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省大骨节病30年防治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强 王虎 +5 位作者 陈黎林 丁生荣 李强 赵志军 白生录 马静 《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 CAS 2014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汇总青海省贵德、兴海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11年的各项监测、调查、防治和研究等结果,分析大骨节病发生、发展和影响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儿童病情调查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内外环境微量元素硒、碘、氟分别按国家... 目的汇总青海省贵德、兴海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自1982~2011年的各项监测、调查、防治和研究等结果,分析大骨节病发生、发展和影响病情消长的相关因素。方法儿童病情调查按大骨节病诊断标准进行,内外环境微量元素硒、碘、氟分别按国家或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检测,粮食T-2毒素按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贵德、兴海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儿童临床患病率分别在O^55.78%、O^48.68%和O^63.38%,X线阳性检出率分别在3.96%~59.20%、O.24%~50.38%和0~52.63%。硒检测结果贵德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由1982年的(57.00±48.12)μg/kg上升至2010年的(182.09±78.46)μg/kg,兴海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由1989年的(70.34±60.97)μg/kg上升至2010年的(211.80±86.84)μg/kg[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班玛县病区儿童发硒水平高于贵德和兴海县病区较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贵德和兴海2县外环境水、土、居民户自产主粮硒水平较低且较为稳定,班玛县外环境水、土、粮硒水平高于贵德和兴海2县且较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P<O.05];贵德和兴海县病区盐碘、尿碘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水碘低于国家标准下限值。兴海县病区居民户自产主粮T-2毒素超常聚集。贵德县病区外环境氟含量低于非病区氟含量,且病区儿童体内氟含量高于非病区儿童体内氟含量。结论贵德和兴海县病区大骨节病病情呈下降趋势但较为反复,班玛县病区大骨节病呈自然消退现象。病区复杂的环境条件、病因因素与大骨节病病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青海省 监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治疗对大骨节病患者血清氧化损伤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强 马静 +4 位作者 陈黎林 王雪 刘海青 何多龙 白生录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1-3,共3页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药物治疗青海省大骨节病患者,探讨其对患者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青海省贵德县、兴海县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居住的大骨节病患者2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91)、B组(n=89)、C组(Al=94)... 目的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药物治疗青海省大骨节病患者,探讨其对患者血清氧化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青海省贵德县、兴海县和班玛县大骨节病病区居住的大骨节病患者2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91)、B组(n=89)、C组(Al=94)。A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小活络丸(浓缩丸);B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壮骨关节丸;C组患者给予塞来昔布+抗骨质增生片,均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6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ー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结果 A组显效11例(12.09%),有效62例(68.13%),无效18例(19.78%);B组显效6例(6.74%),有效63例(70.79%),无效20例(22.47%);C组显效11例(11.70%),有效62例(65.96%),无效21例(22.34%)。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患者血清SOD、GPX、NOS、iNOS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OD活性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GPX、NOS、iNOS活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治疗方法均取得一定疗效,但均不能根治大骨节病;3种治疗方法均能升高血清SOD活性,对GPX、NOS和iNOS活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氧化性应激 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疗效观察
3
作者 徐尚胜 顾焕花 +5 位作者 谢伟 霍永超 王春伟 白生录 马淑萍 孙玉鑫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1期1048-1054,共7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骨来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28)。患者... 目的探讨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77例腰椎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移植骨来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9)和观察组(n=128)。患者术前均进行至少2周的正规四联抗结核化学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PDGF联合自体骨移植,观察组患者给予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前进行CT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术后待骨融合完成后复查CT及MRI,比较术前与术后Cobb角变化;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腰椎区域的疼痛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并比较2组男性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以及2组女性患者术前、术后VAS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男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男性患者(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术前及术后1、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女性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女性患者(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ESR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的血清CRP水平均依次降低,组内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1、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脊柱结核的效果与自体骨移植相当,但PDGF联合同种异体骨移植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自体骨移植带来的额外损伤,减轻患者的身体负担,可作为腰椎结核手术植骨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同种异体骨 自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式微型钢板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白生录 曹振宇 《临床骨科杂志》 2022年第6期804-805,共2页
2018年8月~2020年5月,我们采用桥式微型钢板治疗3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并以克氏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软组织损伤。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克氏针组(30例)和... 2018年8月~2020年5月,我们采用桥式微型钢板治疗30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并以克氏针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60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软组织损伤。按照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克氏针组(30例)和桥式微型钢板组(30例)。(1)克氏针组:男24例,女6例,年龄12~30(21.22±7.5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挤压伤8例,重物砸伤10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7(5.19±1.0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跗关节损伤 桥式微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联合强筋补骨汤加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对IL-13、OPG、BMP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白生录 胡江滔 《中国处方药》 2022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联合强筋补骨汤加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3(IL-13)、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联合强筋补骨汤加减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效果及对白细胞介素13(IL-13)、骨保护素(OPG)、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6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手术治疗;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强筋补骨汤加减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3、OPG、BMP2水平变化,随访1年,统计治疗前后骨折愈合时间、骨痂评分、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6个月和12个月后,观察组Bohler角、Gissane's角和跟骨高度比对照组高(P<0.05)。手术1个月和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13比对照组低(P<0.05),BMP2水平和OPG比对照组高(P<0.05)。术后观察组切口感染、创伤性关节炎并发症和愈合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骨痂评分、Maryland评分、AOFAS优良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联合强筋补骨汤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疗效良好,能有效降低血清IL-13、BMP2水平,提高OPG水平,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 跗骨窦切口外固定架 强筋补骨汤 白细胞介素13 骨保护素 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外固定治疗腕关节结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尚胜 秦世炳 +3 位作者 范俊 霍永超 白生录 王春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258-1262,共5页
目的分析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外固定治疗腕关节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2例腕关节结核患者,其中17例实施常规腕关节病灶清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15例实施病... 目的分析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外固定治疗腕关节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2例腕关节结核患者,其中17例实施常规腕关节病灶清除术治疗,作为对照组;15例实施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外固定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腕关节功能优良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量表)评分、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3%(14/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8%(10/17);VAS评分为(1.21±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0.49)分;并发症发生率为6.7%(1/1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2%(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24;t=15.08,P<0.001;χ^2=4.75,P=0.029).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QOL评分为(50.14±3.5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01±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P=0.000).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外固定术可有效改善腕关节结核患者腕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骨关节 腕关节 外科手术 选择性 疗效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气象站微机维护与系统恢复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生录 张元平 《青海气象》 2005年第3期60-61,66,共3页
本文结合自动站业务系统运行特征,从计算机日常维护、气象数据备份安全性问题以及如何在系统崩溃、硬盘损坏等情况下恢复系统、恢复气象数据等进行探讨,使得自动站系统在出现故障后短时间内得到恢复。
关键词 自动气象站 复分析 微机 安全性问题 运行特征 业务系统 日常维护 系统崩溃 数据备份 恢复系统 硬盘损坏 气象数据 自动站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骨代谢和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春伟 徐尚胜 +2 位作者 霍永超 白生录 张鹤令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0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骨代谢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骨代谢指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于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n=60)。术后,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情况。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骨代谢指标、下肢DVT发生率、凝血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骨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水平升高,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水平降低(P均<0.05)。术后4周,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4周时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降低(P均<0.05)。术后4周,对照组和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和16.7%,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丹参酮IIA磺酸钠联合阿仑膦酸钠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减轻疼痛,改善骨代谢指标,降低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改善凝血指标,且药物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磺酸钠 阿仑膦酸钠 骨质疏松性骨折 疼痛 骨代谢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白生录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4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9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9例脊柱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3个月疼痛、腰椎功能情况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OA)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3/45),低于对照组的25.00%(11/44)。结论: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融合术治疗脊柱骨折,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利于患者术后腰椎功能的逐步康复,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旁肌间隙 手术入路方式 固定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焦虑、抑郁现状及对围手术期疼痛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徐尚胜 谢伟 +3 位作者 霍永超 王春伟 白生录 赵顺程 《颈腰痛杂志》 2022年第5期664-666,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对围手术期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OVCF患者,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及对围手术期疼痛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老年OVCF患者,术前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焦虑、抑郁情绪,比较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一般资料以及术前、术后1 d时的疼痛VAS评分,分析SAS评分、SDS评分与VA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58例中,存在焦虑36例,抑郁32例;焦虑组术前、术后1 d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抑郁组术前、术后1 d时VAS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0.05);SAS评分、SDS评分与VAS评分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老年OVCF患者的焦虑、抑郁检出率较高,且焦虑、抑郁情绪与疼痛症状具有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焦虑 抑郁 围手术期 疼痛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宁地区北早甘蓝选优提纯技术要点
11
作者 白生录 《青海农技推广》 2009年第4期42-42,共1页
北早甘蓝是西宁市种子站1984年从北京引进试种成功,25年来一直是我市市郊早熟甘蓝栽培品种之一。该品种适应性强,除东部农业区种植外,黄南、海西、海北、海南都能种植,2008年全省种植面积253公顷左右。
关键词 早甘蓝 提纯技术 西宁地区 选优 种植面积 品种适应性 东部农业区 栽培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尚胜 霍永超 +2 位作者 白生录 王春伟 沈生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 目的:探讨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多节段胸腰椎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及钛网安置情况.结果:相较于术前,术后即刻、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Cobb角及ODI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较术后即刻显著减少(P<0.05);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患者Cobb角、OD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术前,末次随访时患者ASIA分级显著改善(P<0.05).病变节段数≥6个者未安置钛网率显著高于病变节段数<6个者(P<0.05);中心病灶部位位于胸椎、腰椎、胸腰段者未安置钛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9-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5.6±4.1)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病灶区植骨后均可达骨性融合.结论:采用1期后路经单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胸腰椎结核,可减轻患者疼痛,减少病椎高度矫正丢失,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后路手术 内固定 单侧入路病灶清除
原文传递
甘肃古树名木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尹祚栋 白生录 佘跃辉 《甘肃林业科技》 1995年第4期17-23,共7页
据甘肃省林学会组织实地调查,全省古树树种达40余种,分属19科27属。主要有:银杏(GinkgobilobaL,)、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Mast.)、青海云杉(P,cras-sifoliaKom,)、... 据甘肃省林学会组织实地调查,全省古树树种达40余种,分属19科27属。主要有:银杏(GinkgobilobaL,)、紫果云杉(PiceapurpureaMast.)、青海云杉(P,cras-sifoliaKom,)、青杆(P,wilsoniiMast.)、)油松(PinustabulaeformisCarr.)、白皮松(P.bungeanaZucc。)、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岷江柏木(Cupres-suschengianaS.Y.Hu)、圆柏(Sabinachinensis<L.>Antoine)、祁连圆柏(S.przewlalskiiKom,)、国槐(SophorajaponicaL.)、龙爪槐(S.japonicavar.pen-dulaLoud.)、皂英(GleditaiasinensisLam,)、白榆(UlmuspumilaL.)、银白杨(PopulusalbaL,)、毛白杨(P,tomentosaCarr.)、青杨(P,cathayanaRehd.)、旱柳(SalixmatsudanaKoidz。)、垂柳(S,babylonicaL,)、酸梨(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 生态 历史 调查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杨树集约栽培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尹祚栋 江永清 +2 位作者 白生录 韩泽民 吕爱香 《甘肃林业科技》 1994年第2期1-6,20,共7页
河西走廊是我国杨树栽培的主要地区之一。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区适生杨树良种(品系)生长特点及深栽造林、灌溉造林、杨树更新等集约栽培模式的原理与技术。
关键词 杨树 栽培 集约化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青海省氟、砷外质控考核结果评价
15
作者 喇翠玲 蒲光兰 +10 位作者 李亚楠 周昕 胡兰盛 沈洪婷 孟献亚 陈勋 马静 王明君 张金梅 白生录 张强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4年第2期171-171,174,共2页
目的 了解2022年青海省各级氟、砷实验室检测质量及外质控考核结果,提高各级实验室的氟、砷检测能力。方法 利用Z比分值法对青海省2022年氟、砷外质控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Z≤2为合格;2<Z<3为基本合格;Z≥3为不合格。计算参... 目的 了解2022年青海省各级氟、砷实验室检测质量及外质控考核结果,提高各级实验室的氟、砷检测能力。方法 利用Z比分值法对青海省2022年氟、砷外质控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Z≤2为合格;2<Z<3为基本合格;Z≥3为不合格。计算参加考核实验室的合格率。结果 青海省省级实验室所有的考核结果|Z|<1。地(市)、县级实验室考核结果:参加水氟、砖茶氟考核的51个地(市)、县级实验室水氟|Z|<1的45个,占88.23%,1≤|Z|<2的6个,占11.77%,总体结果满意;砖茶氟|Z|<1的40个,占78.43%,1≤|Z|<2的11个,占21.57%,总体结果满意;参加水砷、尿砷考核的3个地(市)、县级实验室水砷|Z|<1的3个,合格率100%,考核结果满意;尿砷2<|Z|<3的3个,占100.00%,考核结果基本合格。结论 2022年青海省氟、砷外质控考核反馈率、合格率均达到了100.00%,青海省的氟、砷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持续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大骨节病知识调查
16
作者 马静 张强 +9 位作者 白生录 沈洪婷 王明君 陈勋 李亚楠 张金梅 杨佩珍 周昕 喇翠玲 孟献亚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2024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对大骨节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巩固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青海省3个大骨节病病区异地育人小学校298名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 目的了解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对大骨节病知识的认知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巩固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以青海省3个大骨节病病区异地育人小学校298名7~12岁儿童为研究对象,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大骨节病相关知识总体正确率为80.1%,各项知识正确率从58.0%到89.9%不等;女生、11~12岁学生的知识正确率分别高于男生、7~8岁学生(P<0.05)。结论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7~12岁儿童不同年龄及性别对大骨节病的知晓率差异明显,应针对不同人群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策略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7~12岁儿童 健康教育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青海省大骨节病病区换粮、补硒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强 赵志军 +9 位作者 周令望 王丽华 刘运起 刘辉 王虎 何多龙 安永清 白生录 雒永宏 曹有平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2-524,共3页
目的 观察换粮、补硒对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检出X线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分成3组,贵德县新建坪村为对照组、斜马浪村为换粮组,兴海县上、下鹿圈村为补硒组.... 目的 观察换粮、补硒对青海省儿童大骨节病的防治效果.方法 2008年对病区7~12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及右手X线拍片检查,检出X线阳性患者,以村为单位分成3组,贵德县新建坪村为对照组、斜马浪村为换粮组,兴海县上、下鹿圈村为补硒组.防治前和防治后1年对每个观察对象拍摄右手X线片(包括腕骨),同时采集儿童枕部发样,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发硒.结果 经过1年防治,对照组X线检出率由4.88%(2/41)升至12.20%(5/41),换粮组X线检出率由17.54%(10/57)降至5.26%(3/57),补硒组X线检出率由13.51%(10/74)降至5.41%(4/74).换粮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2例稳定,1例进展,无新发病人;补硒组10例病人,有7例痊愈,3例稳定,1例干骺端新发病人;对照组除原有2例病人病情稳定外,有2例干骺端和1例骨端新发病人.换粮组、补硒组防治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49、4.14,P均<0.05).对照组、换粮组发硒值防治前为(107.15±42.30)、(125.30±40.30)μg/kg,防治1年后为(108.32±35.67)、(135.38±65.24)μg/kg,升高不明显(t值分别为0.01、0.68,P均>0.05);补硒组发硒值由防治前的(95.62±43.42)μg/kg明显升高至防治1年后的(197.64±97.08)μg/kg(t=5.41,P<0.05).结论 换粮、补硒对防治儿童大骨节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X线
原文传递
2017年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蒲光兰 鲁青 +8 位作者 何多龙 周昕 白生录 陈黎林 孟献亚 杨佩珍 李生梅 蔡生花 张强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5-718,共4页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5个县(市)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排除水氟超标的村)作为调查点,对调查... 目的了解青海省海西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状况,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在海西州格尔木市、德令哈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5个县(市)各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村(排除水氟超标的村)作为调查点,对调查点饮水氟含量、茶氟含量、8~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水氟测定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5-2006);砖茶氟含量检测依据《砖茶含氟量》(GB19965-2005),儿童氟斑牙诊断依据《氟斑牙诊断》(WS/T208-2011)。结果在5个县(市),共采集75份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范围在0.35~0.41mg/L,均值为0.37mg/L,均低于国家饮用水氟含量标准(1.00mg/L)。共采集150份砖茶,砖茶氟含量范围在206.0~796.0mg/kg,均值为629.8mg/kg。共检查8~12岁儿童1325人,氟斑牙检出率为13.43%(178/1325),氟斑牙指数为0.27,总体流行强度为阴性,其中都兰县和天峻县流行强度为边缘;不同年龄段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26,P<0.05);男、女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3.31%(90/676)、13.56%(88/649),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海西州5个县(市)儿童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情流行程度虽较轻,但不容忽视,应加强饮茶型氟中毒防治的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儿童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2018年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静 张强 +6 位作者 喇翠玲 姜泓 陈黎林 白生录 何多龙 李生梅 孟献亚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3-466,共4页
目的了解目前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水平。方法2018年在青海省兴海县、贵德县、班玛县3个历史重病区县,分别选择1个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作为调查点,病区村分别为下村、斜马浪村、要什道村,非病区村分别为大米... 目的了解目前青海省大骨节病历史重病区内、外环境硒及T-2毒素水平。方法2018年在青海省兴海县、贵德县、班玛县3个历史重病区县,分别选择1个病区村和1个非病区村作为调查点,病区村分别为下村、斜马浪村、要什道村,非病区村分别为大米滩村、贡巴村、德昂村。在兴海县、贵德县调查点采集常住6~12周岁儿童发样,检测发硒含量[参考值为(0.60±0.03)mg/kg];在6个调查点,各采集10户家庭的自产主粮样,检测粮食硒含量[小麦硒含量参考值为(0.053±0.007)mg/kg],以及T-2毒素含量;6个调查点,各采集10份土壤,测定土壤硒含量[参考值为(0.24±0.03)mg/kg]。结果兴海县病区村和非病区村儿童发硒含量分别为(0.252±0.071)、(0.296±0.087)mg/kg,贵德县为(0.225±0.032)、(0.238±0.040)mg/kg。兴海县、贵德县、班玛县的病区村和非病区小麦硒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00 19、0.003 66,0.000 15、0.004 16,0.016 78、0.016 94 mg/kg。兴海县、贵德县、班玛县的病区村和非病区土壤硒含量分别为(0.095±0.015)、(0.114±0.014),(0.082±0.013)、(0.083±0.018),(0.080±0.005)、(0.060±0.013)mg/kg。兴海县、贵德县、班玛县的病区村和非病区小麦中T-2毒素含量分别为(3.173±0.762)、(3.100±0.473),(2.506±0.430)、(3.186±0.451),(2.416±0.619)、(2.879±0.456)μg/kg。结论青海省历史大骨节病重病区村儿童发硒含量均接近发硒正常参考值。病区村土壤硒、居民食用主粮硒含量均偏低;居民户主粮均检出一定量的T-2毒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节病 头发 土壤 T-2毒素
原文传递
2017年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状况调查 被引量:5
20
作者 蒲光兰 孟献亚 +8 位作者 白生录 陈黎林 周昕 鲁青 沈洪婷 何多龙 马静 魏生英 张强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 方法 2017年,选择互助县7个乡(镇)、60个饮水型氟中毒历史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病区村人口学资料。对已改水的病区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 方法 2017年,选择互助县7个乡(镇)、60个饮水型氟中毒历史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病区村人口学资料。对已改水的病区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尚未改水的病区村,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在饮用水源各采集1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调查村90%以上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根据历史资料,选出儿童病情较重的1个病区村,选择25岁及以上且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人群50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同时采集尿样,进行尿氟含量的检测。 结果 7个乡(镇)、60个病区村中6个村已搬迁,截止2017年历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为54个,54个病区村已全部改水。共调查改水工程16个,其中小型改水工程6个,占37.50%,大型改水工程10个,占62.50%;正常运转工程16个,占100.00%;水氟含量合格工程16个,合格率为100.00%,水氟含量范围为0.10-0.66 mg/L,覆盖人口16.084 6万人。共检查8-12岁儿童2 399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17例,检出率为4.88%,氟斑牙指数为0.13。其中极轻度89例,占3.71%;轻度21例,占0.88%;中度7例,占0.29%;无重度病例。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临床检查68人,检出轻度氟骨症12人,检出率为17.65%;X线拍片检查46人,检出轻度1人,检出率为2.17%;临床和X线检查均未检出中度及以上氟骨症患者。检测成人尿样50份,尿氟几何均数为0.72 mg/L。 结论 互助县改水工程运行良好,无重度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者,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应继续加强改水工程与病情监测,彻底控制饮水型氟中毒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中毒 结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