列稀疏,膜盘间隙出现空泡,眼压升高、RGC凋亡数量增加,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醇和一氧化氮水平、p-PI3K/PI3K比值和p-AKT/AKT比值均升高,视网膜组织中RHOA、ROCK1、Caspase-3、HIF-1ɑ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均P<0.05)。(2)与模型组相比,LBP组大鼠视网膜组织增厚,细胞排列较整齐,膜盘间隙空泡减少,眼压降低、RGC凋亡数量减少,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醇和一氧化氮水平、p-PI3K/PI3K比值和p-AKT/AKT比值均下降,视网膜组织中RHOA、ROCK1、Caspase-3、HIF-1ɑ蛋白表达水平下调,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增高(均P<0.05);而水仙环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排列稀疏,上述指标的变化与LBP组相反(均P<0.05)。(3)与LBP组相比,LBP+水仙环素组大鼠视网膜组织较薄,细胞排列稀疏,眼压升高、RGC凋亡数量增加,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醇和一氧化氮水平、p-PI3K/PI3K比值和p-AKT/AKT比值均升高,视网膜组织中RHOA、ROCK1、Caspase-3、HIF-1ɑ蛋白表达水平上调,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降低(均P<0.05)。结论LBP可通过抑制RHOA/ROCK1通路,以抑制其下游PI3K/AKT通路,并影响HIF-1ɑ表达,从而缓解视网膜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RGC免受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青光眼 枸杞多糖 Ras同源基因家族成员A 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 视网膜 神经节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阳 王班伟 《临床眼科杂志》 2014年第4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焦虑、抑郁及眼内压的影响,探索将心理干预应用于PACG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法。方法将48例PAC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及放松治疗外,其他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相同。分别于...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焦虑、抑郁及眼内压的影响,探索将心理干预应用于PACG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法。方法将48例PAC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除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及放松治疗外,其他术前准备、手术方式均相同。分别于入院时、术前1 d晚上、术后1 d和出院时检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抑郁量表评分,隔日测量眼内压,t检验分析组内及组间差异。结果两组入院时焦虑、抑郁评分及眼内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在术前1 d,术后1 d及出院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焦虑值相比分别是24.85±4.22 vs 36.82±3.76(P<0.01),24.23±4.73 vs 37.82±3.23(P<0.01),22.27±4.16 vs 25.68±3.64(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抑郁值相比分别是27.58±3.73 vs 29.86±4.35(P=0.02),27.62±4.59 vs 30.45±4.77(P=0.02),23.62±3.56 vs 26.5±3.6(P<0.01),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干预组的眼内压仅在术前1d和出院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是31.27±7.30 vs 34.95±6.00(P=0.032),18.23±2.32 vs 19.68±2.12(P=0.01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术前和术后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维持术后平稳的眼内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焦虑 抑郁 心理干预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