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技术与触诊法比较的Meta分析
1
作者 薛瑾 王敏 +1 位作者 程念开 顾肖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2期22-2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技术与触诊技术对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关于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技术与触诊技术比较的...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技术与触诊技术对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关于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超声引导技术与触诊技术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起至2022年4月止。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包括10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触诊技术相比,超声引导下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首次穿刺成功率更高[RR=1.42,95%CI(1.31,1.54),P<0.05],总穿刺成功率更高[RR=1.19,95%CI(1.11,1.28),P<0.05],局部血肿发生率更低[RR=0.29,95%CI(0.16,0.52),P<0.05],穿刺次数更少[MD=-0.42,95%CI(-0.60,-0.25),P<0.05],穿刺时间更短[MD=-29.36,95%CI(-36.43,-22.28),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成人重症患者桡动脉穿刺与触诊技术相比,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更高,局部血肿发生率更低,穿刺次数更少,穿刺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 桡动脉穿刺 超声检查 触诊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群体性特重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气道护理体会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念开 沈蕾 张骏骥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6年第4期92-94,共3页
总结了10例群体性特重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使用加长型气管切开套管、机械通气、加强气道湿化、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规范液体管理等护理措施。认为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不同型号的气管切开套管、加强机械通气管理、关注气... 总结了10例群体性特重烧伤患者吸入性损伤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使用加长型气管切开套管、机械通气、加强气道湿化、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规范液体管理等护理措施。认为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不同型号的气管切开套管、加强机械通气管理、关注气道湿化、早期实施纤维支气管镜灌洗、规范液体管理等综合措施能提高特重烧伤患者气道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烧伤 气道护理 加长型气管切开套管 机械通气 液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八定律在ICU护理质量分组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念开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4期108-109,共2页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ICU护理质量分组控制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 20%的护理人员为科室骨干护士,每位骨干护士为科室质控组组长,形成ICU护理质量分组控制管理。观察2008~2010年护理质量管理以及2009~2010年各类导管使用和... 目的:探讨二八定律在ICU护理质量分组控制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ICU 20%的护理人员为科室骨干护士,每位骨干护士为科室质控组组长,形成ICU护理质量分组控制管理。观察2008~2010年护理质量管理以及2009~2010年各类导管使用和器械相关感染发病情况。结果:2009年ICU护理质量管理明显优于2008年(P<0.05),2010年ICU护理质量管理明显优于2009年(P<0.05);2010年各类导管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2009年(P<0.05)。结论:通过实行分组质量控制,提高ICU护理质量,降低各类导管使用率和器械相关感染发病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八定律 ICU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创面的护理
4
作者 柏素萍 程念开 +1 位作者 严志新 邰宁正 《全科护理》 2015年第28期2844-2845,共2页
[目的]总结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创面的护理。[方法]对11例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开展创面护理。[结果]72h内死亡1例。10例病人头面部创面经45d护理后,Ⅱ度创面全部愈合,Ⅲ度创面的愈合率为30%左右。[结论]加强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创面的护理... [目的]总结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创面的护理。[方法]对11例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开展创面护理。[结果]72h内死亡1例。10例病人头面部创面经45d护理后,Ⅱ度创面全部愈合,Ⅲ度创面的愈合率为30%左右。[结论]加强群体性特重烧伤病人创面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烧伤 创面 群体性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留置尿管固定方法在ICU患者中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程念开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6期134-135,共2页
目的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两种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101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改良固定组54例,高举平台固定组47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护理花费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胶带更换... 目的比较改良尿管固定法及高举平台尿管固定法两种方法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ICU101例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随机数字分组,改良固定组54例,高举平台固定组47例,采用两种不同的固定方式,从护理花费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胶带更换频率、尿道损伤、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这五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尿管固定方法在护理花费时间上无差异,但2组在胶带维持时间、尿管固定牢固性、尿道损伤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改良尿管固定法优于高举平台固定法,可以提高尿管固定依从性,减少相关留置导尿管并发症的发生,并且降低了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尿管 改良固定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净化治疗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程念开 《全科护理》 2012年第33期3086-308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HUS)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我科收治的6例PHUS行PE联合CBP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4例好转,1例病情稳定后转院,1例不配合治疗自动出院。...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产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PHUS)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我科收治的6例PHUS行PE联合CBP治疗的护理过程。[结果]4例好转,1例病情稳定后转院,1例不配合治疗自动出院。[结论]PE联合CBP治疗PHUS疗效好,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加强各种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能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血浆置换 连续性血液净化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暴发性心肌炎致心搏骤停实施ECMO联合CRRT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念开 朱万芳 顾肖 《全科护理》 2020年第22期2940-2943,共4页
暴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心肌后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变性。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可致晕厥或猝死,预后极差[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 暴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心肌后对心肌细胞产生直接损害和/或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变性。临床常表现为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恶性心律失常;可致晕厥或猝死,预后极差[1]。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一种较新的辅助治疗方法在国内外发展迅速,近年来国外陆续有应用ECMO治疗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报道[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发性心肌炎 体外膜肺氧合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奇云 程念开 +1 位作者 蒋玲 冯世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91-94,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48h)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5~2015年PubMed、Embase、EBSCO、SCI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 目的系统评价早期(〈48h)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1995~2015年PubMed、Embase、EBSCO、SCIE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及重庆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研究文献,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包括72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EN组治疗2周后APACHEⅡ评分、多器官衰竭发生率、外科手术干预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无明显禁忌的情况下,早期肠内营养(〈48h)治疗有利于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多器官衰竭发生率,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肠内营养 Meta分析 多器官衰竭 APACHEⅡ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早期谵妄预测模型的ICU患者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6
9
作者 薛瑾 王清 +4 位作者 倪兴梅 程念开 朱万芳 顾肖 高春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8期679-685,共7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为ICU患者早期谵妄分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开展半结构式访谈,拟订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初稿。将方案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的意见,结合临床实践,对条目进行修改...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为ICU患者早期谵妄分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国内外文献及开展半结构式访谈,拟订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初稿。将方案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的意见,结合临床实践,对条目进行修改,并形成最终定稿。结果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7%和100%,权威系数为0.91,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35~0.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轮函询中,各条目变异系数为0~0.18,满分率为38.89%~100%。最终形成了基于早期谵妄预测模型的ICU患者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包括6个一级条目,19个二级条目,50个三级条目。结论基于早期谵妄预测模型构建的ICU患者谵妄预防分级管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可为今后ICU谵妄预防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谵妄 危重症 分级管理方案 谵妄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30°体位执行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万芳 程念开 +5 位作者 沈霞娟 石俊 周静 王敏 穆伟琳 陈怡雷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7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30°体位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经过8个月品管圈小组的活动,使本科患者30°体位执行...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症医学科患者30°体位执行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品管圈活动的管理方法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经过8个月品管圈小组的活动,使本科患者30°体位执行率由改善前49.8%上升至目前的83.3%。提高了圈员的品管能力,充分展示了病区护理人员的团队协作性。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重症医学科抬高患者30°体位执行率的护理工作中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重症医学科 30°体位 执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主导的坐式八段锦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怡雷 李霞 +2 位作者 程念开 王敏 顾肖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第19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坐式八段锦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3月1日急危重症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坐式八段锦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2021年3月1日急危重症科收治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肺康复方法,观察组采用护士主导的坐式八段锦;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呼吸机使用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P<0.01),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护士主导的坐式八段锦应用于ARDS患者中,有助于提升其肺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八段锦 机械通气 护士主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室护士视角下临终患者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吴奇云 程念开 沈霞娟 《现代临床护理》 2017年第2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视角下临终患者的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描述性定性研究方法,对本市某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护士视角下临终患者的需求状况。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描述性定性研究方法,对本市某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1名ICU护士进行一对一的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进行资料分析,了解ICU护士对临终患者需求的描述。结果ICU护士对临终患者的需求描述为:没有痛苦的生理负担;维护尊严,能得到理解并满足其心愿;在临终期间有家属的陪伴和支持;亲人能够平静接受患者即将离开的事实。结论依据ICU临终患者的需求,医务人员应进一步关注对ICU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并提供优质的临终护理服务,帮助其舒适安宁地走完人生最后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临终患者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输血闭环信息系统在临床输血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凡 程念开 +2 位作者 王敏 霍仁超 冯丽瑾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探讨移动输血闭环信息系统在临床输血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与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BIS)以及移动护理终端(PDA)进行整合,构建输血闭环管理流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以2021年5月~2... 目的探讨移动输血闭环信息系统在临床输血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与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BIS)以及移动护理终端(PDA)进行整合,构建输血闭环管理流程,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以2021年5月~2022年4月入住我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39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5月~10月(闭环管理实施前)的632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1月~2022年4月(闭环管理实施后)的76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闭环管理前后样管血采集双人核对执行率、取血后30 min内输注率、床旁输血双人核对执行率、15 min巡视率、4 h内输注完成率、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评价输血全流程管理改善效果。结果样管血采集双人核对执行率,观察组为99.48%(759/763),对照组为93.99%(594/632);取血后30 min内输注率,观察组为95.02%(725/763),对照组为91.46%(578/632);床旁输血双人核对执行率,观察组为100%(763/763),对照组为95.73%(605/632);15 min巡视率,观察组为94.36%(720/763),对照组为90.35%(571/632);4 h内输注完成率,观察组为95.81%(731/763),对照组为92.25%(583/632);输血护理文书规范率,观察组为98.03%(748/763),对照组为81.80%(517/63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输血闭环信息系统可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管理,有效提高了血制品临床输注规范率、输血文书规范率,保障了临床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信息系统 闭环管理 临床用血安全 全流程管理 输血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怡雷 王敏 +2 位作者 周静 殷超鸣 程念开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7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对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实施眼睛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60例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眼睛护理程序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 目的探讨对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实施眼睛护理程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60例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眼睛护理程序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睛护理程序在眼睑闭合不全危重患者护理中应用,对相关并发症有积极预防作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闭合不全 危重患者 眼睛护理程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的最佳证据总结
15
作者 钱佳蓉 张艳 +3 位作者 杨孟叶 钮芳芳 程念开 周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2年第16期1498-1501,1507,共5页
目的检索、评价与整合有关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护理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的相关证据,包括指... 目的检索、评价与整合有关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的相关证据,并对最佳证据进行总结,为护理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护理的方法,针对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指导提出循证问题,检索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卧床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最佳实践、证据总结与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21年3月25日。采用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2名循证小组成员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及分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文献,其中包含3篇证据总结、2篇系统评价和1篇专家推荐,从宫腔内人工授精术后的卧床时间、卧床体位及活动宣教3个方面总结出最佳证据,建议对于首次行宫腔内人工授精术的不孕症患者术后采用抬高臀部仰卧位休息10~15 min,离院后无需增加卧床时间,该措施在不影响人工授精成功率前提下,可提高治疗室周转率。对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等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可延长卧床时间,增加观察次数。结论生殖中心完善人工授精术后相关流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卧床指导,由于最新证据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更新,使用者需根据所在医院的特点和临床环境,有针对性的选择最佳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术后卧床指导 助孕结局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16
作者 郭凡 王敏 +5 位作者 顾肖 周英凤 蒋玲 黄琴 程念开 陈怡雷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87-995,共9页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指南网站、专业协会网站及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关于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证据,文献类型包括临床实践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专家共识、团体标准、系统评价和范围审查,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2023年6月。指南由4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质量评价,其余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评价,对符合要求的文献提取证据并分级。结果共纳入文献15篇,包括6篇指南、2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3篇系统评价、1篇范围审查和1篇团体标准,从组织与培训、风险识别、眼部评估、眼部保护、体位管理、定期观察6个方面共总结了16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了ICU俯卧位通气患者眼部并发症护理的最佳证据,ICU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选择有针对性的证据对俯卧位患者进行眼部保护,从而降低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俯卧位 眼部并发症 预防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晓芳 程念开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年第9期2517-2520,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发生的130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药物相关的不良...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发生的130例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所占的比例最大(66.15%),其次为意外伤害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占14.62%;护理不良事件中护士作为主要责任人所占的比重最大(53.85%),其次是主管护师(21.53%);护理不良事件责任人工作年限〈3年所占比重最大(57.69%),其次为3~5年者(29.23%);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中,17:00~24:00段发生不良事件所占的比重较大(34.62%),其次为8:00~12:00时间段的,比例为22.31%。结论为有效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重症医学科应提高科室安全等级,采取措施减少用药错误,强化护士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医学科 护理不良事件 原因及对策
原文传递
SPOCs+翻转课堂在ICU临时起搏器使用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敏 陈怡雷 +1 位作者 顾肖 程念开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翻转课堂在ICU临时起搏器使用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入职并入科的30名护士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新入职并入科的28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s)+翻转课堂在ICU临时起搏器使用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新入职并入科的30名护士为观察组,另选取2017年新入职并入科的28名护士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带教,观察组采用SPOC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筛选出合适的学习内容借助SPOCs形式进行小班教学,比较两组护士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及护士对该课程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对ICU临时起搏器使用知识、临时起搏器操作技能、临时起搏器维护知识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学习动机、信息素质、学习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及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教学形式、教学态度、学习效率、课堂气氛、交流互动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SPOCs+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ICU护士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对临时起搏器使用知识及技能的认识,有利于护士掌握临时起搏器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翻转课堂 临时起搏器 自主学习能力 满意度
原文传递
ICU患者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薛瑾 王清 +6 位作者 蒋玲 程念开 黄琴 倪兴梅 顾肖 陈怡雷 夏莲子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7-1042,共6页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包括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智能决策、效果评价等功能的ICU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022年6月—8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中正式使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患... 目的构建ICU患者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包括风险评估与风险识别、智能决策、效果评价等功能的ICU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2022年6月—8月在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病房中正式使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首次接受谵妄预防措施的时间、护理记录书写耗时及护理记录缺陷率,收集护士对系统的满意度。结果ICU患者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首次接受谵妄预防措施的时间、护理记录书写耗时及护理记录缺陷率均较应用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该系统的总体满意度评分为(100.88±4.06)分。结论ICU患者谵妄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能够为护士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ICU患者谵妄预防管理的质量,护士对系统的满意度处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临床 谵妄 重症监护病房 信息系统 护理
原文传递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骏骥 卢萍 程念开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333-335,共3页
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院2008年基线调查的数据显示,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1%,明显高于全院的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2.41%。研究资料表明,目标性监测较全面综合性监测更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医院感染的实际... 重症监护室(ICU)中的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我院2008年基线调查的数据显示,ICU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1%,明显高于全院的平均医院感染发生率2.41%。研究资料表明,目标性监测较全面综合性监测更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医院感染的实际发生情况,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重症监护室 监测结果 感染目标 全面综合性监测 感染发生率 目标性监测 高危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