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半球50 hPa平均环流的若干特征及其与500 hPa的某些关联 被引量:10
1
作者 瞿章 张海俊 贺慧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24-431,共8页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 本文根据北半球50hPa20年平均环流的槽脊特征,分析发现:在全年各月,尤其是冬半年中高纬圈,以2波为主要特征;夏季50hPa平均环流在30°N圈的90—120°E上存在着可能是青藏高原影响的强高压脊。 对50hPa超长波的波数、波长以及500hPa占50hPa波长之比率分析发现: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北(南)的增加(减小)和平均波长向北(南)的减小(增大)的相反作用的共同结果,50hPa上的波数在极地和赤道少,而在中纬度最多,这与500 hPa相类似; 对流层(500hPa)与平流层(50hPa)的平均波长比率冬季明显大于夏季,尤其是中高纬度。这表明中高纬度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冬季比夏季有着更多的相互作用。这与Charney和Drazin的理论分析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流 平流层 槽脊 关联 波长 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30505”沙尘暴的若干启示 被引量:15
2
作者 瞿章 许宝玉 贺慧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3-67,共5页
“930505”沙尘暴及其灾害现已引起中央和有关方面广泛重视。事后,我们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从中得到若干启示。
关键词 生态环境 西北地区 风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平流层各高度场谐波分析的若干基本事实 被引量:11
3
作者 瞿章 吕世华 +2 位作者 郑光 林俊峰 邱海龙 《高原气象》 1988年第3期221-233,共13页
本文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北半球30,50和100hPa等压面上各纬圈各月的1—3波振幅作了计算。分析表明,无论是30,50或100hPa,也无论是1,2或3波,从分纬圈看,其振幅都从低纬到高纬增大,并以50—70°N振幅为最大。从分月看,冬季月份的振幅都... 本文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北半球30,50和100hPa等压面上各纬圈各月的1—3波振幅作了计算。分析表明,无论是30,50或100hPa,也无论是1,2或3波,从分纬圈看,其振幅都从低纬到高纬增大,并以50—70°N振幅为最大。从分月看,冬季月份的振幅都是5—10倍地大于夏季月份。无论从分月或分纬圈看,波1加波2的振幅占波1—4总和的主要成份,尤其是波1。夏季不仅对流层100hPa在30—40°N出现最大值带,而且50和30hPa的1波和50hPa的2波,也出现次大值带,这使人联想到青藏高压夏季在平流层内的影响。分析表明,如果我们用平流层各波振幅的减增来表征由冬到夏或相反的转变,那么前者的转变在3到4月,后者一般在8到9月,这样平流层的季变比对流层季变要早一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分析 振幅 季节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层平流层大气环流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瞿章 《气象科技》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9-16,共8页
低层平流层大气环流是大气环流与中层大气物理学中近十年来迅猛发展起来的分支学科,本文综合评述它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关键词 平流层顶 中层大气物理学 变率 气温变化 纬向风 气候变化 平均环流 月平均 年平均 高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气候与环境 被引量:1
5
作者 瞿章 《兰州学刊》 1987年第4期69-73,共5页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52.5%),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在2.0以上、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干旱地区,几近国土面积的1/3(30.8%),其中的一半,即约占我国土地面积15.5%的是沙漠、戈壁和沙漠化...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一半(52.5%),其中年平均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干燥指数在2.0以上、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的干旱地区,几近国土面积的1/3(30.8%),其中的一半,即约占我国土地面积15.5%的是沙漠、戈壁和沙漠化的极端干旱的土地。 干旱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全世界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别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和10.9%,它们遍布5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入70年代以来,世界上的干旱气候事件日趋严重,例如1968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1982—1983年澳大利亚发生的一次严重干旱,导致经济损失达20亿澳元;美国西部1977年也发生了严重干旱;这使得各国朝野对干旱气候严重关切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指数 降水量减少 气候系统 年平均 半干旱地区 国土面积 气候异常 人类活动 土地面积 美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50hPa多年月平均经向剖面上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6
6
作者 瞿章 张海俊 +1 位作者 郑光 陈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45-350,共6页
我们根据1965年1月—1984年12月共20年平均的50hPa高度场资料作出的沿各经度的纬度-高度时间剖面图和逐月纬间高度梯度值表,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50hPa上从冬到夏的季变,北带(60—90°N)和南带(10—30°N)中最早的时间都在3—4... 我们根据1965年1月—1984年12月共20年平均的50hPa高度场资料作出的沿各经度的纬度-高度时间剖面图和逐月纬间高度梯度值表,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50hPa上从冬到夏的季变,北带(60—90°N)和南带(10—30°N)中最早的时间都在3—4月,这比中带(30—60°N)各经度上和北、南带其余各地区完成季变都要早一个月。 2、50hPa上从夏到冬的季变,北带最早,大多出现在7—月,少数出现在8—9月;中带全在8—9月完成季变,南带更晚些。显然北带早于中带,中带又早于南带。 3、北半球平流层50hPa的季变,从冬到夏是来自极地和赤道两个方向共同发动的,而自夏到冬,其发动方向仅来自极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平均环流 季节变化 剖面图
全文增补中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22例临床应用
7
作者 瞿章 李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1-111,共1页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22例临床应用瞿章,李涛(附属弋矶山医院普外科)外科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外科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科于1990年12月以来开展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22例,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22例临床应用瞿章,李涛(附属弋矶山医院普外科)外科营养支持疗法已成为外科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我科于1990年12月以来开展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22例,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22例,男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TPN 途径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的胃肠外营养支持
8
作者 瞿章 房淑彬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5年第4期239-240,共2页
外科病人往往因食欲不振、精神抑郁、消化道梗阻、制动或吸收不良等因素,以至不能维持正常的营养摄取。此外,禁食、创伤、手术等应激反应本身也影响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有资料表明,约25%~54%的外科住院病人有热量不足、低... 外科病人往往因食欲不振、精神抑郁、消化道梗阻、制动或吸收不良等因素,以至不能维持正常的营养摄取。此外,禁食、创伤、手术等应激反应本身也影响营养物质的需求和利用。有资料表明,约25%~54%的外科住院病人有热量不足、低蛋白血症和低维生素血症,导致抗病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营养支持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部雪灾的奇异谱分析 被引量:55
9
作者 董安祥 瞿章 +1 位作者 尹宪志 周陆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4-219,共6页
利用奇异谱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冬半年 196 7- 1996年雪灾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 :雪灾的总趋势是增加的 ,特别是后冬 ,这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雪灾指数周期集中在 2 .0~ 3.6a和 5 .4~ 7.5a两个时段。后冬雪灾在 19... 利用奇异谱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青藏高原东部冬半年 196 7- 1996年雪灾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 :雪灾的总趋势是增加的 ,特别是后冬 ,这可能是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雪灾指数周期集中在 2 .0~ 3.6a和 5 .4~ 7.5a两个时段。后冬雪灾在 1985 / 1986年前后存在着由偏少向偏多的突变。利用SSA -MEM方法可以预报雪灾冬半年未来 2a趋势 ,后冬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气候特征 奇异谱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 雪灾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hPa上高度距平的持续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瞿章 江灏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92-94,共3页
70年代以来,由于资料逐渐增多,平流层环流特征及其应用正在迅速开发。本文将给出50hPa上高度距平的一种持续性特征。 本文应用联邦德国自由柏林大学气象研究所提供的1965—1984年逐月平均北半球网格点资料,算出网格点上这20年的逐月平均... 70年代以来,由于资料逐渐增多,平流层环流特征及其应用正在迅速开发。本文将给出50hPa上高度距平的一种持续性特征。 本文应用联邦德国自由柏林大学气象研究所提供的1965—1984年逐月平均北半球网格点资料,算出网格点上这20年的逐月平均值,然后求出这20年的逐月各网格点上的距平值。我们暂时先只计算各网格点上的距平符号,並计算同一网格点上其相邻月份距平符号的持续或变化,其计算公式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距平 持续性 平流层
全文增补中
北半球臭氧总量与平流层环流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郑光 吴统文 +1 位作者 贺慧霞 瞿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本文利用北半球30年臭氧资料分析了臭氧总量变化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1)臭氧总量和平流层大气环流一样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半年与平流层极涡对应的是极地臭氧高值区;夏半年与极地高压区对应的是极地臭氧低值区。(2)北半球臭氧... 本文利用北半球30年臭氧资料分析了臭氧总量变化与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关系,发现:(1)臭氧总量和平流层大气环流一样季节变化很明显。冬半年与平流层极涡对应的是极地臭氧高值区;夏半年与极地高压区对应的是极地臭氧低值区。(2)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形势由冬到夏转换的时间和平流层中低层大气环流(由极涡转换为极地高压)的转换时间都出现在5—6月;由夏到冬前者出现在10—11月比后者(出现在9—10月)迟1月。(3)全年内北半球各纬带的臭氧总量都随平流层超长波振幅的增减而增减,两者均为正相关。(4)平流层突发性增温前期(前两个月)北半球臭氧总量分布与该月多年平均分布有显著差异。(5)从增温前2个月到增温当月,增温地区的臭氧总量中心强度每月都以20%以上的增长率增加;从增温前期到增温后期(后两个月),增温地区的臭氧总量始终保持10%以上的负距平,即突发性增温出现在臭氧总量长期持续负距平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总量 平流层 环流 北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突发性增温及其前后期平均环流特征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强 郑光 +2 位作者 张海俊 吴统文 瞿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4-109,共6页
从1955至56~1987至88年的33个冬季的14个突发性增温过程(简称SSW)中,选出5个最强的加以平均,分析了增温期及其前后期的平均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30hPa极点温度与30年平均温度距平值,增温期为17.1℃,前、后期分别为-4.7℃和-8.9℃。(2... 从1955至56~1987至88年的33个冬季的14个突发性增温过程(简称SSW)中,选出5个最强的加以平均,分析了增温期及其前后期的平均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30hPa极点温度与30年平均温度距平值,增温期为17.1℃,前、后期分别为-4.7℃和-8.9℃。(2)在500hPa和50hPa高度场上,增温期比其前、后期波数都少,经向度较大。经向度发展和极涡分裂为二的现象首先出现在对流层。(3)5次SSW均属北太平洋增温,其相应的年份都是平流层由冬转夏,即季变“迟”的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突发性增温 平均环流 极涡分裂 SS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100hPa等压面经向风与臭氧总量年变化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统文 郑光 +1 位作者 瞿章 魏鼎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508-512,共5页
本文用多年平均的北半球100hPa经向风和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臭氧总量的变化与100 hPa经向风密切相关,与100 hPa面上北风相对应的是臭氧高值区,与南风对应的是低值区,前者支配后者.充分说明了臭氧总量变化主要受低层... 本文用多年平均的北半球100hPa经向风和臭氧总量资料分析了两者的关系,结果发现:臭氧总量的变化与100 hPa经向风密切相关,与100 hPa面上北风相对应的是臭氧高值区,与南风对应的是低值区,前者支配后者.充分说明了臭氧总量变化主要受低层平流层环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hPa 经向风 臭氧 总量 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9年平流层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荣湘 高由禧 瞿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70-177,共8页
本文利用1979年的FGGEⅢ_b资料研究了1—7月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以及变化期间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不同演变特征。分析指出:全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南半球平流层低纬度强东风的消失和北半球低纬度强东风的建立是同... 本文利用1979年的FGGEⅢ_b资料研究了1—7月平流层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以及变化期间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不同演变特征。分析指出:全球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相互关联的。南半球平流层低纬度强东风的消失和北半球低纬度强东风的建立是同时发生的。北半球平流层从冬到夏极夜急流的消失和南半球平流层从夏到冬极夜急流的建立也是同时发生的。在平流层里,南半球的任一季节变化都与北半球的变化相联系。假定大气环流季节变化最早和最晚的地区分别代表季节变化的启动区和结束区,则南北半球平流层高纬度是启动区,南半球是主要的启动区,北半球中纬度为结束区;对北半球而言,高低纬度地区是启动区,中纬度则为结束区;对北半球的东西半球而言,东半球欧洲大陆为启动区,而大西洋和太平洋西部及亚洲大陆东部为结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 季节变化 大气 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切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汪进国 吴佩 +5 位作者 武健 陈贤军 瞿章 茆家定 梁林虎 黄鹤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3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中有10例行急诊胃镜检查,4例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1例通过剖腹探查而... 目的:探讨胃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23例胃切除术后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中有10例行急诊胃镜检查,4例行超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1例通过剖腹探查而得以诊断;有6例接受手术治疗,4例行超选择性血管栓塞治疗;治愈17例(73.9%),死亡6例(26.1%)。结论: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胃镜检查,有利于明确出血的部位及原因;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对防止再出血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平流层环流与亚洲夏季风关系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晓东 瞿章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44-248,共5页
季风是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某些特性在局部地区的特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全球性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关于季风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对流层。而对流层与平流层大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平流层的季节变化往往早于对流层... 季风是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某些特性在局部地区的特殊表现。人们逐渐认识到,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是全球性的现象。但长期以来关于季风的研究一般只限于对流层。而对流层与平流层大气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平流层的季节变化往往早于对流层。本文对本世纪70年代亚洲夏季风强年和弱年的平流层环流及其季节变化作了对比分析,指出:亚洲夏季风强弱与平流层环流有密切联系。弱季风年前冬(11—4月)50 hPa绕极地的西风环流偏强,季节变化开始得晚,但完成得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半球 平流层 环流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半球大气臭氧和气温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统文 郑光 +1 位作者 瞿章 惠小英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208-212,共5页
本文根据北半球21个臭氧站1979年7月1—31日逐日日平均臭氧总量与日平均10—200hPa气温资料,分析了逐日臭氧变化与气温变化的相互联系和影响。结果发现,臭氧总量变化落后于50—200hPa层气温变化,超前于5—50hPa层气温变化。
关键词 北半球 大气 臭氧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总量对太阳活动长期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统文 瞿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通过对1959—1985年逐年的年平均臭氧总量在10°,20°,……,70°N各纬圈进行极大熵谱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臭氧总量对太阳活动11年和22年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在北半球各纬圈并非一致。在低纬和高纬度... 通过对1959—1985年逐年的年平均臭氧总量在10°,20°,……,70°N各纬圈进行极大熵谱分析以及回归分析,发现臭氧总量对太阳活动11年和22年周期性变化的响应在北半球各纬圈并非一致。在低纬和高纬度地区,臭氧总量对太阳活动22年周期性变化的响应较强,对11年周期变化的响应较弱;在中纬度地区则与此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总量 太阳活动 长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萨地表净辐射的年际变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江灏 瞿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25-331,共7页
本文利用1982—1983年青藏高原野外热源试验期间的资料,建立地面气象要素与地表净辐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算出拉萨站1953—1980年共28年的地表净辐射值。分析了其年变化特征及其与500 hPa高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净辐射的年际变化以准三... 本文利用1982—1983年青藏高原野外热源试验期间的资料,建立地面气象要素与地表净辐射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算出拉萨站1953—1980年共28年的地表净辐射值。分析了其年变化特征及其与500 hPa高度的关系。分析表明:净辐射的年际变化以准三年周期为主。500 hPa高度场对地表净辐射有落后一个月的滞后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变化 地表 净辐射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意义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卫东 姚凯 +1 位作者 瞿章 房淑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7期18-20,共3页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 目的评价胃癌根治术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行择期胃癌根治手术31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5例放置腹腔引流管,其余66例未放腹腔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换药次数、术后住院日数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引流组置管天数和引流情况。结果两组相比,平均年龄、性别构成、手术方式、术后病理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死亡病例,无引流组术后拨胃管时间要早于引流组,但两组间术后住院日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引流组平均置管时间(8.3±2.2)d,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或仅有少量渗液。结论胃癌根治术不必常规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应从严掌握预防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术后应及早拨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根治术 腹腔引流管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