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1
作者 孟庆鹏 田守昕 卢秋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可进一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教育内容和方式创新,对于增强学生思想道德判断力、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可进一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教育内容和方式创新,对于增强学生思想道德判断力、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思政教育 网络培训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及实践策略
2
作者 刘苏毅 张慧欣 田守昕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7-100,共4页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对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从现实维度和理论维度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逻辑,又要从实践... 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对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要从现实维度和理论维度把握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逻辑,又要从实践维度厘清“大思政课”建设的科学方法。本文在论述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逻辑起点及内在机理基础之上,提出从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育人机制、加快“大思政课”基础设施建设、丰富高校“大思政课”育人内容、组建高素质思想政治育人队伍等方面入手,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路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立德树人 人本属性 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的理解及其在当代的社会启示
3
作者 刘苏毅 田守昕 卢秋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 2023年第7期140-143,共4页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版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著作中的许多概念和范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而分工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分工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 《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认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版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著作中的许多概念和范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力,而分工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分工范畴的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深入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概念、内涵以及其当代价值,不仅有助于推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而且也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意志意识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中国理论统一战线理论与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创新
4
作者 孟庆鹏 田守昕 刘苏毅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2,8,共3页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合理科学地规划了两个发展大局。立足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基础上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知程度、把握程度,规范化提出了“构建长期执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统筹规划... 在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合理科学地规划了两个发展大局。立足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基础上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知程度、把握程度,规范化提出了“构建长期执政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战略发展目标。在统筹规划加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主要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坚持长期执政思想层间的建设基础、对政治与思想等各方面基础实施巩固、建立健全长期执政建设制度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中,深度研究分析、回答“建设哪一种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立健全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关键性、决定性时代主题,聚集强化长期执政能力建设的丰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中国理论 统一战线理论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实践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