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1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发展格局下福建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专访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程强
1
作者 侯跃齐 程强 《发展研究》 2022年第9期7-11,共5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福建省老年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和民生福祉,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十三五”以来,福建省老年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4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十四五”时期是福建省谋划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过渡期和窗口机遇期,为此,本刊专访福建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程强,请他分享福建省养老事业的发展情况,以期更好地探索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障能力 基本医疗保险 养老事业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保率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民生福祉 城乡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筋板布局的机床基础件立柱的多目标拓扑优化
2
作者 牛鹏 程强 +1 位作者 杨聪彬 刘志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1-249,共9页
为提高机床关键基础大件立柱的综合性能,通过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不同方向上某机床立柱的敲击测试实验,以得到其全部模态。在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向筋板布局的立柱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整并... 为提高机床关键基础大件立柱的综合性能,通过振动噪声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不同方向上某机床立柱的敲击测试实验,以得到其全部模态。在实验结果分析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进行面向筋板布局的立柱多目标拓扑优化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修整并重构新的立柱筋板布局。优化前后立柱有限元分析对比显示,其质量减轻10.09%,最大变形量减少5%,固有频率亦有一定程度提升。优化结果表明所进行的工作,既减轻了立柱整体质量,节省了立柱工程用料,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其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机床立柱 筋板布局 多目标优化 拓扑优化 轻量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燃尽率变化的燃煤锅炉辐射特性研究
3
作者 张子贤 常珂 +2 位作者 陈文娟 罗自学 程强 《燃烧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3,共10页
针对燃烧模拟中颗粒辐射特性精确度不高、燃煤锅炉辐射特性计算十分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单颗粒煤粉燃尽模型,该模型拟合了多煤种随燃尽率变化的密度比和直径比.以焦作煤为例,利用Mie理论计算了煤颗粒的吸收、散射效率,进一步考虑... 针对燃烧模拟中颗粒辐射特性精确度不高、燃煤锅炉辐射特性计算十分复杂的问题,建立了一种新的单颗粒煤粉燃尽模型,该模型拟合了多煤种随燃尽率变化的密度比和直径比.以焦作煤为例,利用Mie理论计算了煤颗粒的吸收、散射效率,进一步考虑煤粉粒子群计算了吸收、散射系数.以此为基础,通过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将模拟中颗粒发射率和散射因子分别修正为多项式模型和线性模型,与现场检测结果比较验证,研究了随燃尽率变化的燃煤锅炉辐射特性.结果表明:各煤种燃尽过程中密度变化较大,完全燃尽时粒径缩小至50%~70%.颗粒发射率在燃尽前中期从0.897开始略微上升,末期急剧下降.上述修正后与现场断面温度检测的误差从6.07%下降至2.96%,与实际情况更加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尽率 单颗粒煤粉燃烧 自定义函数 辐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固体废物耦合污泥及造纸废渣焚烧的灰渣特性研究
4
作者 王月 程强 罗自学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
为了解城市生活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分布规律,分析焚烧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结渣现象的原因,并考察掺烧污泥和造纸废渣可能对灰渣特性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对焚烧炉中底渣和沿烟气流程各处飞灰的元素组成、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 为了解城市生活固体废物焚烧过程中主要元素的迁移分布规律,分析焚烧炉运行过程中出现结渣现象的原因,并考察掺烧污泥和造纸废渣可能对灰渣特性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对焚烧炉中底渣和沿烟气流程各处飞灰的元素组成、物相组成以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挥发性元素Si、Al、Fe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底渣中,其含量分别为16.64%、4.26%、4.08%,沿烟气流向在飞灰中含量逐渐降低,布袋除尘器飞灰中其含量分别为1.15%、0.37%、0.31%;高挥发性元素Na、K、Cl在布袋除尘飞灰中的含量分别高出底渣5.53%、4.73%、23.74%,其主要以NaCl、KCl蒸汽的形式进入烟气中,并随着温度的降低逐渐冷凝到受热面和飞灰表面,沿着烟气流向,在飞灰中质量分数逐渐增加,分别从2.66 wt%升至8.19 wt%,1.77 wt%升至6.50 wt%,2.44 wt%升至26.18 wt%;底渣中NaAlSi_(3)O_(8)、KAlSi_(3)O_(8)、Ca_(2)Al_(2)SiO_(7)可能导致炉排发生结渣熔融现象,此外,二三烟道飞灰含有的CaSO_(4)、Ca_(2)Al_(2)SiO_(7)和水平烟道飞灰中的NaCl、KCl、CaSO_(4)容易导致受热面发生结渣现象;掺烧污泥和造纸废渣不会对底渣和飞灰的物相组成造成大的改变,但是高温过热器和反应塔飞灰NaCl、KCl、CaSO_(4)含量增加,可能加重烟道内结渣和腐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固体废物 污泥 造纸废渣 飞灰 结渣 元素迁移 矿物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新辅助治疗的现状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吕泽轩 程强 +4 位作者 卢崯 江彬 高帆 艾青 李宏召 《微创泌尿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5-63,共9页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作为一种高危的膀胱癌亚型,预后较差,且目前治疗效果有限。新辅助治疗在MIBC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本文旨在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常用新辅助治疗方案...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作为一种高危的膀胱癌亚型,预后较差,且目前治疗效果有限。新辅助治疗在MIBC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减少术后复发和提高生存率方面展现出良好效果。本文旨在查阅大量文献总结分析目前常用新辅助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预后等现状,并且讨论当下新辅助治疗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即受益群体选择、最佳疗程选择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治疗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化疗与免疫治疗 治疗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性院校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强 张彩霞 杨聪彬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17期9-12,共4页
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新工科推进驱动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新要求而提出的。分析了国内现有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现状,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地... 国家发展战略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新工科推进驱动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革新。本硕博贯通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正是适应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新要求而提出的。分析了国内现有本硕博贯通培养的现状,阐述了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地方性院校进一步提出了如何做好本硕博教育贯通培养,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培养机制与课程管理、加大科研引导、关注国际视野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本硕博贯通 地方性院校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的路径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强 傅益霖 +1 位作者 彭春 刘玥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业、产业等园区是碳排放集中区域,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是四川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当前,四川省碳排放的主要特点是:碳排放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工业是碳排放的核心产业领域;煤炭消费碳排放量占据主导地位;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正在逐年提高。为了推动和优化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建设,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可持续的动力,应通过实施园区差异化建设、推动产业低碳转型、重视降碳技术研发应用、数字赋能碳排管理、积极布局生态碳汇等举措,不断推动四川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低碳 近零碳排放 产业园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作物干旱胁迫诊断的表型成像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程强 刘雨欣 +4 位作者 杨涵青 许新宇 范继泽 颜小飞 杜太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11,共11页
干旱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物干旱胁迫的精准诊断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推动高水效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表型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作物的表型特征,为作物干旱胁迫的精准诊断提供了... 干旱胁迫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作物干旱胁迫的精准诊断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推动高水效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表型成像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准确地获取和分析作物的表型特征,为作物干旱胁迫的精准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文重点综述了作物干旱胁迫诊断的表型成像技术,首先介绍了RGB成像、三维成像、近红外成像、高光谱成像、叶绿素荧光成像和热成像6种主流表型成像技术的原理、研究现状、优势及不足,然后总结了结合多种成像方法的融合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应用优势。综述结果表明,单一成像方法存在诸多不足,如成本较高、数据处理复杂、获取表型类型单一等,融合成像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单一成像技术缺陷。最后根据当前发展现状,从新装置、新设备的研发以及与人工智能新算法的结合两方面,对未来面向作物干旱胁迫诊断的表型成像技术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干旱胁迫 表型分析 成像技术 精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毫米波雷达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
9
作者 尚士泽 周洋 +3 位作者 陈亚伟 程强 夏凌昊 杨予昊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56-60,共5页
由于毫米波雷达波长短,在一定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方位采样模糊,且成像质量受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一种联合惯导信息和回波包络对称匹配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能够为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 由于毫米波雷达波长短,在一定的脉冲重复频率(PRF)条件下更容易产生方位采样模糊,且成像质量受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影响较大。为此,提出一种联合惯导信息和回波包络对称匹配的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方法,能够为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精确估计多普勒中心频率进而实现稳定连续出图的目的。先利用惯导信息解算方位采样模糊数,再利用提出的回波包络对称匹配方法实现多普勒中心频率精确估计。该方法估计精确度高且算法复杂度低,适用于不同频段雷达和多种时频域成像算法,具有良好普适性。通过对SAR图像序列的连续估计以及算法性能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多普勒中心频率估计 包络对称匹配 惯导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茎秆膨胀收缩监测柔性可穿戴传感器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小飞 孙传京 +1 位作者 杜太生 程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227,共6页
作物茎秆膨胀和收缩变化与其水分状态密切相关,实时监测茎秆的膨胀和收缩变化能够及时掌握作物水分状态,对指导灌溉、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作物茎秆膨胀和收缩变化的监测主要采用基于线性微位移测量原理的传感器... 作物茎秆膨胀和收缩变化与其水分状态密切相关,实时监测茎秆的膨胀和收缩变化能够及时掌握作物水分状态,对指导灌溉、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作物茎秆膨胀和收缩变化的监测主要采用基于线性微位移测量原理的传感器,通过测量茎秆的膨胀和收缩引起的位移变化来反映水分状态,存在体积大、价格高、安装不便等问题。为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压阻效应的柔性可穿戴传感器,采用柔性压力电极作为传感元件,贴附在作物茎秆表面,通过监测茎秆膨胀和收缩引起的压力变化来反映作物的水分状态,压力检测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将作物茎秆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行输出和存储。首先在实验室环境下对传感器性能进行测试和标定,然后在温室环境下将传感器安装在番茄茎秆上观测番茄茎秆的压力变化,并与线性微位移传感器观测结果进行比较,最后在充分灌溉和水分亏缺2种条件下观测番茄茎秆的膨胀和收缩变化。结果表明,柔性压力传感器稳定性测试的平均相对变化率为0.109%;弯折前后引起的输出变化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标定结果的决定系数大于0.99,最合适的工作压力范围为2~100 kPa;实验室环境下,柔性压力传感器与线性微位移传感器输出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9551;温室环境下,充分灌溉组中柔性压力传感器与线性微位移传感器输出值变化趋势一致,两者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7672,亏缺灌溉组中两类传感器输出值均因水分亏缺而呈现下降趋势,输出值之间的决定系数为0.8519。本文所设计的柔性可穿戴压力传感器不仅能够实时监测番茄茎秆的膨胀和收缩变化,还可以对番茄亏水胁迫进行诊断,为实现高效节水灌溉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压力感知 柔性可穿戴 茎秆膨胀和收缩 茎秆直径测量 亏水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全息检测技术的精度溯源研究现状分析(内封面文章)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佳 程强 +5 位作者 王孝坤 胡海翔 李龙响 李洪士 薛栋林 张学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0-154,共15页
随着光学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非球面、自由曲面等复杂光学曲面能够提升系统的成像性能,因此提升复杂光学曲面的检测精度极为重要。干涉检测是测量复杂光学曲面的重要手段,其中计算全息检测法(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作为... 随着光学系统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非球面、自由曲面等复杂光学曲面能够提升系统的成像性能,因此提升复杂光学曲面的检测精度极为重要。干涉检测是测量复杂光学曲面的重要手段,其中计算全息检测法(Computer Generated Hologram,CGH)作为干涉检测中的一种,因其精度高和设计自由度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在CGH检测复杂曲面的过程中存在的各类误差会影响波前检测的精度。文中首先介绍了计算全息法的检测精度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造成计算全息法误差的主要因素。分别介绍了不同误差的产生原理、影响效果、相对应标定补偿方法及适用情景和优缺点;并介绍了基于CGH占空比与线条位置误差的调研现状分析以及现有的研究方法;最后对计算全息法检测的精度溯源和精度提升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全息图 复杂曲面检测 计算全息图精度溯源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与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铁能 程强 李富平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3期173-176,共4页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该文聚焦于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课程,致力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通过介绍振动领域的国内外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 在高等教育领域,深化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该文聚焦于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课程,致力于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无缝对接。通过介绍振动领域的国内外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自信;强调从现象的发现到实验验证,树立科学态度;结合工程中振动应用经典案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旨在全面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振动测试与分析 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 立德树人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根系特征与根区土壤水分高通量监测管道机器人研制
13
作者 颜小飞 王韵博 +3 位作者 宋晓波 向梓薇 杜太生 程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202,共11页
研究水分胁迫下的根系特征对于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有根系观测与土壤水分监测方法难以满足野外条件下根系和根区水分的同步、原位、高通量监测的不足,该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管道机器人系统。系统由管道机器人... 研究水分胁迫下的根系特征对于节水农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现有根系观测与土壤水分监测方法难以满足野外条件下根系和根区水分的同步、原位、高通量监测的不足,该研究研制了一种基于STM32芯片的管道机器人系统。系统由管道机器人、数据基站与PVC透明管道组成,通过在土壤中埋设管道机器人系统,控制机器人搭载的微距相机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在巡航时拍摄根系图像,并获取土壤水分数据。由根系图像识别分割与提取程序对图像进行畸变校正与根系识别,获取管道方向上植株的根系面积、长度与密度等特征参数。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相机拍摄效果、图像畸变校正、识别与分割误差及里程轮测距误差测试,以及土壤水分传感器标定试验。测试结果表明:1)管道机器人能够清晰地拍摄到根系图像,图像畸变校正效果较好,单个像素点长度和面积分别为44μm和0.002 mm^(2),单张根系图像的拍摄范围为14.17 mm×10.60 mm;2)土壤水分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土壤体积含水率之间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为0.990;3)自主巡航定位准确度较高,平均相对误差为1.47%。在田间条件下进行的根系生长动态监测、根系信息提取、土壤水分监测与电池续航试验表明:1)管道机器人系统能够在田间环境下高通量地拍摄根系图像,监测根系的生长动态,并进一步提取出根系长度、面积、根面积密度等特征参数;2)根区土壤水分监测较为准确,测量结果与烘干法结果平均相对误差为2.23%;3)在系统初始满电量状态下,管道机器人系统独立运行时长不少于7 d,最大巡航监测距离约为48 m。本文研制的管道机器人系统可在田间条件下实现根系特征以及根区土壤水分的原位、高通量测量,为节水灌溉与根系生长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土壤水分 图像识别 根系特征 高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设计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探索——以“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为例
14
作者 许静静 刘志峰 +1 位作者 初红艳 程强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4期101-104,共4页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现有的相关课程教学尚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此,进行基于案例设计的“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培养理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现有的相关课程教学尚未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为此,进行基于案例设计的“工业机器人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探索。该方案通过设计案例将运动学建模、运动规划等内容应用于实际工业机器人进行离线仿真实训和实操实训,通过仿真生成轨迹的实际验证,实现仿真与实操的联合实践,并提出了相应的课程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经过两轮课程教学发现,该课程体系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理论应用、离线仿真、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基础 理论与实践综合 案例设计 课程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用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直接扩散焊接连接性能
15
作者 韦守李 徐斌 +7 位作者 时婧 孙明月 程强 赵经香 常修亮 戴作强 李希超 郑莉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本研究提出将一种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的金属放置于阳极一侧,陶瓷放置于阴极一侧,从而避免“阴极毒化”现象。研究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150℃下对SUS430和Ti_(3)SiC_(2)进行直接扩散焊接,通过观察接头界... 本研究提出将一种Ti_(3)SiC_(2)/SUS430复合双极板材料的金属放置于阳极一侧,陶瓷放置于阴极一侧,从而避免“阴极毒化”现象。研究利用Gleeble 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50~1150℃下对SUS430和Ti_(3)SiC_(2)进行直接扩散焊接,通过观察接头界面的微观形貌,研究了焊接温度对接头结构和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焊接温度低于950℃时,基体元素并未发现明显的互扩散,难以获得可靠接头;当焊接温度为1050℃时,SUS430与Ti_(3)SiC_(2)陶瓷界面之间已经实现了紧密贴合,呈现出不连续的锯齿状;当焊接温度高于1150℃时,Si挥发向SUS430基体扩散,使得Ti_(3)SiC_(2)产生拓扑分解,同时Fe、Cr向Ti_(3)SiC_(2)基体扩散,界面处产生了反应层,两种材料基本实现了有效连接。由于两种材料的热膨胀性能不匹配,会出现焊接裂缝,可考虑添加中间层进行扩散焊接,以获得结合更紧密的复合双极板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Ti_(3)SiC_(2) SUS430 扩散焊接 界面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下虚假目标鉴别方法
16
作者 王亚峰 王瑞 +4 位作者 马超 孟晋丽 程强 夏凌昊 杨予昊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时,利用目标回波去相关、干扰信号强相关的条件,通过自适应滤波能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在随队式主瓣干扰场景下,目标机与掩护干扰机距离较近,雷达回波中存在两个平台的散射信号和一个干扰辐射信号。经自适应滤波后,...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时,利用目标回波去相关、干扰信号强相关的条件,通过自适应滤波能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在随队式主瓣干扰场景下,目标机与掩护干扰机距离较近,雷达回波中存在两个平台的散射信号和一个干扰辐射信号。经自适应滤波后,主站雷达回波中的干扰辐射信号被抑制,但同时会出现一个虚假目标,从而造成雷达检测虚警率升高。文中首先分析了虚假目标信号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在双站雷达干扰时域对齐过程中,目标机的散射信号的到达时间不一致,然后提出了利用角度鉴别的方法对虚假目标进行区分,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机和干扰机在主站雷达中的角度能够分辨时,双站雷达可以利用和差测角信息辨别出真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雷达 主瓣干扰 协同对消 虚假目标 角度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新市-金阳公路唐家湾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分析
17
作者 程强 周兴泉 张肖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对于分析滑坡形成机理和制定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文章以工程诱发的唐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施工前后的6期无人机影像得到高分辨率DOM,基于相邻两期DOM中识别的特征点作为监测点,根据其位置的变化得出地表位移矢量... 研究滑坡变形特征对于分析滑坡形成机理和制定防治措施至关重要。文章以工程诱发的唐家湾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施工前后的6期无人机影像得到高分辨率DOM,基于相邻两期DOM中识别的特征点作为监测点,根据其位置的变化得出地表位移矢量数据,进而结合地质勘探和深部位移监测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表明:工程建设前滑坡区无明显变形(第1个观测周期),工程施工后的第2观测周期(2021-03-15—2021-06-06)、第3观测周期(2021-06-06—2021-09-08)和第4观测周期(2021-09-08—2021-11-03)滑坡主滑区平均变形速率分别为53.0,103.2和62.5 mm/d,至第5观测周期(2021-11-03—2022-01-03)变形速率趋于0;第2观测周期滑坡后缘的弃渣堆载是滑坡的直接触发因素,降雨促进了滑坡变形的发展,而随着雨季的结束和前缘的堆载反压滑坡变形速率逐渐降低;利用多期无人机高清影像可获取大范围、长时序地表变形信息,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滑坡变形监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影像 数码摄影测量 滑坡 变形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恒 许红 +5 位作者 全英汇 潘秦 沙明辉 陈珲 程强 周小阳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 时域编码超表面是一项可以对电磁波进行时变调制的新技术,针对该技术的调控特性,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域编码超表面脉内-脉间编码优化的雷达干扰方法。首先分别在快时间域和慢时间域建立优化模型,通过优化脉内-脉间相位编码,实现目标能量的搬移,形成距离-多普勒二维图上的欺骗干扰。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该离散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另外,该文从超表面编码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多种调控因素对干扰效果的影响,为实现欺骗干扰的最佳策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雷达欺骗干扰 时域编码超表面 相位编码优化 脉冲多普勒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的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及波达角估计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群焰 王思然 +1 位作者 戴俊彦 程强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0-159,共10页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 传统的波达角(DOA)估计方法的实现通常基于相控阵天线系统,而其高昂的硬件成本限制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推广,此外相控阵天线普遍不具备隐身性能,其在工作频段内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普遍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在时空编码(STC)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超表面同时实现RCS缩减和DOA估计的方法,并利用一款毫米波超表面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的波达角估计误差在1°以内,同时RCS缩减大于10 dB,为DOA估计和RCS缩减功能的集成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具有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角估计 雷达散射截面积缩减 时空编码数字超表面 毫米波 时空编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高精度面形检测技术概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斌 王孝坤 +7 位作者 程强 刘忠凯 李凌众 蔡梦雪 张洛嘉 李文涵 王金成 张学军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7,共27页
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可以增大系统设计自由度,同时减少系统所需元件数量,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紧凑化、轻量化,被誉为现代光学系统的变革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光刻系统、汽车照明等领域,极大推动了航天、国防及... 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应用于光学系统中可以增大系统设计自由度,同时减少系统所需元件数量,有利于实现光学系统的紧凑化、轻量化,被誉为现代光学系统的变革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空间光学、光刻系统、汽车照明等领域,极大推动了航天、国防及高科技民用事业的发展。然而,复杂曲面光学元件对面形精度要求较高,如何对其面形进行高精度检测从而指导加工成为限制该类元件大范围应用的瓶颈。文章对10余种常用的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面形检测方法进行了分类梳理,按照是否采用干涉原理,将检测方法分为非干涉检测法和干涉检测法两大类,分别介绍了各种检测方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回顾了各方法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方法进行面形检测的特点,并对未来复杂曲面光学元件高精度面形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光学曲面 面形检测 非接触检测 干涉检测 零位检测 非零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