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瓦斯爆炸所致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的研究
1
作者 田林强 孟伟正 +8 位作者 刘捷 孙振洲 王曌东 雷婷婷 李荣豹 冯光宇 陈建安 任文杰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52-452,共1页
目的煤矿瓦斯爆炸多发生在相对密闭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具有独特力学特性的冲击波伤害机体。爆炸后产生的各种毒气,特别是一氧化碳(CO)也会对组织造成伤害。以往虽有战争爆炸冲击波致脑损伤的研究,但未见有由物理和化学两种因素造成的复... 目的煤矿瓦斯爆炸多发生在相对密闭环境,会产生一系列具有独特力学特性的冲击波伤害机体。爆炸后产生的各种毒气,特别是一氧化碳(CO)也会对组织造成伤害。以往虽有战争爆炸冲击波致脑损伤的研究,但未见有由物理和化学两种因素造成的复合型脑损伤的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模拟煤矿巷道瓦斯爆炸的真实情景,构建一个可重复的复合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研究其损伤机制,为今后探索有效干预手段,促进伤后神经功能恢复,预防或延缓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成年C57BL/6小鼠分为无损伤对照组,单纯瓦斯爆炸组及瓦斯爆炸加CO染毒复合伤组。小鼠置于可模拟煤矿巷道瓦斯爆炸的激波管生物杀伤系统,通过引爆含甲烷的混合空气,产生冲击波导致脑损伤;复合伤组再经腹腔注射给予CO染毒。所有动物在实验的不同时间点实施脑血流,行为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两组遭受爆炸伤小鼠的脑血流量明显降低,多种组织学和行为学检测均显示神经系统受损,分子生物学检测提示脑组织产生了明显的炎症反应,复合伤组为甚(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拟煤矿瓦斯爆炸致脑损伤小鼠模型,为后续研究致伤机制和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了可靠的动物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伤 脑损伤 脑血流量 爆炸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C57BL/6小鼠 瓦斯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纵向牵引理念的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器研制及临床应用的初步结果
2
作者 孟伟正 刘捷 +6 位作者 田林强 任文杰 陈建安 何源 冯光宇 赵心慧 蒋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3-143,共1页
目的根据早发性脊柱侧凸(EOS)及青少年脊柱侧凸(AS)伴有旋转的特点,研发一种新型三维矫形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4例EOS或AS患者参与此项研究。在其脊柱畸形两端利用人体表面自然结构为支具着力点,中间连接以脊柱... 目的根据早发性脊柱侧凸(EOS)及青少年脊柱侧凸(AS)伴有旋转的特点,研发一种新型三维矫形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4例EOS或AS患者参与此项研究。在其脊柱畸形两端利用人体表面自然结构为支具着力点,中间连接以脊柱为同心圆排列的牵伸器,通过施以可控、缓慢、持续的纵向牵伸力做畸形矫正。矫正速度为第1周每日牵伸3~4 mm,分6~8次完成;之后每天1~2 mm,分6次完成;畸形矫正满意后维持2周,再佩戴普通支具6~12月。以矫正过程中的cobb角变化、舒适度、矫形器调整灵活度等作为评估指标。结果成功制备出可施加纵向牵引力的脊柱侧凸三维矫形器。该器组装及佩戴方便,与身体适配性好,全程无创,可控性满意,矫正速度快(4周矫正率达85%以上)。4例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均较前明显缩小,无明显佩戴不适主诉。腰弯及胸腰弯的治疗效果最佳,胸弯为主的畸形牵伸时间强度大于腰弯。结论新矫形器作用符合脊柱侧凸畸形三维矫正生物力学原理及组织再生的张力-应力法则,治疗效果满意。将进一步改善材料及舒适度,并结合有限元研究,通过计算机辅助精准设计调控,使其成为理想的EOS及AS临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原理 畸形矫正 脊柱畸形 患者参与 脊柱侧凸 矫形器 组织再生 精准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盐水切口冲洗对大鼠挤压综合征的疗效
3
作者 温亚乾 王晓戈 +3 位作者 张杰 任文杰 田林强 刘良明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772-2780,共9页
目的探索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NaCl溶液切口冲洗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雄性SD[体质量(250±20)g]大鼠臀部及双后肢以7.5 kg重物压迫4 h制作挤压综合征大鼠模型,以出现血尿或无尿作为建模成功标准。将24只SD大鼠[体质量(250&... 目的探索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渗NaCl溶液切口冲洗对挤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6周龄雄性SD[体质量(250±20)g]大鼠臀部及双后肢以7.5 kg重物压迫4 h制作挤压综合征大鼠模型,以出现血尿或无尿作为建模成功标准。将24只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C组)10只、挤压综合征组(CS组)14只。在挤压综合征建模完成后的6 h分别收集受挤压组织渗出的组织液,检测各组渗出液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的含量。另将63只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250±2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9只:空白对照组(NC组)、挤压综合征组(CSS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组(CSO组);挤压综合征筋膜切开术联合不同浓度NaCl溶液冲洗组(CSO+0.9%、3.0%、5.0%、7.0%NaCl组)。在挤压完成后的6 h,检测大鼠的肾脏血流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钾离子、钙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Cr、Urea含量,采集各组大鼠受挤压组织和肾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测。结果组织液检测结果表明,与NC组比较,CS组大鼠组织液中钾离子、肌红蛋白和乳酸含量明显升高,钙离子含量明显降低(P<0.001)。血浆检测结果表明,单纯进行筋膜切开术无明显的治疗作用,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血浆中钾离子,肌红蛋白,乳酸,AST、ALT,Urea、Cr度显著降低,钙离子升高(P<0.05)。在使用激光血流散斑检测中,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提高肾组织血流,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使挤压综合征大鼠的肾组织血流量显著提高(P<0.05)。单纯使用筋膜切开术不能减轻肾脏的病理损害,筋膜切开术后联合NaCl溶液冲洗可以减轻挤压综合征对肾脏的病理性损伤(P<0.05)。结论在大鼠实验中,筋膜切开术联合高浓度(3%)氯化钠溶液切口冲洗后能够显著减轻挤压综合征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综合征 筋膜切开术 组织渗出液 高渗盐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田林强 刘晓潭 +2 位作者 王宏伟 郭志豪 张天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MG-63(简称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四组,5μmol/L组、10μmol/L组和20μmol/L组分别加入含5、10和20μmol/L白花丹素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MG-63(简称骨肉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骨肉瘤细胞随机分为四组,5μmol/L组、10μmol/L组和20μmol/L组分别加入含5、10和20μmol/L白花丹素的培养基,正常对照组加入含0.1%DMSO的完全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33342染色后计算细胞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Bcl-2、Bax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对照组、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均逐渐升高,组间两两比较P均<0.05。对照组和5μmol/L组、10μmol/L组、20μmol/L组ROS水平、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逐渐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白花丹素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并呈浓度依赖性;升高细胞内ROS水平、激活线粒体途径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白花丹素 活性氧 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抑制骨肉瘤细胞侵袭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田林强 刘晓潭 +2 位作者 郭志豪 王宏伟 张天吉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2872-2875,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在体外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Transwell检测不同浓度白花丹素(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以0.1%DMSO为对照组)干预后MG-63细胞侵袭活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骨...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在体外对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Transwell检测不同浓度白花丹素(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以0.1%DMSO为对照组)干预后MG-63细胞侵袭活力的变化,实时定量PCR法检测骨肉瘤细胞VEGF、MMP-2及MMP-9的转录水平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细胞VEGF、MMP-2及MMP-9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Transwell结果显示,白花丹素作用骨肉瘤细胞24 h后,明显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以对照组的细胞迁移率为100%,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组分别为76.90%、46.57%、28.52%;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与对照组相比,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组VEGF mRNA的表达分别降低至69.38%、42.58%和13.70%;MMP-2/9 mRNA表达分别降低至69.00%、41.21%、15.46%和65.59%、32.65%、16.4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经过白花丹素作用24 h后,MG-63细胞VEGF、MMP-2/9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白花丹素能够抑制骨肉瘤细胞MG-63的侵袭,可能和抑制肿瘤细胞VEGF、MMP-2/9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骨肉瘤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田林强 陈钢 +3 位作者 杨彩虹 王秋 郭风劲 陈安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693-2696,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及GAP-4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EGFP-N1-NGF转染许旺移植...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及GAP-43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EGFP-N1-NGF转染许旺移植组16只(A组),许旺细胞移植组16只(B组),PBS对照组12只(C组)和假手术组8只(D组),用改良Allen法制造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术后7,14,21,28d用BBB评分法观察动物行为学的变化,用肌电图检测动物中枢传导速度和波幅;然后处死动物,取损伤区1cm范围脊髓节段,常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GAP-43免疫组织染色观察脊髓损伤的组织学变化。结果:BBB评分结果D组>A组>B组>C组;肌电图检测结果显示中枢传导速度A、B、C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明显高于其它三组;GAP-4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提示A>B>C组,D组仅有少量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NGF基因修饰的许旺细胞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恢复,可能是促进神经轴突的生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许旺细胞 大鼠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纯化乳鼠雪旺细胞的三种方法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田林强 陈钢 +4 位作者 杨彩虹 郭风劲 陈安民 陈少坚 孙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比较3种体外纯化乳鼠雪旺细胞方法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低浓度胰酶(0.125%)和双十差速贴壁消化法、冷喷注法、磁珠分选法3种不同的方法纯化雪旺细胞,并比较3种方法获得细胞的活力和纯度。结果:差速贴壁消化法所得到的细胞纯度稍低,... 目的:比较3种体外纯化乳鼠雪旺细胞方法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低浓度胰酶(0.125%)和双十差速贴壁消化法、冷喷注法、磁珠分选法3种不同的方法纯化雪旺细胞,并比较3种方法获得细胞的活力和纯度。结果:差速贴壁消化法所得到的细胞纯度稍低,活力尚可;冷喷注法获得的细胞纯度和活力均较高;磁珠分选法获得的细胞纯度和冷喷注法相当,但是活力稍差。结论:冷喷注法可以获得高纯度和高活力的雪旺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纯化 方法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桃醌抑制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减轻体外冲击波导致的细胞损伤 被引量:2
8
作者 田林强 来枫 +5 位作者 张玥 王玉华 翁孝刚 董新文 姚三巧 任文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53-2457,共5页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体外冲击波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建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冲击波损伤模型,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和IL-8含量;用0.5μg/mL的胡桃醌预处理细胞,再...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体外冲击波致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建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冲击波损伤模型,用CCK-8检测细胞活性,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6和IL-8含量;用0.5μg/mL的胡桃醌预处理细胞,再次经过冲击波处理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IL-6和IL-8的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变化。结果CCK-8结果证实体外冲击波冲击1000次细胞活性降低至(49.2±3.04)%,伴有IL-6和IL-8表达升高,分别为(55.6±0.4)pg/mL和(1480.3±19.1)pg/mL,说明模型建造成功;用0.5μg/mL的胡桃醌预处理6 h后,再进行冲击波致伤,细胞活性升高至(70.1±3.1)%,IL-6、IL-8降低为(37.3±1.2)pg/mL和(1281.9±19.3)pg/mL,和冲击波损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spase-3和caspase-9的表达水平较冲击波损伤组降低(P<0.05)。结论胡桃醌能够减少冲击波导致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凋亡,降低炎症反应水平,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醌 细胞凋亡 炎症反应 冲击波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对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田林强 刘晓潭 +2 位作者 郭志豪 王宏伟 张天吉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137-140,共4页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浓度白花丹素分别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以含0.1%DMSO完全培养基为对照组。作用24 h后,Transwell法观察骨肉瘤MG-63细胞迁... 目的观察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迁移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以2.5μmol/L、5μmol/L和10μmol/L浓度白花丹素分别作用于骨肉瘤MG-63细胞,以含0.1%DMSO完全培养基为对照组。作用24 h后,Transwell法观察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能力,Real-time PCR检测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基因m 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Ezrin蛋白和p-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Transwell结果显示,作用24 h后,各实验组下层小室细胞数明显减少,2.5μmol/L组、5μmol/L组和10μmol/L组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69.9±4.5)%、(39.3±3.5)%和(26.2±4.1)%,呈浓度依赖性(P<0.05);Real-time PCR结果显示,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 m 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呈浓度依赖性(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zrin蛋白和p-Ezrin的表达量明显降低,呈浓度依赖性(P<0.05)。结论白花丹素能够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骨肉瘤MG-63细胞中Ezrin的表达及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肉瘤 白花丹素 EZRIN基因 MG-63细胞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林强 陈安民 +3 位作者 尹德龙 宫晨 任晔 郭风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85-128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用HOECHST33342染色研究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花丹素作用后骨肉瘤细... 目的研究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系U2OS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CCK-8法检测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的促凋亡作用;用HOECHST33342染色研究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作用后的形态学变化;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白花丹素作用后骨肉瘤细胞MDM2和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CCK-8结果显示白花丹素对骨肉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呈浓度依赖性;HOECHST33342染色结果显示白花丹素对骨肉瘤U2OS细胞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凋亡来实现;Westernblot结果显示白花丹素能够改变p53/MDM2基因表达比例。结论白花丹素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骨肉瘤细胞系U2OS细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骨肉瘤细胞 凋亡 P53基因 MDM2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田林强 王志景 +3 位作者 郭志豪 刘槃 刘晓潭 孙志璞 《华夏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161-164,共4页
岗位胜任力一词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丽(D.C.Mc Clelland)提出并详细阐述,认为其能够辨别工作优异者的一些深层次特质,包括工作动机、价值观等。临床医师的岗位胜任力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并经过逐渐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岗位胜任力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改善瓦斯爆炸肾损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林强 来枫 +3 位作者 张玥 翁孝刚 姚三巧 任文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7-213,共7页
为明确瓦斯爆炸肾损伤的特点以及二甲双胍(MET)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瓦斯爆炸肾损伤组(SW组)和瓦斯爆炸肾损伤+MET治疗组(MET组),利用真实巷道建立瓦斯爆炸大鼠肾损伤模型,检测肾功能,... 为明确瓦斯爆炸肾损伤的特点以及二甲双胍(MET)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瓦斯爆炸肾损伤组(SW组)和瓦斯爆炸肾损伤+MET治疗组(MET组),利用真实巷道建立瓦斯爆炸大鼠肾损伤模型,检测肾功能,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及凋亡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并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PGC-1α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瓦斯爆炸肾损伤组织学表现为肾小球和肾小管明显充血和水肿,伴肾功能异常;MET能够改善肾功能,减轻肾损伤,可能是通过激活AMPK及其下游分子PGC-1α,抑制细胞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MET) 瓦斯爆炸 急性肾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局部注射联合理疗治疗下背部及臀区疼痛
13
作者 田林强 罗永湘 +1 位作者 陈安民 郭风劲 《中国康复》 2011年第3期187-187,共1页
2008年开始,我院特需门诊接诊下背部及臀区疼痛症患者135例,均符合下背部及臀区疼痛症的诊断标准[1],并经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确诊,分为2组。①观察组65例,男47例,
关键词 局部封闭 下背部 臀区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复合材料修复颅骨缺损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志豪 田林强 +2 位作者 刘槃 刘晓潭 王宏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2-196,共5页
背景:文献报道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效果理想,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对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安全性缺乏报道。目的:研究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背景:文献报道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骨复合材料修复骨缺损效果理想,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对于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生物安全性缺乏报道。目的:研究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修复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32只SD大鼠,建立颅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骨缺损处置入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复合膜材料,对照组于骨缺损处置入丝素蛋白膜材料。置入后4,8周,进行颅骨CT检查与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CT检查:置入后4周,实验组骨缺损空隙较小,可见较多致密的新骨;对照组缺损部位缩小,可见少量新骨。置入后8周,实验组缺损部位修复完整,对照组缺损部位存在空隙,实验组置入后不同时间点的骨体积大于对照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置入后4周,实验组置入的材料与宿主骨之间存在新骨,无炎症反应;对照组材料周围存在少许新生骨和纤维组织。置入后8周,实验组缺损边缘存在较多新骨且形态与宿主骨相类似,支架完全降解;对照组依然看到材料的存在;③结果表明:丝素蛋白/介孔生物玻璃陶瓷复合材料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陶瓷制品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介孔生物玻璃陶瓷 骨修复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生物安全性 静电纺丝 孔隙率 颅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5
作者 刘晓潭 田林强 +1 位作者 贾金岭 王宏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3-206,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探讨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2006年8月-2012年12月,对32例(32肩)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所有术前均采用MRI检查及冈上肌出口位X线检查,并根据UCAL...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探讨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2006年8月-2012年12月,对32例(32肩)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所有术前均采用MRI检查及冈上肌出口位X线检查,并根据UCAL(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中关节镜下切除肩峰下滑囊、肩峰前下外侧部分及增生骨赘以及喙肩韧带,扩大肩峰下间隙,术后定期随访并再次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优(34~35),良(28~33),可(21~27),差(≤20)。根据患者术前、术后评分进行自身t检验。结果 3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最长随访时间24个月,最短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术后UCAL评分优18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手术前后自身t检验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是治疗肩峰撞击综合征的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的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峰成形术 关节镜 肩峰撞击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纯化乳鼠许旺细胞的4种方法比较(英文)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钢 杨彩虹 +3 位作者 田林强 郭风劲 陈安民 孙凯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92-1896,共5页
背景:许旺细胞是外周神经系统中修复神经损伤及神经疾病的主要种子细胞之一。但是,许旺细胞的来源有限,且由于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使许旺细胞的纯度受到影响。有学者提出了其他的纯化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不足之处而不能很好的满足临... 背景:许旺细胞是外周神经系统中修复神经损伤及神经疾病的主要种子细胞之一。但是,许旺细胞的来源有限,且由于成纤维细胞的污染,使许旺细胞的纯度受到影响。有学者提出了其他的纯化方法,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其不足之处而不能很好的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目的:比较差速贴壁消化法、冷喷注法、磁珠分选法和G418筛选法4种体外纯化乳鼠许旺细胞方法的差异。方法:取SD大鼠坐骨神经得到所需神经组织。分别用差速贴壁消化法、冷喷注法、磁珠分选法和G418筛选法纯化许旺细胞。比较4种方法获得细胞的活力,免疫组织化学法鉴定许旺细胞并计算纯度。结果与结论:差速贴壁消化法所得到的细胞纯度稍低,活力尚可;冷喷注法获得的细胞纯度和活力均较高;磁珠分选法获得的细胞纯度和冷喷注法相当,但是活力稍差;G418筛选法活力差,纯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差速贴壁消化 冷喷注 磁珠分选 G418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冲洗器在清创术中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晨 李兴艳 +2 位作者 田林强 蔡卓 郭风劲 《骨科》 CAS 2012年第3期161-162,共2页
脉冲冲洗器是高压冲洗器的升级产品,是一种提供脉冲冲洗和抽吸的一次性冲洗系统。可用于创伤伤口清创术、清洁外科手术部位冲洗、髋(膝)关节置换术中髓腔冲洗、增强骨水泥和松质骨结合强度等。冲洗时能控制冲洗的流量、压力,冲洗后... 脉冲冲洗器是高压冲洗器的升级产品,是一种提供脉冲冲洗和抽吸的一次性冲洗系统。可用于创伤伤口清创术、清洁外科手术部位冲洗、髋(膝)关节置换术中髓腔冲洗、增强骨水泥和松质骨结合强度等。冲洗时能控制冲洗的流量、压力,冲洗后能获得清晰的手术视野,大大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本临床研究将脉冲冲洗器用于伤口清创,取得了不错结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器 清创术 脉冲 应用 手术部位冲洗 关节置换术 骨结合强度 冲洗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模式下的临床教学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潭 武文杰 +2 位作者 王宏伟 常海敏 田林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87-688,共2页
探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从目前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新形势下从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使医学临床教育的课程质量更加... 探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这个核心,从目前教学现状入手,提出新形势下从理论教学、实验技能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使医学临床教育的课程质量更加符合卓越医生的培养目标,挖掘学生潜能,践行"一个目标、两种能力、三个结合"的教学改革,从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临床教学新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医生 临床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昆朋 郭风劲 +3 位作者 陈安民 田林强 尹德龙 徐西强 《骨科》 CAS 2012年第1期9-10,13,共3页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84岁。术前按Garden分型,Ⅲ型14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结果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平均年龄84岁。术前按Garden分型,Ⅲ型14例;Ⅳ型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治疗。结果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60 min,术后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和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定: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骨水泥型人工半髋置换手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早期下床活动;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老年人 股骨颈骨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开窗手术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德龙 郭风劲 +7 位作者 李昆朋 田林强 杨卿 黄晖 林阳 宫晨 任晔 陈安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12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术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3例患者,行传统开窗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按照RDQ功能障碍评分(Roland-morris指数)、腰痛JOA评分...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术前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3例患者,行传统开窗手术治疗,手术疗效按照RDQ功能障碍评分(Roland-morris指数)、腰痛JOA评分及VAS疼痛评分标准进行评定.结果 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后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5.3个月),RDQ评分由术前的(19.4±1.7)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9.1±1.8)分;腰痛JOA评分由术前的(9.1±1.4)分改善为末次随访时的(25.6±1.4)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相比两个评分均有大幅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主观评分术前与末次随访时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采用传统的开窗式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经济负担轻,术后和短期随访的效果均达到满意程度.传统的开窗式椎间盘切除术仍应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退变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