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治疗整合新趋向:同化模式及其超越 被引量:8
1
作者 白福宝 严由伟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4-149,共6页
同化整合是指在选择某一治疗体系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或同化其它流派观点和技术的心理治疗建构模式。这一模式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代整合运动的第四种路径。它的发展既促使了心理治疗理论阵营的分化,同时也可能促进心... 同化整合是指在选择某一治疗体系作为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心态,吸收或同化其它流派观点和技术的心理治疗建构模式。这一模式逐渐发展并成为当代整合运动的第四种路径。它的发展既促使了心理治疗理论阵营的分化,同时也可能促进心理治疗走向新的统一,甚至建构出心理治疗的统一框架和理论,从而实现自身模式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整合运动 同化整合 统一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体和心灵的平衡:现代性背景下走出精神病危机的一种途径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福宝 林华敏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2-147,共6页
精神疾病现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现代性对科技理性和机械化生活模式的强调,导致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失去平衡,心灵和身体的活动失去平衡,这种失衡进而在源头上埋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对此,我们要改变"现代性"生活... 精神疾病现已成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大困境。现代性对科技理性和机械化生活模式的强调,导致人作为生物性的存在失去平衡,心灵和身体的活动失去平衡,这种失衡进而在源头上埋下了精神危机的种子。对此,我们要改变"现代性"生活理念,回归人的生物性和身体劳动,接近大自然,达到身体和心灵的平衡。心理治疗不应只依赖医院与药物,更不能"制造出"病人,而应本着人文关怀的精神,把"病人"当作正常人一样看待,激发他们积极生活的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疾病 身体 心灵 失衡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心理学开展行动研究:动因与阻力 被引量:2
3
作者 白福宝 杨莉萍 方明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7-23,共7页
行动研究根据其主体不同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由研究者主导的强调"科学性"的行动研究、行动者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发起的"务实性"的行动研究以及由研究者和行动者合作开展的混合型行动研究。混合型行动研... 行动研究根据其主体不同及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可分为三类,即由研究者主导的强调"科学性"的行动研究、行动者为解决自身问题而发起的"务实性"的行动研究以及由研究者和行动者合作开展的混合型行动研究。混合型行动研究强调对现实进行批判性反思,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相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时孕育了行动研究和社区心理学,其中既有当代哲学发展与后现代哲学思潮的影响,又有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困境的刺激。在实用主义和实践导向方面的高度契合是社区心理学开展行动研究的主要原因。当前社区心理学开展行动研究面临的问题,首先是对新的研究方式的学习和适应问题。由于行动研究认可价值负载,研究者的立场必然影响研究的进程和结果,如何应对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质疑和批评是个不小的挑战。此外,还要解决好社区行动研究的重心由个体内部心理向外部环境的转移问题,以及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由主客关系向合作关系的转变问题。最后,中国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也给社区行动研究带来一些阻力。尽管如此,随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目的和评价标准的改变,社区行动研究的阻力正在减弱,似乎有理由对此保持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心理学 行动研究 动因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心理治疗整合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10
4
作者 白福宝 杨莉萍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3-34,73,共3页
心理治疗整合是指试图超越某单一心理治疗流派的局限,借鉴其他流派的优势,对各种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心理治疗整合主要有四种模式:技术折衷、共同因素、理论整合、同化整合。整合取向仍是... 心理治疗整合是指试图超越某单一心理治疗流派的局限,借鉴其他流派的优势,对各种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持包容和开放的态度的一种当代心理治疗取向。心理治疗整合主要有四种模式:技术折衷、共同因素、理论整合、同化整合。整合取向仍是目前心理治疗的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治疗师开始接受整合理念,不仅不同的治疗理论和方法之间需要整合,而且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也需要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整合 同化整合 统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死亡焦虑的本质 被引量:18
5
作者 白福宝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0-42,49,共4页
死亡焦虑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有时还可表现为身体症状。死亡焦虑的本质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或不会承认自身存在死亡焦虑;二是具有普遍性,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存在死亡焦虑,它还可能转化成其他心理问... 死亡焦虑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有时还可表现为身体症状。死亡焦虑的本质特征有四个方面:一是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或不会承认自身存在死亡焦虑;二是具有普遍性,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存在死亡焦虑,它还可能转化成其他心理问题而表现出来;三是具有不可消解性,人们必须直面它;四是具有两面性,既会给人造成不安、焦虑和恐慌,也会促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寻求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焦虑 死亡恐惧 内隐性 普遍性 不可消解性 两面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独父母的丧痛与生命意义回归 被引量:2
6
作者 白福宝 钟年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6期121-128,共8页
失独给失独父母带来了巨大的丧痛,也使得他们丧失了把繁衍后代作为生命延续和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永生的可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失独还意味着无法承续“香火”和传宗接代,甚至还有“无能”“无德”的文化隐喻,这对失独父母的世界观... 失独给失独父母带来了巨大的丧痛,也使得他们丧失了把繁衍后代作为生命延续和追求生物学意义上的永生的可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失独还意味着无法承续“香火”和传宗接代,甚至还有“无能”“无德”的文化隐喻,这对失独父母的世界观和生命意义提出了重要挑战。目前追求肉体生命的真正永生还无法实现,但我们不仅可以通过繁衍后代,还可以通过“立德、立功、立言”等多种创造个人成就和社会价值的方式来实现象征意义上的永生。人生有意义不完全依赖于人能否繁衍和生命的长度,当我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投身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便在实现意义的过程中超越了自己。死亡的必然性提醒我们要规划有限的生命时间去追求那些值得做的事情,并让我们存有敬畏之心和过一种有道德规约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 失独父母 死亡 永生 生命的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正敏感研究: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2
7
作者 白福宝 杨莉萍 《心理研究》 2012年第6期55-61,共7页
公正敏感是指察觉公正或不公正的灵敏性以及对于不公正的容忍度。不同公正敏感水平的个体对不公正的情绪行为反应及其强度存在差异,公正敏感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情绪行为反应。公正敏感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探清它与其他人格特质的关系有助... 公正敏感是指察觉公正或不公正的灵敏性以及对于不公正的容忍度。不同公正敏感水平的个体对不公正的情绪行为反应及其强度存在差异,公正敏感可以用来预测个体的情绪行为反应。公正敏感作为一种人格特质,探清它与其他人格特质的关系有助于了解它的心理实质和功能。未来研究需要改进公正敏感的测量工具,进一步考察公正敏感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探索公正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并通过跨文化研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公正敏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正敏感 受害者敏感 公正容忍度 社会公正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永生”模式:死亡焦虑的纾解之道 被引量:8
8
作者 白福宝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7-30,共4页
死亡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令人极度焦虑不安。死亡焦虑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死亡焦虑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死亡焦虑;同时它还具有两面性,既令人不安和恐慌,也促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发挥潜能,寻求生... 死亡在意识和潜意识层面都令人极度焦虑不安。死亡焦虑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死亡焦虑具有内隐性,人们有时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死亡焦虑;同时它还具有两面性,既令人不安和恐慌,也促使人更加珍惜生命,努力发挥潜能,寻求生命的意义。死亡焦虑往往被转化为对于"永生"模式的欲求。人类常常从神话故事、宗教信仰和创造性活动中汲取"永生"的力量。每个人都需要探寻自己的"永生"模式,并为之努力,以纾解死亡焦虑。探寻不到"永生"模式,将有可能被死亡焦虑所压倒,陷入迷茫、困惑或虚无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焦虑 死亡恐惧 永生 纾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性联结:死亡焦虑纾解之道 被引量:4
9
作者 白福宝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3期21-25,共5页
死亡的必然性与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焦虑,人类一生都在发展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应对死亡焦虑,以建构起有限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人始终受到关系的影响和塑造,死亡焦虑也具有关系属性,它并... 死亡的必然性与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焦虑,人类一生都在发展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应对死亡焦虑,以建构起有限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人始终受到关系的影响和塑造,死亡焦虑也具有关系属性,它并非产生于死亡本身,而是产生于关系的割裂、来自于对立本身。随着传统社会关系联结的不断削弱,死亡焦虑正在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社会心理问题。一方面,死亡焦虑促使我们积极地建立关系性联结,寻求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丰富深刻的关系性联结也有助于人们纾解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焦虑 纾解 关系性联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白福宝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8期181-182,共2页
专业技能是学生对口就业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应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其中,"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是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呈现"指在课堂情... 专业技能是学生对口就业的重要素质之一。在教学中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技能,应以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为核心。其中,"呈现·演练·实践·反思"是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呈现"指在课堂情境下教师向学生做专业技能展示;"演练"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演练;"实践"指真实情境下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操作与践行;"反思"指师生对教学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简言之,就是在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 专业技能培养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治疗统一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福宝 《心理研究》 2012年第2期54-59,共6页
心理学统一的困境也体现在心理治疗领域,探求心理治疗统一的方式对于心理学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心理治疗具有统一的必要性,尽管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将各个流派统一起来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不同方法在治疗策略和技术的选择上并没有不... 心理学统一的困境也体现在心理治疗领域,探求心理治疗统一的方式对于心理学的统一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心理治疗具有统一的必要性,尽管以一种和谐的方式将各个流派统一起来面临着巨大挑战,但不同方法在治疗策略和技术的选择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它们之间具有整合和统一的可能性。沿着"整合"路径的探讨,扩大心理治疗研究的范畴,在一个更宏大的理论框架下,心理治疗的统一可能就不是一种臆想。不同的心理治疗流派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求同存异"是心理治疗切实可行的也是最佳的统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整合运动 统一模式 求同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责任的回归:对西方心理治疗中“责任推断”的批判
12
作者 白福宝 温燕 杨莉萍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8,共4页
西方心理治疗普遍忽视了患者在其心理疾病中的责任,认为心理疾病是由患者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使然,这容易导致患者推卸自己在治疗中的责任,从而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实际上,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心理健康就是负责任地生活... 西方心理治疗普遍忽视了患者在其心理疾病中的责任,认为心理疾病是由患者所不能控制的因素使然,这容易导致患者推卸自己在治疗中的责任,从而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实际上,人可以对自己的行为、感受和思想负责,心理健康就是负责任地生活。因此,培养患者的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的改变与成长。治疗师在治疗中应努力提升患者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心理疾病形成和治疗中的责任。促进患者能够负责任地应对生活问题,应是心理治疗的重要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治疗 责任推断 个人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主轴法下的平行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高石 杨莉萍 白福宝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1-473,共3页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决定因子的提取数至关重要。平行分析是确定因子提取数较为常用的方法。目前国内的心理学研究较多使用主成分方法下的平行分析,对主轴方法下的平行分析则鲜有论及。本研究介绍了主轴方法下平行分析的原理,并以具体... 在探索性因子分析中,决定因子的提取数至关重要。平行分析是确定因子提取数较为常用的方法。目前国内的心理学研究较多使用主成分方法下的平行分析,对主轴方法下的平行分析则鲜有论及。本研究介绍了主轴方法下平行分析的原理,并以具体实例说明了该方法在心理统计中的具体运用,希望藉此解决以传统方法确定因子提取数所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主轴法 平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担忧倾向性的特点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荣茂 严由伟 +1 位作者 白福宝 贺斐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7-50,共4页
采用《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问卷》对14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其担忧倾向性的特点,结果发现:(1)青少年担忧倾向性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担忧和关系担忧表现较为明显;(2)女生担忧倾向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学习担忧、健康担忧、... 采用《青少年担忧倾向性问卷》对140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其担忧倾向性的特点,结果发现:(1)青少年担忧倾向性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学习担忧和关系担忧表现较为明显;(2)女生担忧倾向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主要表现在学习担忧、健康担忧、未来盲目性和缺乏信心等方面;(3)青少年担忧倾向性的发展特点:从小学四、五年级到高中阶段,青少年担忧倾向性呈现螺旋上升的趋势,高三时期发展到最高点,而在大学阶段,青少年担忧倾向性水平有所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忧倾向性 青少年 横断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空虚感与父母过度保护、自我概念清晰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艺 白福宝 梁丽梅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132-137,共6页
为探讨大学生空虚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父母过度保护倾向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三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7名在校本科生的空虚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父母过度保护倾向进行测量。结论:(1)大学生空虚... 为探讨大学生空虚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父母过度保护倾向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使用回归分析考察三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47名在校本科生的空虚感、自我概念清晰性与父母过度保护倾向进行测量。结论:(1)大学生空虚感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空虚感与父母过度保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本研究提示,父母过度保护倾向与大学生空虚感相关,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其中有一定程度的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空虚感 自我概念清晰性 父母过度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芳蓉 刘明艳 白福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11期1371-1373,共3页
目的探讨矿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通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萍乡市某中学25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矿工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②矿工子... 目的探讨矿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通过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对萍乡市某中学25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矿工子女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②矿工子女心理健康性别差异不明显,只在恐怖因子上表现出显著差异;③父母的职业不同其养育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矿工父亲在惩罚严厉和过分保护上得分高于非矿工父亲;④矿工子女心理健康与其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明显的相关。结论矿工子女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全国常模,这与其父母养育方式有密切关系。积极的情感表达是矿工子女健康心理的保护因素,而不良的父母养育方式则是矿工子女心理问题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工子女 心理健康 父母养育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职业规划能力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17
作者 白福宝 温燕 王钐妮 《龙岩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为提升高中生职业规划能力,分析家庭功能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高中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报告家庭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职业发展自我效能量表中的职业规划分量表对37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为提升高中生职业规划能力,分析家庭功能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对高中生职业规划能力的影响,并考察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采用自我报告家庭量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和职业发展自我效能量表中的职业规划分量表对37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积极家庭行为与高中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职业规划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消极家庭行为与高中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职业规划能力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与职业规划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家庭功能与高中生职业规划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家庭功能通过影响高中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进而影响了高中生的职业规划能力。研究结果以期为高中生的生涯辅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 家庭功能 职业规划能力 自我概念清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心理影响度分析
18
作者 陈芳蓉 严由伟 白福宝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9年第7期879-881,共3页
目的探索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对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自编《互联网心理测验的心理影响度调查表》,对福建省442名大中专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91.6%的学生实施过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80.18%的学生认为全部或多数是&... 目的探索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对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影响程度。方法采用自编《互联网心理测验的心理影响度调查表》,对福建省442名大中专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91.6%的学生实施过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80.18%的学生认为全部或多数是"知识游戏或娱乐";测试者心理影响度总均分为0.54分;在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学习活动、日常生活以及人生理想等5个方面,积极影响显著大于消极影响,而情绪状态则消极影响显著大于积极影响;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得分都显著大于女生。结论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整体上对大中专学生的心理影响比较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卫生 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 调查分析 非标准化心理测验 心理影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大学生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莘尼 白福宝 李国柱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自杀意念、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关系,为自杀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5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功能失调性态度... 目的:探讨大学生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自杀意念、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的关系,为自杀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5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与功能失调性态度存在正相关(r=0.408,P<0.01),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存在负相关(r=-0.447,P<0.01);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自我概念清晰性之间存在负相关(r=-0.321,P<0.01);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功能失调性态度和自杀意念之间中介效应为0.07,占总效应的23.5%。结论:功能失调性态度能正向预测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其中有部分中介作用。通过改变大学生的非理性认知,使其产生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可以降低大学生的自杀意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自杀意念 功能失调性态度 自我概念清晰性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章莘尼 方芳 白福宝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49-150,154,共3页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57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索家庭亲密度和适应...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是家庭环境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57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探索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相关,其中情感温暖理解因子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存在显著正相关,情感温暖理解因子越高,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家庭亲密度 家庭适应性 父母教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