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朗普第二任期的美国内政外交前景——王缉思教授专访
1
作者 《当代美国评论》编辑部 王缉思 《当代美国评论》 2025年第1期1-21,125,126,共23页
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主要得益于他善于利用美国民众的不安全感与被剥夺感,同时诿过于外,宣扬贸易保护、限制移民等政策主张。特朗普的标志性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四年后可能会被新的右翼民粹主义口号所取代,但... 特朗普以显著优势赢得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主要得益于他善于利用美国民众的不安全感与被剥夺感,同时诿过于外,宣扬贸易保护、限制移民等政策主张。特朗普的标志性口号“让美国再次伟大”,四年后可能会被新的右翼民粹主义口号所取代,但美国国内围绕身份政治和价值观认同的斗争短期内不会消失。特朗普在第二任期推进宏大的政府改革计划、收紧移民政策绝非易事,既不会改变美国的政治制度和移民国家特性,也不会对美国未来是走向强盛还是衰落发挥决定性作用。尽管特朗普倾向于减少美国在国际事务上的投入,但其外交政策将受到美国国家利益、国内政治精英和国际形势的牵制。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带头冲击现存国际规则与秩序,显然会削弱美国的软实力。但迄今为止,这种做法激起的反弹并不十分强烈,没有看到“群起而攻之”的局面,反而推动了整个世界政治“向右转”的趋势。在对华政策上,特朗普政府将聚焦经贸和技术领域,而非人权和军事安全问题。虽然美国要全力以赴“竞赢”中国,但是中美之间仍存在合作的意愿与可能性。中美学者应开展更多开诚布公的务实交流,以促进两国相互理解,避免误判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 美国社会 美国外交 中美关系 中美人文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内政外交演变的表现与动因——王缉思教授专访 被引量:8
2
作者 王缉思 本刊编辑部 +1 位作者 刘卫东(整理) 杨楠(整理) 《当代美国评论》 CSSCI 2022年第1期1-16,122,123,共18页
近十年来,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于中国确实在下降,但对中国以外的国家而言并未明显下降。对美国是否衰落的判断基本属于一个政治命题,较之于以往的霸权国家,美国现有的各种优势使其不至于快速衰落。当前美国的软实力大不如前,其政治衰败... 近十年来,美国的国际地位相对于中国确实在下降,但对中国以外的国家而言并未明显下降。对美国是否衰落的判断基本属于一个政治命题,较之于以往的霸权国家,美国现有的各种优势使其不至于快速衰落。当前美国的软实力大不如前,其政治衰败是历史上少见的,但这尚未严重制约其经济和科技发展。美国移民的增多加剧了种族冲突,但移民也赋予美国发展的后劲。拜登政府提出的“中产阶级外交”,其内涵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政策差别不大。美国外交中的民粹主义色彩将会持续,对外政策也会更加强硬。在对华政策方面,拜登政府强调首先要增强自身的实力,联合盟友共同制衡中国,同时也在等待甚至刺激中国“犯错误”。许多美国人认为,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当年的美苏矛盾有很大不同,中美之间不会出现“新冷战”,现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使得两国基本不会发生大规模战争。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有不少新动作,但底线并未改变。其对台海冲突的介入程度,主要取决于两岸互动的方式和规模。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将有所改善,但不会恢复到2017年前的水平。中美关系确实会影响到在美华人的境遇,但过分关注相关个案无益。相对于美国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国内的美国研究亟待加强,国内学人需要放宽视野,多交朋友,提升语言能力,扎实做好学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政治 美国外交 美国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缉思:中国有种能耐让西方惧怕
3
作者 易心 王楠 王缉思 《中国军转民》 2019年第4期16-17,共2页
“俄罗斯没这个能耐,所以从西方战略思想来看,虽然对俄罗斯有些恐惧,但中国是更长远的惧怕敌手。”“别看特朗普那么狂,他不能随意改变美国。但美国能恢复到过去我们所认识的美国吗?我觉得回不去了。”
关键词 俄罗斯 西方 恐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缉思——经世致用的人文主义学者
4
作者 王缉思 陆昕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60,共6页
关键词 人文主义 经世致用 学者 父母
原文传递
王缉思:世界政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5
作者 王缉思 《党的生活(江苏)》 2018年第8期25-25,共1页
新阶段世界政治中的分化和分裂,是由两方面的长期因素造成的。第一个因素是经济不平等进一步扩大。一些资料显示,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国家内部,现阶段全球范围的经济不平等,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关键词 世界政治 历史阶段 经济不平等 长期因素 国家
原文传递
全球政治趋势与我国的国家安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缉思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5期1-6,F0002,共7页
当今,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复苏进展曲折缓慢,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带来的竞争空前激烈。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政治、经济趋势同步发展的,是国际安全格局出现的重... 当今,随着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大国博弈竞争升级,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全球经济复苏进展曲折缓慢,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链供应链转移带来的竞争空前激烈。与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的政治、经济趋势同步发展的,是国际安全格局出现的重大变化。冷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两极格局瓦解,国际安全格局走向多极化。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中国和美国在国际安全格局中的作用,比其他国家和国家集团(如欧盟、东盟)要大得多。而与此时亦趋同步的是中国的国家安全面临着全方位、复合型、多层次的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国际环境日趋复杂,需要构筑复合型的战略思维予以应对。在国际事务中,中国要继续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牢固树立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观,以做好国内的事情为重。应善于利用中美关系稳定、维持经贸领域对华合作的积极因素,扩大中国在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机制中的影响,发挥联合国的积极作用。扩大朋友圈,缩小对立面,是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政治 国际安全 地缘政治 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对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差异及中国对美政策 被引量:20
7
作者 王缉思 仵胜奇 《当代世界》 2014年第10期2-7,共6页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经过65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摆脱了建国之初积弱积贫、百废待兴的状态,而且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将继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01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5周年。经过65年的发展,中国不仅摆脱了建国之初积弱积贫、百废待兴的状态,而且一举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实力日益增强的中国将继续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全面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针对发达国家,中国强调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如中美“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国关系 中国 对美政策 认知差异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国际定位问题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思想 被引量:57
8
作者 王缉思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9,71,共6页
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关系,重新思考"韬光养晦"的概念和提法,与时俱进地发展"韬光养晦",使其精神实质得... 坚持"韬光养晦"的战略思想,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只有准确把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韬光养晦"战略思想的关系,重新思考"韬光养晦"的概念和提法,与时俱进地发展"韬光养晦",使其精神实质得以延续,才能实现中国从人口大国、经济大国、政治大国演进到和谐大国、教育大国、科技大国、文化大国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韬光养晦 有所作为” 中国国际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遏制”还是“交往”?——评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缉思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63,共7页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有两重性,既要向中国施压,限制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又要同中国保持交往和合作。这项政策有深刻的内在矛盾,在执行中表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与此同时,“遏制”和“交往”两者并存,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在执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有两重性,既要向中国施压,限制中国国力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又要同中国保持交往和合作。这项政策有深刻的内在矛盾,在执行中表现出摇摆不定的特点;与此同时,“遏制”和“交往”两者并存,有其内在的统一性,在执行中又表现出一定的连贯性特点。中美关系中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愿同美国保持正常的国家关系。如能发展友好合作更好,能否做到完全取决于美国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冷战后 “遏制” “交往” 中美关系 参与和扩展战略 遏制中国 美国国内政治 克林顿政府 遏制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国际环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缉思 《当代世界》 2013年第1期2-6,共5页
在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制订本国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各国决策部门必须对中长期的全球发展趋势做出综合判断。在这一背景之下,中国、美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键词 发展趋势 国际环境 中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对外政策 综合判断 决策部门 世界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太地区安全架构:目标、条件与构想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缉思 《国际安全研究》 2016年第1期4-12,共9页
中国领导人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国应当抓住目前的战略机遇,本着"主动谋划、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概念设置... 中国领导人指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架构众多,建立一个符合地区实际、满足各方需要的区域安全架构势在必行。"中国应当抓住目前的战略机遇,本着"主动谋划、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亚太地区安全问题上扮演"概念设置国""议程设置国"的角色,在适当时机提出建立亚太区域安全架构的倡议。中国倡导并参与亚太安全架构的建设,有助于达到以下目标:整合并超越现有的地区安全机制;进一步发挥中国在整个亚太地区事务中的引领作用,同时推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和"构建中关新型大国关系"两大目标;缓解中国在本地区的安全压力,冲淡美国的亚太安全同盟体系并最终使其转型;保障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中国在亚太安全事务中的规则制订权;引导国内外舆论和公众正确理解新时期的国家安全观和国际合作观。中国以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在近期内都不大可能主动提出关于亚太安全架构的倡议,而中国正式提出这一倡议的时机亦不成熟,拟首先明确自己的战略目标,厘清战略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安全架构战略构想 亚太区域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冲突”论战评述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缉思 《太平洋学报》 1995年第1期51-69,共19页
本文评述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所引起的反响。第一,亨廷顿认为以宗教和精神信仰为核心的内容的“文明”是影响冷战后世界政治的最重要因素,引起了关于文明与国际政治互动关系的争论。第二,亨廷顿说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异将导致重大... 本文评述了亨廷顿文明冲突论所引起的反响。第一,亨廷顿认为以宗教和精神信仰为核心的内容的“文明”是影响冷战后世界政治的最重要因素,引起了关于文明与国际政治互动关系的争论。第二,亨廷顿说西方文明和其他文明的差异将导致重大冲突,在中国学者中引发了有关中西文化能否融合的讨论。第三,在对亨廷顿的回应中,学者就伊斯兰文明的当代发展趋势和作用提出了不同现点。第四,美国国内的种族和文化矛盾是亨廷顿理论的重要出发点。第五,作者对亨廷顿观点的政策含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廷顿 文明冲突论 西方文明 国际政治 民族主义 伊斯兰教 意识形态 伊斯兰世界 文明的冲突 伊斯兰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如析薪 贵能破理——《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读后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缉思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25,29,共4页
在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朝鲜战争爆发这短短的五年里,中美两国从战略上的盟友一变而成为战场上的死敌。这段中美关系所留下的历史沉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研究者去挖掘、深思。除了这幅历史画卷本身的丰富多彩外,人们之所以对它产生... 在从抗日战争胜利到朝鲜战争爆发这短短的五年里,中美两国从战略上的盟友一变而成为战场上的死敌。这段中美关系所留下的历史沉积,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国内外研究者去挖掘、深思。除了这幅历史画卷本身的丰富多彩外,人们之所以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更重要的是因为它能够深刻地反映现实。在中美关系中,苏联扮演着什么角色?意识形态在美、苏、国、共各方的政策中起着什么作用?美国的国内政治对它的对华政策有什么影响?美国为什么总要干涉中国内政?类似问题从40年代后期起直至今天,都是研究中国对外关系中头等重要的课题。资中筠同志的新著《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和发展(1945—1950)》详尽、系统地描绘了那五年多时间里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论述了影响美国政策的种种因素。《文心雕龙》有言曰:“论如析薪,贵能破理”。依笔者管见,本书最突出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对华政策 中美关系 美国政策 意识形态 国内政治 苏联 国民党政府 中国共产党 中美两国 美国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当前世界的政治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缉思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共4页
对时代的准确把握 ,是理解当今纷繁多变的世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 ,亦是每个国家作出正确战略选择的必要前提。冷战结束之后 ,尤其是“9·1 1”以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诸多引人思考的重大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并从理论高度和... 对时代的准确把握 ,是理解当今纷繁多变的世界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关键 ,亦是每个国家作出正确战略选择的必要前提。冷战结束之后 ,尤其是“9·1 1”以来 ,国际形势发生了诸多引人思考的重大变化。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并从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对这些变化的实质加以概括和总结 ,进而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特征有一个清醒认识 ,无疑是一项值得高度重视并深入探讨的课题。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7月 2日在北京友谊宾馆就“时代特征问题”举行为时 1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津的国际问题知名学者、专家围绕这一重大问题 ,从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畅叙己见 ,进行了热烈而理性的讨论。现将之分别加以整理刊登 ,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特征 世界政治 略论 时代 概念 定义 看法 人力 形势 争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朗普的对外政策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缉思 《当代美国评论》 2017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探讨了特朗普上任之后中美关系呈现的变化和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美国优先"是特朗普内政和外交战略的总原则。从目前看,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不... 本文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外政策的特点,探讨了特朗普上任之后中美关系呈现的变化和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进行了展望。"美国优先"是特朗普内政和外交战略的总原则。从目前看,特朗普政府的对外政策具有不确定性,但其战略意图又是明确的。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战略呈现务实的交易风格,让位并服务于美国内政,追求"低投入、高收益",将减少对国际事务的投入,要求盟国更多分担国际义务,并可能采取军事冒险行动。在特朗普任内,中美关系将延续"新常态",并出现新的变化。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具有具体化的特征,中美关系呈现出碎片化的发展趋势,朝核问题将是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关系 美国外交 特朗普政府 朝核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的美国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缉思 朱文莉 《太平洋学报》 1994年第1期33-47,共15页
冷战后的美国缺乏一项明确的长期外交战略。美国外交决策的彷徨犹豫和前后矛盾,固然有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原因,但本文强调的是其国内根源。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外交决断能力减弱,参与外交决策的政府机关和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 冷战后的美国缺乏一项明确的长期外交战略。美国外交决策的彷徨犹豫和前后矛盾,固然有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原因,但本文强调的是其国内根源。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外交决断能力减弱,参与外交决策的政府机关和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造成了决策机制的混乱。主张经济优先、安全优先或人权考虑的观点相互抵触,反映了外交思想的混乱。同时,美国国内价值观念、种族关系、社会关注点。国民凝聚力的变化,也对外交思想产生了冲击。然而根据美国政治观念、现实利益以及全球政治变化,本文仍对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做出了一些基本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战后 美国外交决策 外交思想 克林顿政府 国家安全委员会 对外政策 外交政策 人权 决策机制 利益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国际环境和美国战略走向的几点估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缉思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共3页
对中国所处国际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 ,既意义重大 ,亦殊为不易。因为“9·1 1”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本就错综复杂 ,无抽丝剥茧之功根本就难窥其“真实” ;而要以“我”为主对本已复杂的国际环境作出判断 ,更会因每个人观察角度、分析... 对中国所处国际环境保持清醒的认识 ,既意义重大 ,亦殊为不易。因为“9·1 1”以来世界形势的变化本就错综复杂 ,无抽丝剥茧之功根本就难窥其“真实” ;而要以“我”为主对本已复杂的国际环境作出判断 ,更会因每个人观察角度、分析方法的差异而见仁见智。这也是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面临国际环境的判断存有较大争议的原因所在。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1 1月 5日以“如何评估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为主题 ,举行为时 1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城的国际问题知名学者、专家围绕这一重大问题各叙己见 ,热烈交锋 ,予人以诸多启发。现将之分别加以整理刊登 ,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环境 国际关系 战略走向 世界形势 国际问题 重大问题 “9·11” 人观 专家 个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注意分析方法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缉思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3,共3页
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 ,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 美国国际地位走势问题是一个牵动世界总体局势演进的大问题。“9·11”以来特别是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出现的世界性反战甚至“反美主义”浪潮 ,使美国的国际威望不能不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由此也引起了各国学界对美国未来国际地位走向的关注和争议。为对此一重大问题作进一步深入探讨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3日以“美国国际地位走势评估”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试图从各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评估 ,以有助于对美国、对世界总体局势的认识和把握。现将与会部分知名学者、专家的发言整理发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国际关系》 美国 国际地位 移民政策 民主党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的主要特点和中国外交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缉思 《现代国际关系》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共3页
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核危机是当前最吸引全球注意力的两件大事。围绕这两件大事尤其是前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诸多争议和变化 ,不能不令每个关心国际事务和各自国家命运的人陷入沉思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否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伊拉克战争与朝鲜核危机是当前最吸引全球注意力的两件大事。围绕这两件大事尤其是前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的诸多争议和变化 ,不能不令每个关心国际事务和各自国家命运的人陷入沉思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是否从此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如何把握国际局势的走向及特点 ?所有这些变化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中国应当如何与时俱进地调整其外交政策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战略利益 ?超越具体事件进展本身 ,从更前瞻性的视野对这些重要问题加以深入、理性的探讨 ,无疑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性。为此 ,《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于 3月 2 8日以“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为主题 ,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 ,来自京沪的部分知名学者、专家就此从不同的专业角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和探讨。现爰刊于此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付印之际 ,伊拉克战争已近尾声 ,朝鲜也发出了愿接受多边协商的信息 ,遂请与会相关代表进行了补充与较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交工作 伊拉克战争 国际局势 外交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努力消解国际社会对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疑虑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缉思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共1页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变化,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甚而遭到质疑、误解和诋毁。如何应对横亘在中外之间的认知“铁幕”,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以开放、... 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经历着历史性变化,实力迅速增强的中国受到国际社会越来越大的关注,甚而遭到质疑、误解和诋毁。如何应对横亘在中外之间的认知“铁幕”,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大挑战。能否以开放、包容的胸怀看待这些质疑,能否对自身发展道路和战略意图做出耐心、虚心而又有说服力的解释,本身就是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意愿和能力的一大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发展道路 国际社会 中国 疑虑 消解 历史性变化 战略意图 说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