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守敬“纯德实学”的养成教育及现代启示
1
作者 王秀彦 《邢台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郭守敬是13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算、仪器仪表制造和水利工程修建等方面建树颇丰。其伟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他“纯德实学”的鲜明特征,而这一特征的养成之本源则是祖父郭荣对他的悉心教育和着意培... 郭守敬是13世纪的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科学家之一。他在天文、历算、仪器仪表制造和水利工程修建等方面建树颇丰。其伟大科技成就的取得,彰显了他“纯德实学”的鲜明特征,而这一特征的养成之本源则是祖父郭荣对他的悉心教育和着意培养。郭荣对郭守敬的教育主要体现在纯德培育和实学引领两方面,其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守敬 纯德实学 养成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在管中传播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49
2
作者 王秀彦 王智 +2 位作者 焦敬品 吴斌 何存富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采用分布式PZT传感器在管中激励和接收超声导波。根据在管状波导中传播的超声波具有频散现象及多模态特征,选择具有单一频率的特定信号激励超声波,使其频散最小;同时采用分布式传感器抑制不同模态的波型。其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相吻合。
关键词 超声导波 频散 模态 管道 无损检测 PZT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表面的激光非熔凝加工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秀彦 安国平 +1 位作者 李栋 梁小兵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5-419,共5页
介绍了模具表面激光非熔凝加工的特点及其研究发展现状,激光相变硬化过程中的温度场研究和硬化后残余应力场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激光固态相变硬化机理,以及激光表面非熔凝加工在模具上的应用情况,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激光相变硬化 激光非熔凝加工 模具 激光淬火 表面处理 温度场 残余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中超声导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秀彦 刘增华 +2 位作者 孙雅欣 何存富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73-777,共5页
为了利用超声导波检测弯管中的缺陷,研究了L(0,2)模态在弯管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曲率半径的90°弯管中L(0,2)模态的透射系数.结果表明,L(0,2)模态在弯管中传播时会出现模态转换现象,幅度有相应的衰减,从而影响导波的... 为了利用超声导波检测弯管中的缺陷,研究了L(0,2)模态在弯管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实验得到了不同曲率半径的90°弯管中L(0,2)模态的透射系数.结果表明,L(0,2)模态在弯管中传播时会出现模态转换现象,幅度有相应的衰减,从而影响导波的传播距离和缺陷检测能力;随着曲率半径的增大,L(0,2)模态的透射系数逐渐越小,并且对于同一弯管,激励频率越大,透射系数也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 透射系数 弯管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传感技术在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秀彦 吴斌 +1 位作者 何存富 刘增华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6-411,共6页
针对光纤技术在检测中利用外界因素改变使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光强、相位、偏振态以及波长(或频率)等特征参量发生变化的特点,分析了日前光纤传感器原理与类型,论述了光纤检测技术的特点,同时对国内外光纤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分... 针对光纤技术在检测中利用外界因素改变使光在光纤中传播时光强、相位、偏振态以及波长(或频率)等特征参量发生变化的特点,分析了日前光纤传感器原理与类型,论述了光纤检测技术的特点,同时对国内外光纤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并对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器在流体管道泄漏实时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传感器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灌封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秀彦 董宪武 +3 位作者 周非 刘丽影 焦龙 尤婷杰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49,共4页
介绍了LED(发光二级管)灌封胶的分类、应用、性能及相关新型材料的发展,特别综述了LED灌封胶中环氧树脂(EP)胶粘剂的增韧和耐热改性、有机硅胶粘剂的粘接改性和聚氨酯(PU)胶粘剂的强度改性。最后对LED灌封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发光二级管 灌封胶 环氧树脂 有机硅 聚氨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式自动增益放大电路 被引量:9
7
作者 王秀彦 宋吟蔚 +1 位作者 宋国荣 王庆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5-77,80,共4页
在数字信号采集系统中,A/D转换器对输入的模拟信号电压有一定的限制。为使输入信号不受这一限制,设计了一种数字式自动增益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数字电位器取代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单片机根据放大器输出电压自动调整数字电位器的阻值来调... 在数字信号采集系统中,A/D转换器对输入的模拟信号电压有一定的限制。为使输入信号不受这一限制,设计了一种数字式自动增益放大电路,该电路采用数字电位器取代放大器的反馈电阻,单片机根据放大器输出电压自动调整数字电位器的阻值来调节放大器增益,使输出电压始终维持在所设定的上下限电压之间。在实验室做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自动增益放大电路性能稳定可靠,输出电压能够满足A/D转换器件的电压转换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增益控制 数字电位器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力波在管道中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秀彦 金山 +2 位作者 李涌 吴斌 何存富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7-102,共6页
实验研究了轴对称加载条件下,在有、无缺陷的管道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实现了在非弥散频率范围内单模态应力波的激励;在无缺陷的情况下研究了应力波的反射、衰减等;同时研究了缺陷前后不同点、距缺陷一定距离的同一截面上的多点对激励... 实验研究了轴对称加载条件下,在有、无缺陷的管道中应力波的传播特性。实现了在非弥散频率范围内单模态应力波的激励;在无缺陷的情况下研究了应力波的反射、衰减等;同时研究了缺陷前后不同点、距缺陷一定距离的同一截面上的多点对激励的响应。结果表明,由于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衰减相对较小,这种方法有望实现管道的长距离缺陷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波 管道 无损检测 管道运输 反射 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秀彦 高春娣 杜峰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8-80,共3页
着眼于学生发展,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研究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内在需求,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思想教育内容和思想教育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突出时代感,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通过长期开展... 着眼于学生发展,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思想特点,研究大学生成长和发展内在需求,从而在大学生思想教育理念、思想教育内容和思想教育形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模式;突出时代感,增强思想工作的实效性。通过长期开展适应学生发展的各项活动,营造成长氛围、构建成才机制、形成成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需求 创新实践 大学生 思想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秀彦 费仁元 安国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概括了21世纪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阐述了21世纪制造科学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 先进制造技术 制造科学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SYS二次开发技术在弯管缺陷超声导波检测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秀彦 孙雅欣 +3 位作者 刘增华 吴斌 何存富 李隆涛 《无损检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13-415,共3页
为提高利用ANSYS进行弯管缺陷超声导波数值模拟的分析效率,简化操作程序,在ANSYS平台上,利用其固有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一套参数化弯管缺陷导波检测模块。利用此套模块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基于ANSYS的弯管缺陷导波... 为提高利用ANSYS进行弯管缺陷超声导波数值模拟的分析效率,简化操作程序,在ANSYS平台上,利用其固有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进行二次开发,编制了一套参数化弯管缺陷导波检测模块。利用此套模块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基于ANSYS的弯管缺陷导波检测的数值模拟。整个过程完全实现了参数化建模、加载和后处理,从而减少了前后处理时间,提高了分析效率,并通过试验证明了此套模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管 超声导波 有限元法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降式工作台的液压系统设计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秀彦 蔡胜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15,共2页
对升降式工作台的液压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采用主缸与辅助缸串联的方法而使该液压系统运行平稳、能耗小、可靠性高。
关键词 升降式工作台 液压系统 设计 液压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体系的专业化构建及实施途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秀彦 高春娣 +1 位作者 王超 吴斌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45-47,共3页
构建专业化的研究生事务管理体系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研究生群体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学术研究是研究生生涯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生的行政管理、发展辅导、生活服务、思想教育等方面必须采取不同于本科生的管理体系,并且该体... 构建专业化的研究生事务管理体系既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研究生群体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学术研究是研究生生涯的核心内容,因此,研究生的行政管理、发展辅导、生活服务、思想教育等方面必须采取不同于本科生的管理体系,并且该体系需要在管理理念、人员队伍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事务管理 专业化 实施
原文传递
激光相变硬化在模具表面强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秀彦 安国平 +1 位作者 林道盛 王秀凤 《锻压机械》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6,共5页
介绍了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加工的特点及应用、材料表面激光相变硬化工艺的研究———激光相变硬化机制、激光相变硬化层的影响因素、激光相变硬化过程的温度场研究。
关键词 模具 表面强化 激光相变硬化 硬化层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的构思与实施——以北京工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秀彦 吴斌 +1 位作者 陈佳楠 石勤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71,共3页
创业计划大赛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的有效手段,本文通过介绍组织研究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一些经验,阐述了通过创业计划大赛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可能性、有效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 创业计划大赛 创新 团队精神 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神经网络及模态声发射在时差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秀彦 郭文鑫 +2 位作者 吴斌 何存富 焦敬品 《声学技术》 CSCD 2010年第6期569-572,共4页
分析了影响时差定位法精度的主要因素,将线性神经网络方法和模态声发射理论应用于突发声发射定位中,并在板结构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精确定位的预期要求,定位不确定度由1.89%降至0.45%,较好地满足了工程实际需要。该方... 分析了影响时差定位法精度的主要因素,将线性神经网络方法和模态声发射理论应用于突发声发射定位中,并在板结构上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达到了精确定位的预期要求,定位不确定度由1.89%降至0.45%,较好地满足了工程实际需要。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突发声发射时差定位,也为连续声发射时差定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模态声发射 线性神经网络 突发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综述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秀彦 费仁元 《锻压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特点及趋势,重点论述了绿色制造、敏捷制造、虚拟制造、纳米制造、并行工程、精良生产等的发展特点以及我国在AMT发展进程中的战略。
关键词 发展趋势 综述 绿色制造 敏捷制造 虚拟制造 纳米制造 并行工程 精良生产 先进制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黄顶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秀彦 阎海霞 黄大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653-7655,781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顶菊苗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探究黄顶菊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基础,为进一步预防其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顶菊种植在塑料桶中,并放于全透光的遮雨棚内,设3种土壤水分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 [目的]探讨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黄顶菊苗期光合特性的日变化规律,探究黄顶菊适应干旱胁迫的光合生理基础,为进一步预防其入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黄顶菊种植在塑料桶中,并放于全透光的遮雨棚内,设3种土壤水分处理,即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CK)、60%(T1)、30%(T2),对苗期黄顶菊的光合参数及相关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在CK条件下,黄顶菊的Pn日变化曲线基本呈"双峰"型,但在T1和T2处理条件下Pn呈"单峰"曲线;CK在11:30左右达到第1个峰值,为31.83μmol/(m2.s),15:30再次达到峰值,为23.34μmol/(m2.s)。而T1、T2在13:30达到峰值;3个处理黄顶菊叶片的Tr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CK与T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T1处理的日平均水分利用效率显著低于CK和T2处理。[结论]干旱胁迫降低了黄顶菊叶片的Pn、Tr、Sc等生理指标;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既有气孔因素又有非气孔限制因素;干旱胁迫推迟了净光合效率峰值出现的时间;适度干旱能够有效提高黄顶菊的水分利用效率引起其抗旱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顶菊 土壤水分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及模具材料激光相变硬化的初步探索与实验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秀彦 安国平 +1 位作者 李栋 梁小兵 《锻压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59,共3页
介绍了激光强化的基础知识,分析了激光固态相变硬化机理,设计并进行了模具及模具材料表面的激光强化实验。将使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指导性参数与使用经验参数获得的强化效果对比,为修正计算机模拟的误差,从而获得激光表面非熔凝淬火的最... 介绍了激光强化的基础知识,分析了激光固态相变硬化机理,设计并进行了模具及模具材料表面的激光强化实验。将使用计算机模拟得到的指导性参数与使用经验参数获得的强化效果对比,为修正计算机模拟的误差,从而获得激光表面非熔凝淬火的最佳加工参数提供了一个可靠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 模具材料 激光表面硬化 计算机模拟 固态相变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固化透明环氧树脂灌封胶的研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秀彦 姜辉 +2 位作者 范秀明 丰利 史立秀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6-39,共4页
以双酚A型EP(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以D-230(聚醚胺)为固化剂,并引入与D-230协同效应良好的N-AEP(N-壬基酚),制备双组分EP灌封胶;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EP灌封胶的最优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EP灌封胶可室温固化,并且其透... 以双酚A型EP(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树脂、以D-230(聚醚胺)为固化剂,并引入与D-230协同效应良好的N-AEP(N-壬基酚),制备双组分EP灌封胶;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该EP灌封胶的最优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EP灌封胶可室温固化,并且其透明性、光泽度良好;当m(EP)∶m(苯甲醇)∶m(N-AEP)∶m(D-230)∶m(消泡剂)=100∶15∶5∶30∶适量时,该灌封胶的综合性能良好,并且被封装的电子元器件清晰可见,可采用针刺法逐个测量其参数,便于检测与返修;该灌封胶的各项性能均满足指标要求,适用于电解电容、小型变压器等电子元器件的常温灌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灌封胶 稀释剂 固化剂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