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坤根谈临证思维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智屹惠 王坤根 +3 位作者 孙洁 王雨墨 张弘 沈淑华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探讨全国名中医王坤根主任医师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方法]通过跟随王坤根主任医师侍诊、访谈及聆听其授课,观察分析其中医临证特点,从辨病与辨证的关系、辨证论治的方法、专病专药等方面,总结提炼出王坤根的临证思维模式,并结合... [目的]探讨全国名中医王坤根主任医师的中医临证思维模式。[方法]通过跟随王坤根主任医师侍诊、访谈及聆听其授课,观察分析其中医临证特点,从辨病与辨证的关系、辨证论治的方法、专病专药等方面,总结提炼出王坤根的临证思维模式,并结合其具体临证经验加以阐释。[结果]王坤根认为临证首当辨病,不仅要辨中医病名,还要辨西医病名,通过辨病不仅能了解疾病的病因、转归和预后,还可以防止误诊、判断疗效。强调辨病为基础的辨证论治,并提炼'三步法'使辨证论治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尤其适合初入临床的中医工作者。倡导针对基层及辨证论治有困难的初学者建立专病通治方,并提出专病专药应与辨证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取前人实践所总结出的经验。[结论]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非常值得借鉴,有助于提高年轻中医师的临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坤根 名医经验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通治方 专病专药 专方专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管道冲蚀速率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雨墨 李彦博 +5 位作者 李晓平 艾迪辉 昝林峰 王维嘉 王孟欣 宫敬 《石油科学通报》 2020年第1期114-121,共8页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 本文系统综述了近年来采用人工智能方法对固体壁面受固体颗粒冲击摩擦导致质量损失现象的研究成果,回顾了现有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结论,分析了人工智能方法的优势及与传统研究方法的互补性。从数据来源的角度分类,讨论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及以CFD模拟为基础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最新的应用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等方法进行冲蚀研究的案例。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方法在管道冲蚀现象的研究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将在未来管道完整性管理水平的提升及管道智能化建设的加速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冲蚀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管道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坤根教授应用祛风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经验 被引量:9
3
作者 王雨墨 吴丽霞 +1 位作者 张弘 王坤根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24-26,共3页
王坤根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突然,作止无常,喉间瘙痒并伴有胸闷气急等特点,符合中医风邪致病特点,将该病命名为风咳,认为病因虽有六淫致病之说,但以风邪为主导,病变部位主要在肺;总的病机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冲击声门... 王坤根教授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突然,作止无常,喉间瘙痒并伴有胸闷气急等特点,符合中医风邪致病特点,将该病命名为风咳,认为病因虽有六淫致病之说,但以风邪为主导,病变部位主要在肺;总的病机为风邪犯肺、肺气失宣,肺气上逆、冲击声门,辨证虽有风寒、风热、风燥,甚至兼夹证之别,但以风邪犯肺者居多,治疗以祛风宣肺为主,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 风咳 风邪 王坤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喘汤加减为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1例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峰 王雨墨 +1 位作者 沈爱娟 钱静华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5期327-327,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COPD的进展[1]。本研究观察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TNF-α的作...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参与COPD的进展[1]。本研究观察定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TNF-α的作用,从改善症状、调节炎症反应的角度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干预机制。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定喘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鼻唇形态控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雨墨 李继华 《口腔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是外科矫正上颌骨发育异常的常用方法,上颌骨移动后鼻唇形态发生相应变化,该文针对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对鼻唇形态造成的不利影响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文献回顾。
关键词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 鼻翼收缩缝合 鼻整形 鼻唇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坤根运用“痞痛舒”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撷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雨墨 张弘 +4 位作者 智屹惠 孙洁 黄立权 沈淑华 林友宝 《浙江中医杂志》 2017年第4期235-236,共2页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同时排除任何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前者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存在一种或多种消化不良症状(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同时排除任何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病变的疾病。现代医学将其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PDS)和上腹痛综合征(EPS)。前者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痞痛舒 王坤根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黄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娟 王雨墨 张晓倩 《浙江中医杂志》 2019年第2期119-119,共1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道最常见疾病之一,本疾病患者常因低氧及老龄化等特殊情况,使其胃肠道黏膜常充血、水肿,肠道分泌液减少、蠕动减弱,容易引发便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参黄膏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坤根教授应用消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经验
8
作者 王雨墨 蒋华 +3 位作者 高芸 张弘 孙洁 王坤根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王教授通过诊察该病的症状、舌脉表现,明确此病病因病机、治法,提出本病虽表现为虚劳、体弱,但不可将病机拘泥于虚损不足,进而大投补益之品,其病机当虚实间杂,且实证并不少见,因此,当重视消法在本病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消法 王坤根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为“春风”,为何“沉醉”——解读《春风沉醉的晚上》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雨墨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6期231-232,共2页
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其诸多作品中的代表,显示了他的又一个创作巅峰。题目中的“春风”“沉醉”二词,在通常情况下代表着美好、浪漫、积极的含义;然而,小说塑造的环境氛围是阴沉灰暗、绝望凄凉的,主... 中国现代作家郁达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是其诸多作品中的代表,显示了他的又一个创作巅峰。题目中的“春风”“沉醉”二词,在通常情况下代表着美好、浪漫、积极的含义;然而,小说塑造的环境氛围是阴沉灰暗、绝望凄凉的,主题也是“生的苦闷”。题目与内容的反差蕴含着作者怎样的用意?郁达夫想向世人传达什么观念?本文从“春风”“沉醉”在小说中的具体意义切入,解构郁达夫的思想观念与创作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郁达夫 春风 沉醉 理想 情怀表达 抒情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唐诗》渭桥意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雨墨 杨雨 李哲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第4期115-124,共10页
唐长安城附近“八水绕长安”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渭水得天独厚的特殊位置,加之自古以来渭桥的政治核心象征意义,使渭桥意象在《全唐诗》中的出现频次远超其他长安附近的桥梁。唐代时架在渭河上的桥梁至少有三座——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 唐长安城附近“八水绕长安”的地理特征造就了渭水得天独厚的特殊位置,加之自古以来渭桥的政治核心象征意义,使渭桥意象在《全唐诗》中的出现频次远超其他长安附近的桥梁。唐代时架在渭河上的桥梁至少有三座——东渭桥、中渭桥和西渭桥,渭河三桥既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文化变迁和桥梁建筑艺术的见证者,又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而涉渭桥诗尤以政治军事类题材最为突出。因渭桥自先秦起便与都城皇权紧密相连,且在“便桥之盟”“安史之乱”“泾师之变”“黄巢起义”等历史事件中,渭桥均为兵家必争之地。渭桥意象区别于其他桥梁意象的独特之处正在于其政权中心的象征性与沙场风云的代表性,且这种意象特征一直延续到后代诗歌,例如《全宋诗》中,渭桥始终是诗人笔下承载着浓厚家国情怀的政治之桥与战争之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唐诗》 渭桥 意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残差网络在低照度图像增强中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兴瑞 朴燕 王雨墨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8-518,共11页
成像设备在暗光照环境下会出现对比度不高、图像细节信息丢失、颜色失真等问题,这会对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人脸识别等应用场景产生巨大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的复合残差网络来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增... 成像设备在暗光照环境下会出现对比度不高、图像细节信息丢失、颜色失真等问题,这会对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人脸识别等应用场景产生巨大干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的复合残差网络来实现对低照度图像的增强。该算法首先通过色彩空间上的转换(RGB-HSV)将亮度分量V放入构造的神经网络中,然后神经网络通过融合了注意力机制的多分支结构进行图像浅层特征的提取,接着经过复合残差网络提取深层特征,再经过图像重建得到增强后的V分量,最后通过分量融合实现图像增强。实验结果表明,对比目前国内外主流低照度图像增强算法,所提算法在主观视觉上对图像亮度与对比度有显著提升,在PSNR、SSIM指标上与传统算法的对比结果分别提升了约20%和15%,与深度学习算法的对比结果分别提升约9%和3%,不论是在人工合成的低照度图像还是真实、自然低照度图像中均有良好表现,基本满足图像增强的颜色自然、对比度和鲁棒性高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照度图像增强 神经网络 残差网络 注意力模型 HSV色彩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汉字形体解读中国古代律法文化
12
作者 王雨墨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5期227-227,229,共2页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与法律相关的汉字进行研究探索,从其字形、发展历程、文化内涵等方面切入,结合有关文献及注疏资料,在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来论述汉字当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通过研究"法""律"二字的衍变和文... 本文主要内容是对与法律相关的汉字进行研究探索,从其字形、发展历程、文化内涵等方面切入,结合有关文献及注疏资料,在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来论述汉字当中蕴含的中国古代法律文化。通过研究"法""律"二字的衍变和文化内涵、刑名用字阐释、执法行为用字和古人对诉讼的恐惧、厌恶心理,来充分地将汉字形体与中国古代律法相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法律 汉字形体 刑名用字 执法用字 文化 厌讼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灞桥意象在唐诗中的确立、成熟及转型
13
作者 王雨墨 杨雨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21-127,共7页
灞桥在唐长安占据重要交通孔道地位,灞柳飞雪盛景吸引往来相送的诗人生发别离情思,灞桥意象的核心——离别意蕴在唐诗中得到确立,且对唐人的昂扬心态与蓬勃气象有所映射。伴随晚唐大量落第士子选择以灞桥寄托消沉心绪,灞桥意象发展至成... 灞桥在唐长安占据重要交通孔道地位,灞柳飞雪盛景吸引往来相送的诗人生发别离情思,灞桥意象的核心——离别意蕴在唐诗中得到确立,且对唐人的昂扬心态与蓬勃气象有所映射。伴随晚唐大量落第士子选择以灞桥寄托消沉心绪,灞桥意象发展至成熟期,在唐诗中以文人失意心态、绝望苦寒情境为主要呈现形式。郑綮顺应晚唐诗歌审美风貌提出“灞桥风雪”诗思命题,灞桥由韵味深浓的具体可感意象向抽象诗思意象转型,并在宋代词画中凝定为诗思范式,焕发出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灞桥意象 士人心态 别离 诗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星”情节设定的深层意蕴——解读田耳《天体悬浮》
14
作者 王雨墨 《戏剧之家》 2023年第1期193-195,共3页
《天体悬浮》是“70后”作家田耳的近作,小说讲述了佴城底层社会的风土人情,情节围绕着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和丁一腾展开,两名主人公的人生深受其初恋女友小末、沈颂芬的影响,女孩们“观星”的爱好也随之渗透进他们的生活。“观星”... 《天体悬浮》是“70后”作家田耳的近作,小说讲述了佴城底层社会的风土人情,情节围绕着洛井派出所的辅警符启明和丁一腾展开,两名主人公的人生深受其初恋女友小末、沈颂芬的影响,女孩们“观星”的爱好也随之渗透进他们的生活。“观星”情节作为小说线索,贯穿全文;象征着丁、符二人的爱情和世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追求,隐喻着当代人存在的“悬浮”状态;承载着田耳对空间的变换扩张与想象。田耳以平视视角揭露“原生态”生活的灰色现实,批判腐朽的社会,深度勘探人性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征 隐喻 时空变换 底层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发掘传统文化 恢复国学真实面目
15
作者 徐景安 王雨墨 +6 位作者 仲大军 黎鸣 孙开泰 胡星斗 张利华 李延明 丁东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9期80-101,共22页
2008年4月12日,创建中国新文化(北京)论坛第五次研讨会在北京湖北大厦召开。37位学者与媒体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主讲,其他学者发表了评论。本刊选登了部分与会者的发言。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发掘 真实 国学 中国新文化 媒体工作者 研究中心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开发影响下的“对立与共生”--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二元拼贴”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罗萍嘉 郑祎 +1 位作者 王雨墨 熊柳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20年第12期9-17,共9页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社会物质和历史文化的映射,并以具象化手段展示地域特色。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介入,传统村落内生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新旧"资源的"二元拼贴"状态,产生了经济水平...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居民长期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是社会物质和历史文化的映射,并以具象化手段展示地域特色。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介入,传统村落内生的公共空间形成了"新旧"资源的"二元拼贴"状态,产生了经济水平与历史文化的相互博弈。通过传统村落的实地调研,文章定义了旅游开发影响下传统村落的重构公共空间、复合公共空间和原生公共空间,分析了传统村落产生的"二元拼贴"的"对立与共生"现状,即空间秩序(图底重置与尺度转换)、礼治秩序(生产资料与血缘、地缘)、功能秩序(原真性体验与日常行为活动)的三方面影响,并从多维序列的时空保护、原生功能的传统营建、居民权益的主体复位三种角度提出策略建议,以期对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开发 传统村落 公共空间 二元拼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血不利则为水”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义 王雨墨 张弘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5期25-26,共2页
中医理论中的血指循行于脉中,对人体起濡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物质。血不利指各种内外因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充足的血液运行于脉道,脉道通利,血液在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下循行脉道,才能运行全身。《灵枢·邪客》有云:“营气者,泌... 中医理论中的血指循行于脉中,对人体起濡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体物质。血不利指各种内外因素导致血液运行不畅。充足的血液运行于脉道,脉道通利,血液在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下循行脉道,才能运行全身。《灵枢·邪客》有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津液可从脉道渗出,血量不足时又可渗入脉道补充血液。津血一体,导致血液运行障碍的因素同时会引起水液代谢异常,故“血不利”同时会有“水不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代谢异常 血液运行 中医理论 内外因 循行 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诗中金银发饰意象时代因革
18
作者 王雨墨 《文化产业》 2022年第27期64-66,共3页
步摇、花(金)钿、翠翘、金雀、搔头(簪)、冠、钗七类首饰在唐朝发展至成熟时期。社会奢靡型消费、女性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促成金银发饰流行的重要原因。皇族宗室对诗歌酬唱的推崇,使宫廷诗风靡于贵族文化圈,女官舞姬、... 步摇、花(金)钿、翠翘、金雀、搔头(簪)、冠、钗七类首饰在唐朝发展至成熟时期。社会奢靡型消费、女性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是促成金银发饰流行的重要原因。皇族宗室对诗歌酬唱的推崇,使宫廷诗风靡于贵族文化圈,女官舞姬、后妃公主成为诗人一再吟咏的对象,其所佩饰物成为常见的诗歌意象。《全唐诗》在继承“诗缘情而绮靡”的前提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缘情而绮靡 《全唐诗》 诗歌意象 因革 舞姬 翠翘 发饰 妇女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管腔内息肉样生长为表现的气管支气管结核2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盛薇 沈爱娟 +4 位作者 王雨墨 高景蓬 马红映 虞亦鸣 张峰 《中国乡村医药》 2023年第15期51-53,共3页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肺结核^([1])。其常因瘢痕的愈合造成气管支气管增厚、狭窄,甚至闭塞,发病率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0%~40%^([2])。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 气管支气管结核是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黏膜、黏膜下层及外膜(软骨和纤维组织)的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肺结核^([1])。其常因瘢痕的愈合造成气管支气管增厚、狭窄,甚至闭塞,发病率占活动性肺结核的10%~40%^([2])。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影像学表现多样,诊断依靠支气管镜检查观察支气管黏膜、管腔、管壁的改变,进行灌洗、刷检、活检取样做病原学、病理学检查。笔者收治的气管支气管结核2例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均以支气管管腔内结节为主要表现,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息肉样生长的新生物,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活动性肺结核 支气管管腔 息肉样 支气管黏膜 气管支气管 影像学检查 内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输航煤固体颗粒物污染发展规律研究
20
作者 李强 邱姝娟 +5 位作者 伍奕 欧阳波 李维嘉 刘鹏 宫敬 王雨墨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6期853-862,共10页
航空煤油作为飞行器燃料,近年来需求量快速增长,成品油管道增输航煤可以提高管道企业的利润。但GB6537-2018对航煤的质量要求严格,尤其是对清洁性要求很高,因此航煤经管道输送后固体颗粒物等清洁性质量指标如何变化,是否受到管内杂质的... 航空煤油作为飞行器燃料,近年来需求量快速增长,成品油管道增输航煤可以提高管道企业的利润。但GB6537-2018对航煤的质量要求严格,尤其是对清洁性要求很高,因此航煤经管道输送后固体颗粒物等清洁性质量指标如何变化,是否受到管内杂质的影响,是管道企业尤为关心的问题。为了研究航煤的固体颗粒污染物指标随管道输送的变化规律,厘清污染物来源,并分析停输对航煤质量变化的影响,本文提出采用在线浸泡实验法:通过将航煤按计划停输在炼厂和泵站之间,分析停输时在管道不同位置的航煤中颗粒物的沉积变化规律,确定了导致油库收油固体颗粒物含量升高的污染管段及污染物来源。对比在管道内浸泡时和进入末站油罐后,航煤固体颗粒物含量的升降情况,推断不同类型杂质的运移规律。实验发现:(1)地形差异是固体颗粒物污染规律不同的重要原因。对于连续上倾管道,固体颗粒在油流中逐渐聚集成团,砂土铁锈等较重的固体颗粒在底部沉积,轻质的悬浮固体颗粒被油流携带到下游管道,累积量逐渐升高;而对于落差较大的下坡段管道,在坡底位置由于势能作用,重质固体颗粒在坡底沉积,即使被油流携带到下游,也可以停输时静置沉降到底部。因此,对于连续上倾管道,应注意上游重颗粒聚集和下游轻质颗粒聚集现象,定期更换下游泵站过滤器滤芯。对于下坡管道,应注意油流携带重颗粒造成的下游固体颗粒物含量上升和重颗粒的沉降现象。由于含有较多重颗粒物,在质量控制时应注意进行适当进行静置沉降。(2)虽然航煤经管道沿途泵前及末站油罐前多次过滤,但如果管道内杂质过多,航煤到达末站时仍然有固体颗粒物含量超标的风险,所以在管道输送时仍需注重航煤质量的控制。本研究为确定清管频率,保障管输航煤质量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煤油 浸泡 固体颗粒物 质量控制 流动污染 起伏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