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表现和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皮忠玲 莫书亮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08-1421,共14页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 婴儿心理理论发展研究是探索人类社会认知起源、发生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从联合注意、情绪理解、意图理解、愿望理解和错误信念理解等方面分析了几个月至3岁左右的婴儿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研究现状。为了探讨3岁以下婴儿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研究者发展了一些适合婴儿语言和行为发展特征的非言语和言语测试任务,包括非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言语自发―反应错误信念任务,同时也采用眼动技术和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心理理论发展水平和发展机制。婴儿心理理论的发生和发展在不同测试任务上表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这与认知功能(如语言、执行功能)的发展、环境因素(如家庭、同伴、文化)以及神经系统发育有关。也有一些最新研究从心理理论发生和发展的基因、激素水平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心理理论 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中的交互设计可以促进学习吗?——基于53项实验与准实验的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九民 何静 +2 位作者 章仪 汪洋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7-55,共9页
交互设计可以增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因而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交互设计在教学视频中的作用尚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研究纳入53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交互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 交互设计可以增加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从而促进其主动学习,因而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交互设计在教学视频中的作用尚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研究纳入53项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元分析,系统地分析了交互设计对视频学习的影响。主效应检验结果发现,视频中的交互设计对总注视时间、学习参与度、学习动机、学习满意度、保持成绩、迁移成绩和延迟测试成绩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认知负荷的影响不显著。研究进一步从交互功能特征、学习者特征、学习材料特征、学习情境特征四个维度进行调节效应分析,结果发现,交互设计的作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交互类型、先验知识、学科领域、学习步调等。因此,在设计和实施教学视频时,应全面考虑交互设计的本身特性、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以更有效地发挥交互设计在教育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交互设计 学习效果 主动学习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大四毕业生社会支持与抑郁的关系:焦虑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皮忠玲 夏丽荣 +2 位作者 孔永宁 王泰 高闯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61-1563,共3页
目的考察农村大四毕业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及焦虑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方法整群随机从全国9所大学中抽取635名农村大四毕业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①22.7%大四毕业生具有... 目的考察农村大四毕业生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及焦虑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的作用。方法整群随机从全国9所大学中抽取635名农村大四毕业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调查。结果①22.7%大四毕业生具有焦虑问题,38.1%大四毕业生具有抑郁问题;②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均与焦虑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326,-0.214,-0.292,-0.228;P<0.01);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均与抑郁总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304,-0.189,-0.270,-0.233;P<0.01);焦虑总分和抑郁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673,P<0.01);③焦虑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与抑郁间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在农村大四毕业生中焦虑和抑郁问题较为严重,焦虑在社会支持与抑郁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焦虑 抑郁 社会支持 中介作用 农村大四毕业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科学遇到音乐:音乐能激发科学创造发明吗?
4
作者 皮忠玲 杨远 +1 位作者 王鹏 李西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1,共11页
以往关于背景音乐和创造性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这可能是背景音乐的效果受到任务性质、音乐属性、播放时机和个体差异的调节。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背景音乐节奏和播放时机对基于“原型启发”创造发明的影响。结果表明,慢节奏... 以往关于背景音乐和创造性的研究得出了相互矛盾的结论,这可能是背景音乐的效果受到任务性质、音乐属性、播放时机和个体差异的调节。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背景音乐节奏和播放时机对基于“原型启发”创造发明的影响。结果表明,慢节奏背景音乐促进了个体对原型知识的保持效果,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播放快节奏背景音乐促进了科学创造发明的流畅性和灵活性,但阻碍了新颖性。在科学知识学习阶段可以通过播放慢节奏的背景音乐增强科学知识的保持效果,改善科学创造发明;而在科学创造发明过程中播放快节奏背景音乐可以改变注意模式、加工效率和信息加工模式从而提高科学创造发明的流畅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音乐 播放时机 音乐节奏 科学创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网络使用与心理健康 被引量:49
5
作者 洪建中 黄凤 皮忠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1-176,共6页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 基于对54名老年人的访谈数据,本研究考察了老年人的网络使用状况以及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1)大多数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上网,而且上网目的多样化,不仅通过网络与熟人联系、获取信息,还使用网络进行娱乐、交易活动。(2)与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相比,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可以感受到更高的社会联结,而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和错误信念。使用和不使用网络的老年人在孤独感水平上不存在差异。(3)老年人是否使用网络与其感受到的社会联结和理解他人情绪的能力呈显著正相关。这说明网络使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网络使用 社会联结 孤独感 情绪理解 错误信念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中的交互设计可以促进学习吗
6
作者 杨九民 何静 +2 位作者 章仪 汪洋 皮忠玲 《教育科学文摘》 2024年第3期37-39,共3页
优质数字资源的构建与共享对于缩小教育数字化水平差距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频以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易获取性为优势,已成为主流数字资源。然而,对于视频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视频学习相对被动,学生往... 优质数字资源的构建与共享对于缩小教育数字化水平差距及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视频以学习内容的多样性和易获取性为优势,已成为主流数字资源。然而,对于视频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却并不一致。视频学习相对被动,学生往往缺乏与内容的互动,导致较为浅层的学习过程。研究表明,在视频中嵌入交互功能可以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互动内容,有助于他们对学习内容的主动构建。因此,如何在教学视频中有效地设计交互功能,以促进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并提高学习效果,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育公平 教育研究者 交互设计 学习互动 交互功能 主动学习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AI驱动的教育数字人架构设计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长城 胡双武 +2 位作者 蒋雨江 牟娅 皮忠玲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4年第9期26-36,共11页
目前,大量教育数字人已在教学场景中应用,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驱动的教育数字人弥补了传统教育数字人在智能化、仿真人程度方面的不足,可为学生提供更聪明、更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给师生教学体... 目前,大量教育数字人已在教学场景中应用,新一代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tic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驱动的教育数字人弥补了传统教育数字人在智能化、仿真人程度方面的不足,可为学生提供更聪明、更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给师生教学体验和效能带来了质的飞跃。在此背景下,文章采用分层架构方法,设计了GenAI驱动的教育数字人架构,包含网络基础层、网关层、服务层、逻辑层、监控层和界面交互层六层。之后,文章开展了针对122名小学生参与的教育数字人教学应用实证研究,探索GenAI驱动的不同形象教育数字人(无教师、AI女孩、AI大熊猫和AI男孩)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I男孩组在知识保持、知识迁移、学习兴趣上表现更佳,而四组在社会交互上表现相当;教育数字人在学习兴趣、社会交互两个方面影响知识保持、知识迁移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文章的研究可为GenAI驱动教育数字人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有助于探索教育数字人影响学习者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规律,并为教师、研究者和开发者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AI 教育数字人 知识保持 知识迁移 学习兴趣 社会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行为对教学视频学习效果影响的眼动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王红艳 胡卫平 +4 位作者 皮忠玲 葛文双 徐益龙 范笑天 梁燕玲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12,共10页
视频教学已成为当前在线教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而有关视频教学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视频课程本身的特点,鲜少关注视频教学中教师主体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眼动追踪技术为支持,深入探究教师目... 视频教学已成为当前在线教学传播的重要形式,而有关视频教学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视频课程本身的特点,鲜少关注视频教学中教师主体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行为表现会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眼动追踪技术为支持,深入探究教师目光引导与姿势引导,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视频的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者的注意力、认知负荷、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成绩四个方面存在的影响,可为在线学习视频的开发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的两种引导行为,对学习者视频学习的注意力分配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了学习者在视频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荷、社会存在感和学习成绩。具体而言,相对于无引导行为,教师引导行为能有效的引导学习者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在学习内容展示区域,并有效减少了学习者在学习内容与教师形象两个不同兴趣区中的眼跳次数。另外,教师引导行为降低了每种知识类型学习的认知负荷,提升了每种知识类型的社会存在感,提高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成绩。因此,为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在线学习效果,未来开发视频教学资源,应添加教师引导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师引导行为 认知负荷 社会存在感 眼动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思维型教学理论引领“技术赋能教学” 被引量:11
9
作者 胡卫平 徐晶晶 +1 位作者 皮忠玲 张阳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共7页
思维活动是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加速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赋能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成为创新教与学新体验的核心。... 思维活动是教学中师生的核心活动,思维能力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科技革命与教育变革加速融合,创新教学模式、变革育人方式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技术赋能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成为创新教与学新体验的核心。基于此,研究首先分析了以技术植入为导向的技术赋能教学出现的认识误区和实践误区,从课堂教学、课程内容、素养评价和教师发展四个方面廓清了技术赋能教学的实践困境;其次,教学思想的历史梳理和国家政策的协同驱动,共同诠释了技术赋能课堂的教学论从传统的经验水平向现代科学水平转型得恰逢其时。最后,研究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构建、教学评一体化和教师专业能力全程培养四个方面提出了思维型教学引领技术赋能教学的具体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型教学理论 技术赋能教学 学科教学内容 教师教育智慧学习空间 教-学-评一体化 教师专业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教师手势起作用了吗?——基于2000-2021年40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的元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九民 杨文蝶 +2 位作者 陈辉 吴长城 皮忠玲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2-103,共12页
教师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教师社会交互的重要方式,其在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引导注意和降低认知负荷上是否具有稳健性,目前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运用元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教师手势的不同类型、视频知识类型、先验知识水平、... 教师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教师社会交互的重要方式,其在提高学习效果、有效引导注意和降低认知负荷上是否具有稳健性,目前大量实证研究的结论并不一致。为此运用元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教师手势的不同类型、视频知识类型、先验知识水平、视频时长等对学习者学习效果、注意引导和认知负荷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结果表明:(1)教学视频中加入教师手势能显著提高学习者的保持测验成绩(g=0.511)和对兴趣区的注视时间(g=0.373);然而,教师手势对学习者的迁移测验成绩(g=0.168)和认知负荷(g=-0.075)的影响不显著。(2)在保持测验成绩上,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效果受到手势类型、学习者年龄和视频时长的调节作用,具体而言,混合手势、指示性手势、描述性手势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节拍性手势;随着视频时长的增加,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的促进效果呈上升趋势;随着学习者年龄的增加,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的促进效果呈下降趋势。而视频的知识类型、学习者的先验知识水平在教师手势对保持测验成绩上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在迁移测验成绩、注视时间和认知负荷上,也未发现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视频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学习者年龄和视频时长等因素,主动使用不同类型的教师手势,以提升视频教学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师手势 学习效果 注意引导 认知负荷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女越孝顺老年人越幸福吗?老年人孝道期待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西营 金奕彤 +2 位作者 刘静 张星宇 皮忠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81-1390,共10页
孝道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变量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却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其中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聚焦老年人孝道期待的实现程度。采用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孝道期待和子女孝道支持行为之间的匹配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 孝道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感的重要变量之一,然而,以往研究却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其中可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聚焦老年人孝道期待的实现程度。采用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探究老年人孝道期待和子女孝道支持行为之间的匹配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和孤独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生活满意度而言,和不匹配相比,情感期待和情感支持以及联络期待和联络支持匹配时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在期待和支持匹配的情况下,生活满意度随信息期待和信息支持的增加而提高;并且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仅随工具支持的增加而提高,但与工具期待没有关系。对于孤独感而言,在情感期待和情感支持二者不匹配时,较于情感期待低于情感支持,情感期待高于情感支持时老年人的孤独感更高;孤独感仅随联络支持和信息支持的增加而降低,与联络期待、信息期待、工具期待以及工具支持没有关系。该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老年人孝道期待的实现程度是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而情感期待高于情感支持是影响老年人孤独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孝道期待 孝道支持行为 二次响应面回归分析 孤独感 生活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策略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想象、绘图和自我解释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九民 章仪 +1 位作者 徐珂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0-47,共8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成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影响视频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视频学习策略的思考,研究探究了相比于重复观看(控制组),...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成为学习者在线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表明,学习者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其采用的学习策略是影响视频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对视频学习策略的思考,研究探究了相比于重复观看(控制组),三种生成性学习策略(想象策略、绘图策略和自我解释策略)对学习者心理努力、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和学习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自我解释策略组表现最好,具体体现在自我解释策略组中的学习者取得了最高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判断,且相比于控制组和想象策略组,自我解释策略组的学习者是部分通过提高学习判断来提高学习成绩的。此外,学习效率的结果显示,想象策略组和自我解释策略组的学习效率均显著高于绘图策略组。以上结果表明,自我解释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习判断和学习成绩,并且能够让学习者在投入一定心理努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即学习效率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习者进行视频学习时,应提示或帮助学习者使用自我解释策略,以提高其视频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学习 生成性学习策略 学习成绩 学习效率 学习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字幕应该如何设计?--基于2000-2021年44篇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九民 陈辉 +3 位作者 杨文蝶 李妍 喻邱晨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9-67,共9页
教学视频是否需要添加字幕是许多教学实践者在视频制作后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否促进视频学习效果,字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已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 教学视频是否需要添加字幕是许多教学实践者在视频制作后期考虑的重要问题。从目前的实证研究来看,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否促进视频学习效果,字幕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哪些边界条件?已有研究尚未得出一致的结论。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44篇国内外实验和准实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主效应检验发现:在教学视频中呈现字幕能够提升学习者的保持成绩(g=0.283);然而,字幕对迁移成绩(g=0.069)的促进效果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发现:在保持成绩上,教学视频中字幕的效果受到字幕类型、字幕语言类型、视频类型和视频时长的调节影响。具体而言,关键词字幕、关键词凸显字幕显著优于全字幕,汉语字幕显著优于英语字幕,教师与PPT结合式视频和课堂实录式视频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动画式视频,中等时长视频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长时长视频。在迁移成绩上,字幕的效果受到字幕语言类型、视频类型、知识类型和视频时长的调节影响。具体而言,汉语字幕、课堂实录式视频、陈述性知识、中等时长视频条件下的字幕效果显著优于英语字幕、动画式视频、程序性知识、短时长视频。研究对教学实践有如下启示: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时,需综合考虑视频类型、知识类型、视频时长等因素,建议添加关键词字幕或关键词凸显字幕,以提升视频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字幕 字幕类型 学习效果 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的描述性手势何以有效——手势学习策略及学习者空间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九民 刘彩霞 +1 位作者 陈楼琪 皮忠玲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2-101,共10页
教师的描述性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线索,已有研究对其效果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学习者采用的手势学习策略及其自身的空间能力有关。然而,关于不同手势学习策略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学界尚存在分歧,也缺乏对注意分配及主观学... 教师的描述性手势作为教学视频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线索,已有研究对其效果的结论并不一致,这可能与学习者采用的手势学习策略及其自身的空间能力有关。然而,关于不同手势学习策略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学界尚存在分歧,也缺乏对注意分配及主观学习感受等方面的关注,且学习者空间能力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仍不明确。为此,借助眼动追踪技术,采用不同手势学习策略(无手势、观察手势、模仿手势)与高低空间能力的3×2混合设计的实验发现:(1)与观看无手势视频相比,学习者在观看含教师手势的视频时会将更多的注意力分配给教师区,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2)与仅观看视频(无手势、观察手势)相比,模仿手势策略除能更好地引导学习者注意分配外,在提升其即时迁移成绩、延迟成绩及学习满意度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3)学习者空间能力可调节手势学习策略对迁移学习效果的影响,即模仿手势可有效提高低空间能力学习者的即时迁移成绩,但对高空间能力学习者无影响。以上结论可为教学视频设计及视频学习策略的选择提供有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描述性手势 手势学习策略 空间能力 视频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日常事件的情绪标注任务对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彩霞 王露莼 +3 位作者 张竞扬 王伟 皮忠玲 李西营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1-338,共8页
本研究对48名老年被试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干预研究,探究基于日常事件的情绪标注任务对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干预组老年人的感知自我和理解自我情绪能力与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对照组;(2)干预组的消极情绪强度、情绪的混... 本研究对48名老年被试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干预研究,探究基于日常事件的情绪标注任务对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1)干预组老年人的感知自我和理解自我情绪能力与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对照组;(2)干预组的消极情绪强度、情绪的混合性、消极情绪均方相继差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表明,基于日常事件的情绪标注任务能提高老年人感知自我和理解自我的情绪能力,能有效提升其日常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改善老年人的主观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标注 感知自我情绪能力 理解自我情绪能力 主观幸福感 日常情绪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视频中教师出镜对教师的作用--基于对比实验和访谈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杨九民 艾思佳 +1 位作者 皮忠玲 喻邱晨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1期54-61,共8页
为探究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出镜对教师的作用,文章以60名准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了出镜与不出镜两种教学视频录制模式,并记录其脑电信号,探究其专注程度、放松程度、应激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差异。研究发现:尽管相较于不出... 为探究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出镜对教师的作用,文章以60名准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实验,设计了出镜与不出镜两种教学视频录制模式,并记录其脑电信号,探究其专注程度、放松程度、应激水平和教学效果的差异。研究发现:尽管相较于不出镜教师,出镜教师更紧张,但其教学效果却更好。此外,文章还访谈了10名一线教师对教学视频录制过程中教师出镜的态度和看法,发现:出镜授课对教师教学心理和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文章的研究结果为教学视频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相应的证据支持和理论支撑,教师可以运用出镜授课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未来此方式也可拓展至在线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学效果 教师形象 脑电技术 应激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比较对视频课程学习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皮忠玲 刘晓莉 杨九民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6-61,83,共7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视频课程作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社会性交互被认为是影响视频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基于社会性交互的视频课程中社会比较对学习的影响,对于优化视频...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视频课程作为在线学习和混合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已成为学习者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社会性交互被认为是影响视频课程学习的重要因素。因此,探讨基于社会性交互的视频课程中社会比较对学习的影响,对于优化视频课程的设计尤为重要。研究通过眼动追踪技术,分析了学习者与不同水平同伴交互时,其视觉注意、学习成绩和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与高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向上比较)对学习内容的总注视时间和学习成绩均显著高于与中等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平行比较)和低水平同伴交互的学习者(向下比较)。以上结果表明,向上比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视频课程的注意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因此,未来在设计视频课程时,应创设学习者与高水平同伴交互的环境,以提高视频课程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课程 社会性交互 社会比较 视觉注意 学习成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手势对视频学习的影响及其认知神经机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皮忠玲 章仪 杨九民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3-110,129,共9页
教师手势是教学视频中一种直观、重要的无声语言。为把握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研究状况及未来有待研究的课题,该文使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 教师手势是教学视频中一种直观、重要的无声语言。为把握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研究状况及未来有待研究的课题,该文使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对已有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教学视频中教师手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为学习者提供语义信息、引导学习者注意分配和激发其积极的社会反应等四个方面。在分析教师手势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教师手势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提出了未来在心理学层面上应该关注的研究课题,比如教师手势在学习过程的不同阶段有何影响,不同类型的手势作用有何差异,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是否影响教师手势在学习中的有效性,教师手势如何通过影响学习者的神经活动而影响其学习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视频 教师手势 认知神经机制 学习效果 注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策略与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对中学生运动技能视频学习的影响
19
作者 杨九民 朱芳芳 +1 位作者 李巧茹 皮忠玲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2-90,共9页
体育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愈加重要,然而有关体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该研究探究了观察学习、想象、身体表现、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五种常用学习策略和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对中学生运动技能类视频学习的影... 体育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地位愈加重要,然而有关体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利用不足,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该研究探究了观察学习、想象、身体表现、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五种常用学习策略和学习者先前知识经验对中学生运动技能类视频学习的影响,实验中149名中学生利用视频学习羽毛球发球,采集他们视频观看过程中的眼动数据,视频学习之后的认知负荷、学习动机和羽毛球发球技能学习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观察学习,想象策略显著提高了高水平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了技术标准度方面的学习效果;身体表现策略显著增强了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注意和心理努力,以及低水平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言语表现策略增强了学习者对视频内容的关注,提高了他们的心理努力,以及低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效果。研究发现为中学生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时学习策略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有效指导,为在线视频资源的优化提供实践指导策略,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效果,促进数字化体育教育资源的完善与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教育 运动技能 教学视频 学习策略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策略对中学生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20
作者 杨九民 苟江凤 +2 位作者 李巧茹 刘彩霞 皮忠玲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3,共8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作技能类视频的学习也备受关注。研究基于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三种学习策略(想象、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对中学生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学习判断和视觉注意的影...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学习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动作技能类视频的学习也备受关注。研究基于眼动追踪技术,探究了三种学习策略(想象、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对中学生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效果、学习体验、学习判断和视觉注意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想象组,动作和言语表现组的动作技评成绩最高、对视频材料的总注视时间最长;动作表现组认知负荷和发球得分更高。进一步中介分析发现,动作表现组通过提高学习判断、言语表现组通过增强学习动力以提高动作技能水平。以上结果表明,动作和言语表现策略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更高的动作技评成绩,而且提高了学生对视频内容的注意资源投入。此外,动作表现策略能够提高学习判断、言语表现策略能够增强学习动力以习得更好的动作技能。因此,未来在动作技能类视频学习中,应结合动作表现和言语表现策略以提高其学习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策略 教学视频 动作技能 学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