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度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熊新娟 安娜 +3 位作者 陈翠云 王康康 王庆昕 皮红英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5年第1期31-33,42,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 目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收治的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有无吸入性损伤、有无营养不良、是否使用烧伤治疗床、导管留置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置管部位有无创面以及感染情况等相关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CLABSI将其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6例进行深静脉置管的重度烧伤患者中17例(25.76%)发生CLABSI,设为发生组;49例(74.24%)未发生CLABSI,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置管部位有创面的患者明显多于未发生组(χ2=8.848、16.903、5.126,P=0.003、P<0.001、P=0.0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营养不良、导管留置部位为股静脉是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发生CLABSI的独立危险性因素(95%CI为1.233~23.741、0.015~0.435,P=0.025、0.003)。结论营养状态、导管留置部位与重度烧伤患者深静脉置管后CLABSI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卫勤分队岗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吴贞 李新霞 +4 位作者 张瑞芹 刁子晏 章洁 徐月 皮红英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72-276,共5页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德尔菲专家函询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机动卫勤分队岗位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条目制定调查问卷,通过问卷的信效度对指标体系的内在品质进行检验。形成的指标科学、可靠,为机动卫勤分队岗位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管理 岗位评价 机动卫勤分队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患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祁佩瑶 宋咪 +2 位作者 李楠 高远 皮红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订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例老年OP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的患病体验,为制订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以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16例老年OP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根据Colaizzi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可归纳为4个主题:感知运动益处不足;恐惧跌倒;自我感受负担;期望寻求外部支持。结论老年OP患者在疾病过程中存在多维度的问题和需求,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在防治OP的同时联合运动指导、跌倒预防、心理干预、延续照护,探索和验证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降低脆性骨折发生风险,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症 体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应用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伍琳 程岗 +4 位作者 田宇红 刘荣荣 聂幸幸 孙君昭 皮红英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2-29,共8页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T... 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方式远端缺血适应(remote ischemic conditioning,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The Cochrane Library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不同方式RIC治疗在脑卒中患者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4年1月。完成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同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偏倚风险评价后,应用Stata 16.0和RevMan 5.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经过严格筛选,最终共纳入37个随机对照实验,共包括5984例脑卒中患者和3种方式的RIC治疗:上肢治疗,1次/d;上肢治疗,2次/d;下肢治疗,1次/d。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基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上肢治疗、1次/d、持续7 d;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上肢治疗、1次/d、持续6月;上肢治疗、2次/d、持续7 d;上肢治疗、2次/d、持14 d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治疗模式(P<0.05)。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治疗效果排序最优。结论当前证据显示,上肢治疗、1次/d、持续14 d的RIC治疗在提高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方面(基于NHISS评分)可能更具有优势。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今后需纳入更多样本、更高质量的研究以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远端缺血适应 神经功能改善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现状及关联因素分析:一项全国多中心现况调查研究
5
作者 宋咪 邱晨 +3 位作者 邵梦琪 吕厚辰 高远 皮红英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69-474,共6页
背景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再骨折发生的重要手段,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明确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全国31... 背景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是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再骨折发生的重要手段,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尚不清楚。目的明确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现状和关联因素。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法,调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4所医院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从中选取60岁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和骨折管理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结果共计436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女性3000例,男性1369例。患者平均年龄(76.48±8.78)岁。患者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为21.8%。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包括地区(华南vs华东,OR=0.64,95%CI:0.45~0.91;华中vs华东,OR=0.50,95%CI:0.37~0.68)、医院类别(综合医院vs专科医院,OR=1.77,95%CI:1.22~2.57)、家庭年收入[(10~20)万元vs<10万元,OR=1.48,95%CI:1.21~1.82;(20~30)万元vs<10万元,OR=2.11,95%CI:1.51~2.94;>30万元vs<10万元,OR=2.14,95%CI:1.48~3.09]、合并肺炎(OR=1.99,95%CI:1.43~2.78)、合并脑卒中(OR=0.65,95%CI:0.45~0.93)、合并眼部疾病(OR=1.84,95%CI:1.10~3.06)、骨折风险评估史(OR=1.40,95%CI:1.02~1.93)、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高(OR=1.26,95%CI:1.06~1.50)、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OR=5.32,95%CI:4.18~6.76)和院内骨密度检测(OR=2.94,95%CI:2.46~3.51)。结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率较低。地区、医院类别、家庭年收入、合并症、骨折风险评估史、骨质疏松症知识知晓水平、骨折后使用钙片/维生素D和院内骨密度检测和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的关联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抗骨质疏松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卫勤力量中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刁子晏 刘庭 +1 位作者 章洁 皮红英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构建并应用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辅助决策者进行精准、高效的护理人员遴选抽组。方法以护理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开发了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并进行了初步应用,比较3次卫勤保障任务通过传... 目的构建并应用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辅助决策者进行精准、高效的护理人员遴选抽组。方法以护理卫勤保障信息化建设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开发了机动卫勤力量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并进行了初步应用,比较3次卫勤保障任务通过传统人力抽组方式和信息平台辅助抽组方式抽组出的护理队伍一般情况、抽组用时和人员重复率。结果该信息平台包括综合管理、人员抽组和任务管理3个模块,可实现人员信息管理、人员抽组、预案拟制等功能。平台应用结果显示,3次任务通过2种方式抽组出的护理人员在一般情况、人员基本信息、战斗作风素质、行动适应能力、战伤救治水平和任务工作经历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信息平台辅助抽组方式较传统人力抽组方式用时明显缩短(P<0.05);2种抽组方式抽组的护理队伍总体重复率>79%,各组室人员重复率≥70%。结论应用护理人员抽组信息平台可以为决策者提供符合任务需求的护理人员遴选范围,为人员抽组提供依据,同时缩短人员抽组用时,提高护理卫勤指挥决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卫勤力量 护理人员 抽组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护理体系现存突出问题的探索及建设策略 被引量:11
7
作者 皮红英 孟文文 +2 位作者 章洁 支晨 赵婷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来探索当前我国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围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学科发展建设、护理价值实现三方面分析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在护士数量、学历水平、... 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及专家咨询法来探索当前我国护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围绕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学科发展建设、护理价值实现三方面分析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分析结果表明,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在护士数量、学历水平、年龄结构、队伍稳定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在护理学科发展建设方面,专业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经费投入问题较为突出;护理服务价格偏低、护士收入偏低、护理价值得不到体现同样是阻碍护理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针对上述突出问题,在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加快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健全护理收费标准和提高护士待遇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及建设策略,以期为构建新型护理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体系 护理服务 人力资源 护理经济学 护理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改革初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皮红英 王建荣 +2 位作者 张黎明 马燕兰 周燕玲 《护理管理杂志》 2003年第5期36-37,共2页
目的 :临床护理教学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方法 :聘任临床教师 ;注重师生培训 ;建立教师及学生档案 ;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 ;选择实用、灵活和适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等。结果 :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 目的 :临床护理教学要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和护理模式的转变。方法 :聘任临床教师 ;注重师生培训 ;建立教师及学生档案 ;实行导师制教学模式 ;选择实用、灵活和适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教学评价持续改进教学质量等。结果 :提高了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 ,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教学 导师制 管理 护理模式 教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与使用 被引量:29
9
作者 皮红英 唐静萍 +5 位作者 王玉玲 王建荣 马燕兰 侯军华 宋杰 宋咪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19年第9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明确专科护士培养条件,规范专科护士使用管理,细化专科护士职责,建立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的管理模式。结果近5年培养专科护士400余人,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拓展了专科护士的...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培养与管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明确专科护士培养条件,规范专科护士使用管理,细化专科护士职责,建立专科护士队伍培养与使用的管理模式。结果近5年培养专科护士400余人,有效开展各项工作,提高了护理质量,拓展了专科护士的职业发展渠道。结论专科护士队伍的建设与使用,提高了护理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了护理学科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管理 专业 护理 在职培训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10
作者 陈园园 杜辉 皮红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的状况,并分析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30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般资料与疾病状况展开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的状况,并分析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0月某三甲医院收治的30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一般资料与疾病状况展开调查。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国际跌倒效能感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起立-行走测试评估患者的活动和心理情况。根据患者是否活动不足,将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各指标差异。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结果30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中,115例(38.1%)活动不足,225例(74.5%)有久坐行为,124例(41.10%)有跌倒恐惧,55例(18.21%)有抑郁情绪,212例(70.20%)活动能力减退。单因素分析显示,有无活动不足的患者在年龄、婚姻状态、多重用药、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抑郁情绪、是否有下肢感觉异常、使用助行器、跌倒恐惧、久坐行为、活动能力减退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有跌倒恐惧(OR=4.66,95%CI 2.64~8.24)、久坐行为(OR=4.03,95%CI 1.67~9.74)、下肢感觉异常(OR=2.23,95%CI 1.15~4.33)、抑郁情绪(OR=2.21,95%CI 1.08~4.53)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活动不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普遍存在活动不足和久坐行为。在改善患者活动不足问题时,不仅要关注患者的躯体功能问题,改善患者下肢肌力,减少久坐时间,以间断轻度活动代替久坐,也要关注患者心理问题,制定多维度干预方案,改善患者活动情况,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 运动 久坐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式气管内吸痰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气体交换的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高岩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 目的研究更适合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选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诊断为ARDS并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两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抽血进行血气分析,并记录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OS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SpO2与吸痰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CS前后比较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可加重患者低氧血症;对ARDS患者吸痰时选择CS方式更适宜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气管内吸痰 ARDS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PO2 诊断 PAO2 研究对象 方式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肌力训练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皮红英 库洪安 赵婷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1-54,共4页
目的探讨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的肌力训练体操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市某干休所老年人66名,坚持下肢肌力训练12周,比较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人训练前后跌倒发生率、10m最大步... 目的探讨以下肢主要肌群及负重关节训练为主的肌力训练体操对老年人平衡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6年1-3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北京市某干休所老年人66名,坚持下肢肌力训练12周,比较不同跌倒风险等级老年人训练前后跌倒发生率、10m最大步行速度、单腿平衡时间、"起立-行走"时间等的变化。结果训练12周后,跌倒发生率由24.24%降至13.64%。高风险人群单腿平衡持续时间延长(P<0.05)、步行速度增快(P<0.05),中风险人群"起立-行走"时间缩短(P<0.05)。结论下肢肌力训练可以改善高风险人群平衡状态、加快步行速度,提高中风险人群运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跌倒,同时方法简单易掌握,适合在社区及养老机构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肌力训练 运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素质 深入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 被引量:5
13
作者 皮红英 范庆庆 +4 位作者 王玉玲 王建荣 宋雁宾 魏畅 施金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5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护理人员服务新形象,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积极开展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结果护... 目的探讨通过提升护理人员素质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通过提高护理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护理人员服务新形象,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积极开展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等方法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质。结果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基本转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改善;护理人员专业素质明显提高;护理队伍学历结构有所改变。结论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有利于推进"身心并护"优质服务的的持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心并护 优质服务 护理 人员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评估指标的构建及适用性分析
14
作者 熊新娟 皮红英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202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结构化的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评估指标,为急诊护士及烧伤科护士提供伤情评估依据。方法基于紧急护理评估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确定初步的评估指标条目池,以邮件方式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专家函询结... 目的建立一个结构化的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评估指标,为急诊护士及烧伤科护士提供伤情评估依据。方法基于紧急护理评估框架,运用文献研究法确定初步的评估指标条目池,以邮件方式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利用SPSS 26.0软件分析专家函询结果。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2轮函询专家意见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63和0.01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97和0.717(P<0.05),表明专家意见趋于一致。最终形成了包含7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和52项三级指标的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评估指标。结论该研究构建的指标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及可行性,对危重烧伤患者早期护理评估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烧伤 早期 护理评估 德尔菲法 紧急护理评估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导师制教学法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1 位作者 杨成秀 曾伟 《中国医院》 2004年第5期50-52,共3页
目的:为培养适应在新医学模式下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改革传统临床教学模式,采用护理导师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制定导师职责,制定导师的选择聘任标准,制定导师培训方案,实施导师制教学法的临床过程,实行双... 目的:为培养适应在新医学模式下开展以病人为中心整体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改革传统临床教学模式,采用护理导师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制定导师职责,制定导师的选择聘任标准,制定导师培训方案,实施导师制教学法的临床过程,实行双向教学评价,通过以上活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结果:320余名实习学生调查表明,12%的学生认为护理导师教学法形式明显优于其它教学形式,82%的学生认为优于其它教学形式。结论:护理导师教学法提高了临床教学水平和导师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临床护理质量和临床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导师制 教学方法 教学质量 医学教育 护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护理支持 被引量:32
16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5期49-51,共3页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应激事件或情境的延迟的和 (或 )延长的反应。PTSD的防护研究不仅战时需要 ,平时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对PTSD的诊断、病因、发病率、易感因素、治疗。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护理支持 心理干预 诊断 战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8
17
作者 皮红英 高远 +5 位作者 候惠如 宋咪 刘庭 祁佩瑶 苏清清 陈园园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39-441,共3页
老年人跌倒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潜在危险,超过95%的髋部骨折由跌倒诱发,每年有1.72亿人因跌致残,68.4万人因跌致死,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1-4]。针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是当前降低跌倒发生率、减轻跌倒... 老年人跌倒并不是一种意外,而是潜在危险,超过95%的髋部骨折由跌倒诱发,每年有1.72亿人因跌致残,68.4万人因跌致死,跌倒已成为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1-4]。针对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的预防和干预策略是当前降低跌倒发生率、减轻跌倒伤害和保障老年人生命安全的必须手段[5]。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医疗照护分会牵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国内外跌倒研究证据进行整理总结,综合专家意见,就跌倒风险综合管理,从风险评估、跌倒干预及预警防护3方面达成以下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风险 综合管理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吸痰方式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皮红英 张黎明 +2 位作者 江朝光 高岩 马迎民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 目的研究更适宜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气管内吸痰的方式。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制备动物ARDS模型;每只犬随机选择使用开放式气管内吸痰(OS)和密闭式气管内吸痰(CS)2种吸痰方式。于吸痰前后记录血流动力学等监测指标的数据。结果OS和CS后,犬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吸痰前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OS后平均动脉压(MAP)显著升高(P<0.05)。结论OS、CS均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本研究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ARDS机械通气者应重视吸痰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加强吸痰前后血流动力学等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痰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流动力学 护理技术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数字助理在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9
作者 皮红英 魏畅 +4 位作者 王建荣 张黎明 程艳爽 陈运奇 施征源 《护理学报》 2008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探讨个人数字助理(PDA)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2005年5月开始在临床6个病区试用,2006年9月在全院71个病区全面应用PDA于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床旁采集患者体征数据,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简化医嘱执行流程,同步记录护理操作耗材,... 目的探讨个人数字助理(PDA)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2005年5月开始在临床6个病区试用,2006年9月在全院71个病区全面应用PDA于临床护理工作,包括床旁采集患者体征数据,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简化医嘱执行流程,同步记录护理操作耗材,共享信息生成交班报告。结果护士从大量繁琐、低效的工作环节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1名护士中午采集体温、脉搏、呼吸等各项体征数据并绘制体温单由原来平均需1 h缩短为0.5 h;原来需要2 h左右才能书写完成的交班报告,通过护理记录的信息共享0.5 h即可生成;护理工作向无纸化和信息化发展,使病区纸质护理表格使用量较前减少了13%;为患者直接护理时间增加,提高了患者满意率(2005年为97.96%,2006年为99.50%,2007年为99.66%);护理文书合格率由2005年的97.82%上升到2007年的99.78%。结论PDA可优化临床工作流程,提高护理质量、工作效率、护理安全性和服务质量,降低护理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数字助理 临床护理 工作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11
20
作者 皮红英 王玉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8期899-901,共3页
目的 :建立护理标准化体系,在临床全面实践护理标准化。方法 :构建护理标准体系内容,采取组织动员部署、开展学习讨论及分层次考核验收的方式,实施分层落实、逐步推进、全方位展开等多措并举。结果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打造了一支高素... 目的 :建立护理标准化体系,在临床全面实践护理标准化。方法 :构建护理标准体系内容,采取组织动员部署、开展学习讨论及分层次考核验收的方式,实施分层落实、逐步推进、全方位展开等多措并举。结果 :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推进了护理学科发展。结论 :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有效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为研究型医院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标准 体系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