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定量划分 被引量:33
1
作者 石巨业 金之钧 +2 位作者 刘全有 黄振凯 张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05-1214,共10页
湖相的细粒沉积同时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分辨率,其忠实地记录了湖泊流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由于沉积过程的稳定性,使得这种湖相细粒沉积成为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的理想载体,而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时间内涵是进行高频旋回划分和对比有效... 湖相的细粒沉积同时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和分辨率,其忠实地记录了湖泊流域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信息,由于沉积过程的稳定性,使得这种湖相细粒沉积成为米兰科维奇旋回分析的理想载体,而米兰科维奇理论的时间内涵是进行高频旋回划分和对比有效手段,可以提高地层划分的时间分辨率,是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精确识别米氏旋回是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划分的基础,约束沉积速率的变化是米氏旋回识别的关键。针对陆相沉积地层相变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以磁化率作为替代性指标,引入进化谐波(EHA)和平均频谱拟合差(ASM)分析技术,约束纵向上沉积速率的变化,更精确识别米兰科维奇旋回信号。结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理论,四级层序与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5 kyr;五级层序与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100 kyr;六级层序与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对应,时间量化为40 kyr,最终分别以长偏心率、短偏心率和斜率周期曲线作为四级、五级和六级层序划分的参考曲线,实现湖相细粒沉积岩高频层序定量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兰科维奇理论 天文周期 旋回地层学 高频层序 细粒沉积岩 东营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文旋回在页岩油勘探及富有机质页岩地层等时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石巨业 金之钧 +3 位作者 刘全有 樊太亮 高志前 王宏语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2-151,共10页
地球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尺度旋回性,其时间跨度可以由一天至数亿年。地球轨道周期驱动的轨道尺度的沉积旋回,是目前定量化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最好的时间尺度选择。富有机质页岩的连续性使得轨道尺度的天文旋回更容易保存,而米氏旋回的... 地球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尺度旋回性,其时间跨度可以由一天至数亿年。地球轨道周期驱动的轨道尺度的沉积旋回,是目前定量化地层划分对比研究最好的时间尺度选择。富有机质页岩的连续性使得轨道尺度的天文旋回更容易保存,而米氏旋回的“时间内涵”是进行地层等时对比的有效手段,可以对富有机质页岩进行高精度的地层划分和对比。本文以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页岩油勘探的主力烃源岩层段为例,利用地球轨道周期实现陆相富有机质页岩多尺度地层等时对比,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页岩油勘探指导意义。以斜率作为地层划分与对比的基本单元,实现东营凹陷富有机质页岩六级层序等时对比,误差小于4万年。通过天文年代标尺的区域对比,明确东营凹陷页岩油高产层段时间为42.85~41.85 Ma,在E2-E4这3个长偏心率周期范围内,与斜率周期的高振幅段恰巧吻合,推测其与斜率周期驱动的纹层状页岩发育所导致的页岩油高产有关。地球轨道周期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且较容易识别,万年级的年代框架为陆相页岩高精度等时对比提供了可能,可为页岩油勘探中优质烃源岩层段预测提供精细年代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页岩油 细粒沉积岩 高频层序 米兰科维奇理论 天文年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的高精度旋回识别与划分--以南图尔盖盆地Ary301井中侏罗统为例 被引量:21
3
作者 石巨业 金之钧 +1 位作者 刘全有 黄振凯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36-448,共13页
将天文轨道周期与不同级别的旋回联系起来,旨在使米兰科维奇周期这一高精度时间标尺纳入高频层序地层划分中,实现高精度旋回的识别与划分。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地堑Ary301井为例,基于不同沉积特征,分别对卡拉甘塞组I^IV段... 将天文轨道周期与不同级别的旋回联系起来,旨在使米兰科维奇周期这一高精度时间标尺纳入高频层序地层划分中,实现高精度旋回的识别与划分。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地堑Ary301井为例,基于不同沉积特征,分别对卡拉甘塞组I^IV段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频谱分析和连续小波变换,结果显示沉积地层中保存完好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天文轨道周期对Aryskum地堑沉积过程具有明显影响,并将31.9~39.5 m旋回厚度解释为受400 kyr长偏心率周期控制,11.9~14.2 m,6.7~8.8 m旋回厚度分别受125 kyr和95 kyr短偏心率周期控制。对长、短偏心率周期进行滤波分析后,与天文模型理论周期曲线进行对比,建立卡拉甘塞组的浮动天文年代标尺,分别以400 kyr、125 kyr偏心率周期滤波曲线作为中期和短期旋回划分的参考曲线,共识别出11.5个中期旋回和47个短期旋回,为高频旋回划分提供了一种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天然标准,保证了研究区旋回划分的科学性和统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米氏旋回 频谱分析 天文年代标尺 高频层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追踪-BI_Zoeppritz方程广义线性脆性指数直接反演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张丰麒 金之钧 +3 位作者 盛秀杰 李熙盛 石巨业 刘学清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954-3968,共15页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在能源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页岩油气、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脆性指数预测,对突破"甜点区"、指导后续水力压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常规叠前AVO反演技术预测脆性指数存在的问题:(1)稀疏脉冲反演垂... 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在能源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针对页岩油气、致密砂岩气储层的脆性指数预测,对突破"甜点区"、指导后续水力压裂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常规叠前AVO反演技术预测脆性指数存在的问题:(1)稀疏脉冲反演垂向分辨率不高;(2)基于AVO近似公式的常规叠前反演,需要假设常背景纵横波速度比以及弱弹性参数反射率等条件,会影响到三参数反演的精度;(3)通常需要借助反演获取的纵横密三参数转换为杨氏模量和泊松比,再进一步转换才能获取脆性指数,在参数转换的过程中会将误差累积放大,影响最终的脆性指数预测精度.本文从精确Zoeppritz方程出发,通过对其进行重新推导,将其表达为脆性指数、P波速度和S波速度的函数(BI_Zoeppritz方程),并借助广义线性AVO反演,对基追踪反演获取的高分辨率角度反射系数进行迭代反演,直接提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脆性指数.通过模型和实际资料验证了该算法相对常规叠前反演获取的脆性指数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指数 精确Zoeppritz方程 广义线性反演 基追踪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北部层序发育特征及充填演化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石巨业 金之钧 +1 位作者 樊太亮 周娇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6,89,共8页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北部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细分出19个体系域,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将该盆地层序充填分为... 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地震、钻井、测井等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将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北部下侏罗统-下白垩统划分为10个三级层序,细分出19个体系域,结合构造演化特征将该盆地层序充填分为4个时期:断陷早期(SQ1-SQ3)、断陷后期(SQ4~SQ6)、断坳转换期(SQT-SQ8)、坳陷期(SQ9-SQ10)。通过单井、连井沉积相研究与对比,总结了沉积相在空间上的演变规律,建立了南图尔盖盆地Aryskum坳陷北部沉积相模式,该模式分4个阶段,即与断陷早期相对应的以层序快速充填为特征的扇三角洲-湖泊沉积阶段(阶段Ⅰ)、与断陷后期相对应的以层序体系域三分为特征的扇三角洲-湖泊-正常三角洲沉积阶段(阶段Ⅱ)、与断坳转换期相对应的以层序高位体系域发育为特征的辫状河三角洲-正常三角洲-湖泊沉积阶段(阶段Ⅲ)、与坳陷期相对应的以层序体系域二分为特征的河流-正常三角洲-湖泊沉积阶段(阶段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yskum坳陷 层序地层 演化模式 沉积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层切片研究河道砂体发育特征——以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地区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石巨业 金之钧 +2 位作者 樊太亮 王宏语 于东方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8,共7页
针对目的层埋深大、钻井稀少且分布不均所造成的沉积相研究和砂体预测的难题,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地区为例,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三维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能力,利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分频处... 针对目的层埋深大、钻井稀少且分布不均所造成的沉积相研究和砂体预测的难题,以哈萨克斯坦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地区为例,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三维地震数据的横向分辨能力,利用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分频处理等地震沉积学关键技术,通过单井相标定地层切片属性的实际地质意义,应用纵向关联的多张地层切片,识别出阿克沙布拉克组(SQ_8层序)至少发育六期河道,其中SQ_(8-1)旋回内发育两期,为河道发育最广泛、最强烈的时期;SQ_(8-2)旋回内河道稀疏,纵向连续性差;SQ_(8-3)旋回河道分布局限,水体范围缩小,与SQ_(8-1)、SQ_(8-2)相比较具有沉积的继承性特征,反映出水体深度有所变浅,经历了一期以水进为主的水进—水退过程。研究表明,地层切片技术有效地描述了河道的平面几何形态与不连续性,这为本区岩性地层圈闭的描述与预测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地层切片 地震属性 河道 Doshan地区 南图尔盖盆地 哈萨克斯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图尔盖盆地几种典型地震相分析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石巨业 樊太亮 +2 位作者 周娇 于东方 艾骁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4期133-138,共6页
以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依据地震反射参数,充分利用地震反射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结合振幅、频率、连续性等特点,对南图尔盖盆地下侏罗统-下白垩统10个地震层序进行地震相识别,划分出中振幅-中连续前积反射、中振幅-中... 以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为指导,依据地震反射参数,充分利用地震反射的内部结构、外部形态,结合振幅、频率、连续性等特点,对南图尔盖盆地下侏罗统-下白垩统10个地震层序进行地震相识别,划分出中振幅-中连续前积反射、中振幅-中连续上超反射等6种典型地震相。这些地震相在平面上具有明显差异性,纵向上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阶段性,继承性表现在盆地西部物源、东部物源在各个不同时期相对稳定,持续发育,其空间分布变化不大;阶段性则表现在不同层序可分为三个组合:SQ1-SQ4时期(阶段Ⅰ)地震相类型差异大,相带变化快;SQ5-SQ8时期(阶段Ⅱ)地震相沿地堑长轴方向,呈条带状展布;SQ9-SQ10时期(阶段Ⅲ)盆地内地震相均匀分布,各地堑统一连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地震相 沉积相 层序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滑塌扇体地质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石巨业 樊太亮 +1 位作者 于东方 冀晓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5,151,共5页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地震属性特征分析、相干体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子体雕刻技术等方法,对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中侏罗统新发现的滑塌扇体进行研究和预测,并结合有限的测井、录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背景,对滑塌扇... 以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及地震地层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地震属性特征分析、相干体分析和三维可视化子体雕刻技术等方法,对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中侏罗统新发现的滑塌扇体进行研究和预测,并结合有限的测井、录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背景,对滑塌扇体进行定量、半定量描述,研究其空间展布形态及其内部结构。研究表明:滑塌扇体在平面上沿边界断裂呈SW—NE向近椭圆形展布,面积约为4 km2,内部非均质性较强并向地堑深部延伸,纵向上滑塌扇体相互叠置并展现了泥包砂的地层结构。通过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能量半衰时以及沿层相干4种地震属性综合分析,可以有效排除单一地震属性的不确定性以及多解性,从而实现对滑塌扇体的空间描述及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认为,研究区滑塌扇体具有良好的油气聚集条件,可以作为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塌扇体 层序地层学 地震地层学 岩性油气藏 南图尔盖盆地 1057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频处理技术在河道边界刻画中应用
9
作者 石巨业 樊太亮 +2 位作者 王宏语 艾骁 于东方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0期82-82,84,共2页
分频处理技术将解释后的时间域地震数据转换成频率域,使目标地质体形成一个新的频率域数据体,提取该数据体各个不同频率段的频率切片,分析切片振幅高低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将频率切片赋予了沉积的概念并刻画沉积体边界。基于分频处理技术... 分频处理技术将解释后的时间域地震数据转换成频率域,使目标地质体形成一个新的频率域数据体,提取该数据体各个不同频率段的频率切片,分析切片振幅高低所代表的地质意义,将频率切片赋予了沉积的概念并刻画沉积体边界。基于分频处理技术原理,以南图尔盖盆地多尚地区阿克沙布拉克组为例,刻画河道沉积体平面几何形态。研究表明,不同频率段地震数据反映不同级别的地质信息,该地区频率为30~35Hz时对河道砂体最敏感,经优选之后叠合的频率振幅切片可以有效地描述河道沉积体的边界、平面展布及不连续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频处理 地层切片 河道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中侏罗统多尚组扇体识别
10
作者 于东方 石巨业 艾骁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16年第2期26-29,82,共4页
研究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及地震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主要通过地震相特征分析、多种地震属性提取和三维可视化子体雕刻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有限的录测井资料及其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学规律,在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下侏罗统... 研究以沉积学、测井地质学及地震地层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主要通过地震相特征分析、多种地震属性提取和三维可视化子体雕刻等技术手段,并结合有限的录测井资料及其区域地质背景和地质学规律,在南图尔盖盆地1057区块下侏罗统识别出一套扇体,刻画出其空间展布范围以及扇体内部结构。该扇体平面上呈NNW-SSE向的椭圆形,展布面积约4 km^2,扇体物源来自北西方向的凸起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图尔盖盆地 扇体刻画 地震属性 敏感地震属性 测井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伍岳 樊太亮 +2 位作者 王宏语 范雪松 石巨业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综合露头、岩芯、钻测井、地震和古生物多种地质资料,通过地震层序解释、钻测井层序划分以及井震结合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SQ1-sQ6)和16个体系域。研究结... 综合露头、岩芯、钻测井、地震和古生物多种地质资料,通过地震层序解释、钻测井层序划分以及井震结合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松辽盆地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格架,将其划分为2个二级层序,6个三级层序(SQ1-sQ6)和16个体系域。研究结果表明:沙河子组和营城组处于盆地快速裂陷期,可容纳空间大,物源强劲,层序发育完整的低位、水进和高位体系域,登娄库组处于裂陷晚期,断裂活动微弱,古地貌平缓,低位体系域不发育;层序呈现南北薄中部厚、东薄西厚的展布特征且边缘地层剥蚀严重,横向差异性大,而纵向上层序演化具有继承性,整体沉积格局类似。层序控制有利砂体富集部位和成藏要素空间配置,梨树断陷下白垩统地层发育4套成藏组合,形成自生自储、上生下储和下生上储三种组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层序界面 成藏组合 下白垩统 梨树断陷 松辽盆地
原文传递
天文周期约束下始新统湖相地层页岩岩相组合类型及其发育模式——以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国萃 石巨业 +7 位作者 樊太亮 胡德胜 游君君 李一凡 高志前 邓成昆 范家豪 周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14-1629,共16页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藏储量丰富。其中,始新统流沙港组发育主力烃源岩层系,以湖相泥页岩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较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流沙港组进行旋回地层学及岩相组合的研究可为盆地内勘探新区页岩油甜点精细预测与评价提...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油藏储量丰富。其中,始新统流沙港组发育主力烃源岩层系,以湖相泥页岩沉积为主,沉积厚度较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对流沙港组进行旋回地层学及岩相组合的研究可为盆地内勘探新区页岩油甜点精细预测与评价提供重要指导。本研究以涠西南凹陷始新统流沙港组为例,以GR测井曲线为替代性指标,对其进行数据预处理、频谱分析、滤波和调谐分析,识别了研究区多口井的天文周期,以长、短偏心率、斜率及岁差周期(405 ka、100 ka、40 ka和20 ka)作为四、五、六、七级层序划分参考曲线,将流沙港组三段上亚段至流沙港组二段下亚段(简称流三上-流二下)划分为14个四级层序,44个五级层序,建立了研究区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基于有机质丰度、矿物组成特征等,将流三上-流二下页岩划分为九类13种岩相类型,并依据岩芯、岩相及曲线变化特征,以五级层序为单元,划分出A型、B型和C型3种岩相组合类型,分析了不同岩相组合的特征和沉积环境,建立了天文周期约束下湖相页岩岩相组合发育模式。结果显示,流三上亚段水体较浅,陡坡带、缓坡带及二号断裂中央隆起区岩相组合主要为A型;深湖-半深湖区以C型和B型为主。流二下亚段水体较深,仅在滨岸带发育A型,二号断裂中央隆起区主要发育B型,半深湖-滨浅湖区发育B型和C型,深湖区均为C型。研究成果不仅为涠西南凹陷页岩油甜点精细预测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陆相盆地页岩岩相组合发育模式提供了参考模板,对页岩油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回地层学 天文周期 湖相页岩 岩相组合 流沙港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