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线粒体抗体测定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谭立明 董叶 +4 位作者 吕娇凤 刘宁 李华 秦和昌 叶如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24-926,共3页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 目的:探讨抗线粒体抗体(AMA)测定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PBC及51例非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9例,乙型肝炎21例,丙型肝炎11例,戊型肝炎10例)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阳性率90.24%(37/41),自身免疫性肝炎阳性率44.44%(4/9),乙型肝炎阳性率23.81%(5/21),丙型肝炎阳性率27.27%(3/11),戊型肝炎阳性率80%(8/10),40例对照组3例阳性.PBC、戊型肝炎与正常组血清AMA检测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I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乙型肝炎组、丙型肝炎组分别与戊型肝炎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乙型肝炎组与丙型肝炎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BC组与非PBC组血清AMA的阳性率分别为90.24%和39.2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清抗AMA抗体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临床意义 抗体测定 诊断 自身免疫性肝炎 显著性差异 抗线粒体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正常对照组 戊型肝炎 阳性率 回顾性分析 肝硬化患者 AMA 检测比较 抗体检测 PBC 血清 正常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谭立明 吴越 +4 位作者 陈炜 牟秀萍 李华 秦和昌 王外梅 《江西医学检验》 CAS 2005年第5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ACA、ACYA和ds-DNA抗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45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ANA、ACA、ACYA、ds-DNA抗体结果,ANA在SLE患者中最高,... 目的探讨ANA、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及意义。方法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ACA、ACYA和ds-DNA抗体,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245例各种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ANA、ACA、ACYA、ds-DNA抗体结果,ANA在SLE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97.67%;ACA抗体在SSc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80%);ACYA抗体检测在PM/DM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28.57%;ds-DNA抗体亦在SLE患者中最高,阳性率为62.79%;②180例ANA阳性结果分布情况为均质型以MCTD患者最多,阳性数为27例;斑点型和核周型则均以SLE患者为最多,有54例和12例阳性;核仁型则与SSc患者为最多,阳性3例;③13例ACYA抗体阳性结果以均质型为主,均质型阳性有9例,并且均是SLE患者。结论应用ANA、ACA、ACYA和ds-DNA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病患者诊断中具有互补性,并能提高阳性检出率。对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分型、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抗着丝点抗体 抗细胞浆抗体 自身免疫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测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功能预后的评估作用(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谭立明 彭卫华 +1 位作者 李华 秦和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9期168-169,共2页
背景: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疾病形成中产生的几种主要的自身抗体,并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和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背景: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是系统性硬皮病疾病形成中产生的几种主要的自身抗体,并与疾病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通过对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各种自身抗体和蛋白的检测,探讨其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对象:选择1995-12/2004-12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门诊或住院系统性硬皮病患者74例,男19例,女55例,年龄12~59岁,包括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46例、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24例及重叠综合征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其他疾病患者40例,男14例,女26例,年龄19~54岁。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抗细胞浆抗体检测结果。②两组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类风湿因子水平。结果:74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对照组40例的血样合格,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抗细胞浆抗体阳性率: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犤66%(49/74),53%(39/74),39%(29/74),7%(5/74),0,(χ2=57.15,P<0.01)犦。皮肤弥漫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犤57%(26/46),83%(20/24),(χ2=5.03,P<0.05)犦、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皮肤局限型系统性硬皮病患者犤48%(22/46),21%(5/24),(χ2=4.85,P<0.05)犦。③系统性硬皮病患者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犤(16.89±11.94),(11.89±2.05)g/L;(23.06±6.18),(22.44±5.53)IU/mL,(t=8.01,2.46,P<0.01)犦。结论:系统性硬皮病患者血清抗核抗体、抗着丝点抗体、抗细胞浆抗体和抗拓扑异构酶I抗体阳性率及免疫球蛋白G和类风湿因子水平明显增高,以上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对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系统性 抗体 抗核 免疫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血清铜兰蛋白检测分析
4
作者 谭立明 李华 +1 位作者 秦和昌 王外梅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5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铜兰蛋白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兰蛋白进行测定,并进行回顾性结果分析。结果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检测血清铜兰蛋白结果8.2±11.4mg/dl,同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铜兰蛋白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铜兰蛋白进行测定,并进行回顾性结果分析。结果17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检测血清铜兰蛋白结果8.2±11.4mg/dl,同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有显著性差异。17例全部降低阳性率达100%。结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检测血清铜兰蛋白可使患者得以尽早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 铜兰蛋白 检测 WILSON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D′E多肽抗体在混合结缔组织病中的应用分析
5
作者 谭立明 程怿 +2 位作者 张云卿 王外梅 秦和昌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混合结缔组织病 MCTD 免疫诊断 抗D′E多肽抗体 IB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DNA及乙肝标志物检测乙肝产妇脐血和乳汁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蔡莉莉 姚美珍 +4 位作者 谭立明 王外梅 秦和昌 李华 刘川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探讨HBV DNA及其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产妇脐血和乳汁及临床意义. 方法:51例乙肝产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产妇血清、脐血和乳汁的HBV DNA含量及乙肝标志物,并对结果... 目的:探讨HBV DNA及其标志物检测乙型肝炎(Hepatitis B, HB)产妇脐血和乳汁及临床意义. 方法:51例乙肝产妇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FQ—PCR) 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产妇血清、脐血和乳汁的HBV DNA含量及乙肝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51例乙肝产妇检测乙肝六项结果显示脐血32例阳性, 乳汁31例阳性,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脐血和乳汁中各项乙肝指标检测结果显示HBeAg阳性率最高,分别是79.4%和82.3%;51例乙肝产妇检测HBV DNA含量结果为HBsAg、HBeAg、HBcAb、Pre—S1模型最高,脐血和乳汁分别是76.2%和81.0%. 结论:乙肝产妇定量检测HBV DNA及其乙肝标志物有利于阻断乙肝垂直传播,从而降低乙肝的新生儿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标志物检测 HBV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产妇 乳汁 脐血 应用分析 DNA含量 HBeAg 聚合酶联反应 PRE-S1 回顾性分析 HBSAg HBCAB 乙型肝炎 PCR) 荧光定量 临床意义 检测结果 乙肝指标 定量检测 垂直传播 显著性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粪类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病 被引量:5
7
作者 牟海燕 张云卿 +1 位作者 黄淑英 秦和昌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381-381,共1页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丝状蚴 肠类圆虫 披鞘蚴 杆状蚴 粪类圆线虫幼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