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猕猴桃园中6种植被生境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1
作者 白依娜 田鑫月 +6 位作者 杨开宝 宋梁栋 张世泽 刘占德 张峰 史树森 张金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81-293,共13页
为探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扫网和黄板诱集2种取样方法对猕猴桃园内鼠茅草(Vulpia myuro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豌豆(Pisum sativum)、毛苕子... 为探究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园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利用扫网和黄板诱集2种取样方法对猕猴桃园内鼠茅草(Vulpia myuros)、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豌豆(Pisum sativum)、毛苕子(Vicia villosa)、百景一号(混播品种)6种生境中节肢动物种类和数量进行调查,并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所得样本分析节肢动物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相似性、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此次调查共采集节肢动物136种共计5909头,分属2纲10目48科.综合评价各生境采集的个体数量,发现优势类群为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盲蝽科(Mirada).不同生境中昆虫个体数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毛苕子>白三叶>鼠茅草>紫云英>豌豆;昆虫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百景一号>白三叶>鼠茅草>毛苕子>紫云英>豌豆.群落结构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各生境多样性指数H′值无显著性差异(P=0.357);紫云英与豌豆生境丰富度显著低于其他4种生境(P<0.001),大小依次为百景一号>白三叶>鼠茅草>毛苕子>紫云英>豌豆;均匀度指数J值无显著性差异(P=0.875).毛苕子生境与鼠茅草生境结构相似性系数为0.5625,呈中等相似.不同植被生境类型对猕猴桃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组成有较明显影响,百景一号生境对昆虫群落数量和个体数量均最有利,且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园 不同生草环境 节肢动物群落 节肢动物多样性 种群个体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国229家实验室抗核抗体谱结果比对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宋宁 胡朝军 +10 位作者 张蜀澜 邓垂文 李萍 白依娜 李丽君 董晓娟 吴子燕 甘晓丹 史艳萍 李永哲 张奉春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42-546,共5页
目的调查全国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现状,以改进和提高其检测水平与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向全国229家自愿报名参加ANAs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 目的调查全国抗核抗体谱(ANAs)的检测现状,以改进和提高其检测水平与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向全国229家自愿报名参加ANAs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可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 DNA)抗体、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共计一组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各实验室在规定日期内使用常规方法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比对网站。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及描述性评价。结果参加ANA、抗ds DNA抗体及抗ENA抗体检测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217家、219家和223家。ANA、抗ds DNA抗体检测定性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9%和89.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7.2%和98.8%。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是检测ANA的主要方法,核型回报正确率高于89.5%,滴度回报结果在可接收范围内的正确率高于81.8%。抗ds DNA抗体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阴性符合率高于96%,但阳性符合率仅为76%,明显低于IIF法95.4%及ELISA法97.9%。抗ENA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高于94%。结论 2013年全国参与ANAs质评实验室的数量较以往明显增加。比对品的定性结果符合率理想,核型符合率较为理想,滴度和定量结果符合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DSDNA抗体 抗ENA抗体 质量检测 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国175家临床实验室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宋宁 张蜀澜 +10 位作者 胡朝军 邓垂文 李萍 白依娜 李丽君 董晓娟 吴子燕 甘晓丹 史艳萍 李永哲 张奉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137-140,共4页
目的 通过全国多中心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比对活动,了解国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水平现状,以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quot;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quot;项目组(以下称&quot;项目... 目的 通过全国多中心实验室自身抗体检测比对活动,了解国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检测水平现状,以提高检测质量.方法 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quot;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quot;项目组(以下称&quot;项目组&quot;)制备自身抗体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向全国175家自愿报名参加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品.比对品包含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或阴性、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阳性或抗蛋白酶3(PR3)抗体阳性,共计1组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ANCA,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检测比对工作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134家,148家和148家.ANCA,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比对品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0.8%,98.0%和98.0%,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4.4%,96.1%和98.8%.间接免疫荧光法为国内实验室检测ANCA的主要方法,但回报的结果符合率参差不齐,荧光模型回报率尚不理想,仅为77.9%.结论 2013年全国实验室检测ANCA比对品的阳性符合率尚不理想,且应用ⅡF法检测ANCA时荧光模型回报率不高.抗MPO抗体及抗PR3抗体比对结果较为满意.ANCA检测质量仍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 抗蛋白酶3(PR3)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庆军 曾小峰 +3 位作者 史艳萍 白依娜 甘晓丹 唐福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8年第4期261-265,共5页
目的探讨4种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peptide autoantibodies,ACPAs)-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tor,AP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角蛋白微丝聚集蛋白抗体(anti-profillagrin/fil... 目的探讨4种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peptide autoantibodies,ACPAs)-抗核周因子(anti-perinuclear fator,APF)、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抗角蛋白微丝聚集蛋白抗体(anti-profillagrin/fillagrin antibody,AFA)、第二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second generation of anti-cylic citrulline peptideantibody,CCPⅡ)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意义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对129例RA、153例其他风湿性疾病患者和94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进行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和ACPAs检测。RF采用乳胶间接凝集法检测,APF和AK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FA、抗CCP(Ⅱ)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APF、AKA、AFA和抗CCP(Ⅱ)抗体对RA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0.3%、94.7%、93.5%和94.7%,敏感性分别为58.1%、40.3%、62.0%和67.4%;而RF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为77.7%和46.5%。APF与AFA、APF与抗CCP(Ⅱ)和AFA与抗CCP(Ⅱ)抗体间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分别是0.596、0.572和0.576。结论ACPAs是RA的诊断特异性抗体,其中抗CCP(Ⅱ)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且与APF和AFA抗体间结果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瓜氨酸化蛋白/肽抗体 第二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2代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庆军 曾小峰 +3 位作者 史艳萍 白依娜 甘晓丹 唐福林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09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比较第1代与第2代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1,CCP2)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份RA、153份其他风湿性疾病和94份健康对照血清进行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 目的比较第1代与第2代抗环瓜氨酸肽(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1,CCP2)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9份RA、153份其他风湿性疾病和94份健康对照血清进行检测。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检测采用乳胶间接凝集法,抗CCP1和抗CCP2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对RA的诊断敏感性,抗CCP2抗体高于RF和抗CCP1抗体,分别为67.4%、46.5%和46.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抗CCP1和抗CCP2抗体对RA的诊断特异性均为94.7%,而RF的诊断特异性仅为77.7%,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抗CCP2抗体对RA诊断有较好的敏感性和较高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CP2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全国116家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检测比对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宁 张蜀澜 +10 位作者 胡朝军 邓垂文 李萍 白依娜 李丽君 董晓娟 吴子燕 甘晓丹 史艳萍 李永哲 张奉春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了解全国抗磷脂抗体检测水平现状,发现问题,以改进和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向全国自愿报名参加抗磷脂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发... 目的了解全国抗磷脂抗体检测水平现状,发现问题,以改进和提高检测质量。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向全国自愿报名参加抗磷脂抗体检测的实验室发放比对样品。比对样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L)和抗β2糖蛋白I(anti-β2-glycoprotein I,β2GPI)抗体,1组共5支血清,由项目组统一寄送至各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并将结果上传至项目组。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评价及统计分析。结果全国参加APLs比对分析的实验室共116家,进行ACL抗体和抗β2GPI抗体检测实验室分别为107家和63家。样品201、203及204为ACL抗体和抗β2GPI抗体双阳性,样品202和205为双阴性。比对品ACL抗体及抗β2GPI抗体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6%和98.4%,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5%和100%。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检测ACL抗体、抗β2GPI抗体的主要方法,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有一定波动(变异系数为31.0%-90.0%)。结论 2013年全国实验室抗磷脂抗体比对品检测正确率高于96%,但抗磷脂抗体检测结果的标准化、统一化还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抗心磷脂抗体 抗Β2糖蛋白I抗体 比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180家实验室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比对分析
7
作者 宋宁 邓垂文 +10 位作者 胡朝军 张蜀澜 李萍 白依娜 李丽君 董晓娟 吴子燕 甘晓丹 史艳萍 李永哲 张奉春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调查全国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检测现状,了解各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包括5支... 目的调查全国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检测现状,了解各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方法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包括5支不同抗CCP抗体水平的样品。项目组向全国180家实验室统一寄送比对样品,并要求各实验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项目组对各实验室上传的检测结果及检测方法进行比对分析和评价。结果对CCP-1、CCP-3和CCP-5为抗CCP抗体阳性的样本,比对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99.4%、98.3%和98.9%;对CCP-2和CCP-4为抗CCP抗体阴性的样本,比对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均为98.9%。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是检测抗CCP抗体的主要方法,不同厂家的ELISA试剂盒检测结果波动较大。结论 2013年全国实验室检测抗CCP抗体比对品的符合率较好,但检测仍亟需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多中心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来自中国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数据库资料 被引量:20
8
作者 徐东 李梦涛 +5 位作者 侯勇 王迁 白依娜 宋宁 曾小峰 曾勇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55-459,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脏器受累的情况,以了解中国ss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EUSTAR)数据库中,在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间前瞻性收集了SSc患者共119例,均满足1980年美国... 目的探讨中国系统性硬化病(SSc)患者脏器受累的情况,以了解中国ssc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北京协和医院欧洲抗风湿病联盟硬皮病试验研究组(EUSTAR)数据库中,在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间前瞻性收集了SSc患者共119例,均满足198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SSc分类(诊断)标准。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分析。采用X^2矿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1)流行病学方面:女性109例,男性10例,平均年龄(44±12)岁,从雷诺现象到出现脏器受累的中位病程12个月,其中弥漫性SSc65例。112例患者(94.1%)有雷诺现象,雷诺现象的起病中位年龄36岁。其中91例患者以雷诺现象为首发表现。(2)临床表现方面:①以消化系统(70.6%),尤其是食管受累(56.3%),关节受累(54.6%)以及肺间质纤维化(PIF)(58.8%)最为常见,但肾危象(2.5%)、心脏传导阻滞(O)以及左室射血分数减低(0)很少见。②70例PIF中20例(29%)无呼吸系统的临床症状,为常规筛查时发现;65例在雷诺现象后3-352个月出现,中位时间34个月;24例肺动脉高压(PAH)中3例无临床症状;22例在雷诺现象后4-343个月出现,中位时间25个月;19例患者同时有PIF和PAH。③外周血管:肱踝指数水平显著降低(0.91±0.19与1.09±0.08,t=-2.288,P〈O.01)。(3)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检查均为阳性;抗Scl-70抗体和抗着丝点抗体(ACA)阳性率分别为56.0%和14.7%,未见ACA及Sel-70同时阳性者;13%的患者RNA多聚酶Ⅲ抗体阳性。(4)弥漫性硬皮病(dcSSc)和局限性硬皮病(1cSSc)患者在脏器受累和实验室检查问的比较结果显示,dcsSc较1cssc患者指溃疡(40%与20%)更多见,ACA抗体少见(4/52与10/43,P〈O.05)。结论SSc皮肤外脏器受累并不少见,尤其是肺间质病变和消化系统受累。在中国患者中,肾危象及心脏传导阻滞明显减少。由于部分肺间质病变患者并无临床表现,因此早期进行筛查是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肺疾病 间质性 肾疾病
原文传递
中国154家实验室检测抗平滑肌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的比对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邓垂文 胡朝军 +7 位作者 白依娜 董晓娟 李萍 李丽君 宋宁 史艳萍 张奉春 李永哲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检测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工作现状,为改进其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性研究。共有154家实验室(至少参加1个项目的检测比对工作)自愿报名参加全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多中心比对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中国检测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线粒体抗体(AMA)工作现状,为改进其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调查性研究。共有154家实验室(至少参加1个项目的检测比对工作)自愿报名参加全国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检测多中心比对分析。由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风湿免疫病诊疗关键技术临床推广及转化应用研究”项目组(以下称“项目组”)制备比对样品(液体血清),包括5份ASMA比对样品和5份AMA(包括AMA—M2亚型抗体检测)比对样品,并于2012年12月15日常温下将比对样品发放至各实验室。要求各实验室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按照各自实验室常规方法检测比对样品,并于2013年1月14日前将检测结果以及检测所用方法填入统一表格寄回项目组。项目组采用Excel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符合率分析和滴度回报率分析。结果ASMA-1为ASMA阳性,余为ASMA阴性。AMA.3和AMA-4为AMA及AMA.M2双阳性,余为AMA及AMA—M2双阴性。参加ASMA、AMA和AMA—M2检测比对工作的实验室数目分别为103家、103家和138家。ASMA、AMA和AMA.M2比对品检测结果阳性符合率分别为57.3%、66.5%和93.5%,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6.8%、99.0%和97.8%。间接免疫荧光法是检测ASMA和AMA的主要方法,但该法阳性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7.6%和65.2%,且2个项目的滴度回报率亦较低,分别为39.1%和43.5%。同时回报AMA和AMA—M2检测结果的实验室占总回报实验室的57.0%。结论2012年我国临床实验室检测ASMA和AMA比对品的阳性符合率尚不理想,阴性符合率较好。AMA—M2检测符合率均较好。IIF法检测ASMA和AMA的滴度回报率较低。目前亟需规范和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谱检测质量。(中华硷验医学杂舌,2014,37:127.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肝硬化 胆汁性 平滑 线粒体 自身抗体
原文传递
SSA表位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腺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鸿斌 张奉春 +4 位作者 张烜 甘晓丹 史艳萍 白依娜 唐福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 探讨60 000相对分子质量SSA表位差异性表达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唾液腺(MSG)受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筛选并可溶性表达针对3个SSA抗原表位(P1:480-494,P2:310-323和P3:230-241)特异性单克隆单链... 目的 探讨60 000相对分子质量SSA表位差异性表达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唾液腺(MSG)受累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噬菌体抗体展示技术筛选并可溶性表达针对3个SSA抗原表位(P1:480-494,P2:310-323和P3:230-241)特异性单克隆单链抗体(ScFv McAb),免疫组化法(IH)检测不同表位在pSS患者MSG的表达情况,并判断表达程度与MSG炎症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pSS MSG活检标本P1~P3表位的均有表达,以腺管、泌管上皮细胞胞质和胞膜着色为主.P1表位表达强度高于P2和P3表位(x2=12.94,P<0.01),且仅P1表位表达强度与MSG的炎性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t=2.27,P<0.05).结论 SSA抗原表位在MSG组织异位表达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从而可能打破免疫耐受,诱导机体产生致病性抗体.P1表位在MSG膜高表达,而且仅P1与MSG炎症存在正相关关系,提示P1表位可能是引发pSS自身免疫应答的关键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位 抗体 单链抗体 噬菌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