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心理治疗整合新趋向:同化模式及其超越 |
白福宝
严由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2
|
身体和心灵的平衡:现代性背景下走出精神病危机的一种途径 |
白福宝
林华敏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3
|
社区心理学开展行动研究:动因与阻力 |
白福宝
杨莉萍
方明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6 |
2
|
|
4
|
当代心理治疗整合的反思与展望 |
白福宝
杨莉萍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2 |
10
|
|
5
|
论死亡焦虑的本质 |
白福宝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6
|
失独父母的丧痛与生命意义回归 |
白福宝
钟年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2
|
|
7
|
公正敏感研究:回顾与展望 |
白福宝
杨莉萍
|
《心理研究》
|
2012 |
2
|
|
8
|
追寻“永生”模式:死亡焦虑的纾解之道 |
白福宝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7 |
8
|
|
9
|
关系性联结:死亡焦虑纾解之道 |
白福宝
|
《医学与哲学》
|
2019 |
4
|
|
10
|
专业技能培养视角下应用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
白福宝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
11
|
心理治疗统一的困境与出路 |
白福宝
|
《心理研究》
|
2012 |
1
|
|
12
|
个人责任的回归:对西方心理治疗中“责任推断”的批判 |
白福宝
温燕
杨莉萍
|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3
|
探索性因子分析中主轴法下的平行分析 |
高石
杨莉萍
白福宝
|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5
|
|
14
|
青少年担忧倾向性的特点研究 |
林荣茂
严由伟
白福宝
贺斐
|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3 |
3
|
|
15
|
大学生空虚感与父母过度保护、自我概念清晰性关系研究 |
张艺
白福宝
梁丽梅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3
|
|
16
|
矿工子女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 |
陈芳蓉
刘明艳
白福宝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9 |
1
|
|
17
|
高中生家庭功能与职业规划能力的关系——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 |
白福宝
温燕
王钐妮
|
《龙岩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8
|
互联网非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心理影响度分析 |
陈芳蓉
严由伟
白福宝
|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
2009 |
0 |
|
19
|
自我概念清晰性在大学生功能失调性态度与自杀意念间的中介作用 |
章莘尼
白福宝
李国柱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8 |
2
|
|
20
|
大学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
章莘尼
方芳
白福宝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8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