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接触光声成像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冲击损伤检测方法
1
作者 丁凯旋 陈冀景 +2 位作者 皮一涵 李娇 田震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7-45,共9页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损伤机制并对其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CFRP的冲击损伤区域进行了高分辨无损检测。构建了全光式非接触光声显微(AONC-PAM)成像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光学吸收结合背向散射的双对比度成像模式,对CFRP... 为了探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的损伤机制并对其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对CFRP的冲击损伤区域进行了高分辨无损检测。构建了全光式非接触光声显微(AONC-PAM)成像系统,利用自主开发的光学吸收结合背向散射的双对比度成像模式,对CFRP在不同冲击能量下的损伤区域进行高分辨率无损检测。实验结果显示,AONC-PAM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为2.9±0.5μm;双对比度成像策略能以2 s/帧的速率同时获得基于光学吸收和表面散射特性的图像及两者叠加的双对比度图像;AONC-PAM系统显示了比通用明场显微镜系统更多的成像细节,包括碳纤维分布和其他微观缺陷如纤维断裂、错位、缺束和褶皱,可检测的微观缺陷尺寸达10~20μm,并实现了损伤区域的精准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非接触光声显微镜 双对比度成像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冲击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时间抖动的飞秒激光技术(特邀) 被引量:3
2
作者 皮一涵 王春泽 +1 位作者 宋有建 胡明列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8-100,共13页
飞秒激光器的时间抖动(或定时抖动)是指其输出脉冲的时域位置相对于理想周期信号的短期随机偏差。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尺度上,飞秒激光器的脉冲序列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其定时抖动甚至低至阿秒量级。飞秒激光器的这种独特性质及其支持的前沿... 飞秒激光器的时间抖动(或定时抖动)是指其输出脉冲的时域位置相对于理想周期信号的短期随机偏差。在毫秒量级的时间尺度上,飞秒激光器的脉冲序列具有严格的一致性,其定时抖动甚至低至阿秒量级。飞秒激光器的这种独特性质及其支持的前沿应用构成了"阿秒时间精度的超快光子学"这一全新的超快研究分支。文中回顾了近年来飞秒激光器定时抖动研究进展、高时间分辨率的定时抖动测量技术、以及不同类型的飞秒激光源能够达到的最低抖动水平。最后介绍了低抖动飞秒激光器在大科学装置同步、高速模数转换、绝对测距、相干脉冲合成等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光学 飞秒激光 定时抖动 锁模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多尺度非接触光声智能缺陷检测算法
3
作者 陈冀景 皮一涵 +5 位作者 庞逸轩 张浩 丁凯旋 龙莹 李娇 田震 《中国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4-276,共13页
为对倒装芯片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尺寸的缺陷进行大视场精准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非相干式非接触光声显微镜(NINC-PAM)的大视场多尺度智能缺陷检测算法。搭建了NINC-PAM系统并开发了大视场光机联合扫描技术。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倒装芯... 为对倒装芯片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尺寸的缺陷进行大视场精准检测,本文提出了基于非相干式非接触光声显微镜(NINC-PAM)的大视场多尺度智能缺陷检测算法。搭建了NINC-PAM系统并开发了大视场光机联合扫描技术。基于此,提出了针对倒装芯片制备缺陷的Chip-YOLO多尺度缺陷检测算法。该算法优化了原始的YOLOv8,先后引入小目标检测(SOD)层、大型分离卷积注意力(LSKA)模块以及重参数化广义特征金字塔网络(RepGFPN)。横向对比以及消融实验结果展示了Chip-YOLO对不同尺寸缺陷高达60.1%的平均检测精度。不仅如此,所提算法还实现了在23 s内对倒装芯片样品中超过1 mm×1 mm的大视场多尺度剥离缺陷的检测。性能统计结果展示了Chip-YOLO相比于其他一、二阶段算法更精准、更快速的缺陷检测性能,证明了该算法有望为在线检测倒装芯片缺陷提供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显微镜 缺陷检测算法 倒装芯片 大视场 多尺度
原文传递
Fiber-delay-line-referenced optical frequency combs:three stabilization schemes 被引量:2
4
作者 Kai Wang Haochen Tian +7 位作者 Fei Meng Baike Lin Shiying Cao Yihan Pi Yan Han Zhanjun Fang Youjian Song Minglie Hu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2期55-59,共5页
We demonstrate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 using a segment of fiber delay line as a reference. A mode-locked Er-doped fiber laser is phase locked to a kilometer-long fiber delay line using thre... We demonstrate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optical frequency comb(OFC) using a segment of fiber delay line as a reference. A mode-locked Er-doped fiber laser is phase locked to a kilometer-long fiber delay line using three different schemes. The short-term stability of the comb modes in the OFC stabilized by these schemes is obviously enhanced, down to the 10;level at millisecond average time. Among these three schemes, phase locking two bunches of comb modes in the OFC to the same fiber delay line exhibits the lowest residual phase noise. Fiber-delay-line-referenced OFCs can provide reliable laser sources in precise metrology owing to the advances of low cost, compactness, and high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frequency comb delay line frequency nois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