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细小病毒N株耐热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安斌 梁家幸 +8 位作者 梁保忠 杜坚 赵武 李斌 姚瑞英 黄安国 蒋玉雯 叶敏 杨娟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观察不同温度对猪细小病毒N株血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N株在37℃条件下十分稳定,作用28d血凝滴度变化不大,只下降1~3个滴度;在60℃恒温水浴下的血凝滴度变化缓慢,血凝滴度在前7d一直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血凝的稳定性... 观察不同温度对猪细小病毒N株血凝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猪细小病毒N株在37℃条件下十分稳定,作用28d血凝滴度变化不大,只下降1~3个滴度;在60℃恒温水浴下的血凝滴度变化缓慢,血凝滴度在前7d一直稳定;随着温度的升高,病毒血凝的稳定性迅速降低,短时间内即可失去血凝活性,在75℃1h、80℃10min、85℃5min,检测不出病毒血凝活性。由此证明,猪细小病毒N株在37、60℃时血凝活性十分稳定,对热有很强的抵抗力,为将该弱毒株开发成方便运输、保存和使用的疫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N株 温度 血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田间试验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安斌 杜坚 +7 位作者 姚瑞英 梁家幸 梁保忠 黄安国 陈西宁 卢树莲 李斌 蒋玉雯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6期248-250,共3页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N株弱毒苗 田间试验 细小病毒感染 弱毒疫苗 规模化猪场 免疫原性 后备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探针检测人工感染本地毒和同居感染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安斌 蒋玉雯 +5 位作者 黄安国 陈西宁 姚瑞英 盘宝进 郑儒标 冯军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1997年第2期91-92,共2页
DNA探针检测人工感染本地毒和同居感染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白安斌蒋玉雯黄安国陈西宁姚瑞英盘宝进郑儒标冯军(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国内外学者已成功地应用核酸探... DNA探针检测人工感染本地毒和同居感染鸡马立克氏病病毒白安斌蒋玉雯黄安国陈西宁姚瑞英盘宝进郑儒标冯军(广西兽医研究所南宁530001)鸡马立克氏病(M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国内外学者已成功地应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马立克氏病病毒[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马立克氏病 狄高辛标记 核酸探针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山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安斌 梁家幸 +11 位作者 杜坚 梁保忠 黄安国 姚瑞英 陈西宁 李斌 许力干 陈泽祥 邱新第 李志源 卢树莲 蒋玉雯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2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羊布鲁氏菌病 血清学 试管凝集试验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免疫产生期最小免疫量和安全性测定 被引量:5
5
作者 白安斌 杜坚 +7 位作者 梁保忠 梁家幸 黄安国 姚瑞英 陈西宁 李斌 卢树莲 蒋玉雯 《猪业科学》 2006年第7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最小免疫量 免疫产生期 弱毒疫苗 安全性 细小病毒感染 初产母猪 免疫原性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 被引量:2
6
作者 白安斌 陈西宁 +5 位作者 蒋玉雯 黄安国 盘宝进 姚瑞英 郑儒标 冯军 《广西畜牧兽医》 1995年第2期7-8,共2页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检出结果表明,人工感染GA强毒第三天就可从5只鸡中的三只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检出Ⅰ型MDV,第25天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Ⅰ型MDV... 用狄高辛标记DNA探针从人工感染鸡脏器检出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检出结果表明,人工感染GA强毒第三天就可从5只鸡中的三只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检出Ⅰ型MDV,第25天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Ⅰ型MDV。同时从感染第10天就可从羽囊检出Ⅰ型MDV,到第15天羽囊检出阳性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病 马立克氏病 病毒 脏器 狄高辛标记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区域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白安斌 梁家幸 +6 位作者 梁保忠 姚瑞英 黄安国 杜坚 卢树莲 李斌 蒋玉雯 《广西畜牧兽医》 2007年第5期195-196,共2页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 用三批PPV-N株弱毒疫苗分别在三个规模化猪场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区域试验,共免疫后备母猪32930头,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效力。结果表明,三批苗均能使豚鼠产生良好的抗体反应。猪只注苗后食欲、体温均正常,无任何不良临床反应。平均每胎产健活仔10.96头,而死胎仅为0.52头,说明PPV-N株弱毒疫苗是预防猪细小病毒感染安全、有效的弱毒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疫苗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结构蛋白VP1基因的扩增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安斌 李斌 +8 位作者 梁家幸 梁保忠 姚瑞英 黄安国 杜坚 陈西宁 卢树莲 赵武 蒋玉雯 《广西畜牧兽医》 2008年第4期195-197,共3页
设计两对引物,对广西分离的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并与中国湖北、四川及加拿大、西班牙等地PPV毒株的VP1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VP1基因变异很小,发现存在有6个核苷酸高... 设计两对引物,对广西分离的猪细小病毒自然弱毒N株(PPV-N株)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分段PCR扩增与测序,并与中国湖北、四川及加拿大、西班牙等地PPV毒株的VP1基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些毒株的VP1基因变异很小,发现存在有6个核苷酸高变位点。PPV-N株与加拿大NADL-2株的VP1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它们的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99.6%,这为判断PPV-N株和NADL-2株均同属PPV弱毒株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V-N株 VP1基因 PCR扩增 测序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N株的生物学和免疫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0
9
作者 蒋玉雯 黄安国 +2 位作者 郑儒标 冯军 白安斌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3-79,共7页
猪细小病毒N株是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分离的自然弱毒株。用这个毒株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四月龄小猪和怀孕14~23天的后备母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同居感染,母猪分娩正常,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HI抗... 猪细小病毒N株是从广西初产母猪所产死胎脏器分离的自然弱毒株。用这个毒株接种PPV HI抗体阴性的四月龄小猪和怀孕14~23天的后备母猪进行安全性试验,结果无任何异常临床症状、病毒血症和同居感染,母猪分娩正常,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该毒株免疫的小猪、后备母猪和怀孕母猪,完全能抵抗猪细小病毒强毒攻击,攻毒后49天剖杀母猪,结果胎儿正常,胎儿心血HI抗体阴性,取胎儿脏器未分离出病毒,分娩母猪产仔正常,仔猪吃初乳前HI抗体阴性。而对照猪攻毒后产生病毒血症,产下不同组合异常仔,并从死胎儿脏器分离出病毒,健活仔猪吃初乳前能测出HI抗体。从而证明用N株作为弱毒苗能防止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N株 生物学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牛羊赤羽病和蓝舌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10
作者 林俊 覃绍敏 +3 位作者 白安斌 曹颖颖 饶桂波 吴健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3-765,共3页
为了解赤羽病病毒(AKAV)和蓝舌病病毒(BTV)2种虫媒病毒(Arbovirus)在广西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本研究对采集自2010年~2011年广西11市的706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AKAV抗体阳性样品382份,总阳性率为54.11%.其中山羊血清8... 为了解赤羽病病毒(AKAV)和蓝舌病病毒(BTV)2种虫媒病毒(Arbovirus)在广西的流行与分布情况,本研究对采集自2010年~2011年广西11市的706份牛、羊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共检测出AKAV抗体阳性样品382份,总阳性率为54.11%.其中山羊血清82份,阳性率为28.37%(82/289);牛血清300份,阳性率为71.94%(300/417).BTV抗体阳性样品279份,总阳性率为39.52%.其中山羊血清95份,阳性率为32.87%(95/289),牛血清样品184份,阳性率44.12%(184/417).同时检测出2种虫媒病毒抗体185份,占样品总数的26.20%.本研究结果表明2种虫媒病毒在广西广泛流行,并首次证明广西存在AKAV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学调查 赤羽病 蓝舌病 牛羊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对猪细小病毒弱毒苗抗体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盘宝进 白安斌 +3 位作者 姚瑞英 陈西宁 黄安国 蒋玉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观察豚鼠对PPV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 4种不同剂量和 3个不同批次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 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 ,其PPVHI效价在 1∶16~ 1∶6 4之间 ,0 .1ml... 用不同批次、不同剂量、不同保存时间的猪细小病毒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观察豚鼠对PPVN株弱毒苗的抗体反应。结果 4种不同剂量和 3个不同批次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后第 14天均产生抗体反应 ,其PPVHI效价在 1∶16~ 1∶6 4之间 ,0 .1ml和 1ml剂量接种豚鼠产生的PPVHI抗体水平相近 ,抗体持续长达 12个月以上。在 4℃保存 0天、12个月和 - 2 0℃保存 2年、3年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豚鼠 ,其PPVHI价在 1∶16~ 1∶32之间 ,说明该苗在 4℃至少能保存 12个月 ,- 2 0℃能保存 3年以上。比较了不同批次疫苗接种猪和豚鼠所产生的抗体反应 ,结果两者相似。用 3批引起豚鼠产生抗体反应的PPVN株弱毒苗接种 76 8头后备母猪 ,共产仔 7136头 ,其中健活仔 6 5 75头 ,平均每窝产健活仔 8.5 6头 ,产死仔仅 0 .73头。证明豚鼠是监测PPV弱毒苗抗体的首选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鼠 细小病毒 PPV N株弱毒苗 抗体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博卡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与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覃绍敏 吴健敏 +4 位作者 马琳 袁龙 陈凤莲 马玲 白安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了解猪博卡病毒(PBoV)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进化规律,并研究可行的PBoV基因分型方法,本研究利用GenBank中登录的28条PBoV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采用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别选取全基因组、NS1基因、NP1基因... 为了解猪博卡病毒(PBoV)的基因组结构和遗传进化规律,并研究可行的PBoV基因分型方法,本研究利用GenBank中登录的28条PBoV全基因组序列信息,采用DNAStar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分别选取全基因组、NS1基因、NP1基因和VP1基因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其基因分型结果基本一致,PBoV均被划分为3个基因群,基因群内各病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较高,并且具有独特的序列特征和规律,而各基因群之间病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非常低,基因组结构差异较大,充分证明了PBoV基因分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博卡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家养反刍动物蓝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林俊 白安斌 +3 位作者 华俊 闭丙芬 覃绍敏 吴健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80-1583,共4页
【目的】了解广西家养反刍动物蓝舌病毒(BTV)的感染情况,为防控广西蓝舌病(B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对采自广西境内的2535份山羊血清和496份水牛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对地理、气候因素与BTV区域分布情况... 【目的】了解广西家养反刍动物蓝舌病毒(BTV)的感染情况,为防控广西蓝舌病(BT)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琼脂免疫扩散试验(AGID)对采自广西境内的2535份山羊血清和496份水牛血清进行BTV抗体检测,并对地理、气候因素与BTV区域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广西山羊和水牛的总BT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6.53%和43.55%,且以南宁市的山羊、水牛BTV抗体阳性率最高,分别为78.13%和85.71%。广西家养反刍动物BTV抗体阳性率呈北低南高,高海拔地区BTV抗体阳性率低于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的南亚热带及北热带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气温较低的中亚热带,降水充沛的东部地区的BTV抗体阳性率高于降水较少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结论】广西家养反刍动物普遍存在BTV感染,且分布受到纬度、海拔、气温与降雨量等地理、气候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家养反刍动物 抗体检测 阳性率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形成生物膜的禽源产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玲 谭义俊 +4 位作者 邵帅 吴健敏 廖文军 黄红梅 白安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03-707,共5页
从发病鸡关节腔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膜半定量检测,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可形成生物膜的的产色葡萄球菌,该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药... 从发病鸡关节腔内分离获得1株革兰氏阳性球菌,根据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动物试验,结合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系统进化树分析及生物膜半定量检测,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可形成生物膜的的产色葡萄球菌,该菌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药物敏感试验和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菌对磺胺六甲、阿奇霉素、米诺环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钠和复方新诺明中敏,而对万古霉素等13种药物低敏甚至不敏感。检测到该分离菌株包含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和磺胺类的6个耐药基因,说明这是一株多重耐药菌株,推测其耐药性与生物膜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色葡萄球菌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6sRNA 生物膜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梅 黄红梅 +4 位作者 吴健敏 谢彬 陈凤莲 华俊 白安斌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19-1222,共4页
从病死兔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确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检... 从病死兔肝脏中分离获得1株两极着色、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根据发病情况、病理变化、菌株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及其16S rRNA序列测定结果,确定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通过动物试验证实,该分离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药敏特性检测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药性,在所检测的22种抗生素中仅对氟苯尼考、头孢氨苄、磺胺六甲氧嘧啶、头孢噻肟、洛美沙星、菌必治等8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因此防治时应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耐药基因检测发现,该分离菌株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与药敏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16SrRNA 药敏特性 耐药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重组VP7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9
16
作者 耿宏伟 秦永丽 +11 位作者 李俊平 杨涛 孙恩成 刘霓红 白安斌 徐青元 王凌凤 赵晶 覃绍敏 林俊 郭怡璠 吴东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88-392,共5页
为了建立蓝舌病(BT)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蓝舌病病毒(BTV)血清型12型VP7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BTV-2D10和BTV-4H7。IFA试验表明,2株MAb均能与BTV 24个血清型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 为了建立蓝舌病(BT)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的蓝舌病病毒(BTV)血清型12型VP7纯化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2株单克隆抗体(MAb),分别命名为BTV-2D10和BTV-4H7。IFA试验表明,2株MAb均能与BTV 24个血清型发生特异性反应,而与茨城病病毒(IBAV)、中山病病毒(CV)、赤羽病病毒(AKAV)、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牛轮状病毒(BRV)、牛肠道病毒(BEV)、牛呼肠孤病毒(RV)及口蹄疫病毒(FMDV)无交叉反应,表明2株MAb均为BTV群特异性抗体。采用重组表达的VP7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证明,BTV-4H7 MAb对不同血清型BT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阻断效果,而对AKAV、IBAV、BRV和FMDV阳性血清无阻断作用。本研究建立的竞争ELISA方法与IDEXX公司的试剂盒检测包括65份已知背景血清和322份采自广西省的山羊血清样品,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达100%和98%。该竞争ELISA方法的建立为BTV抗体的监测提供了安全、快速、准确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重组VP7蛋白 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狄高辛标记DNA探针对鸡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蒋玉雯 黄安国 +5 位作者 白安斌 陈西宁 盘宝进 姚瑞英 郑儒标 冯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用狄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性DNA探针,对自然感染鸡羽囊、人工感染鸡羽囊和脏器、同居感染鸡羽囊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鸡,其羽囊最早出现阳性的日龄为42日龄,随日龄增大,羽囊阳性检出率升高,150日龄... 用狄高辛标记的Ⅰ型马立克氏病病毒特异性DNA探针,对自然感染鸡羽囊、人工感染鸡羽囊和脏器、同居感染鸡羽囊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自然感染鸡,其羽囊最早出现阳性的日龄为42日龄,随日龄增大,羽囊阳性检出率升高,150日龄达最高峰(26.7%)。以后则阳性率显著下降(6月龄为0.48%,1年以上为0.24%)。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国际标准强毒(MDV-GA强毒)后3d,就可从5只鸡中3只的心、肝、肺、肾、法氏囊、胸腺、肌胃等脏器检出Ⅰ型MDV-DNA;25d,5只鸡的脏器均能检出MDV-DNA;同时,感染后10d,就可从羽囊检出MDV-DNA,15d羽囊检出阳性率达100%。同居感染鸡从羽囊排毒的最早时间为同居后31d,即接触强毒21d后开始持续排毒,直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立克氏病 DNA探针 流行病学 鸡病 狄高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山羊蓝舌病血清学调查及流行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覃绍敏 白安斌 +3 位作者 吴健敏 欧阳康 黄红梅 林俊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了解广西地区山羊蓝舌病(BT)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对采自广西11个地区的3 646份山羊血清进行BT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山羊群普遍存在BT感染,并且血清阳性率存在地域性差异,阳性率为6.3%~45.1%,平均阳性率为20.5%... 为了解广西地区山羊蓝舌病(BT)流行现状,本研究采用免疫扩散试验对采自广西11个地区的3 646份山羊血清进行BT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广西地区山羊群普遍存在BT感染,并且血清阳性率存在地域性差异,阳性率为6.3%~45.1%,平均阳性率为20.5%。对不同生长阶段山羊的血清阳性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成年羊的阳性率高于羔羊,分别为22.1%和17.4%,这可能与成年羊接触媒介昆虫的机会较多有关。对BT流行区域分布与地理位置和气候等自然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广西山羊BT血清阳性率与地理位置有一定相关性,与年平均气温显著相关,与年平均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地理位置和气温是BT流行病学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 山羊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病毒石门株特异cDNA片段的扩增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涂长春 李红卫 +5 位作者 金扩世 章金钢 白安斌 刘士英 扈荣良 殷震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3-38,共6页
以猪瘟病毒感染细胞中提取的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化学合成的两对特异引物引导下,成功地扩增出了两个石门株的cDNA片段。电泳证明它们的大小与预计的346bp和120bp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实了... 以猪瘟病毒感染细胞中提取的细胞总RNA为模板,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在化学合成的两对特异引物引导下,成功地扩增出了两个石门株的cDNA片段。电泳证明它们的大小与预计的346bp和120bp完全一致。酶切分析证实了它们应有的酶切位点。随后对这两个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并与国外株的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证明本实验扩增的两个cDNA序列与Alfort株和Bresia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5.2%和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CDNA 扩增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伪狂犬病毒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俊 陈冰 +6 位作者 覃绍敏 曹颖颖 刘金凤 石永胜 白安斌 赵武 吴健敏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2-150,共9页
为了更好防控广西伪狂犬病,本研究采集广西北海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疫情(AD)猪场的犬和猪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动物接种试验、电镜观察及核酸检测,证实分离到2株PRV毒株。2毒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gE和gC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 为了更好防控广西伪狂犬病,本研究采集广西北海发生疑似伪狂犬病疫情(AD)猪场的犬和猪样品进行病毒分离,通过动物接种试验、电镜观察及核酸检测,证实分离到2株PRV毒株。2毒株与GenBank上登录的参考毒株gE和gC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4%~100.0%和91.3%~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1%~100.0%和86.6%~99.5%。基于gE基因和gC基因的进化分析显示,2株分离毒与国内不同时期的毒株在进化树上共同构成一个进化分支,与欧洲和美洲的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对氨基酸序列的分析结果显示,2株分离毒的gE基因决定毒力的关键位点未发生突变。基于gE蛋白质与gC蛋白质的分析结果显示,虽然与国外毒株(Rice和Bartha)相比存在多个氨基酸位点的变异,但与国内的分离毒,尤其是2011年后的流行毒株,变异情况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分离鉴定 GE基因 GC基因 遗传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