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旺细胞在大鼠脱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中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碧菠 戴传昌 +3 位作者 殷德明 金羽青 祁佐良 董佳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自体雪旺细胞在脱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中的迁移情况。方法取SD大鼠坐骨神经20mm,用化学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行大体观察、HE、抗层黏蛋白(Anti-laminin)染色。另取32只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切取自体坐骨神经2mm,置... 目的研究大鼠自体雪旺细胞在脱细胞异体神经基膜管中的迁移情况。方法取SD大鼠坐骨神经20mm,用化学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行大体观察、HE、抗层黏蛋白(Anti-laminin)染色。另取32只雌性SD大鼠,体重250~300g,切取自体坐骨神经2mm,置于分别长10mm的两段大鼠异体脱细胞坐骨神经基膜管之间,形成22mm长的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与同样长度的单纯脱细胞神经基膜管埋入肌间隙中,于5、10、15和20d取材,行HE、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制备的脱细胞神经基膜管外观呈半透明;HE染色示基膜管内未见细胞核存在,基膜管部分不连续;Anti-laminin染色示基膜管深褐色。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于术后各时间点HE染色均可见细胞存在,第15天开始可见S-100阳性雪旺细胞;单纯神经基膜管在各时间点HE染色中均可见细胞存在,未见S-100阳性雪旺细胞。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的自体雪旺细胞可迁移至两侧异体脱细胞神经基膜管远端,为嵌合自体神经的异体脱细胞神经基膜管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旺细胞 体内培养 脱细胞神经基膜管 迁移 S-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修复大鼠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碧菠 戴传昌 +3 位作者 钟斌 金羽青 祁佐良 董佳生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41-44,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方法在两段同种异体大鼠的脱细胞坐骨神经之间置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形成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与单纯基膜管、硅胶管带自体神经、单纯硅胶管、自体神经等其他桥接物比较修复神经缺... 目的寻找一种简单有效,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的方法。方法在两段同种异体大鼠的脱细胞坐骨神经之间置入一段自体坐骨神经,形成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与单纯基膜管、硅胶管带自体神经、单纯硅胶管、自体神经等其他桥接物比较修复神经缺损的效果。结果分组动物实验显示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组的神经功能、形态恢复最佳。结论基膜管-自体神经嵌合体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简单有效,并能延长修复长度,在修复长段周围神经缺损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膜 自体神经 嵌合体 大鼠 周围神经缺损 实验研究 Peripheral NERVE 坐骨神经 修复神经缺损 硅胶管 应用前景 形态恢复 同种异体 神经功能 方法 动物实验 脱细胞 桥接物 显示 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菲薄者隆鼻方法探讨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碧菠 戴传昌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5期546-547,i0007,共3页
目的:探讨鼻部皮肤菲薄者隆鼻术的特点和方法。方法:对于鼻部皮肤菲薄者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或固体硅胶-自体真皮复合体隆鼻,可形成自然外形,增加鼻长度及鼻尖高度,避免皮肤过顶发白甚至假体顶出等并发症。结果:2003年10月 ̄2005... 目的:探讨鼻部皮肤菲薄者隆鼻术的特点和方法。方法:对于鼻部皮肤菲薄者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或固体硅胶-自体真皮复合体隆鼻,可形成自然外形,增加鼻长度及鼻尖高度,避免皮肤过顶发白甚至假体顶出等并发症。结果:2003年10月 ̄2005年10月共用此方法对21例鼻部皮肤菲薄者(其中6例因以前使用单纯固体硅胶或注射隆鼻后外形不佳原假体取出后皮肤受损但仍要求隆鼻者)实行隆鼻术,均取得良好效果,外形自然,无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对于皮肤菲薄者及多次隆鼻皮肤受损者使用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或固体硅胶-自体真皮复合体隆鼻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鼻 皮肤菲薄 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 固体硅胶-自体真皮复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碧菠 张伟滨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1期57-59,62,共4页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上海4家不同医院骨科各随机选取40例手术患者共160例,使用美洛昔康针剂进行术后镇痛。入组患者术后1 h接受美洛昔康针剂15 mg肌注,术后24 h接受15 mg肌注。对镇痛疗效不佳... 目的研究美洛昔康针剂用于骨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上海4家不同医院骨科各随机选取40例手术患者共160例,使用美洛昔康针剂进行术后镇痛。入组患者术后1 h接受美洛昔康针剂15 mg肌注,术后24 h接受15 mg肌注。对镇痛疗效不佳者予以枸橼酸芬太尼注射液补充镇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在术后1 h(用药前)、2 h、4 h、8 h、12 h、24 h、48 h分别评估疼痛程度,并记录补充镇痛药物枸橼酸芬太尼的用量。术前及术后1周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观察有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产生。结果入组男性患者105例(65.63%),女性患者55例(34.37%),平均年龄46.36岁(21~65岁)。接受大手术85例(53.1%),中手术者42例(26.3%),小手术者33例(20.6%)。用药前(术后1 h)VAS平均评分为8.3,用药后各时间点VAS平均评分分别为7.8、7.1、6.8、5.5、3.7、2.4,提示美洛昔康针剂术后镇痛总体疗效满意。按手术大小分类观察各时间点VAS评分,并比较各组疼痛缓解率,可见美洛昔康针剂对于不同类型的骨科手术均有较好的镇痛疗效,但对大、中型骨科手术,还需加用中枢性阿片类镇痛药物加强镇痛效果。用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美洛昔康针剂临床安全性良好。结论使用美洛昔康针剂可有效缓解骨科术后疼痛,并能减少中枢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骨科术后镇痛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美洛昔康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后足排列不良的踝关节炎关节保留手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碧菠 徐向阳 +3 位作者 刘津浩 朱渊 杨崇林 李星辰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4期254-257,共4页
2015年4月9日至12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二届足踝外科大会暨第六届上海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瑞金医院举行。来自瑞士的Beat Hintermann教授就"伴有后足排列不良的踝关节炎关节保留手术"作了精彩报告。经Hinte... 2015年4月9日至12日,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二届足踝外科大会暨第六届上海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瑞金医院举行。来自瑞士的Beat Hintermann教授就"伴有后足排列不良的踝关节炎关节保留手术"作了精彩报告。经Hintermann教授同意,将其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供国内骨科同道们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炎 保留手术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排列 上海瑞金医院 高峰论坛 外科 足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修复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碧菠 戴传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组织 周围神经损伤 外周神经移植物 自体神经移植 方法 临床治疗 生产生活 感觉障碍 无张力 神经瘤 金标准 大范围 并发症 运动 供区 缝合 断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小关节源性腰痛 被引量:3
7
作者 王碧菠 梁裕 《脊柱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84-186,190,共4页
关键词 腰椎 椎关节突关节 腰痛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足部畸形闭合矫正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碧菠 朱渊 徐向阳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2-95,共4页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一届足踝外科大会暨第五届上海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于2014年12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意大利的Alexander Kirienko教授就"先天性足部畸形闭合矫正"作了精彩报告。经Kirienko教授同意将其...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第一届足踝外科大会暨第五届上海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于2014年12月10日至12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意大利的Alexander Kirienko教授就"先天性足部畸形闭合矫正"作了精彩报告。经Kirienko教授同意将其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供国内骨科同道们学习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足部畸形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 矫正 ALEXANDER 高峰论坛 意大利 上海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应用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碧菠 冯建民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28-230,共3页
早期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因假体设计、病人选择及手术方法上的问题,术后失败率很高。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在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术后中远期效果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该文就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假体设计、... 早期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因假体设计、病人选择及手术方法上的问题,术后失败率很高。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在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上进行了很大的改进,术后中远期效果可与全膝关节置换术相媲美。该文就现代单间室膝关节置换术假体设计、病人选择、手术原则、手术效果及失败原因等临床应用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 膝关节 单间室膝关节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SMAS提紧法面部年轻化手术
10
作者 王碧菠 戴传昌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72-273,共3页
目的探询一种有效、持久、简便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方法在面部除皱术中紧贴皮下进行广泛分离,注意保持SMAS层的完整性,并对其进行远近端两段折叠悬吊。然后提紧皮肤,去除松弛多余的皮肤组织。结果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38例患者... 目的探询一种有效、持久、简便的面部年轻化手术方法。方法在面部除皱术中紧贴皮下进行广泛分离,注意保持SMAS层的完整性,并对其进行远近端两段折叠悬吊。然后提紧皮肤,去除松弛多余的皮肤组织。结果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2月对38例患者实行此种手术,随访1个月~27个月,近、远期均取得良好的年轻化效果,未发现面神经瘫痪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SMAS层进行分段悬吊提紧可取得有效持久的年轻化效果,且简便易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 面部除皱术 年轻化手术方法 严重并发症 面神经瘫痪 悬吊 皮肤组织 完整性 折叠 远期 易学 随访 皮下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下关节镜诊断治疗跗骨窦综合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崇林 徐向阳 +5 位作者 朱渊 王碧菠 刘津浩 吴渊 李星辰 葛文涛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90-293,共4页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对跗骨窦综合征(STS)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治疗的STS病人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10年。分析病因、临床表... 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对跗骨窦综合征(STS)的诊断价值和治疗效果,并分析其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治疗的STS病人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18~60岁,平均34岁;病程2个月~10年。分析病因、临床表现和术中镜下所见,明确诊断;比较手术前后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差异,评价疗效。结果5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72个月,平均50个月。术前14例有局封治疗无效史,38例病程较长或症状较重,症状均以跗骨窦疼痛为主;46例有足踝部外伤或踝关节扭伤史,其中8例伴有腓骨肌挛缩或后足外翻。术中镜下所见主要为纤维组织、瘢痕、滑膜增生,未见韧带和关节面明显损伤。术后AOFAS踝与后足评分为平均84.00±16.17,显著高于术前平均42.55±18.11(P〈0.01);术后疼痛Ⅵ气s评分为平均2.09±1.38,显著低于术前平均7.27±2.45(P〈0.01)。根据主观疗效评价,24例显效,18例有效,但伴有腓骨肌挛缩、后足外翻或距下关节不稳定的10例效果不明显,最终选择其他手术方法。结论距下关节镜探查清理跗骨窦内滑膜和增生纤维组织,既可明确STS具体病因,又可有效缓解疼痛。但伴有腓骨肌挛缩、关节不稳或其他骨关节病变时,单纯距下关节镜效果可能不佳,还需其他进一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扭伤 跗骨窦 距下关节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 被引量:8
12
作者 董佳生 王涛 +4 位作者 冯瑞铮 徐华 王碧菠 戴传昌 王毅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54-156,137,共4页
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 目的为乳腺癌切除术后,乳房缺失的病人建立一种供区隐蔽、损伤小,形态逼真,多数病人愿意接受的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的方法。方法在以腹直肌为蒂的横型腹直肌肌皮瓣TRAM的基础上,保留腹直肌及其前鞘,形成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肌肉穿支直接供血的横行下腹部游离皮瓣进行乳房再造。受区血管选择同侧或对侧胸廓内动、静脉。根据再造乳房的水平高度,血管吻合点定位在不同肋间。皮瓣移植后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本组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再造,共46例,41例双蒂穿支皮瓣的病例全部成活;5例单侧穿支供血的皮瓣其中2例远端出现缺血现象。随访5个月-3年,再造乳房外形、质地满意,未见腹壁薄弱、腹疝等腹部并发症发生。下腹供区瘢痕隐蔽,同时也达到了腹壁整形减肥的效果。结论横行下腹部DIEP瓣乳房再造,供区损伤小、组织量充足、血供丰富,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手术方法。DIEP瓣也能根据需要修复多种软组织缺损,本方法在满足受区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供区的损伤。这种皮瓣的应用代表了整形外科皮瓣移植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乳房再造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蝶形复合耳郭组织移植矫治重度短鼻缺陷 被引量:5
13
作者 戴传昌 王碧菠 +4 位作者 董佳生 祝联 王毅敏 高秋妮 祁佐良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为探讨重度短鼻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通过8例短鼻缺陷受术者采用蝶形复合耳郭组织游离移植到鼻尖鼻翼以增加鼻尖鼻翼的组织量以达到延长短鼻的目的,手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从鼻小柱基底到两侧鼻翼内缘做V形切口,广泛分离鼻尾端皮... 目的:为探讨重度短鼻的有效修复方法。方法:通过8例短鼻缺陷受术者采用蝶形复合耳郭组织游离移植到鼻尖鼻翼以增加鼻尖鼻翼的组织量以达到延长短鼻的目的,手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从鼻小柱基底到两侧鼻翼内缘做V形切口,广泛分离鼻尾端皮肤粘膜;然后,通过硅胶或ePTFE假体材料间插并缝合于两侧大翼软骨之间延长鼻尖部软骨支架;最后,将蝶形耳后复合组织块移植到切口部以增加鼻尖鼻翼部的组织量,术后观察该法延长短鼻的实际效果。结果:所有8例移植物均得到完全成活,鼻长延长4~7mm,鼻唇角可减少10~30度,均达到理想的美学角度。结论:该法可有效增加鼻尖鼻翼部组织量,从而可作为重度短鼻矫正术的有效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鼻 耳郭复合组织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术选择 被引量:4
14
作者 朱渊 徐向阳 +1 位作者 刘津浩 王碧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45-146,148,共3页
2010年12月17日至18日,2010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受徐向阳主任邀请,国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欧洲足踝外科协会主席、瑞士Liestal医院骨科主任Beat Hinterman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 2010年12月17日至18日,2010国际足踝外科高峰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举行。受徐向阳主任邀请,国际著名足踝外科专家、欧洲足踝外科协会主席、瑞士Liestal医院骨科主任Beat Hintermann教授在论坛上作了"Ⅱ期成人获得性扁平足手术选择"的精彩报告,在与会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笔者有幸作为当时演讲的同声翻译,亦觉得受益匪浅。现将该演讲内容整理成文,与广大骨科同仁分享。成人获得性扁平足(AAFD)是一个复杂的足部畸形,是许多问题综合的结果。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具有挑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选择 扁平足 获得性 成人 Ⅱ期 上海交通大学 外科专家 瑞金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腓前韧带本体感受器分布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边海林 徐向阳 +2 位作者 刘津浩 朱渊 王碧菠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测定距腓前韧带(ATFL)及周围组织的本体感受器数量及分布情况,由此推断本体感受器在踝关节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新鲜尸体踝关节ATFL(年龄25~65岁,平均48.1岁),将韧带分为三段(近、中、远)许切成20μm厚的切片,采用免疫... 目的测定距腓前韧带(ATFL)及周围组织的本体感受器数量及分布情况,由此推断本体感受器在踝关节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选取10例新鲜尸体踝关节ATFL(年龄25~65岁,平均48.1岁),将韧带分为三段(近、中、远)许切成20μm厚的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进行染色并观察,将观察到的本体感受器进行分类和计数。结果 ATFL及周围组织均存在本体感受器,Ⅱ型和Ⅲ型本体感受器数量显著多于Ⅰ型本体感受器(P<0.001),韧带各部分间的本体感受器数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ATFL本体感受器以Ⅱ型和Ⅲ型小体为主,Ⅱ型和Ⅲ型本体感受器与运动觉和过度活动觉密切相关,其数量较多与踝关节维持稳定、避免关节活动讨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腓前韧带 本体感受器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内斜形弧线下颌骨截骨术改善下面部轮廓 被引量:1
16
作者 戴传昌 王碧菠 +4 位作者 祁佐良 董佳生 王毅敏 祝联 王炜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06年第5期270-271,273,共3页
目的为探寻更精细的下面部轮廓整形方法。方法根据术前X线评估结果及与受术者充分讨论,对52例求美者进行口内斜形弧线截骨方法,15例同期进行颧骨整形,26例同时施行了咬肌部分切除,14例同时施行了颊脂垫切除,8例同时进行隆颏手术。结果5... 目的为探寻更精细的下面部轮廓整形方法。方法根据术前X线评估结果及与受术者充分讨论,对52例求美者进行口内斜形弧线截骨方法,15例同期进行颧骨整形,26例同时施行了咬肌部分切除,14例同时施行了颊脂垫切除,8例同时进行隆颏手术。结果52例中40例表示非常满意,11例满意,1例截骨稍过度,觉得效果较差。非常满意的受术者表示下面部宽度变窄,不论从正面、侧面都具备了一个优美精致的轮廓线,达到了术前的期望值。结论使用口内斜形弧线截骨方法可使下面部轮廓不管是在正面上还是在侧面上都能得到理想的效果,而且操作较简单、切口隐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线 下颌骨截骨术 面部轮廓 方法 受术者 颧骨整形 部分切除 评估结果 求美者 期望值 轮廓线 颊脂垫 手术 切口 理想 宽度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合MRI诊断足踝部结核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文涛 徐向阳 +5 位作者 刘津浩 朱渊 王碧菠 杨崇林 李星辰 荣凯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08-110,113,共4页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合MRI诊断足踝部结核的有效性。方法180例疑似足踝部结核患者接受体检、MRI检查、T-SPOT.TB检测及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组织病理检查阳性作为确诊的金标准。结果 180例疑似患者中21例确诊为足... 目的评价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结合MRI诊断足踝部结核的有效性。方法180例疑似足踝部结核患者接受体检、MRI检查、T-SPOT.TB检测及组织病理检查,并以组织病理检查阳性作为确诊的金标准。结果 180例疑似患者中21例确诊为足踝部结核。T-SPOT.TB检测诊断足踝部结核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5.71%和96.86%,MRI检查分别为76.20%和94.34%,T-SPOT.TB联合MRI检查分别为71.43%和99.37%。结论 T-SPOT.TB结合MRI检查是一种可有效地诊断足踝部结核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T细胞斑点试验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骨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愈合 被引量:3
18
作者 朱渊 徐向阳 +3 位作者 刘津浩 王碧菠 杨崇林 李星辰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15年第2期11-14,共4页
目的总结和评价踝上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愈合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踝上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愈合的患者33例。女20例,男13例。年龄34~64岁,平均44.5岁。接受单纯踝上胫骨截骨20例... 目的总结和评价踝上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愈合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采用踝上截骨矫正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愈合的患者33例。女20例,男13例。年龄34~64岁,平均44.5岁。接受单纯踝上胫骨截骨20例,踝上胫腓骨截骨13例。比较患者手术前后正、侧位X线片上胫骨前面角(tibial anterior surface angle,TAS)和胫骨侧面角(tibial lateral surface angle,TLS)的差异。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评价。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与踝关节(AOFAS-HA)评分法对患者手术前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38.7个月(24~7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为7~8周。AOFAS-HA评分从术前平均40.7分提高到术后12个月时的平均79.8分。VAS评分从术前的平均7.4分降低到术后12个月时平均1.3分。TAS术后12个月平均93.9°,较术前平均改善7.5°。TLS不正常者2例,术前平均70.0°,术后12个月时平均81.5°。2例患者术后发生切口延迟愈合,经伤口护理后愈合。截止末次随访,21例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12例患者比较满意。结论踝上截骨术治疗踝关节创伤后畸形效果好,选择合适指征的患者,该术式能够纠正力线,延缓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截骨 关节炎 创伤后畸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距骨部件修复重建距骨病损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碧菠 陈博 +3 位作者 李星辰 徐阳 彭志杰 徐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6-310,共5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探讨3D打印距骨部件修复重建距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取6具新鲜冰冻踝关节尸体标本,行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制备距骨部件及截骨导板。首先,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于踝关节中立位、背伸10°位及跖屈1...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探讨3D打印距骨部件修复重建距骨病损的可行性。方法取6具新鲜冰冻踝关节尸体标本,行CT扫描三维重建,3D打印制备距骨部件及截骨导板。首先,将标本固定于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于踝关节中立位、背伸10°位及跖屈14°位分别施加1 500 N应力,测算距骨受力面积以及所受压强。然后标本行距骨截骨并植入3D打印距骨部件,再次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距骨部件植入前,踝关节背伸10°位时距骨受力面积最大,其次为中立位时,跖屈14°位时最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跖屈14°位时距骨所受压强最大,其次为中立位时,背伸10°位时最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体位距骨假体植入前后距骨受力面积以及所受压强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位时,假体部分所受压强与距骨所受压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范围距骨病灶清除后可使用3D打印距骨部件进行精确修复重建,修复处局部所受压强无明显变化,提示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距骨病损 关节内应力 修复重建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跟腱再断裂的修复重建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碧菠 徐向阳 +1 位作者 刘津浩 朱渊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5-1330,共6页
目的总结跟腱再断裂的原因,探讨“V—Y”推进瓣及坶长屈肌腱(flexor hallucis longus,FHL)转位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的适应证、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手术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患者16例16足,男12例,女4例;年... 目的总结跟腱再断裂的原因,探讨“V—Y”推进瓣及坶长屈肌腱(flexor hallucis longus,FHL)转位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的适应证、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手术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患者16例16足,男12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50.9岁。再断裂距初次手术时间为6-49周(平均21.8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7.5个月)。充分清除断端瘢痕及坏死组织4例断端缺损〈4cm者采用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修补,12例断端缺损〉4cm者采用FHL转位修复重建。结合患者病史、康复方式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跟腱形态,分析其发生再断裂原因。观察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一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 Ankle Society-ankle and hindfoot score, AOFAS-AH)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跟腱再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跟腱愈合不良发生液化坏死、术后过早负重或活动不当致跌倒。采用“V—Y”推进瓣或FHL转位修复跟腱再断裂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AOFAS.AH评分从术前(70.2±8.5)分提高到(92.4±6.1)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4.8±6.2)分提高到(91.7±4.8)分。踝部MRI显示跟腱部信号均匀,无撕裂或积液表现。结论跟腱再断裂后需彻底清创,导致大范围缺损。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可修复〈4cm的缺损,FHL转位可修复重建〉4cm的缺损,术后踝足部功能外形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 腱转移术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