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花蛇舌草作用于人胃癌细胞BGC-823后端粒酶的定量表达 被引量:29
1
作者 王赞滔 黄艳丽 王文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通过端粒酶的数量变化来探讨白花蛇舌草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24h后,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定量检测端粒酶。结果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胃癌细胞BGC-823后... 目的通过端粒酶的数量变化来探讨白花蛇舌草对胃癌细胞BGC-823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BGC-823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24h后,用荧光标记的方法定量检测端粒酶。结果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胃癌细胞BGC-823后,端粒酶的数量明显减少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白花蛇舌草对胃癌细胞BGC-823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胃癌细胞BGC-823 端粒酶 白花蛇舌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耿伟 李闻 王赞滔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90-492,共3页
评价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胃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食管上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下病变的患者174例,按注水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注水组及无水组,每组各87例。比... 评价无注水法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mEUS)对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诊断的可行性以及有效性。方法 收集我院经胃镜检查发现消化道(食管上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黏膜下病变的患者174例,按注水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注水组及无水组,每组各87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超声图片。结果 无水组患者食管上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及胃窦、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相同部位注水组,食管上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相同部位注水组(P<0.05)。两组患者食管上段、胃窦以及十二指肠降段内镜操作时间均依次上升,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患者耐受度和医生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同组食管上段;无水组患者胃窦和十二指肠降段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同组食管上段,十二指肠降段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低于同组食管上段;注水组患者十二指肠降段、食管上段、胃窦病变图像清晰度评分均依次升高(P<0.05)。与注水组比较,无水组患者超声图片清晰度及图片质量不及注水组,但可清楚地反映出诊断疾病需要的回声特征。结论 对于食管上段、胃窦、十二指肠降段的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无注水法mEUS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 黏膜下病变 无注水法
原文传递
紫杉醇对膀胱癌EJ细胞株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郭春龙 黄艳丽 +4 位作者 朱晓敏 张春阳 冯禄 王赞滔 姜华茂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紫杉醇体外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12~72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电镜观察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紫杉醇能抑制EJ细... 目的:探讨紫杉醇体外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株,以不同浓度紫杉醇处理12~72h后,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采用电镜观察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紫杉醇能抑制EJ细胞的生长.并在一定剂量和时间范围内呈现出明显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电镜下凋亡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浓缩致密,并沿核膜分布形成花瓣形。电泳见出现典型的凋亡DNA梯形带。结论:紫杉醇能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的生长,诱导凋亡可能为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膀胱癌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围手术期治疗与术前备血 被引量:8
4
作者 王赞滔 柴宁莉 +3 位作者 李振国 王秉东 高飞 令狐恩强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60-563,共4页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以其在适应证内可以达到对消化道浅表肿瘤的完整性切除和根治性治疗已成为治疗消化道浅表肿瘤的标准手段,确定适宜的ESD围手术期治疗方案及术前合理备血对降低ESD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上消化道早癌 围手术期并发症 围手术期药物治疗 术前备血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新胜 王赞滔 +5 位作者 邱晓钰 刘钊 陶扬 柴宁莉 于志盟 刘英华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0年第12期62-67,共6页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 目的:观察一种预包装无渣流食与传统低渣饮食比较对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效果的影响,为其作为肠道准备代餐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干预研究,2019年11月—2020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招募73名拟行无痛结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饮食组(n=36例,检查前2日均低渣饮食)和代餐组(n=37例,检查前天低渣饮食+前1天预包装无渣流食),比较两组检查前2日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和饥饿程度评分、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结肠镜操作时间及息肉检出率。结果:共70例受试者完成研究(饮食组35例、代餐组35例);代餐组肠镜检查前2日蛋白质、脂肪及膳食纤维平均摄入量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代餐组Boston总评分(6.49±1.12)显著高于饮食组(5.71±1.18),且在盲肠和升结肠、降结肠到直肠部位Boston评分(2.09±0.45、2.29±0.46)均显著高于饮食组(1.80±0.47、1.90±0.54)(P<0.05);肠道准备优良率(BBPS总评分≥8分)代餐组显著高于饮食组,且肠镜检查操作时间显著低于饮食组(P<0.05);两组肠镜结肠息肉检出率在各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代餐组结肠息肉总检出率(54.29%)显著高于饮食组(20.00%)(P<0.05)。结论:结肠镜检前进食预包装无渣流食较传统低渣饮食能够显著改善肠道准备效果,提高结肠息肉总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渣饮食 无渣流食 结肠镜检查 肠道准备 Boston肠道准备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冻干血小板复水程序的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邢颜超 庄远 +4 位作者 张进进 余元伦 张红明 王赞滔 刘景汉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复水条件对冻干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过添加激活抑制剂(PGE1、左旋精氨酸、植酸钠和百维利肽)、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冷冻干燥后获得冻干血小板,在一系列不同复水程序下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应用流式仪检测并分析其C... 目的探讨不同复水条件对冻干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经过添加激活抑制剂(PGE1、左旋精氨酸、植酸钠和百维利肽)、DMSO和海藻糖等低温保护剂、冷冻干燥后获得冻干血小板,在一系列不同复水程序下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应用流式仪检测并分析其CD62p和PAC-1的表达,评价血小板活化状态。通过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复水程序包括复水溶液、复水温度、复水方式3个影响因素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性的影响。结果 3个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活化的影响因素排序:复水温度>复水方式>复水液(P<0.05);37℃条件下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活化率最低,分别为(5.96±2.51)%和(4.55±1.97)%;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添加复水可降低冻干血小板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至(6.68±2.62)%和(5.45±2.06)%;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2号复水液对冻干血小板复水后膜蛋白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影响最低,分别为(6.72±3.35)%和(5.28±2.30)%。总体模型评价进一步显示,第5实验组,即在37℃条件下加入PVP和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配方,先预水化后再行四步法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最低,CD62p和PAC-1的表达率分别为(3.06±1.36)%和(2.70±0.84)%。结论 37℃下,饱和蒸汽环境中预水化后,采用加入PVP及血小板抑制剂的复水液四步添加复水,其复水血小板活化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冻干 复水 血小板活化 血小板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对膀胱癌EJ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雨成 王赞滔 +1 位作者 龙志新 刘景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96-1498,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体外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株,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12~72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含量。结果随着实验组白... 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的提取物体外抑制膀胱癌EJ细胞株增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癌EJ细胞株,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作用12~72 h,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采用荧光标记的方法检测端粒酶含量。结果随着实验组白花蛇舌草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EJ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逐渐增加,且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在培养72 h后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端粒酶的数目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而明显减少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白花蛇舌草对膀胱癌EJ细胞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端粒酶在药物作用后数量的变化很可能成为白花蛇舌草抑制膀胱癌EJ细胞生长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端粒酶 白花蛇舌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式薄片法对人类微量精子超快速玻璃化冷冻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超 胡明广 +1 位作者 王赞滔 邵小光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62-764,共3页
目的:通过应用封闭式薄片法对人类微量精子进行超快速玻璃化冷冻,旨在寻找一种微量精子冷冻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于大连妇儿生殖中心就诊的正常男性精液标本20例,精液上游处理后用于实验。首先用含冷冻保护剂的不同微滴量(0.5μl,1.0μ... 目的:通过应用封闭式薄片法对人类微量精子进行超快速玻璃化冷冻,旨在寻找一种微量精子冷冻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于大连妇儿生殖中心就诊的正常男性精液标本20例,精液上游处理后用于实验。首先用含冷冻保护剂的不同微滴量(0.5μl,1.0μl,3.5μl)对冷冻效果进行比较,以期找到微量精子冷冻的最佳微滴量。同时用无冷冻保护剂法对微量精子进行冷冻,并与冷冻保护剂组进行比较。结果:3组冷冻微滴量解冻后精子的回收率、活动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冷冻保护剂组与冷冻保护剂组的解冻后精子回收率、活动率及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封闭式薄片法超快速冷冻人类微量精子,解冻后可获得较高的精子回收率、活动率与存活率。无冷冻保护剂法冷冻微量精子,解冻后与冷冻保护剂法的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精子 冷冻保存 冷冻保护剂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邹本警 王赞滔 +4 位作者 张永利 杨慧 王峰 龙志新 李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5829-5832,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0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以"肾移植、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雷帕霉素、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 目的:探讨免疫抑制剂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和安全性。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09-10维普数据库和清华同方数据库。以"肾移植、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他克莫司、环孢素、雷帕霉素、抗CD25单克隆抗体、抗CD3单克隆抗体"为检索词。文章所述内容应与免疫抑制剂预防、治疗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研究相关。结果:肾移植应用免疫抑制剂可以降低急性排斥发生率,使得移植肾短期存活明显改善,免疫抑制剂的肾毒性仍然是制约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出现新型免疫移植剂如雷帕霉素、FFY720等使得移植肾的长期存活成为可能。新型免疫抑制方案应着重减少毒副反应而不是单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结论:随着近年来对移植免疫认识的深入,在免疫抑制剂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给临床医生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但是令人满意的免疫抑制剂和免疫抑制方案还需不断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雷帕霉素 环孢素A 他克莫司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蛇舌草对肿瘤作用及其成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平 王赞滔 杜立华 《中国医疗前沿(学术版)》 2008年第11期32-33,127,共3页
白花蛇舌草^[1](Hedyotis diflusa wild)为茜草科植物。本品见于《广西中药志》一书,别名蛇舌草、蛇刺草、羊须草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治疗肺热喘咳、扁桃体... 白花蛇舌草^[1](Hedyotis diflusa wild)为茜草科植物。本品见于《广西中药志》一书,别名蛇舌草、蛇刺草、羊须草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白花蛇舌草的带根全草有清热、利湿、解毒之功效,治疗肺热喘咳、扁桃体炎、咽喉炎、阑尾炎、痢疾、黄疸、盆腔炎、附件炎、瘤肿疗疮、毒蛇咬伤等为常用中草药。药理研究121表明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肿瘤、抗菌、消炎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肿瘤作用 茜草科植物 肺热喘咳 扁桃体炎 毒蛇咬伤 有抗肿瘤 咽喉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憩室癌并发憩室内结石1例报告
11
作者 李滢 王赞滔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2-782,共1页
关键词 膀胱憩室癌 憩室内结石 并发 反复尿路感染 膀胱三角区 实质性肿物 临床资料 肉眼血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病房治疗胃底腺息肉病的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耿伟 李闻 +1 位作者 王赞滔 乔旭柏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评估消化日间病房治疗胃底腺息肉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胃底腺息肉病患者34例,其中日间病房16例、普通病房18例,均接受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对比日间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率;再将全部患者分... [目的]评估消化日间病房治疗胃底腺息肉病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胃底腺息肉病患者34例,其中日间病房16例、普通病房18例,均接受内镜下切除术治疗。对比日间病房与普通病房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率;再将全部患者分为麻醉组(16例)和非麻醉组(18例)对比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率。[结果]日间病房组与普通病房组、麻醉组与非麻醉组患者临床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术中穿孔、术后出血及穿孔。日间病房组与普通病房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息肉切除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组与非麻醉组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化日间病房收治胃底腺息肉病是安全的、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息肉 胃底 日间病房 普通病房
原文传递
消化内镜日间手术适宜术式探索:1年850例次患者的经验分享 被引量:6
13
作者 翟亚奇 柴宁莉 +8 位作者 郭艳飞 黄启阳 王赞滔 穆晨 王楠钧 孟江云 张婕 邱小钰 令狐恩强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150-154,共5页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日间病房模式和日间手术适宜术式。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科日间病房收治850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转科率、住院总费用及药费比等指标。...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日间病房模式和日间手术适宜术式。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经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科日间病房收治850例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转科率、住院总费用及药费比等指标。结果 850例次收治中,开展日间手术812例,手术成功率99. 88%(811/812)。出血、穿孔等并发症5例,其发生率0. 62%(5/812),均内镜下成功处理,无1例转送外科手术。由于潜在出血风险,5例术后转入普通消化病房,转科率为0. 59%(5/850)。消化内镜日间手术前5位的有:结直肠息肉切除术(525例)、胃息肉切除术(112例)、消化道狭窄内镜下治疗术(球囊/探条扩张/瘢痕松解术,86例)、胃食管早癌射频消融术(14例)、EUS/FNA和食管平滑肌瘤及乳头状瘤切除术(各12例)。结论消化内镜日间开展胃肠息肉切除术、消化道狭窄内镜下治疗术、胃食管早癌射频消融术及EUS/FNA等手术,是安全、可行的。该消化内镜日间病房模式及开展术式,可为其他中心日间病房的开展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病房 消化内镜日间手术 内镜下息肉切除术
原文传递
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标本的规范化处理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楠 柴宁莉 +2 位作者 令狐恩强 王赞滔 王楠钧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8年第4期145-149,共5页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早是1973年Dyhle等[1]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发展而来并进行了首次报道。1984年多田正弘等[2]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胃早癌,并将其命名为“剥脱活检术”,又称...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最早是1973年Dyhle等[1]通过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切除结肠无蒂息肉发展而来并进行了首次报道。1984年多田正弘等[2]首次将该技术应用于胃早癌,并将其命名为“剥脱活检术”,又称“内镜黏膜切除术”。1994年Takekoshi等[3]发明了IT刀(尖端带有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使对较大消化道黏膜病变的完整切除成为可能,1999年Gotoda等[4]首先报道了使用IT刀进行病变黏膜下整体切除,即ESD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endoscopic 内镜黏膜切除术 标本 注射生理盐水 黏膜病变 完整切除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空腹糖受损/糖耐量减低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赞滔 杨文 《临床消化病杂志》 2018年第6期352-355,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44例空腹糖受损/糖耐量减低、42例糖尿病和114例正常对照者的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和患高血压情...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在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44例空腹糖受损/糖耐量减低、42例糖尿病和114例正常对照者的年龄、性别、幽门螺杆菌感染、体质量指数、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空腹血糖、肌酐、尿素氮和患高血压情况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体质量指数、三酰甘油和肌酐在糖尿病组、空腹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多因素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发现血糖和体质量指数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因子(P<0.05,P<0.01)。[结论]糖尿病和空腹糖受损/糖耐量减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升高,空腹血糖水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空腹糖受损 糖耐量减低 幽门螺杆菌感染
原文传递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合并超长巴雷特食管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赞滔 柴宁莉 +1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李江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8年第1期44-46,共3页
食管裂孔疝为腹腔内容物穿过膈肌的食管裂孔所形成的疝,目前尚无统一定义,所述更能涵盖其各亚型的特点。
关键词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巴雷特食管 内容物
原文传递
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后食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7
作者 邹家乐 柴宁莉 +8 位作者 令狐恩强 柴秘 王赞滔 李隆松 王祥耀 张文刚 向京元 朱静 唐平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12-316,共5页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 目的评价自体皮片移植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ESTD)后食管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3月,5例食管环周早癌患者于解放军总医院接受ESTD联合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通过内镜随访,观察皮片生长情况,有无食管狭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ESTD和自体皮片移植术。无食管穿孔、出血、创面感染和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平均移植皮片成活率为86.0%。4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9.5个月,未发生食管狭窄;1例患者术后发生食管狭窄并进行了球囊扩张,术后随访8个月内未再发生狭窄。结论自体皮片移植术可能是预防食管环周早癌ESTD术后食管狭窄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移植 自体 安全性 有效性 食管早癌 内镜黏膜下隧道剥离术
原文传递
内镜下切除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结果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邹家乐 柴宁莉 +6 位作者 翟亚奇 王赞滔 王祥耀 李隆松 孟江云 杜红 令狐恩强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9-173,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EMR)、预切开EMR(EMR-P)、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和圈套器辅助ESD(ESD-S)4种内镜下切除方法治疗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内镜下治疗的146例结直肠LSTs病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基本信息、内镜下切除结果、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146例结直肠LSTs中,23例行EMR治疗,29例行EMR-P治疗,50例行ESD治疗,44例行ESD-S治疗。中位病变直径2.5 cm(1.2~10.0 cm)。EMR、EMR-P、ESD和ESD-S整块切除率分别为73.9%(17/23)、72.4%(21/29)、96.0%(48/50)、65.9%(2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0切除率分别为65.2%(15/23)、69.0%(20/29)、94.0%(47/50)、63.6%(2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ESD组整块切除率和R0切除率高于其他3组(P均<0.05)。4组术中穿孔率分别为0,0,6.0%(3/50),9.1%(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迟发性出血率分别为4.3%(1/23),0,2.0%(1/50),2.3%(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8)。117例(80.1%)患者术后进行了肠镜随访,中位随访时间10.0个月(3.0~26.0个月),其中局部复发7例(6.0%)。结论ESD是结直肠LSTs最理想的治疗方法;EMR可作为直径<20 mm结直肠LSTs的治疗方法;EMR-P和ESD-S作为改良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在治疗LSTs上具有自身特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侧向发育型肿瘤 安全性 有效性 内镜下切除术
原文传递
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狭窄的长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隆松 令狐恩强 +7 位作者 王赞滔 张波 王楠钧 王祥耀 张文刚 邹家乐 冯建聪 柴宁莉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9期712-717,共6页
目的评估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食管狭窄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ESD且术后黏膜缺损≥5/6... 目的评估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大面积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食管狭窄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行ESD且术后黏膜缺损≥5/6食管环周、长度30~100 mm的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术后使用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预防食管狭窄。ESD术后食管黏膜缺损分为2级:1级为≥5/6环周但未累及全环周;2级累及全环周。观察术后狭窄发生率,狭窄出现时间,内镜下球囊扩张(endoscopic balloon dilations,EBD)或放射状切开(radial incision and cuttings,RIC)治疗狭窄的次数,以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共27例患者纳入研究,随访14~38个月,其中术后黏膜缺损范围1级的患者3例,2级24例。术后黏膜缺损长度(73.7±18.4)mm,球囊放置时间(92.0±20.0)d;总狭窄发生率为18.5%(5/27),其中术后黏膜缺损2级的患者狭窄发生率为16.7%(4/24)。球囊取出到发生狭窄的中位时间为17 d,其中2例狭窄患者分别进行了3次EBD治疗,其余3例患者分别接受了2次、1次和2次RIC治疗。所有患者在佩戴球囊过程中未出现穿孔和迟发性出血。结论对于ESD术后黏膜缺损≥5/6食管环周且长度≤100 mm的食管大面积病变患者,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术后狭窄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食管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体外自助式扩张球囊
原文传递
胃低级别上皮内瘤变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019,北京) 被引量:38
20
作者 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 柴宁莉 +6 位作者 李惠凯 翟亚奇 王楠钧 李贞娟 李佳 王赞滔 令狐恩强 《中华胃肠内镜电子杂志》 2019年第2期49-56,共8页
一、引言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引入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2]。这一分类明确将胃黏膜上皮... 一、引言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引入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2]。这一分类明确将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根据细胞和结构的异型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其中,LGIN 相当于胃黏膜轻、中度异型增生。LGIN属于癌前病变,具有癌变的潜能,在临床工作中,是密切随访还是进行一定的干预措施,目前国内外均无相关共识意见。为此,解放军总医院令狐恩强教授组织国内30余位消化、内镜、病理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指南、最新进展及前期临床研究结果,通过集体讨论与投票等方式,共同制定本共识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低级别 规范化诊治 专家 胃癌 世界卫生组织 消化系统肿瘤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