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新西兰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晓倩 李杰 王连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8,共9页
数字化正引领世界教育新风向。在“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双重背景叠加下,全球老年人都面临着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摆脱数字融入困境的问题。新西兰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战略,实施了具体精细... 数字化正引领世界教育新风向。在“人口老龄化”和“数字化”双重背景叠加下,全球老年人都面临着如何跨越数字鸿沟、摆脱数字融入困境的问题。新西兰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政府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制定了系统全面的战略,实施了具体精细的行动方案,协调多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教育是新西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手段。新西兰通过成人社区教育、第三年龄大学、高等教育和在职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开展丰富多样的老年教育。同时,新西兰政府高度重视老年人的数字包容,通过系列战略引领数字化包容:投资实施老年人数字包容计划,鼓励多方合作共同参与老年数字化教育,资助定制化数字化培训,搭建数字化社区服务体系,提供丰富优质的适老化教育资源等。这在提高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技能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我国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和技能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 数字化 老龄化 老年教育 数字鸿沟 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和混合像元分解的江苏省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42
2
作者 王连喜 徐胜男 +2 位作者 李琪 薛红喜 吴建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82-187,共6页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曲线能提供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一定优势。该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采用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19日46景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时间序列曲线能提供作物生长动态变化信息,将其应用于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取具有一定优势。该文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采用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19日46景250 m空间分辨率的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2014年4月23日的MOD09A1反射率影像及Landsat数据,开展冬小麦种植面积的遥感识别,首先利用MODIS数据建立作物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曲线,再采用Savitzky-Golay滤波方法对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重构,并基于农作物物候历、种植结构和种植模式等信息,提取研究区域典型地物物候生长期的关键值,在分析冬小麦、林地、水稻物候期(生长期开始时间、生长期结束时间、生长期幅度、生长期长度及生长期的NDVI最大值)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综合比较分析不同地物平滑重构后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特征,界定作物种类,确定训练规则,利用快速、高效的决策树方法,通过多阈值限定进行分类,初步提取冬小麦的空间分布范围;但是由于存在混合像元,阈值范围的设定会影响冬小麦种植面积的提取精度,针对此类问题,运用地表反射率影像数据提取冬小麦端元波谱曲线,结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进而根据冬小麦丰度比例精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最后利用统计数据和空间分辨率较高的Landsat TM 8影像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县域级验证。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提取精度达到90%,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研究区域冬小麦的分布情况,表明运用中高分辨率遥感时间序列影像数据可以准确提取作物种植面积,为农作物种植面积信息提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树 滤波 分类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混合像元 分解 冬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物候与气候研究进展 被引量:202
3
作者 王连喜 陈怀亮 +1 位作者 李琪 余卫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47-454,共8页
植物物候及其变化是多个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气候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环境因子。主要从气候环境角度分析了植物物候与气候以及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物候及物候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温度是影响物候... 植物物候及其变化是多个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气候是最重要、最活跃的环境因子。主要从气候环境角度分析了植物物候与气候以及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关系,概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物候及物候模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表明,温度是影响物候变化最重要的因子;同时,水分成为胁迫因子时对物候的影响也十分重要。近50a左右,世界范围内的植物物候呈现出了春季物候提前,秋季物候推迟或略有推迟的特征,从而导致了多数植物生长季节的延长,并成为全球物候变化的趋势。全球气候变暖改变了植物开始和结束生长的日期,其中冬季、春季气温的升高使植物的春季物候提前是植物生长季延长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物候学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探讨物候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而模型模拟是定量研究气候变化与植物物候之间关系的重要方式,国内外已经开发出多种物候模型来分析气候驱动与物候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遥感资料的应用也为物候模型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物候机理研究、物候与气候关系以及物候模型研究将是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气候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不同下垫面的小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连喜 闵庆文 +4 位作者 李凤霞 张晓煜 闫蓉 张学艺 袁海燕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8-21,共4页
在不同季节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几种不同类型下垫面进行的小气候观测与考察,分析了该区不同下垫面的主要小气候特征(温湿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 在不同季节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几种不同类型下垫面进行的小气候观测与考察,分析了该区不同下垫面的主要小气候特征(温湿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宁南山区不同下垫面气候特征均具有与大气候相似的变化趋势;封山禁牧后,下垫面随之变化,会产生干旱生态景观下的“绿岛效应”、“湿岛效应”和“热岛效应”,说明封山禁牧措施对脆弱生态的恢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退耕还林还草、进行植被恢复生态建设,对于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南部山区 下垫面 气候特征分析 区域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还草 封山禁牧 小气候观测 小气候特征 变化规律 变化趋势 宁南山区 生态景观 热岛效应 脆弱生态 生态建设 植被恢复 生态环境 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连喜 钱蕊 +3 位作者 曹宁 韩颖娟 李剑萍 李琪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研究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对宁夏西吉地区主栽的宁薯4号品种采用不同播期下地膜覆盖和未覆膜两种栽培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使马铃薯开花期提前,从而增加薯块的生长时间,5月上旬到7月中旬,保水效应和抗旱增... 为了研究地膜覆盖对粉用马铃薯生长的影响,对宁夏西吉地区主栽的宁薯4号品种采用不同播期下地膜覆盖和未覆膜两种栽培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覆膜能使马铃薯开花期提前,从而增加薯块的生长时间,5月上旬到7月中旬,保水效应和抗旱增产效果明显,覆膜比未覆膜增产47.8%~67.2%。对主栽的青薯168号采用不同时期覆膜和不同时期揭膜的栽培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覆膜可以优化土壤环境,在块茎增长时期以后揭膜可以提高马铃薯的覆膜效果,提高马铃薯产量,最高增产可达76.3%。因而,在马铃薯种植期间使用地膜覆盖并适时的覆膜揭膜,能有效提高粉用马铃薯的品质及商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 粉用马铃薯 产量 品质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6
作者 王连喜 陈怀亮 +1 位作者 李琪 余卫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0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农业气候区划是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应用。本文着重从农业气候区划指标选取方法、农业气候区划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不同区划... 农业气候区划是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的有效途径,得到了广泛地关注和应用。本文着重从农业气候区划指标选取方法、农业气候区划方法以及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总结了农业气候区划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了不同区划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区划 方法 进展 指标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植被关系研究方法探讨 被引量:38
7
作者 王连喜 杨有林 +1 位作者 何雨红 郑有飞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3-48,共6页
在对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历史回顾的基础上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究气候和植被关系的观测和理论方法 ,同时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也进行了系统介绍。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植被 关系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宁夏农业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32
8
作者 王连喜 李菁 +2 位作者 李剑萍 李琪 吴荣军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11年第2期155-160,166,共7页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宁夏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温跃变,跃变后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模拟预测显示,2080s宁夏的年平均、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还将明显上升,降水量较基准时段将有... 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宁夏地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是:气温升高、降水减少,1986年附近发生了一次明显的气温跃变,跃变后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0℃,模拟预测显示,2080s宁夏的年平均、冬季和夏季平均气温还将明显上升,降水量较基准时段将有所增加。对主要作物而言,宁夏气候变暖以后春小麦气候产量下降明显,减产幅度在30%~60%;气候变暖为水稻高产品种的引进创造了条件,使单产变率减小,保证高产稳产;气温增幅在2.8℃内对玉米生产有利,增幅超过2.8℃会造成玉米减产;生育期平均温度升高会对马铃薯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生育期提早,停止生长期推迟,生长季延长约15d。对于宁夏当地的特色农产品生产而言,枸杞、硒砂瓜、酿酒葡萄都会受到气候变暖、降水减少的不利影响,必须合理补充灌溉。对作物品质而言,气候变暖为酿酒葡萄、玉米等喜温和喜热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更充足和更有利的热量资源,使这些作物的品质有所提高。另外,气候变暖使某些农作物的适宜种植面积扩大,使宁夏地区采用的作物品种的熟性由早熟向中晚熟发展、多熟制向北推移和复种指数提高,但气候变暖后病虫害的影响会增加。在引黄灌区,有利于发展喜热、喜温的优质特色农业,可扩大酿酒葡萄、硒砂瓜等特色农业的种植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宁夏 农业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博用户关系挖掘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9
作者 王连喜 蒋盛益 +1 位作者 庞观松 吴美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1-97,57,共8页
Web2.0的广泛应用和新型社会化网络媒体的盛行,促使网络服务从以数据为主导开始转变为以用户或用户关系为核心。微博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会化网络服务媒体,其用户关系挖掘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并且逐渐受到... Web2.0的广泛应用和新型社会化网络媒体的盛行,促使网络服务从以数据为主导开始转变为以用户或用户关系为核心。微博作为当下最流行的社会化网络服务媒体,其用户关系挖掘研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迅速兴起的一个新兴研究课题,并且逐渐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首先依据微博用户的特点对微博用户关系挖掘的概念进行了阐释;然后,以微博用户关系挖掘的两个重要研究内容为主线,分别对微博用户社群分析和关键用户识别做细致的介绍和分析;最后总结了对微博用户关系挖掘的研究内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博 用户社群分析 用户关系 关键用户识别 个性化推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综述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连喜 肖玮钰 +2 位作者 李琪 孟丹 孔坚文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9,130,共7页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变化产生的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等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农业本身的脆弱性,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日趋明显,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也日趋严重。针对北方地...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变化产生的不利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等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由于中国北方地区农业本身的脆弱性,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日趋明显,农业气象灾害的频率增加,强度增强,对粮食安全的威胁也日趋严重。针对北方地区的三种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和马铃薯所遭受的三种主要灾害旱灾、低温冷害及霜冻风险评估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目前三种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北方地区农业风险评估研究提供参考,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旱灾 低温冷害 霜冻 中国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技术在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连喜 李欣 +2 位作者 陈怀亮 李琪 余卫东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361-364,共4页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传统区划方法的结合,可以得到更加精细的农业气候区划结果,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气候区划,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着重从气候要素细网格化、区划成果数字化、信息服...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与传统区划方法的结合,可以得到更加精细的农业气候区划结果,其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气候区划,为当地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着重从气候要素细网格化、区划成果数字化、信息服务、"3S"技术相结合等四个方面,总结GIS技术在中国农业气候区划中的应用进展,对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将来可能的研究方向,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几点建议如下:(1)进行农业气候区划时应综合考虑多种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因子;(2)运用GIS技术进行"自下而上"的区域合并过程中,需要更好地结合自动合并与人工合并;(3)区划指标应考虑运用逻辑交集运算;(4)建立基于Web技术的开放式共享GIS农业气候区划平台;(5)GIS结合GPS、RS数据可以从宏观的角度全面监测农作物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候区划 地理信息系统 细网格 “3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陕西冬小麦干旱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连喜 胡海玲 +1 位作者 李琪 孔坚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37-244,共8页
以陕西1961—2010近50 a 2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计算其冬小麦生育期各旬需水量(ETi)以及作物缺水指数(CWDI),并根据农业干旱等级计算出研究区干旱频率,分析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干旱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冬小麦... 以陕西1961—2010近50 a 22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为基础资料,计算其冬小麦生育期各旬需水量(ETi)以及作物缺水指数(CWDI),并根据农业干旱等级计算出研究区干旱频率,分析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内干旱指数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冬小麦各生育期干旱频率为拔节抽穗期>灌浆成熟期>返青期>冬前生长期>越冬期;冬小麦重旱以上频率的空间分布由北向南逐渐减少;冬小麦干旱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呈上升趋势,20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干旱指数较高,1968年为突变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亏缺指数 干旱频率 冬小麦 时空特征 陕西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冬小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连喜 缪淼 +3 位作者 李琪 薛兴权 孙晓宇 吴东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2,共8页
利用陕西省1981-2013年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冬小麦生育期及产量资料,在考虑水分敏感系数与底墒期降水的基础上,分生育期构建了陕西省冬小麦的干旱指数,并且采用统计模型分离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按关键生育期划分干旱指数等... 利用陕西省1981-2013年22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冬小麦生育期及产量资料,在考虑水分敏感系数与底墒期降水的基础上,分生育期构建了陕西省冬小麦的干旱指数,并且采用统计模型分离干旱对产量的影响程度,按关键生育期划分干旱指数等级范围并分析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陕西省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干旱频率与干旱减产率有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陕北、关中及陕南部分地区近30a冬小麦干旱有增强趋势,而各生育期的减产率变化趋势则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冬小麦 干旱指数 时空变化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冬小麦适宜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连喜 顾嘉熠 +2 位作者 李琪 徐胜男 吴东丽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江苏省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讨气候适宜程度对江苏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利用隶属度函数构建了气候适宜度模型,对江苏省12个站点的冬小麦各生育期... 江苏省是中国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inn.)的主要种植区域之一,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探讨气候适宜程度对江苏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利用隶属度函数构建了气候适宜度模型,对江苏省12个站点的冬小麦各生育期与全生育期的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用于描述与分析江苏冬小麦的气候适宜程度。(2)为避免在某生育期单个要素的气候适宜度可能很小或为零而导致的与冬小麦气象产量出现较大偏离,选用累乘模型来表达冬小麦各生育期的气候适宜度,效果良好。(3)江苏省冬小麦的气候适宜度总体较好,温度适宜度、降水适宜度和气候适宜度都呈弱增加趋势,而日照适宜度呈逐年微弱减少的趋势。(4)从适宜度分布来看,苏南地区日照适宜度较低,苏北地区降水适宜度较低,各地区温度适宜度总体较高,且气候适宜度的差距不是很大。(5)江苏省冬小麦适宜度偏低的生育期是出苗-分蘖期,因此,在此期间应注意低温冻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负面影响。(6)赣榆和徐州(代表苏北)的寒积温较大,南通、昆山和东山(代表苏中、苏南)的寒积温较小,这与计算所得的同时段内冬小麦冬季冻害指数的结果是一致的。即冬小麦出现低温危害的时段在进入休眠之前以及结束休眠之后,即秋末冬初和冬末春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气候适宜度 时空变化 低温冻害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江苏水稻高温热害模拟研究Ⅱ:孕穗-抽穗期水稻对高温热害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24
15
作者 王连喜 任景全 李琪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3,共8页
利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CERES-Rice模型结合CMIP3数据下的A2和A1B两种方案2020s时段天气数据,通过改变播期(提前6d、12d、18d,推迟6d、12d、18d)和品种耐高温系数G4(G4 =1.03、1.06、1.09、1.12、1.15),研究江苏地区孕穗-抽穗期水稻... 利用经过校准和验证的CERES-Rice模型结合CMIP3数据下的A2和A1B两种方案2020s时段天气数据,通过改变播期(提前6d、12d、18d,推迟6d、12d、18d)和品种耐高温系数G4(G4 =1.03、1.06、1.09、1.12、1.15),研究江苏地区孕穗-抽穗期水稻对高温热害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播期提前12d和18d,水稻生育期和开花期延长,与基准期(1961-1990年)相比,其产量增加较多;相反,播期推迟,水稻产量均以降低为主,生育期和开花期缩短.A1B情景下高邮增产最多,达13%,A2情景下吕泗增产最多,为14%.(2)当水稻耐高温系数G4值在1.09~1.15时,所有站点均增产,A1B情景下高邮增产最多,为11%,A2情景下赣榆增产最多,为7%,生育期和开花期均以延长为主.(3)采取播期提前12d同时改变品种参数G4为1.1时,产量增加最明显.可见,将播期适当提前并提高品种的耐高温系数可以提高水稻对高温热害的适应能力,研究结果对未来江苏水稻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害 适应性 水稻 播期 品种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与方法进展 被引量:28
16
作者 王连喜 秦其明 张晓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7,共5页
根据国内外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和遥感灾损评估研究进展情况 ,分析了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的可行性和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提出了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方面需要开展的相关研究领域和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遥感监测 灾损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评价与区划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连喜 孟丹 +1 位作者 耿秀华 李琪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3-220,共8页
根据灾害学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承灾体与孕灾环境3个子系统出发,结合宁夏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脆弱性及敏感性,综合考虑降水、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多个因素,对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进行了评价及区划。结果表明... 根据灾害学系统理论,从致灾因子、承灾体与孕灾环境3个子系统出发,结合宁夏地区农业干旱危险性、脆弱性及敏感性,综合考虑降水、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类型、地形以及土壤类型等多个因素,对宁夏农业干旱风险进行了评价及区划。结果表明,宁夏农业干旱风险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干旱低风险地区主要位于经济发达、同时灌溉条件良好的青铜峡灌区,其次是卫宁灌区,高风险地区涵盖了以旱地为主的黄土丘陵区及降水量相对较多但经济落后的南部山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农业干旱 风险 评价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高温胁迫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连喜 金鑫 +3 位作者 李剑萍 马国飞 曹宁 李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0207-10210,10352,共5页
[目的]研究短期高温胁迫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宁夏广泛种植的粉用马铃薯陇薯3号为试材,分析短期高温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室内外CO2浓度差、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片光合水分利... [目的]研究短期高温胁迫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光合作用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宁夏广泛种植的粉用马铃薯陇薯3号为试材,分析短期高温条件下不同生育期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室内外CO2浓度差、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片光合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结果]出苗期高温胁迫下的马铃薯净光合速率和叶室内外CO2浓度差均出现滞后性,而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常温下相一致,但数值均高于常温下;其中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是叶室内外CO2浓度差。分枝期高温胁迫下净光合速率、叶室内外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虽然变化趋势与常温下相近,但是均在中午出现一次突变,达到峰值,而水分利用率变化与常温下基本一致;其中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也是叶室内外CO2浓度差,其次是蒸腾速率。[结论]高温胁迫对不同生育期马铃薯光合作用均有影响,且分枝期大于出苗期,其中叶室内外CO2浓度差是对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的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不同生育期 高温胁迫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王连喜 边超钧 +2 位作者 李琪 江涤非 孔坚文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3-199,共7页
根据1961-2010年陕西省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周期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合2007-2010年陕西省17县(区)的玉米产量资料,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就干旱对陕西省玉米... 根据1961-2010年陕西省的逐日降水量资料,运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法、Morlet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干旱的时间变化特征、周期变化特征和空间变化特征。结合2007-2010年陕西省17县(区)的玉米产量资料,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就干旱对陕西省玉米单产的影响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干旱趋势逐渐增强,以20世纪90年代干旱最为严重;陕西省干旱的危害程度由北向南逐渐降低,陕北的危害最严重,关中次之,陕南最轻;同时,陕西省年干旱时间序列存在显著的准2~4a和准4 a尺度周期变化规律;另外,干旱与玉米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干旱指数(标准化降水指数)等级每增加一个级别,将导致陕西省每hm2耕地玉米产量减少128.985 kg。期望研究结果能为陕西省针对干旱气象灾害制定相应的减灾政策,有助于保障陕西地区玉米生产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干旱 标准化降水指数 玉米产量 面板数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烤烟品质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及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连喜 尹远渊 +2 位作者 朱勇 余凌翔 李琪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气候是烤烟最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为了全面分析云南省烤烟化学品质与烤烟大田生育期内各时段气象条件的匹配关系,明确云南烤烟品质形成的气象条件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2004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化学品... 气候是烤烟最重要的生态条件之一。为了全面分析云南省烤烟化学品质与烤烟大田生育期内各时段气象条件的匹配关系,明确云南烤烟品质形成的气象条件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云南省2004年气象数据和烤烟化学品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给出了烤烟的综合评价结果并对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烤烟综合品质的分析结果较为可信,烤烟品质主要受4—5月(伸根还苗期)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影响,其中降水量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化学品质 气象条件 综合指标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