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内皮素-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华英 崔娅晖 +1 位作者 郑连红 王琮民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内皮素-1(ET-1)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随机数...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内皮素-1(ET-1)表达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北省邯郸市中医院2020年1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患者均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组患者加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均治疗14 d。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1.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5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血清MCP-1、ET-1、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2.86%比14.29%,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内皮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右莰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内皮素-1 氧化应激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2
作者 王琮民 闫纪琳 +3 位作者 李海涛 牛丽辉 王敏 姜黎黎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6-11,共6页
目的观察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建立急性... 目的观察褪黑素腹腔注射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他5组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造模成功后开始给药,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褪黑素5、10、15 mg/kg,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15 mg/kg。给药方式均为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给药7 d。给药结束后24 h,采用Longa生物学评分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氧化还原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炎性因子TNF-ɑ、IL-6、IL-1β。处死大鼠后分离脑组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TUNEL法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结果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0、(3.91±0.63)、(3.23±0.52)、(2.67±0.45)、(1.84±0.47)、(1.66±0.43)分,其中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相比,P均<0.05。褪黑素高剂量组血清MDA、SOD、TNF-ɑ、IL-6、IL-1β水平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其余各组大鼠血清MDA、SOD、TNF-ɑ、IL-6、IL-1β水平组间相比,P均<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受损严重,细胞分布稀疏凌乱,细胞空泡化严重,细胞核溶解现象严重;与模型组相比,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细胞病变现象减轻,褪黑素低剂量组与褪黑素中剂量组中少数细胞空泡化,细胞核溶解固缩现象减少,褪黑素高剂量组以及阳性对照组未见细胞核溶解固缩现象,细胞分布均匀整齐。假手术组、模型组、褪黑素低剂量组、褪黑素中剂量组、褪黑素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2%±0.67%、48.18%±5.23%、32.26%±3.24%、25.28%±2.63%、12.82%±1.56%、12.54%±1.23%,其中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率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0.05,其余组间相比,P均<0.05。褪黑素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阳性对照组相比,P均>0.05;其余各组大鼠脑组织中Notch1、Hes1蛋白相对表达量组间相比,P均<0.05。结论高剂量(15 mg/kg)褪黑素腹腔注射可改善急性脑梗死大鼠的神经细胞损伤凋亡情况,褪黑素改善神经细胞损伤凋亡的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Hes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Hes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急性脑梗死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Notch1/Hes1信号通路 NOTCH1 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BDNF/TrkB/PI3K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琮民 闫纪琳 +3 位作者 李海涛 牛丽辉 王敏 苗玲 《中医药导报》 2022年第5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究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BDNF/TrkB/PI3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电针+抑制剂组,每组15只... 目的:探究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BDNF/TrkB/PI3K)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线栓法构建脑梗死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抑制剂组、电针+抑制剂组,每组15只,另随机取15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抑制剂组、电针+抑制剂组大鼠经右侧脑室注射10μg/kg K252a,电针组、电针+抑制剂组大鼠对百会、风府、心俞、内关4个穴位进行电针干预,1次/d,连续干预7 d。干预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大鼠脑梗死面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8、TNF-ɑ、IL-2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DNF/TrkB/PI3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血清IL-8、IL-2、TNF-ɑ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BDNF、TrkB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血清IL-8、IL-2、TNF-ɑ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BDNF、TrkB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均明显升高(P<0.05);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血清IL-8、IL-2、TNF-ɑ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BDNF、TrkB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均明显降低(P<0.05);电针+抑制剂组大鼠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电针组比较,电针+抑制剂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及血清IL-8、IL-2、TNF-ɑ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BDNF、TrkB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可通过激活BDNF/TrkB/PI3K信号通路,减轻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电针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 脑组织 炎症反应 神经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困境与多元化培养策略研究——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4
作者 张春 吕晶 王琮民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的践行者,也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河北省老龄化形势,从需求量、需求度、需求紧迫性三个维度阐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从基本特征、专业能力、人才培养、体... 河北省人口老龄化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的践行者,也是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河北省老龄化形势,从需求量、需求度、需求紧迫性三个维度阐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从基本特征、专业能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等方面总结我省养老服务人才现状及培养困境,并多角度、多元化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高服务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服务人才 培养策略 河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安全性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14
5
作者 杨直堂 苏进营 +4 位作者 刘志军 王琮民 王友明 盛学文 刘保国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20期2217-2221,共5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安全性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脑梗死急性期组、脑梗死亚急性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组接受72h的替罗非班+胞二磷...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脑梗死不同时期的安全性及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120例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为脑梗死急性期组、脑梗死亚急性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死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组接受72h的替罗非班+胞二磷胆碱治疗后,再继续行对照组治疗方案。各组分别于替罗非班治疗前及治疗后,行血小板计数、血尿、便血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同时采用NIHSS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定,采用ELISE检测P选择素表达水平,于治疗后第2天行头颅CT检查。结果在替罗非班治疗结束后,脑梗死急性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血尿、便血及颅内出血,3组血小板计数及P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急性期组NIHSS评分及P选择素均较亚急性期组及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脑梗死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应用是安全的,能降低血小板的活化,且在脑梗死急性期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期 亚急性期 替罗非班 安全性 血小板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别因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淑娟 王琮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雌性组和雄性组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单侧栓塞模型,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行TTC染色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手术过程采用... 目的探讨性别因素对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雌性组和雄性组各12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单侧栓塞模型,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行TTC染色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手术过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两组梗死前、栓塞后即时、再灌注24 h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血流值。结果再灌注24 h时,雌性组与雄性组脑梗死体积分别为(28.4±3.3)%、(42.0±2.9)%,P<0.05。梗死前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基础值分别为(153±19)、(211±23)pu,P<0.05;栓塞后即时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值分别为(47±2)、(77±20)pu,P<0.05,与梗死前比较,雌性组与雄性组血流值分别减少(67±3)%、(62±11)%,P>0.05;再灌注24 h雌性组与雄性组脑血流值分别为(158±4)、(103±10)pu,P<0.05,分别恢复为基础值的(103±10)%、(90±13)%,P>0.05。结论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梗死体积较小,其机制可能与雌性大鼠基础脑血流值较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性别 梗死体积 脑血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损伤与半暗带锌离子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淑娟 王琮民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055-2057,2060,共4页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脑梗死体积及皮质半暗带区锌离子(Zn2+)的水平,分析讨论Zn2+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0)、大脑中动脉栓塞组(MCAO组,n=40... 目的检测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在再灌注不同时间窗脑梗死体积及皮质半暗带区锌离子(Zn2+)的水平,分析讨论Zn2+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组织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40)、大脑中动脉栓塞组(MCAO组,n=40)、Zn2+螯合剂+MCAO组(TPEN+MCAO组,n=40)。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灌注后0、3、12、24h将大鼠断头取脑,冷冻切片,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LOZEX-F图像扫描确定脑梗死体积;采用新型荧光探针FLOUZin-3检测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时大鼠脑内皮质半暗带区Zn2+的阳性细胞数及荧光强度;采用Pearson法分析Zn2+水平与脑梗死体积间的相关性。结果 (1)SHAM组大鼠未出现脑梗死,MCAO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随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与MCAO组大鼠相比,TPEN+MCAO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减少(P<0.05);(2)FLOUZin-3染色显示,SHAM组大鼠皮质半暗带区未出现Zn2+染色阳性细胞,MCAO组皮质半暗带区Zn2+阳性细胞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增加而增多,与MCAO组大鼠相比,TPEN+MCAO组的Zn2+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CAO组大鼠皮质半暗带区FLOUZin-3染色阳性细胞数与脑梗死体积之间呈高度正相关(r=0.921,P<0.05)。结论较高浓度Zn2+可能为内源神经毒物在缺血性脑卒中脑损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创伤和损伤 再灌注 脑损伤 半暗带 锌离子螯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雄性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脑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淑娟 王琮民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性别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取雌、雄健康SD大鼠各12只,分别记为F组和M组,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并测量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新型荧... 目的:研究性别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早期脑损伤的影响。方法:随机取雌、雄健康SD大鼠各12只,分别记为F组和M组,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中动脉栓塞模型,于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采用TTC染色并测量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监测大鼠脑内活性氧自由基(ROS)阳性细胞数目并检测平均荧光强度。结果:缺血2 h再灌注24 h内,F组和M组大鼠的死亡率分别为8.33%和1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TC染色显示,F组脑梗死体积为(21.42±3.54)%,M组为(40.01±4.92)%,F组小于M组(P<0.05);H2DCF-DA染色显示,F组和M组的脑缺血半暗带区ROS阳性细胞数目分别为8.56±1.89和19.04±1.37,F组少于M组(P<0.05),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为20.58±0.89和39.25±1.41,F组少于M组(P<0.05)。结论:雌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在短期内较轻,其机制可能与雌性大鼠脑组织抑制氧自由基能力较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因素 脑缺血 脑梗死 体积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月胎儿骨松质金属微量元素的应用性检测
9
作者 关华 张纯清 +1 位作者 王琮民 张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79-780,共2页
目的:检测与比较足月胎儿不同部位干骨骨松质中Ca、Fe、Zn、Cu以及Mn等金属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30例足月胎儿新鲜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胸骨的骨松质标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腰椎骨... 目的:检测与比较足月胎儿不同部位干骨骨松质中Ca、Fe、Zn、Cu以及Mn等金属微量元素的含量,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收集30例足月胎儿新鲜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胸骨的骨松质标本,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腰椎骨松质中Ca、Cu、Zn、Fe、Mn干骨含量分别为5663.12、0.28、84.11、15.15和0.28μg/g,髂骨骨松质分别为6246.11、0.35、93.83、19.52和0.09μg/g,股骨头骨松质分别为5379.76、0.26、73.91、14.59和0.18μg/g,胸骨骨松质分别为3519.63、0.52、74.35、22.25和0.45μg/g。结论:Ca、Cu、Zn、Fe、Mn5种金属微量元素在腰椎、股骨头、髂骨以及胸骨骨松质中的含量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松质 足月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普拉克索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早期脑损伤保护作用
10
作者 郭淑娟 王琮民 《齐鲁医学杂志》 2016年第2期188-189,192,共3页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早期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探讨R+PPX对CIR早期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CIR模型,缺血时间2h后,采用抽签方法将100只...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早期活性氧(ROS)生成的影响,探讨R+PPX对CIR早期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CIR模型,缺血时间2h后,采用抽签方法将100只健康雄性大鼠分为假手术组(A组,n=20)、CIR组(B组,n=30)、R+PPX注射CIR组(C组,n=50)3组。于再灌注8和24h时,行TTC染色,LOZEX-F扫描计算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二氯荧光素(H2DCF-DA)探针监测大鼠脑内ROS阳性细胞数目和荧光强度。结果制作CIR模型的过程中,A、B、C 3组大鼠的肛温、心率、动脉压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未出现脑梗死,再灌注8h时,C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B组(F=15.32,P<0.05),但再灌注24h时,B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再灌注8h时,C组ROS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B组(F=25.72,P<0.05),但再灌注24h时,B、C两组的ROS阳性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R+PPX预处理可以明显减少CIR早期大鼠体内的ROS生成水平及脑梗死体积,从而对CIR早期脑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普拉克索 再灌注损伤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齿状回内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对睡眠剥夺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晶 王琮民 +1 位作者 刘鑫 闫纪琳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7-240,246,共5页
目的:探究海马齿状回(DG)内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AR)对睡眠剥夺(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剥夺杆式睡眠剥夺仪建立21 d(18 h/d)慢性SD模型。动物分为4组(n=6):对照组,ISO组(异丙肾上腺素组),SD组和SD+IS... 目的:探究海马齿状回(DG)内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beta-AR)对睡眠剥夺(S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应用剥夺杆式睡眠剥夺仪建立21 d(18 h/d)慢性SD模型。动物分为4组(n=6):对照组,ISO组(异丙肾上腺素组),SD组和SD+ISO组。每天训练前30 min,以0.5 ml/min速度向DG区微量注入ISO(2 mg/μl)或盐水1 ml。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海马DG区c-Fo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D组大鼠前4 d逃逸时间显著增加(P<0.01),且第5日目标象限时间比和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SD组相比SD+ISO组上述行为学指标显著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SD组大鼠海马DG区c-Fos和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然而与SD组比较,SD+ISO组两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均<0.05)。结论:海马DG区beta-AR激活可改善SD诱发的空间学习和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DG区c-Fos和BDNF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齿状回 beta肾上腺素能受体 睡眠剥夺 学习记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晶 王琮民 +1 位作者 王险峰 姚春霞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2022年第14期131-133,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加深,相关养老问题尤其是养老服务问题已凸显出来。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较高,对医护需求较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满足老年人对医和养的需求。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践行者也是决定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服务...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加深,相关养老问题尤其是养老服务问题已凸显出来。老年人患慢性病比例较高,对医护需求较大,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可满足老年人对医和养的需求。养老服务人才是养老服务践行者也是决定医养结合等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关键。因此,本文主要分析养老服务人才需求,人才建设困境,提供人才建设策略,为壮大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提高养老人才服务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养老服务人才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琮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年第11期230-230,共1页
21世纪摄影测量已经进入了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数字摄影测量为GIS数据的获取注入了很多活力。利用数字摄影测量,GIS可以获得数字线划图(DLG)、DEM和DOM等形式多样的数据,并且这种数据的获取又是以高效率、高精度为前提的。本文对水利工程... 21世纪摄影测量已经进入了数字摄影测量时代,数字摄影测量为GIS数据的获取注入了很多活力。利用数字摄影测量,GIS可以获得数字线划图(DLG)、DEM和DOM等形式多样的数据,并且这种数据的获取又是以高效率、高精度为前提的。本文对水利工程测量中数字摄影测量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仅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测量系统 水利工程 应用情况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睡眠剥夺大鼠行为能力及激活PI3K/AKT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王艳伟 单铁强 +3 位作者 王琮民 姜柳 韩长海 时卫刚 《职业与健康》 CAS 2024年第8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 分析枸杞多糖对睡眠剥夺大鼠海马区自噬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以及大鼠行为能力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改善大鼠睡眠剥夺的分子机制。方法 ... 目的 分析枸杞多糖对睡眠剥夺大鼠海马区自噬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以及大鼠行为能力的影响,探讨枸杞多糖改善大鼠睡眠剥夺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多平台水环境”建立实验性剥夺睡眠大鼠18只将其分为睡眠剥夺组、枸杞多糖组和艾司唑仑3个组,选择健康大鼠为正常组。枸杞多糖组和艾司唑仑组每日分别灌胃枸杞多糖和艾司唑仑,睡眠剥夺组和正常组每日灌胃相同体积的三蒸水,4个组均持续灌胃28 d。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行为能力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海马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免疫印迹技术评估大鼠海马区自噬蛋白: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cl-2 homologous domain protein antibody,Beclin 1)及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Ⅰ(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Ⅰ,LC3Ⅰ)的含量;PI3K及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inositol 3 kinase,p-PI3K)、AKT及磷酸化丝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 threonine kinase,p-AKT)的含量。结果 睡眠剥夺组与正常组相比,大鼠的逃避潜伏期[(41.98±5.27)s]、延长穿台次数[(9.56±1.46)次]减少(均P<0.05);海马组织中MDA[(3.55±0.46)mmol/L]含量升高、SOD[(7.62±1.20)U/L]含量降低(均P<0.01);海马区自噬蛋白Beclin 1(1.60±0.17)、LC3Ⅱ/LC3Ⅰ(1.18±0.14)的含量均升高(均P<0.05),p-PI3K/PI3K(0.28±0.05)及p-AKT/AKT(0.40±0.07)含量均降低(均P<0.05)。枸杞多糖组与睡眠剥夺组相比,大鼠逃避潜伏期[(29.79±4.01)s]缩短、穿台次数[(16.01±2.29)次]增多(均P<0.05);海马组织中MDA[(2.31±0.38)mmol/L]含量降低、SOD[(14.25±1.89)U/L]含量升高(均P<0.01);海马区自噬蛋白Beclin 1(1.02±0.16)、LC3Ⅱ/LC3Ⅰ(0.80±0.12)的含量均降低(均P<0.05),p-PI3K/PI3K(0.52±0.08)及p-AKT/AKT(0.64±0.09)含量均升高(均P<0.05)。枸杞多糖组和艾司唑仑组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枸杞多糖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海马的过度自噬来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睡眠剥夺 自噬蛋白 PI3K/AKT通路 行为能力
原文传递
R(+)普拉克索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淑娟 王琮民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体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及其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抽签方法均分60只大鼠为3组:假手术(sham)组,中动脉栓塞(MCAO)组,R+PPX注射... 目的研究R(+)普拉克索(R+PPX)对急性脑缺血大鼠体内氧自由基生成的影响,及其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2 h再灌注模型,抽签方法均分60只大鼠为3组:假手术(sham)组,中动脉栓塞(MCAO)组,R+PPX注射中动脉栓塞(R+PPX+MCAO)组。于再灌注8 h和24 h时,采用TTC磷酸盐染色、LOZEX-F图像扫描确定脑梗死体积,用新型荧光探针H2DCF-DA监测大鼠脑内氧自由基(ROS)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1)sham组大鼠未出现脑梗死,再灌注8 h和24 h时,MCAO、R+PPX+MCAO两组均出现脑梗死(P<0.05)。再灌注8 h时,R+PPX+MCAO组样本的脑梗死体积明显小于MCAO组(P<0.05),但再灌注24 h时,MCAO、R+PPX+MCAO两组的脑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3)再灌注8 h时,R+PPX+MCAO组的ROS阳性细胞数明显少于MCAO组(P<0.05),但再灌注24 h时,这两组的ROS阳性细胞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R+PPX干预可以明显减少再灌注早期脑缺血大鼠组织ROS细胞生成及减少脑梗死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普拉克索 急性脑缺血 梗死体积 氧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酸乙酯调控TXNIP/NLRP3/Caspase-1通路对缺氧缺血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申慧英 郝月梅 +5 位作者 李晓静 乔素兰 王光祖 郑连红 王琮民 布兰娜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2年第10期2024-2030,共7页
目的探究丙酮酸乙酯(EP)调控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 目的探究丙酮酸乙酯(EP)调控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8 mg·kg^(-1))组,EP低、高剂量(1.5、3.0 mg·kg^(-1))组,EP(3 mg·kg^(-1))+白藜芦醇(Res,30 mg·kg^(-1),TXNIP抑制剂)组。通过左颈总动脉结扎及缺氧处理构建HIBI大鼠模型,于造模24h后开始ip给药,每天1次,连续2周。采用Longa评分对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估;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含量;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海马超微结构;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病理学情况;TUNEL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中TXNIP/NLRP3/Caspase-1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Longa评分、海马组织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凋亡指数(AI)、以及TXNIP、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EP低、高剂量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明显改善;与EP高剂量组比较,EP+Res组Longa评分、IL-1β和IL-18水平、神经元AI以及TXNIP、NLRP3、ASC、cleaved Caspase-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神经元损伤、海马组织病理学程度改善更明显。结论EP可能通过抑制TXNIP/NLRP3/Caspase-1通路来减轻HIBI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乙酯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 核苷酸结合域样受体蛋白3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
原文传递
基于企业管理视角的养老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17
作者 吕晶 王琮民 +2 位作者 王险峰 姚春霞 颜贺欣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2年第22期99-101,共3页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此,本文从企业管理视角,分析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必须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此,本文从企业管理视角,分析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和发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管理 养老服务机构 人才队伍建设 对策研究
原文传递
姜黄素通过调节自噬改善睡眠剥夺小鼠认知功能及抑郁样行为的作用
18
作者 孙婷婷 王琮民 +3 位作者 董静 单铁强 宋亚娟 祁皎 《职业与健康》 2025年第2期177-180,185,共5页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组织内自噬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kinase,AKT)通路蛋白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拮抗睡眠剥夺诱导的认知功能及抑郁样... 目的分析姜黄素对睡眠剥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抑郁样行为及海马组织内自噬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苏氨酸激酶(serine kinase,AKT)通路蛋白的影响,探讨姜黄素拮抗睡眠剥夺诱导的认知功能及抑郁样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改良平台水环境”法制备剥夺睡眠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睡眠剥夺组及姜黄素组。姜黄素组腹腔分别注射姜黄素10和20 mg/kg,正常对照组和睡眠剥夺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每日1次,持续7天。水迷宫实验测量各组小鼠的认知功能;敞箱实验、糖水偏好实验评估各组小鼠的抑郁样行为;蛋白印迹法分析海马组织内自噬蛋白:Bcl-2同源结构域蛋白抗体(Beclin 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LC3I)的含量,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PI3K、磷酸化丝苏氨酸激酶(p-AKT)/AK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睡眠剥夺小鼠逃避潜伏期[(43.79±6.17)s]延长,穿越平台数[(10.48±1.28)次]减少(均P<0.01);穿越格子数(53.27±7.99)、直立次数(45.63±6.56)、糖水偏好率[(32.61±4.97)%]均降低(均P<0.01);海马组织内Beclin 1(1.58±0.16)、LC3Ⅱ/LC3I(1.21±0.16)水平均上升(均P<0.01),p-PI3K/PI3K(0.26±0.03)及p-AKT/AKT(0.40±0.05)水平均下降(均P<0.01)。与睡眠剥夺组比较,姜黄素组逃避潜伏期[(31.89±3.81、27.01±3.41)s]缩短,穿越平台数[(16.57±1.90、20.26±2.55)次]增加(均P<0.01);穿越格子数(95.39±13.88、114.76±14.94)、直立次数(74.32±7.99、86.25±9.42)、糖水偏好率[(43.09±5.46、51.89±7.38)%]均升高(均P<0.01);海马组织内Beclin 1(1.07±0.11、0.92±0.10)、LC3Ⅱ/LC3I(0.89±0.11、0.72±0.11)水平均下降(均P<0.01),p-PI3K/PI3K(0.51±0.06、0.61±0.06)及p-AKT/AKT(0.59±0.06、0.68±0.07)水平均上升(均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能提高睡眠剥夺小鼠的认知功能并减轻抑郁样行为,这与其激活PI3K/AKT通路抑制海马组织自噬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睡眠剥夺 认知功能 抑郁样行为 自噬 PI3K/AKT通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