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理空间角度下许昌市暴雨强度与下垫面因子定量分析
1
作者 张寒露 焦迎乐 +3 位作者 祝冰洁 程军蕊 周子晴 尤鹏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6-40,共5页
为探究下势面因子对暴雨的影响机制,在ENVI遥感解析和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水体距离、植被覆盖度、夜间灯光指数6个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许昌市近5年平均暴雨强度空间分布与下垫面因... 为探究下势面因子对暴雨的影响机制,在ENVI遥感解析和GIS空间分析模块支持下,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水体距离、植被覆盖度、夜间灯光指数6个因子,采用地理探测器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了许昌市近5年平均暴雨强度空间分布与下垫面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雨强等级的提高,其在高程大于100 m的分布面积增大;四级雨强区(35~45 mm/d)在植被覆盖度最高处面积占比最低;在距水体100~500、500~1000 m存在跃迁增长区间,夜间灯光指数>5000是一级雨强(0~15 mm/d)和二级雨强(15~25 mm/d)的跃迁增长区间。高程是与暴雨强度相关性最显著的下垫面因子,双因子交互作用增强了各因子对暴雨强度的解释力,解释力较高的组有高程∩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向、坡向∩距水体距离、坡向∩植被覆盖度。地理加权回归显示不同因子对暴雨强度的影响具有空间分异,既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存在负相关关系,从回归系数来看,植被覆盖度对暴雨强度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因子 暴雨强度 空间分布 地理探测器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流体动力学演化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军蕊 朱蓉 +1 位作者 楼章华 金爱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14,共3页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地下流体动力场演化和流体动力场特征以及与气水分布的关系,获得了气田流体动力学和天然气藏多方面的认识。盆地北部和东部上倾地区发育大气水下渗—向心流。盆地西南部下倾区为天然气聚集区。多数气藏... 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气田地下流体动力场演化和流体动力场特征以及与气水分布的关系,获得了气田流体动力学和天然气藏多方面的认识。盆地北部和东部上倾地区发育大气水下渗—向心流。盆地西南部下倾区为天然气聚集区。多数气藏内部能量亏损,天然气处于滞流状态。中间过渡带为天然气越流漏失区,气水共存。在盆地沉积埋藏阶段,天然气运移进入储层并溶解于地层水中,流体压力不断增强,发育地层压实水离心流。在天然气随离心流运移过程中,部分天然气游离,往储层上翘一侧漏失。随着天然气的漏失作用,地层流体压力不断降低,天然气和地层水几乎处于滞流状态。随着喜山期的沉积埋藏作用,处于封闭和滞流状态的气藏逐渐出现能量亏损,地层流体低压进一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流体动力场 天然气藏 向心流 离心流 动力学演化 上古生界 气田 地层流体压力 气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内河几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军蕊 徐继荣 +2 位作者 刘英 张锐 张秋芳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应用固相萃取、超声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宁波市内河10个采样点的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宁波市内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壬基酚和双酚A,辛基酚的检出率约为50%;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在内河水体中的... 应用固相萃取、超声萃取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宁波市内河10个采样点的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宁波市内河水体及沉积物中均不同程度地检出了壬基酚和双酚A,辛基酚的检出率约为50%;壬基酚、辛基酚和双酚A在内河水体中的浓度最大值分别为4.516μg·L-1、0.384μg·L-1和1.594μg·L-1,在沉积物(干重)中的含量最大值分别为0.811μg·g-1、0.139μg·g-1和0.223μg·g-1.江北大河、宁大内河及护城河的水体与沉积物中的浓度值较高,城湾水库、姚江及后西河相对较低;水体及沉积物中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浓度值夏季低于冬季,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污染物浓度存在正相关关系.宁波市内河受到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污染,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波市内河 水体 沉积物 酚类环境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殖水域悬浮沉积物对几种酚类环境激素污染物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军蕊 高鹏 +1 位作者 戴慧雪 杨妍丽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3年第2期89-93,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宁波市象山港某养殖场悬浮沉积物对壬基酚、辛基酚及双酚A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壬基酚、辛基酚及双酚A在悬浮沉积物上的吸附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吸附量具有波动特征;吸附等温线可用Henry线性...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宁波市象山港某养殖场悬浮沉积物对壬基酚、辛基酚及双酚A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壬基酚、辛基酚及双酚A在悬浮沉积物上的吸附是一个复合动力学过程,吸附量具有波动特征;吸附等温线可用Henry线性分配模型及Freundlich模型进行数学描述;沉积物对3种酚类环境激素的平衡吸附量大小为壬基酚>辛基酚>双酚A;有机质含量影响壬基酚、辛基酚及双酚A在沉积物中的吸附行为,3种沉积物的平衡吸附量大小表现为加腐殖酸沉积物>沉积物原样>去除有机质的沉积物;酚类环境激素在沉积物中的浓度积累增大了养殖水域底栖生物的接触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水域 悬浮沉积物 酚类环境激素 吸附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采铀矿山地下水污染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程军蕊 史维浚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地浸采矿方法可引起地下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文章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治理机理进行了阐明 ,针对地浸铀矿山的污染特点 ,提出了碱性中和清洗治理方法的设想 ,并对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及治理效果进行了实验... 地浸采矿方法可引起地下水环境的严重污染 ,文章对地下水污染过程及治理机理进行了阐明 ,针对地浸铀矿山的污染特点 ,提出了碱性中和清洗治理方法的设想 ,并对碱性中和清洗法治理地浸铀矿山的地下水环境污染的方法及治理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 ,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1.6来模拟计算中和清洗液的最佳pH值 ,提出了对现场清洗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重要指标———清洗比 ,实验结果表明 ,碱性中和清洗法对治理地浸矿山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效果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 中和 地下水环境 重污染 铀矿山 治理效果 碱性 地浸 水文地球化学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塘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程军蕊 曹飞凤 +1 位作者 楼章华 李佳 《浙江水利科技》 2006年第4期1-3,共3页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流域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特性构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判指标,包括流域水资... 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建立是研究流域水资源总量的重要手段。系统地论述了建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的原则与方法,并根据钱塘江流域水资源特性构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提出了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判指标,包括流域水资源承载指标、压力指标及承载度指标的计算方法,对于评判流域水资源承载状态具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指标体系 钱塘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现场清洗土壤有机污染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军蕊 任茶仙 《化工时刊》 CAS 2003年第10期13-15,共3页
介绍了应用表面活性剂现场清洗土壤有机污染的方法原理、适用条件及方法特点 ,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作了简要分析 。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现场清洗 土壤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EA与加权正态分布的改进算法NAEA及其在重油热解模型中的应用
8
作者 程军蕊 李绍军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94-1200,共7页
提出了一种AEA(Alopex-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的改进算法NAEA。该算法从AEA迭代过程的每一代种群中选择若干适应度值较高的个体,并假设被选中的个体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该分布重新采样产生新个体,选择最好的若干新个体替换原种... 提出了一种AEA(Alopex-based evolutionary algorithm)的改进算法NAEA。该算法从AEA迭代过程的每一代种群中选择若干适应度值较高的个体,并假设被选中的个体服从正态分布。根据该分布重新采样产生新个体,选择最好的若干新个体替换原种群同等数量的最差个体。在计算正态分布的均值时,采用个体适应度值的大小来分配权值,从而使得算法可以更快更准地收敛到函数最优值。22个标准测试函数的优化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与AEA相比,不仅在寻优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收敛速度也有了显著的提升。最后,将NAEA应用在重油热解模型的参数估计中,良好的结果也反映了NAEA算法的良好性能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A 正态分布 适应度值 进化算法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积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特征研究——以松辽盆地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楼章华 程军蕊 金爱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3-201,共9页
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由多个水动力体系组成的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盆地北部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中央坳陷区为离心流区和越流泄水区;盆地南部以地下... 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演化与油气运移、聚集关系密切。由多个水动力体系组成的松辽盆地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盆地北部为大气水下渗向心流区;中央坳陷区为离心流区和越流泄水区;盆地南部以地下水的越流—蒸发泄水浓缩为主要特征,盆地边缘和隆起剥蚀区的局部地区为大气水下渗区。且形成在地层压力、流动方向、流体势、垂直压力梯度等方面各具特征的局部水动力单元。同时,地下水动力场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阶段性,其水动力强度在纵向上具有分带性,由浅到深,可以划分出强、弱、停滞3个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地下水动力场 局部水动力单元 油气运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浸场地残余溶液对水环境影响中的水文地球化学问题讨论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维浚 程军蕊 王国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01-111,共11页
溶质迁移的理论是水环境评价及其整治的科学基础。溶质迁移理论包括水动力弥散、分子扩散和水文地球化学的水岩作用。文章讨论了地浸场地残留溶液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围岩对污染水的自净和地下水环境恢复的功能 ,对三种预测污染水对... 溶质迁移的理论是水环境评价及其整治的科学基础。溶质迁移理论包括水动力弥散、分子扩散和水文地球化学的水岩作用。文章讨论了地浸场地残留溶液对环境影响的预测方法、围岩对污染水的自净和地下水环境恢复的功能 ,对三种预测污染水对环境影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以上讨论 ,展示水文地球化学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 ,并提出了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正确确定弥散系数、阻滞系数、饱和阻留容量、阻滞速率、溶质迁移速度的重要性。文中通过实例介绍了饱和阻滞容量、阻滞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质迁移 水环境 水文地球化学 阻滞系数 地浸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琦宏 程军蕊 吕文洲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8-100,共3页
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不足,提出了将验证性教学改为以校园周边真实环境为监测对象,同时与创新性开放实验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其操作技能、独立思考解决... 针对目前环境监测实验教学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不足,提出了将验证性教学改为以校园周边真实环境为监测对象,同时与创新性开放实验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普遍提高,其操作技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同时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活动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教学改革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驱动下“环境化学”课程改革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伊波 姚敏 程军蕊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45期79-82,共4页
“环境化学”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中具有桥梁作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重新确立“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 “环境化学”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中具有桥梁作用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进一步深入,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重新确立“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以此完善教学大纲,旨在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使这门传统的理论课程能够满足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要求,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认证 OBE理念 环境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1溶浸场地地下水环境的复元研究
13
作者 史维浚 程军蕊 王国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3-219,共7页
讨论了水环境复元的水 -岩作用及其对水环境整治的正负影响。展示水文地球化学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在介绍溶浸场地水环境复原研究过程中 ,提出反映环境整治程度的参数 ,如清洗比、清除比和清洗程度等概念... 讨论了水环境复元的水 -岩作用及其对水环境整治的正负影响。展示水文地球化学在水环境评价和整治工作中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和意义。在介绍溶浸场地水环境复原研究过程中 ,提出反映环境整治程度的参数 ,如清洗比、清除比和清洗程度等概念和求测计算方法。在地浸场地复原研究中 ,提出了采用冲洗清洗法与自然恢复相结合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文地球化学 阻滞系数 清洗比 清洗程度 复元 溶浸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C算法改进AEA算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米肖肖 李宜萱 +1 位作者 程军蕊 李绍军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8-862,866,共6页
针对AEA算法的收敛稳定度不高、易早熟等问题,给出一种融合人工蜂群(ABC)算法的改进AEA算法SAEA算法。在达到一定的优化程度时,根据人工蜂群算法的思想,按概率选择个体,并对所选择个体进行有限次的优化更新。通过与ABC和AEA算法对22个... 针对AEA算法的收敛稳定度不高、易早熟等问题,给出一种融合人工蜂群(ABC)算法的改进AEA算法SAEA算法。在达到一定的优化程度时,根据人工蜂群算法的思想,按概率选择个体,并对所选择个体进行有限次的优化更新。通过与ABC和AEA算法对22个标准测试函数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以及对超临界水氧化动态参数的估计表明,提出的混合算法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以及全局优化性能。该算法既保证了在寻优过程中的收敛性,确保种群向着目标方向进化,也增加了种群的多样性,避免过早收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蜂群算法 AEA 函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低影响开发对雨水径流氮污染物的控制效应——以宁波海绵城市试点区域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毕军鹏 程军蕊 +2 位作者 王侃 徐宇婕 王洋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20年第6期70-78,共9页
为定量评估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环境效应,以宁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通过构建研究区SWMM模型,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16种低影响开发情景方案对雨水径流量、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和总氮(TN)等氮污染物控制的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 为定量评估城市低影响开发的环境效应,以宁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为例,通过构建研究区SWMM模型,研究不同降雨强度下16种低影响开发情景方案对雨水径流量、氨氮(NH_3-N)、硝态氮(NO_3-N)和总氮(TN)等氮污染物控制的效应.结果表明,生物滞留池、透水铺装单项技术及其组合方案对雨水径流量的削减率分别介于3.41%~41.83%、1.08%~27.77%和5.59%~51.13%;低影响开发对各种氮污染物的削减作用与降雨强度、设施种类及面积有关,生物滞留池对径流量和氮污染物的控制效应强于透水铺装;在小降雨事件(<10 mm)中,低影响开发技术对NH_3-N、NO_3-N和TN均具有较高的控制效率,当降雨强度增大时控制效率较低,但污染物的削减总量较大;当研究区海绵设施面积为7.08 km^2时,NH_3-N、NO_3-N和TN的污染负荷削减率分别高于28.62%、32.42%和2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模型 低影响开发 雨水径流量 氮污染物 削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入海口沉积物原核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双彤 张秋芳 +4 位作者 周阳靖 唐方园 程军蕊 郑琦宏 徐继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为了解杭州湾入海口沉积物中原核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V3-V4区序列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杭州湾入海口13个点位的沉积物原核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共有原核... 为了解杭州湾入海口沉积物中原核生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应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V3-V4区序列进行了高通量测序,分析了杭州湾入海口13个点位的沉积物原核生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共有原核生物65个门、210个纲、419个目、688个科和1118个属,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达9.72;主要优势菌有变形菌(Proteobacteria)、绿弯菌(Choloroflexi)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等,其中变形菌相对丰度最大;2)杭州湾南岸沉积物中厚壁菌(Firmicutes)的丰度比北岸高,对比上虞工业区和金山工业区排污口的样品可以发现,前者β变形菌相对丰度较高,而后者γ变形菌的相对丰度较高;3)绿菌(Chlorobi)、放线菌(Actinobacteria)、拟杆菌和β变形菌(β-Proteobacteria)等相对丰度与总有机碳(TOC)显著相关;拟杆菌、放线菌和酸杆菌(Acidobacteria)等相对丰度与p H值显著相关;Fe和As皆与α变形菌、GN04和绿菌丰度具有显著相关性,Mn和Cu也分别与GN04和螺旋体(Spirochaetes)显著相关。因此,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可用于杭州湾入海口原核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分析,进而了解该区域原核生物分布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原核生物多样性 16S RRNA基因 高通量测序 杭州湾入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内河肠道病原细菌定量PCR分析
17
作者 杨雪玲 张秋芳 +4 位作者 陈瑶 周阳靖 程军蕊 郑琦宏 徐继荣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33-36,13,共5页
了解城市内河中病原菌含量对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定量PCR(qPCR)方法,对宁波市城区6条重要内河水体中的病原菌含量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祖关山河、苏家河、南北河、后西河、史魏家河和直落河每升水体中含有病原... 了解城市内河中病原菌含量对城市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定量PCR(qPCR)方法,对宁波市城区6条重要内河水体中的病原菌含量及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祖关山河、苏家河、南北河、后西河、史魏家河和直落河每升水体中含有病原菌基因的拷贝数分别为:3.34×105、1.47×105、4.68×105、1.75×106、9.65×106和1.33×106;且病原菌基因的含量与水体溶解氧负相关,与总氮、氨氮、浊度、总磷、高锰酸钾指数、叶绿素a和电导率呈正相关关系,但与水体透明度、温度和酸碱度无明显关系。定量PCR分析结果可望为评价城市内河水体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原菌 定量PCR 水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容器中操作速度对分光光度法测定氰化物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祝旭初 程军蕊 《环境科学导刊》 2014年第3期87-89,共3页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在相同的操作速度下,采用100ml容量瓶与25ml比色管作为显色容器相比,前者能很好地抑制氰化物测定过程中的逸出损失,从而提高测定体系的稳定性、降低操作难度。操作过程中宜保持相同的快速操... 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氰化物,在相同的操作速度下,采用100ml容量瓶与25ml比色管作为显色容器相比,前者能很好地抑制氰化物测定过程中的逸出损失,从而提高测定体系的稳定性、降低操作难度。操作过程中宜保持相同的快速操作节奏,宜快速一次性测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物 分光光度法 异烟酸-巴比妥酸 容器 速度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轮廓不同的DEM对宁波市姚江流域平原河网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天昊 王侃 +3 位作者 程军蕊 杨雪玲 张招招 韩世豪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7年第4期166-171,178,共7页
[目的]针对目前基于DEM提取平原河网所遇到的困境,采用新的视角提取平原河网,为完善水系自动化提取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r Hydro Tools和SWAT工具在轮廓不同的DEM下,对宁波姚江流域进行河网提取和流域确定。再以提取后的流域... [目的]针对目前基于DEM提取平原河网所遇到的困境,采用新的视角提取平原河网,为完善水系自动化提取方法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cr Hydro Tools和SWAT工具在轮廓不同的DEM下,对宁波姚江流域进行河网提取和流域确定。再以提取后的流域总面积与河流总长度为定量分析的主要指标,用相对误差公式、河网套合差公式和Visual Similarity Duplicate Image Finder软件进行综合评价与误差分析。[结果]在真实河网辅助下,Acr Hydro Tools与SWAT均是在规整型DEM基础上的提取效果很差。在临近型DEM上所提取的河网、流域和流域总出口与实际相符且精度、相似度都很高。[结论]用Acr Hydro Tools和SWAT两种工具提取流域水系都是可取的,但SWAT更加便捷;不同轮廓的DEM以及其是否与流域总出口相切会极大地影响河网提取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平原河网 ACR HYDRO TOOLS SW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江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对面源磷污染的影响:基于SWAT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招招 程军蕊 +3 位作者 毕军鹏 徐宇婕 李昀 王侃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50-658,共9页
为定量探讨SWAT模型在土地利用方式对面源磷污染影响研究中的适用性,以甬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流域2010年至2014年的SWAT水文水质模型,从水文响应单元的空间尺度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开展大中流域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 为定量探讨SWAT模型在土地利用方式对面源磷污染影响研究中的适用性,以甬江流域为研究区,构建流域2010年至2014年的SWAT水文水质模型,从水文响应单元的空间尺度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在开展大中流域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方式对面源磷污染影响的研究中表现良好;流域内林地、建设用地、耕地、园地年均产流深度分别为588.05、729.52、624.26、608.05 mm,产沙年均单位负荷分别为10.09、0.90、44.68、13.29 t·hm-2;总磷年均单位负荷分别为1.42、0.35、9.81、1.82 kg·hm-2。产流深度、产沙单位负荷与总磷单位负荷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产流、产沙和面源磷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且各土地利用方式产沙和磷(R2=0.83~0.88,P<0.001)之间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能力均高于产流和总磷(R2=0.63~0.68,P<0.001),表明了面源磷流失的主要载体为泥沙。此外,不同类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磷输出空间差异性也十分显著,林地在坡度级别为6级时磷流失是2级时的6.90倍;土壤类型RGd(不饱和疏松岩性土)在坡度2级下磷流失是ACu(腐殖质低活性强酸土)的1.15倍,而在6级下是1.4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面源污染 SWAT模型 磷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