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俑军阵初探 被引量:5
1
作者 白建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5-90,共6页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一座内容丰富的地下博物馆。近年来,已有不少同志就各种专门问题进行研究。这里结合文献资料对其所表现的军阵发表一点看法,向专家读者请教。据发掘简报知,秦兵马俑坑由一组四个坑组成,现发掘出一、二、三号坑。
关键词 车兵 左传 秦俑 秦始皇陵兵马俑 战斗部队 历史记载 内容丰富 后勤部 军队 作战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汉步、骑兵兵种初探 被引量:4
2
作者 白建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80-86,共7页
西汉步、骑兵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重大建树,它的兵种及内部分类,承前启后,颇多创新。本文试图运用新资料,通过系统论证,提出一些新看法。文章不足之处很多,仅供专家们参考。一、步兵兵种军语中兵种一词指军种内的部队分类。恩格斯研究古... 西汉步、骑兵在中国军事史上有过重大建树,它的兵种及内部分类,承前启后,颇多创新。本文试图运用新资料,通过系统论证,提出一些新看法。文章不足之处很多,仅供专家们参考。一、步兵兵种军语中兵种一词指军种内的部队分类。恩格斯研究古代军队时,把早期历史上步、骑兵内部大的部队分类称为兵种。本文中步、骑兵兵种一词,就是按恩格斯这种用法使用的。过去学者多把西汉步兵描述为一个兵种,实则不止一个。下列文献证明,“弓弩兵”是西汉作为军队内部队分类意义上的一个步兵兵种,其他步兵另成兵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骑兵部队 早期历史 弩兵 古代军队 史记 考古材料 新资料 匈奴人 秦俑 汉武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军法内容新探——读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木简札记 被引量:4
3
作者 白建钢 《青海社会科学》 1986年第4期74-78,共5页
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近年出土的木简中,记载了许多汉代军法。阅读这些简文,使我们对今人所辑《汉军法》的真伪,汉代军法都有哪些内容,它的渊源、特点、性质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关键词 军法 木简 汉军 青海省大通 汉墓 军职罪 札记 刑法 军人违反职责罪 辑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俑军阵的轻、重装步兵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建钢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5-20,共6页
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西方步兵总是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这是学人皆晓的知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秦的步兵也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两大兵种——这是笔者在本文中首次提出并加以阐述的观点。丰富的秦俑步兵考古资料向我们表明,秦人有... 在世界古代军事史上,西方步兵总是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这是学人皆晓的知识。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秦的步兵也分为轻装步兵和重装步兵两大兵种——这是笔者在本文中首次提出并加以阐述的观点。丰富的秦俑步兵考古资料向我们表明,秦人有着相当发达的轻、重装步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装步兵 秦俑 中国古代军事史 秦人 装备 兵种 战术 希腊 身分 睡虎地秦墓竹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木简与汉代军队 被引量:1
5
作者 白建钢 《文博》 1986年第1期43-50,共8页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的木简是研究汉代军队历史的珍贵资料,足以补“班”“马”之阙。简文发表时,朱国炤同志发表了《初探》一文。之后,李零同志对《初探》关于该简性质的论述提出不同意见,发表了《小议》一文。笔者试图在上述... 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的木简是研究汉代军队历史的珍贵资料,足以补“班”“马”之阙。简文发表时,朱国炤同志发表了《初探》一文。之后,李零同志对《初探》关于该简性质的论述提出不同意见,发表了《小议》一文。笔者试图在上述两文基础上,作些补充研究,错误之处,请同志们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兵 部司马 简文 汉墓 赵充国 鲍宣 士吏 百石 孙家寨 居延汉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俑步兵的射击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建钢 《文博》 1985年第2期63-71,共9页
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军事史学家富勒指出:“欧洲的历史就是从这种英雄气概中所产生出来的,它的象征是矛和剑,而不象在亚洲却是弓和矢。”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偏见,却也道出了弓矢在亚洲历史上的重要性。秦俑军阵步兵射击技术是秦步兵射击技术... 英国著名资产阶级军事史学家富勒指出:“欧洲的历史就是从这种英雄气概中所产生出来的,它的象征是矛和剑,而不象在亚洲却是弓和矢。”这种说法虽有一定偏见,却也道出了弓矢在亚洲历史上的重要性。秦俑军阵步兵射击技术是秦步兵射击技术的再现,对它的探讨,在秦俑研究和整个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中,都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提出初步见解,请同志们指教。一、跪射技术研究秦俑军阵步兵跪射技术,我们主要以二号坑I区重装步兵的跪射方式为依据,通过这些作为动作环节中的静止的跪射方式,考察其跪射技术全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雄气概 军阵 军事史 弓手 步射 养由基 弓矢 《战国策》 射经 甘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俑军队“长矛手”及其战术 被引量:1
7
作者 白建钢 《文博》 1994年第4期61-70,49,共11页
美国军事历史与军事理论专家T·N·杜普伊说:“兵器从开始就分为两大类,劈刺式和投掷式”,由此决定了兵器时代的基本战术形式.冷兵器时代,世界各国军队一般都把战士分成射击手和长矛手。
关键词 战术特点 武器 军阵 杀伤半径 掩护射击 军队 冷兵器 战国时代 《考工记》 军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秦俑军阵的基本战术
8
作者 白建钢 李琳 《唐都学刊》 1987年第4期8-13,共6页
秦俑军阵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战术思想,可以说它是一部多卷本的秦人形象的兵书.秦军阵的战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古代著名兵书相媲美、相补充。对秦俑军阵总体战术思想的研究,是对... 秦俑军阵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战术思想,可以说它是一部多卷本的秦人形象的兵书.秦军阵的战术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和《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尉缭子》等古代著名兵书相媲美、相补充。对秦俑军阵总体战术思想的研究,是对秦俑“主题”研究的基础之一。秦人建设秦俑军阵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阵 尉缭子 战术思想 秦人 沟深垒高 长平之战 冷兵器时代 军事思想 战术原则 合同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武陵山区野三关高山桃花源生态村落自然文化遗产调查
9
作者 白建钢 《文博》 2012年第3期65-69,共5页
古有陶渊明所做的《桃花源记》,其中所描述的是一处人类生活极其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是否真正存在有桃花源,有不少学者都进行过相关考证。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对武陵山区野三关一带聚落环境的实地考察,认为该地具有典型的"桃花源&qu... 古有陶渊明所做的《桃花源记》,其中所描述的是一处人类生活极其美好的理想境界。对于是否真正存在有桃花源,有不少学者都进行过相关考证。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对武陵山区野三关一带聚落环境的实地考察,认为该地具有典型的"桃花源"式地质生态人文环境,有极高的历史、考古、民族学及自然科学研究、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花源 野三关 生态村落 自然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城大地树丰碑
10
作者 白建钢 陈春兰 《交通与社会》 2002年第22期4-5,共2页
关键词 平顶山市 省交通公路工程局 公路建设 施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防工程施工监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1
作者 白建钢 《建设监理》 2009年第2期63-65,共3页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问题是建设监理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文章从消防施工单位的资格审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的审核,消防工程材料、构件和设备的审验,安装、调试和联动试验等方面阐述了监理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消防工程 监理 资格审查 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 组织设计 材料设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弓”与“吴钩”
12
作者 李琳 白建钢 《文博》 1987年第6期71-73,共3页
“秦弓”与“吴钩”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器,成为古代军人的精良装备的象征。秦俑坑实战弓弩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军史上的重要兵器——“秦弓”的本来面目提供了重要资料。秦俑坑出土的一种弯刀形兵器,被人们当成是锐不可挡的“吴钩”,... “秦弓”与“吴钩”皆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兵器,成为古代军人的精良装备的象征。秦俑坑实战弓弩的出现,对我们研究军史上的重要兵器——“秦弓”的本来面目提供了重要资料。秦俑坑出土的一种弯刀形兵器,被人们当成是锐不可挡的“吴钩”,例如秦俑博物馆兵器陈列说明中至今仍这样命名。笔者认为这种弯刀形兵器不是吴钩,是一种“镰”。下面对二器作一些初步考证,求教于方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钩 陈列说明 弯刀 初步考证 弓弩 韩婴 九歌 景公 弓人 中国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剑鸣教授学术小传
13
作者 王子今 白建钢 彭卫 《文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7-80,共4页
著名学者林剑鸣教授于秦汉史、法律史的教学、研究和出版,其 贡献在学术界是非 常突出和多方面的,先生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扶持和关心亦令人难忘。今年是林剑鸣教授逝世 五周年,特刊发新近出版的《纪念林剑鸣教授史学论文集》中《林... 著名学者林剑鸣教授于秦汉史、法律史的教学、研究和出版,其 贡献在学术界是非 常突出和多方面的,先生长期以来对本刊的扶持和关心亦令人难忘。今年是林剑鸣教授逝世 五周年,特刊发新近出版的《纪念林剑鸣教授史学论文集》中《林剑鸣教授学术传略》一文 ,以资纪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剑鸣 秦汉史 人物传记 法律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术考古重大发现 四川广汉出土商周青铜雕像群 被引量:5
14
作者 白建钢 《美术》 1987年第2期58-59,2,共3页
1986年秋,在四川省广汉县发现一批青铜大型人像雕塑,是我国美术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这批出土文物总数达一千多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尊身高一米七二以上附有高约九十厘米底座的人物雕塑。还有与真人头部大小相当的青铜头像四十多件,... 1986年秋,在四川省广汉县发现一批青铜大型人像雕塑,是我国美术考古的又一次重大发现。 这批出土文物总数达一千多件。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尊身高一米七二以上附有高约九十厘米底座的人物雕塑。还有与真人头部大小相当的青铜头像四十多件,直径一米三、四至数十厘米不等的大型人面形青铜雕像约十具,高一米四以上、上有禽兽、枝叶、果实的青铜树一棵,大型青铜蛇雕像一个,一批小型青铜人雕像,部分鸡、鸟、虎、神兽等青铜动物雕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铜树 美术考古 商周 四川广汉 蛇雕 神兽 商代晚期 蚕丛 装饰件 方孔
原文传递
日本的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
15
作者 白建钢 《中国史研究动态》 1984年第6期29-32,共4页
日本对中国古代军事史的研究比较活跃,尤其是近年来以军事史学会为中心和以《军事史学》等刊物为阵地,发展很快,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按朝代依次介绍如下。
关键词 中国古代军事史 日本 阵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