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及其对钾盐异常富集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8 位作者 山俊杰 俞永强 白宝云 王勇 才智杰 李强 孙亚超 张西营 王建萍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83-2901,共19页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 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是超大型固体钾盐矿床,其钾盐空间分布特征和钾盐异常富集规律至今仍不明晰,这是该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该矿床447口钻孔岩芯资料,对三个沉积旋回的盐岩和碎屑层进行系统划分,对不同岩层的空间沉积厚度及埋深进行重建,主要得到以下认识:三个沉积旋回空间分布范围不同,且呈由东向西增厚趋势,钾镁盐主要集中于西部,且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富集,其厚度明显大于下伏岩盐;盆地形态、晶间卤水迁移、区域构造挤压、重力差异载荷及盐岩自身浮力等相互作用可能是造成局部空间钾盐异常增厚的主要控制因素;钾盐局部异常富集,而非钾盐体积的绝对增加,是该矿床的显著特征之一。本研究对该矿床成矿规律的深入理解和后续勘探开发及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矿床 空间分布 异常富集 呵叻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的圈层循环与资源富集过程:从高原盐湖到造山带伟晶岩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晨 闫庆贺 +6 位作者 章荣清 李庆宽 姜禾禾 刘海洋 秦占杰 张西营 孙卫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1-604,共14页
盐湖卤水型锂矿与富锂伟晶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可利用锂资源,前者是经地表风化/高温水岩淋滤形成的水体通过蒸发作用浓缩而成的卤水,而后者被认为是陆表风化沉积物熔融产物经高演化形成的富锂硬岩。大陆地壳是此类表生物质循环最根本的物... 盐湖卤水型锂矿与富锂伟晶岩是目前最为主要的可利用锂资源,前者是经地表风化/高温水岩淋滤形成的水体通过蒸发作用浓缩而成的卤水,而后者被认为是陆表风化沉积物熔融产物经高演化形成的富锂硬岩。大陆地壳是此类表生物质循环最根本的物源,因而探究富锂地壳的形成及其表生风化剥蚀对于理解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至关重要。本文将从元素循环视角切入,结合内生高温-外生低温过程中锂的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梳理锂在俯冲带各圈层的循环过程,探讨富锂地壳的形成机制及其对高原盐湖与造山带伟晶岩锂资源发育的影响。研究发现:(1)俯冲板片对弧岩浆锂的物质贡献有限;(2)厚地壳环境下的弧岩浆具有更高的锂含量;(3)造山带富锂弧岩石的循环应是盐湖与伟晶岩锂成矿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循环 盐湖 LCT伟晶岩 造山 地壳加厚 大陆风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暖颂钾盐矿床粗粒岩盐沉积特征及其成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方龙 秦占杰 +7 位作者 石国成 李庆宽 朱登贤 李强 都永生 袁秦 张西营 山发寿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老挝-泰国呵叻高原钾盐矿床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粗粒岩盐在该钾盐矿床中普遍发育,其对水成盐转化、水体掺杂过程、钾盐富集演化等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关于其成因至今仍未有详细报道。利用岩石学、显微岩相学和沉积学... 老挝-泰国呵叻高原钾盐矿床储量大、品位高、易开发,粗粒岩盐在该钾盐矿床中普遍发育,其对水成盐转化、水体掺杂过程、钾盐富集演化等沉积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然而,关于其成因至今仍未有详细报道。利用岩石学、显微岩相学和沉积学方法对呵叻高原西南部暖颂县钾盐矿床钻孔岩芯第一沉积旋回粗粒岩盐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粗粒岩盐主要有3种成因,浅水环境中蒸发浓缩阶段原生生长,浅水环境中干盐湖阶段胶结生长,埋藏环境中孔隙卤水重结晶生长;(2)根据粗粒岩盐的成因、沉积规律和钻孔岩性特征可将马哈萨拉堪组下盐层沉积演化划为5个沉积阶段:岩盐沉积稳定阶段、岩盐沉积过渡阶段、光卤石沉积初期阶段、光卤石沉积稳定阶段和次生岩盐沉积阶段;(3)研究区钾盐矿床整体的沉积环境为浅水。粗粒岩盐在矿层中的赋存特征、成因以及与其它岩相的组合特征共同表明了钾盐在沉积过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淡水稀释和埋藏后的改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岩盐 岩相学 钾盐 暖颂 呵叻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旦热泉成因及其富硼锂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莫生鹏 李庆宽 +3 位作者 李雯霞 袁秦 秦占杰 都永生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大柴旦热泉成因及其硼锂富集机制研究是系统揭示该区域富硼锂盐湖卤水矿床成矿规律的关键环节,同时对青藏高原同类型富硼锂热泉深部水文过程的精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地热学的视角梳理并评述了大柴旦热泉成因的研究现状,重... 大柴旦热泉成因及其硼锂富集机制研究是系统揭示该区域富硼锂盐湖卤水矿床成矿规律的关键环节,同时对青藏高原同类型富硼锂热泉深部水文过程的精细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从地热学的视角梳理并评述了大柴旦热泉成因的研究现状,重点探讨了大柴旦热泉的水源补给端元、热源及其储热机制、热泉的硼锂物源及其富集过程。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大柴旦热泉水源以大气降水为主,在高山区为冰雪融水,补给高程约为5980 m,热储温度约为194.5℃,循环深度约为7630 m,上升过程中混入了约66%的冷水;岩浆流体的补给或岩浆脱气过程可能为热泉提供了热量;热泉中硼锂的物源可能来自花岗岩源岩的高温水岩淋滤、岩浆流体补给或岩浆脱气输入以及风成沉积物中易溶盐类矿物溶解的共同贡献。大柴旦热泉地热系统及其战略资源元素富集过程的整体研究仍比较薄弱,尤其是不同补给端元贡献的定量研究,硼锂岩石地球化学行为的厘定,深部水岩作用的模拟等仍需要进一步开展详细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泉成因 岩浆流体 硼锂物源 地热系统 大柴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盐湖卤水中溴的分布特征及来源初探
5
作者 蔚昊学 李庆宽 +7 位作者 都永生 秦占杰 樊启顺 唐发满 杨佺忠 甘仁香 山发寿 袁秦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7-835,共9页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 溴是完备工业体系的关键必备元素。盐湖卤水是溴的重要来源。青藏高原盐湖众多,富含钾、锂、硼等资源元素,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针对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及其物源的研究仍然薄弱。本次研究采集了26个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样品并分析其溴浓度,进一步总结其他64个已报道盐湖数据,系统分析了青藏高原盐湖溴浓度分布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了溴的可能物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盐湖表卤水溴分布在0.5~246.8 mg/L之间,平均为41.1 mg/L,其中,碳酸盐型盐湖卤水平均溴浓度最高(47.0 mg/L),且集中分布在高原南部,而氯化物型盐湖平均溴浓度最低(30.1mg/L),盐湖溴浓度呈现自南向北降低的趋势;青藏高原盐湖中溴有多种来源,高原南部富溴盐湖溴的来源可能主要与热泉补给有关,而柴达木盆地盐湖高溴来源可能主要与深部地层水(如油田水、背斜构造裂隙孔隙水、砂砾孔隙卤水、气田水等)补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盐湖 分布特征 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孢粉组合及其对成盐环境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秦占杰 袁秦 +2 位作者 魏海成 盛淑蓉 山发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8-642,共5页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 通过对沙空那空盆地东南缘农波坳陷中龙湖钾盐矿区钻孔LH01岩芯三个含盐段上覆泥岩层孢粉分析,自下至上得到Exesipollenites-Classopllis-Ephedripites和Psophosphaera-Classopllis-Exesipollenites两个孢粉组合,并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得出三个含盐段成盐地质时代为晚白垩世土伦—桑顿期;另孢粉组合反映的植被景观面貌证实了该区在成盐期间气候总体炎热干旱,最终形成以蒸发岩与泥岩交替出现的三个沉积循环序列,其上泥岩层中孢粉组合的变化说明第三成盐旋回期间气候有转凉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农波组 孢粉组合 龙湖矿区 晚白垩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甘蒙钾盐矿床钾镁盐矿层中裂隙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7 位作者 樊启顺 张湘如 都永生 魏海成 袁秦 李建森 王建萍 山发寿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693-1706,共14页
老挝钾盐矿所属的呵叻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集区之一,矿物组合主要为石盐、光卤石和次生钾石盐等,裂隙水分布于钾镁盐矿层中(深度150m左右)。裂隙水渗漏已严重影响了矿区生产安全,但关于该水体的来源及演化过程仍不明确。本文系统... 老挝钾盐矿所属的呵叻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集区之一,矿物组合主要为石盐、光卤石和次生钾石盐等,裂隙水分布于钾镁盐矿层中(深度150m左右)。裂隙水渗漏已严重影响了矿区生产安全,但关于该水体的来源及演化过程仍不明确。本文系统采集矿层中裂隙水及周围各种水体样品12件,并测试其水化学及氢氧(2 H、18 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裂隙水矿化度较高(368.1g/L^430.7g/L),裂隙水与盐泉水水化学类型同为氯化物型,分析常微量离子含量特征及水化学特征系数,显示裂隙水受到钾镁盐溶滤掺杂的影响。裂隙水δD=-64.2‰^-55.2‰,δ^(18) O=-7.75‰^-7.1‰,其比值范围显著区别于石盐(δD=-144‰^-78‰,δ^(18) O=-1.1‰~4.2‰)和钾镁盐(δD=-54.75‰^-1.42‰,δ^(18) O=-7.09‰~0.95‰)沉积阶段原始卤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而位于全球大气降水线附近,表明裂隙水不具有原始残留卤水特征,而主要由大气降水溶滤蒸发岩矿物所形成。裂隙水成因的查明为该区地下水循环和钾盐矿床开发过程中地下水渗漏治理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钾盐矿 裂隙水 氢氧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石膏矿物中硼的提取分离及硼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占杰 张湘如 +6 位作者 彭章旷 李庆宽 马云麒 樊启顺 都永生 王建萍 山发寿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54,共7页
(硬)石膏作为海湖水蒸发过程中常见的硫酸盐矿物,能很好反映原始母液的组成及相关水文地质信息。硼属于易溶元素,常赋存于各种蒸发岩矿物中,目前硼同位素在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环境等地球科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硬)石膏硼含量较低... (硬)石膏作为海湖水蒸发过程中常见的硫酸盐矿物,能很好反映原始母液的组成及相关水文地质信息。硼属于易溶元素,常赋存于各种蒸发岩矿物中,目前硼同位素在矿床学,地球化学,古环境等地球科学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硬)石膏硼含量较低且难溶于水和盐酸,所以其硼含量及硼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物相转化与树脂交换法提取纯化(硬)石膏中的硼:首先使用碳酸氢铵与石膏混合,将微溶硫酸钙转化为难溶碳酸钙,随后使用盐酸溶解,一次转化率为85%,两次转化与分解可以保证石膏的完全溶解;之后经过硼特效树脂(Amberlite IRA 743)完成硼富集及阴阳离子混合树脂(Ion ExchangeⅡ和Dowex50W×8)对硼的纯化;最终通过He改进的正热电离质谱法测定硼同位素。测得试剂石膏中的硼含量为(3.501±0.128)μg/g(n=12,RSD=3.6%),平均加标回收率为100.5%;同时加标试剂石膏的δ^(11)B值为17.98‰±0.21‰(n=3,RSD=1.2%),说明整个流程的重复性良好,可以满足(硬)石膏中硼含量及其硼同位素组成的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石膏 硼同位素 物相转化 离子交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呵叻高原钾盐矿床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6 位作者 袁秦 李强 何海芳 都永生 王建萍 山发寿 薛超平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612,共17页
成矿系统理论将矿床视为动态演化的自然系统,矿床从发生、形成到发展的整体演变过程及其控制机制是该理论的研究核心,“源、运、储、变、保”是该理论剖析矿床成因的五个基本着眼点。东南亚呵叻高原超大型钾盐矿床作为我国海外钾肥生产... 成矿系统理论将矿床视为动态演化的自然系统,矿床从发生、形成到发展的整体演变过程及其控制机制是该理论的研究核心,“源、运、储、变、保”是该理论剖析矿床成因的五个基本着眼点。东南亚呵叻高原超大型钾盐矿床作为我国海外钾肥生产基地的标志性成功案例,其成矿系统研究不仅关乎该矿床成因认识的深度及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同时对中国东特提斯域内找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拟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借助成矿系统理论,运用动态的整体思维对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成因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时间维度下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源、运、储、变、保”成矿要素的表现特征及存在的科学问题,初步提出固体可溶性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构架,以期为全球钾盐矿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统 超大型钾盐矿床 成矿要素 成矿模式 呵叻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格尔木河流域及周边地区表土花粉与区域植被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占杰 山发寿 +3 位作者 魏海成 马海州 袁秦 盛淑蓉 《盐湖研究》 CSCD 2012年第4期13-20,共8页
对格尔木河流域进行了植被样方调查及表土、河流冲积物表层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表土花粉能较好地反映样方植被群落特征,河流冲积物样点中,上游段花粉组合以藜科、麻黄科、蒿属为主,反映了该段植被带的整体面貌;中下游段样点花粉组... 对格尔木河流域进行了植被样方调查及表土、河流冲积物表层花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流域表土花粉能较好地反映样方植被群落特征,河流冲积物样点中,上游段花粉组合以藜科、麻黄科、蒿属为主,反映了该段植被带的整体面貌;中下游段样点花粉组合中禾本科、莎草科占绝对优势,反映河道周围湿生草地植被带特征。主成分分析(PCA)显示,前两个因子轴能很好地区分高寒灌丛草甸带、矮半灌木荒漠带和湿生草地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河流域 表土花粉 冲积物花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西宁蚂蚁沟水库沉积物的重金属分布与生态风险评价研究
11
作者 秦占杰 马宝财 +3 位作者 贾圣杰 何海芳 李庆宽 袁秦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3-67,共15页
水库对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青藏高原上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仍比较缺乏。位于青藏高原最大城市的蚂蚁沟水库(MR)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库环境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文章研究了重金属(As、Cd、Co、Cr、Cu、Mo、Ni... 水库对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青藏高原上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研究仍比较缺乏。位于青藏高原最大城市的蚂蚁沟水库(MR)是研究人类活动对水库环境影响的一个典型案例。文章研究了重金属(As、Cd、Co、Cr、Cu、Mo、Ni、Pb、Sb和Zn)在水库沉积物和表土中的分布、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所有重金属的平均浓度都超过了其相应的背景值。Igeo(地积累指数)和EF(富集系数)表明,在22%的采样点中,Cd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富集。mCd(修正后的污染程度)表明,90%的采样点为中度污染水平。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显示,近一半的采样点表现出中度的生态风险。Cd的来源与MR周围的城市地区和工业区的人类活动有一定联系。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MR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并不严重,但MR周围的人类活动应该在未来得到更多的关注。该研究结果将为青藏高原上水库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沉积物 水库 青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江城勐野井组钾盐成矿时代及其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33
12
作者 袁秦 秦占杰 +2 位作者 魏海成 盛淑蓉 山发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1-637,共7页
研究云南江城勐野井组的成钾时代,对于分析兰坪—思茅盆地与老挝沙空那空、呵叻盆地含盐系地层对应关系,以及在云南开展钾盐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勐野井组的地层学年代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对江城宝藏乡泰裕矿区含盐系地层... 研究云南江城勐野井组的成钾时代,对于分析兰坪—思茅盆地与老挝沙空那空、呵叻盆地含盐系地层对应关系,以及在云南开展钾盐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勐野井组的地层学年代至今仍存在较大分歧。本文通过对江城宝藏乡泰裕矿区含盐系地层的孢粉分析,得到孢粉组合:Psophophaera-ExesipollenitesClassopollis,且发现单沟类Monocolpopollenites和三沟类Tricopite等被子植物花粉,此被子植物花粉时代分别为晚巴列姆期—阿普第期和早、中阿尔必期。因此,笔者将江城勐野井组钾盐成矿时代确定为阿普第期—阿尔必期;同时,孢粉反映矿区成盐期气候呈炎热干旱的热带-亚热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孢粉 勐野井组 时代 古气候 云南江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4–9ka察尔汗盐湖的气候环境演化过程 被引量:13
13
作者 魏海成 樊启顺 +4 位作者 安福元 山发寿 马海州 袁秦 秦占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3-203,共11页
本文依托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心102 m长钻孔(ISL1A)岩芯,应用AMS14C和不平衡U系测年方法建立了年龄-深度框架,对岩芯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察尔汗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的2个主控因子:入湖径流量因... 本文依托柴达木盆地中东部察尔汗盐湖沉积中心102 m长钻孔(ISL1A)岩芯,应用AMS14C和不平衡U系测年方法建立了年龄-深度框架,对岩芯开展了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察尔汗盐湖沉积物化学组成的2个主控因子:入湖径流量因子和湖泊蒸发量因子,结合孢粉、粒度、沉积物中石盐含量等环境代用指标,分析讨论察尔汗盐湖晚更新世湖泊波动与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察尔汗古湖在晚更新世经历多次淡化期和咸化期,94–52 ka期间察尔汗古湖为微咸水-半咸水湖,湖泊入湖径流量较大,湖区植被为草原/荒漠草原植被;约52 ka各指标均反映了察尔汗古湖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湖泊入湖径流量减小,蒸发量增加,湖泊由咸水湖退缩演化为盐湖,湖区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演替为荒漠草原/荒漠。34–24 ka期间察尔汗盐湖入湖径流量增加,湖泊有所扩张,但湖水盐度较高;24–9 ka期间在冷干气候背景下,湖泊退缩演化为干盐湖。环境指标所指示的察尔汗盐湖波动演化过程得到了柴达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其他环境变化记录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元素地球化学 孢粉 环境变化 晚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挝甘蒙省晚白垩世农波组下段孢粉分析及成钾时代 被引量:16
14
作者 钟晓勇 袁秦 +2 位作者 秦占杰 魏海成 山发寿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3-330,共8页
老挝含盐地层农波组成盐及成钾时代的研究对于阐明整个呵叻盆地的演化规律和钾盐矿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波组的年代学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老挝甘蒙省文泰矿区ZK012钻孔钾盐层上覆泥岩的孢粉分析,结果... 老挝含盐地层农波组成盐及成钾时代的研究对于阐明整个呵叻盆地的演化规律和钾盐矿床成因有着重要意义。在农波组的年代学问题上,国内外学者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文通过对老挝甘蒙省文泰矿区ZK012钻孔钾盐层上覆泥岩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其孢粉组合Classopollis-Ephedripites-Exesipollenites,结合Callistopollenites、Normapolles、Cicatricosisporites、Clavatipollenites、Asteropollis等特征分子的发现,我们将该孢粉组合时代定为晚白垩世的土伦期-桑顿期;孢粉及沉积相所反映的气候环境为干旱炎热的热带-亚热带环境。同时,通过对同区域的ZK309钻孔对比分析,该钻与ZK012钻孔具有相似的沉积序列,钻孔底部出现的蒸发岩与砂岩的不整合面,标志着一次构造运动,呵叻湖盆边缘隆升封闭,使卤水在这种较大的圈闭构造内得以留存,并在持续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下沉积了巨厚的钾盐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钾盐 孢粉 不整合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锂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雯霞 苗卫良 +3 位作者 张西营 秦占杰 李庆宽 都永生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2年第2期86-98,共13页
柴达木盆地四湖区卤水锂资源极为丰富,那棱格勒河是其最重要的补给源,查清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锂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对深刻理解卤水锂富集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中锂的赋存特征及... 柴达木盆地四湖区卤水锂资源极为丰富,那棱格勒河是其最重要的补给源,查清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中锂的分布和赋存特征对深刻理解卤水锂富集成矿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那棱格勒河流域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中锂的赋存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沉积物以砂和粉砂为主,锂主要赋存在粉砂和黏土粒级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组成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高盐度卤水环境有利于黏土矿物形成。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锂主要赋存在伊蒙混层矿物中,较高含量的K对于Li进入伊利石矿物晶格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Li和B在地质过程中应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棱格勒河流域 盐湖卤水 粒度 黏土矿物 锂的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钙型卤水成因的研究进展及其科学问题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启顺 李建森 +1 位作者 秦占杰 李庆宽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CaCl_(2)卤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卤水,其Ca含量较高,几乎不含CO 3和HCO 3,SO 4含量极少,伴生多种高值资源元素。主要分布于各大沉积盆地,洋中脊热液和大陆构造活动带。CaCl_(2)卤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成因机制可能包括... CaCl_(2)卤水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卤水,其Ca含量较高,几乎不含CO 3和HCO 3,SO 4含量极少,伴生多种高值资源元素。主要分布于各大沉积盆地,洋中脊热液和大陆构造活动带。CaCl_(2)卤水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成因机制可能包括热液、成岩作用(白云岩化、钠长石化、硫酸盐还原、碳酸盐溶解等)、古海水继承、混合掺杂等。CaCl_(2)卤水对于盆地成盐成钾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使盐沉积序列(石膏—石盐—钾石盐—光卤石)简单,并伴随标型矿物(溢晶石、南极石、硼酸盐等)的出现,K元素在卤水中的富集。CaCl_(2)卤水成因较复杂,借助于新手段及室内模拟实验与计算,应进一步开展其水源、溶质源及形成机制的研究。此外,CaCl_(2)卤水作为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对某一具体盆地该资源禀赋特征、赋存条件及迁移成藏机制仍需进一步理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l_(2)卤水 成因 成盐成钾作用 科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囊谦盆地始新世石膏层沉积环境研究
17
作者 袁秦 樊启顺 +4 位作者 魏海成 秦占杰 李庆宽 都永生 王明祥 《盐湖研究》 CSCD 2020年第1期69-77,共9页
囊谦盆地出露有晚始新世贡觉组石膏—红色泥岩沉积旋回,对研究古气候演化和沉积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往的研究仅限于膏盐地层海陆相判定,而对其形成过程未有报道。采集囊谦盆地的盐泉水、贡觉组第三段的石膏和碎屑沉积物样品,并分... 囊谦盆地出露有晚始新世贡觉组石膏—红色泥岩沉积旋回,对研究古气候演化和沉积环境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以往的研究仅限于膏盐地层海陆相判定,而对其形成过程未有报道。采集囊谦盆地的盐泉水、贡觉组第三段的石膏和碎屑沉积物样品,并分析锶同位素比值和孢粉组合特征。结果表明,囊谦盆地盐泉水和石膏87 Sr/86 Sr比值分布在0.70853~0.70898之间,且位于陆源水的比值范围内;红色碎屑层孢粉组合主要以麻黄—白刺—栎粉为主,其中干旱成分占到45%,主要以麻黄粉(30%)和白刺粉(13%)为主,指示了干旱的气候环境;裸子植物杉粉在红色泥岩中的含量有所波动,最高含量达到36%,平均含量为9%,指示气候干湿交替变化。综合Sr同位素分析和孢粉分析认为,在全球中纬度干旱的大背景下,囊谦盆地石膏层形成于相对干旱和相对湿润的气候环境交替变化的陆相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谦盆地 石膏 锶同位素 孢粉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察尔汗盐湖碳酸盐的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湘如 樊启顺 +4 位作者 魏海成 袁秦 秦占杰 李建森 王明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299-2308,共10页
盐湖蒸发岩的硼(B)同位素组成(δ^(11)B)对卤水古盐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关于盐湖体系碳酸盐沉积的B同位素组成研究较少。本文对察尔汗盐湖百米钻(ISL1A)岩芯碳酸盐进行了B含量及B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B含... 盐湖蒸发岩的硼(B)同位素组成(δ^(11)B)对卤水古盐度变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但关于盐湖体系碳酸盐沉积的B同位素组成研究较少。本文对察尔汗盐湖百米钻(ISL1A)岩芯碳酸盐进行了B含量及B同位素组成的精确测定。结果表明,所测样品的B含量在10.88×10^(-6)~265.66×10^(-6)之间,δ^(11)B值的变化范围为-1.28‰^+9.94‰,B含量和δ^(11)B值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分析表明,随着盐湖卤水盐度的增大,卤水的B同位素组成也逐渐增大,这导致盐类沉积物的B同位素组成也相应增大。在天然盐湖中,不充分的沉积分异作用使得蒸发岩析出时依然可能存在碳酸盐沉积,碳酸盐的析出可能贯穿盐湖演化的各个阶段,因此可以尝试利用碳酸盐的B同位素组成分析盐湖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卤水的盐度变化情况。ISL1A钻孔碳酸盐B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察尔汗盐湖在41.8ka以来古卤水盐度的变化及其在析盐过程中经历的气候干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 硼同位素 盐度变化 气候变化 察尔汗盐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盐湖沉积物:一种潜在的铷、铯资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庆宽 王建萍 +5 位作者 樊启顺 秦占杰 蔚昊学 山发寿 袁秦 都永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410-3420,共11页
铷、铯是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西藏盐湖卤水中赋存着丰富的铷、铯资源,但是品位普遍低于10 mg/L。根据热泉与盐湖锂、铷、铯等元素的补给关系和含量差异特征及铷、铯极易被黏土矿物吸附等特点,推测盐湖沉积物中赋存一定规模的铷、... 铷、铯是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西藏盐湖卤水中赋存着丰富的铷、铯资源,但是品位普遍低于10 mg/L。根据热泉与盐湖锂、铷、铯等元素的补给关系和含量差异特征及铷、铯极易被黏土矿物吸附等特点,推测盐湖沉积物中赋存一定规模的铷、铯资源。为验证该推测,本文选取西藏拉果错、聂尔错、依布茶卡、当穹错、扎布耶茶卡等5个典型盐湖,采集卤水和沉积物样品各5件,开展水体中铷、铯含量和沉积物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物分相淋滤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西藏拉果错、当穹错、聂尔错盐湖卤水铷、铯含量和资源量与其补给量差异显著,大量的铷、铯资源消耗于盐湖沉积物中;盐湖沉积物中的铷、铯含量远高于卤水。铷、铯在沉积物水溶相、碳酸盐相中含量较低,主要以吸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吸附点位包括基面位置、难解吸的磨损边缘及层间位置。盐湖沉积物铷、铯资源量远超大型矿床规模,黏土矿物中铷、铯含量高达100 n×10^(-6),超过固体盐类矿产综合评价指标,相较于现有盐湖钾产品中的铷资源、含铯硅华中的铯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性,是一种潜在的铷、铯资源。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盐湖铷、铯富集成矿机制,并为高效开发盐湖中的铷、铯资源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铷铯资源 赋存特征 盐湖 沉积物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车盆地富钾盐泉水化学特征与成钾显示 被引量:3
20
作者 山俊杰 王明祥 +7 位作者 李建森 山发寿 樊启顺 魏海成 秦占杰 袁秦 张湘如 李庆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80-1188,共9页
库车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一套巨厚的膏岩盐层,钻探勘查显示,在拜城凹陷南缘5100 m深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地层中发现钾石盐矿物。本研究采集并分析了多件盐泉水化学组成,结果显示7件盐泉水矿化度在117.7~299.4 g/L之间,钾含量在15.25... 库车盆地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一套巨厚的膏岩盐层,钻探勘查显示,在拜城凹陷南缘5100 m深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群地层中发现钾石盐矿物。本研究采集并分析了多件盐泉水化学组成,结果显示7件盐泉水矿化度在117.7~299.4 g/L之间,钾含量在15.25~45.68 g/L之间,明显富钾,是以往报道数据(低于1 g/L)的几十倍,属于新疆首次发现。根据水化学分类,富钾盐泉水以氯化物型水为主,是Ca-Cl型卤泉水;水化学特征系数表明泉水具有高K×10~3/Cl和nK/nBr值、低的nMg/nCl和Br×10~3/Cl值(nCl^-=nNa^++nK^+)特征。同时,盐泉水均落在25℃Na^+, K^+,Mg^(2+)//Cl^-,SO■-H_2O五元水盐体系钾石盐相区,说明盐泉水可能溶滤了地层中的钾石盐,且受强烈构造挤压,沿地层断裂带或裂隙通道出露地表。库车盆地富钾盐泉水的发现,是新疆库车盆地含盐系地层存在固体钾盐的初步证据,对钾盐勘查的重点远景区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车盆地 富钾盐泉水 水化学特征 成钾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