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地球化学特征和沉积环境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宁 刘燕学 +4 位作者 丁孝忠 李廷栋 耿树方 程木伟 钱丽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15-1125,共11页
赣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发育巨厚的砂泥质复理石沉积,砂岩杂基含量普遍大于15%,以杂砂岩为主。赣州市、井冈山市和萍乡市3个地区杂砂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表明,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高的Al2O3/(CaO+Na... 赣西南地区早寒武世发育巨厚的砂泥质复理石沉积,砂岩杂基含量普遍大于15%,以杂砂岩为主。赣州市、井冈山市和萍乡市3个地区杂砂岩的主量、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组合特征表明,赣西南下寒武统杂砂岩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高的Al2O3/(CaO+Na2O)和K2O/Na2O比值,较低的Al2O3/SiO2、Fe2O3/MgO比值和CaO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接近中国东部上地壳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稀土元素具有LREE富集、Eu亏损明显的特征。综合分析推测,物源剥蚀区为华夏陆块,其北缘显示为被动大陆边缘的地球化学特征,赣西南地区海水较深,且自南向北略微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西南 下寒武统 地球化学 被动大陆边缘 华夏陆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评价低渗气藏气井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晖 张培军 +8 位作者 成友友 冷有恒 郭春秋 史海东 魏占军 刘玲莉 史立勇 程木伟 项红英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3-456,共4页
针对低渗气藏压力稳定时间过长的问题,结合等时试井的思路,对传统的回压试井流程进行改进,以准确评价气井产能。首先采用3~4个递增的工作制度以相同时间连续开井而不要求井底流压达到稳定,再采用一个合理的工作制度延长测试并要求井底... 针对低渗气藏压力稳定时间过长的问题,结合等时试井的思路,对传统的回压试井流程进行改进,以准确评价气井产能。首先采用3~4个递增的工作制度以相同时间连续开井而不要求井底流压达到稳定,再采用一个合理的工作制度延长测试并要求井底流压及产量均达到稳定,最后关井使压力恢复至地层压力。对于改进的回压试井,如果直接套用等时试井的产能计算方法,会过大地估计生产压差而造成计算的产能偏小,因而采用流程转换-流压校正技术,将测试流程转换为等时试井,并运用压力叠加原理推导出井底流压校正方程,以解决该方法的产能计算问题。实例表明,改进的回压试井方法不仅大幅缩短了测试时间、避免了频繁开关井,而且能够保证产能的准确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井底流压 改进的回压试井 流程转换 流压校正技术 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地层单元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徐芳 邢玉忠 +3 位作者 张兴阳 程木伟 陈昶旭 江艳平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50,共7页
阿姆河右岸中区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为缓坡礁滩沉积,储层基质物性差,但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根据露头剖面、单井岩性组合特征等,对单井进行了力学地层单元划分,探讨了力学地层单元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 阿姆河右岸中区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为缓坡礁滩沉积,储层基质物性差,但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构造裂缝较为发育。根据露头剖面、单井岩性组合特征等,对单井进行了力学地层单元划分,探讨了力学地层单元对裂缝发育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力学地层单元对裂缝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岩性与厚度两个方面;不同岩相裂缝密度具有明显差异,生物丘中裂缝密度最高,其次为生屑滩,丘滩间最低;力学地层厚度越大,裂缝密度越低,反之,裂缝密度越高;建立了不同岩相裂缝密度与力学地层单元厚度的定量关系,并实现了不同力学地层单元裂缝密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地层单元 裂缝 阿姆河右岸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及演化过程 被引量:3
4
作者 徐晓尹 蔡志慧 +3 位作者 何碧竹 杨有星 程木伟 何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43-3752,共10页
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位于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部位,以发育逆冲推覆构造为主要变形特征,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塔里木关系的理想对象,也是塔里木油气成藏的重要潜力区。本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图片解译以及重点地震剖面解释,对... 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位于青藏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结合部位,以发育逆冲推覆构造为主要变形特征,是研究青藏高原与塔里木关系的理想对象,也是塔里木油气成藏的重要潜力区。本研究主要通过野外考察、卫星图片解译以及重点地震剖面解释,对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和田地区逆冲体系的结构及变形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且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阐述了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时限。我们认为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由几个逆冲岩席组成,这些逆冲岩席皆形成在中新世之后,并且形成时间由南到北逐渐变新。我们采用了平衡剖面恢复手段对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的变形程度及演化过程进行推理。指出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新生代上地壳缩短率为36%-38%,且主要发生在中新世以来。塔西南盆山结合带东段逆冲体系的形成是新生代印度亚洲两大板块碰撞事件远程效应产生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西南 盆山结合带 逆冲体系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赣中、上奥陶统烟溪组、对耳石组硅质岩成因 被引量:4
5
作者 郑宁 李廷栋 程木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6-98,共13页
华南地区中—上奥陶统浅海-半深海环境中广泛发育了一套高硅岩石,主要分布于湖南烟溪组和江西对耳石组。该套硅质岩呈东西条带状发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地层厚度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薄,岩层多呈薄层状,含放射虫Protoentactinia s... 华南地区中—上奥陶统浅海-半深海环境中广泛发育了一套高硅岩石,主要分布于湖南烟溪组和江西对耳石组。该套硅质岩呈东西条带状发育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之间,地层厚度从东南到西北逐渐减薄,岩层多呈薄层状,含放射虫Protoentactinia sp.,部分岩样放射虫含量超过50%。分析结果表明,生物Si和陆源Si为本区硅质岩Si的重要来源,生物化学成因特征明显。硅质岩Al/(Al+Fe+Mn)比值>0.45,K_2O/Na_2O比值范围为1.55~42.11,由微量元素Ni、V、B、Cr与Al_2O_3关系图来看,二者关系表现为部分线性、部分离散,U/Th比值为0.72。湘赣中部地区硅质岩中稀土元素含量偏高,东南部Ce元素略呈负异常,研究区∑LREE≈∑HREE,表明衡阳到赣州一带受一定火山、热水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赣 奥陶系 放射虫 硅质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底水丘滩体储集层特征及开发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鹏羽 程木伟 +4 位作者 陈怀龙 文光耀 张良杰 赫英旭 李韵竹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4-99,共6页
碳酸盐岩底水气藏储集层复杂多样,储集层中裂缝发育,导致气井出水,气藏开发效果差。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BTU碳酸盐岩气田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特征,明确了裂缝发育特征,揭示了气井高产的有利因素。基于水体能量评估结果和储集层... 碳酸盐岩底水气藏储集层复杂多样,储集层中裂缝发育,导致气井出水,气藏开发效果差。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BTU碳酸盐岩气田为例,通过分析研究区地质特征,明确了裂缝发育特征,揭示了气井高产的有利因素。基于水体能量评估结果和储集层物性特征,细分丘滩体水侵储集层类型,评估不同类型气藏水侵风险。分析不同类型气井生产动态,总结气井出水动态特征和产量递减规律,结合国内外控水采气经验,从而提出不同水侵特征类型储集层高效开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碳酸盐岩 丘滩体储集层 底水气藏 裂缝 产能递减规律 水侵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区块卡洛夫—牛津阶礁滩型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聂明龙 赵星林 +1 位作者 程木伟 陈骁帅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5-619,共5页
礁滩体是阿姆河右岸区块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类型,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地震相分析、典型钻井的岩石薄片鉴定和储集层物性测试,结合古地貌和地层对比,探讨了阿姆河右岸区块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礁滩体类型... 礁滩体是阿姆河右岸区块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集层的主要类型,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地震相分析、典型钻井的岩石薄片鉴定和储集层物性测试,结合古地貌和地层对比,探讨了阿姆河右岸区块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礁滩体类型,分析了礁滩型储集层成因。阿姆河右岸区块卡洛夫—牛津阶发育台缘礁滩体和缓坡礁滩体2种类型的礁滩体。礁滩体发育受古地貌控制,沉积环境是礁滩型储集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生物组分选择性溶蚀作用是形成2类礁滩型储集层差异的原因,台缘礁滩体原生骨架孔、粒间孔发育,造礁生物、生物碎屑等易溶蚀组分含量高,易于成岩流体渗入而形成溶蚀孔隙,储集层物性好,古地貌高部位是礁滩型储集层有利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盆地 阿姆河右岸区块 卡洛夫阶 牛津阶 缓坡礁滩 台缘礁滩 碳酸盐岩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盆地东北部碳酸盐岩区域性地层超压成因 被引量:1
8
作者 聂明龙 张波 +1 位作者 程木伟 于太极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8-1110,共13页
由于碳酸盐岩沉积成岩作用与碎屑岩不同,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具有高度非均质性,然而阿姆河盆地东北部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却发育了大面积区域性超压现象。本文运用实测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密度计算压力的方法,刻画了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异常超压... 由于碳酸盐岩沉积成岩作用与碎屑岩不同,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具有高度非均质性,然而阿姆河盆地东北部地区碳酸盐岩地层却发育了大面积区域性超压现象。本文运用实测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密度计算压力的方法,刻画了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异常超压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上覆膏盐岩地层压力的垂向叠置关系,运用碳酸盐岩物性、压汞分析和烃源岩生烃模拟及构造挤压增压模拟等方法,从纵向与横向对比超压与常压差异分布的角度,探讨了碳酸盐岩超压成因。研究表明:盐下碳酸盐岩发育常压与强超压,强超压区大面积连续发育,与局部构造和断裂无关。盐下致密碳酸盐岩形成封闭体系,虽然构造挤压作用发育了断层与裂缝,但是由于膏盐岩的塑性,未破坏盐下碳酸盐岩封闭体系,是超压区域性连续发育的前提;同时,强烈构造挤压对超压发育有重要贡献。由于膏盐岩的良好封闭性,使膏盐岩层与碳酸盐岩层之间优质烃源岩(TOC最高达6%)生成液态烃类向盐下碳酸盐岩排烃,也促进了超压发育;由于膏盐岩与碳酸盐岩之间发育的泥岩隔层,石膏矿物脱水作用不是碳酸盐岩超压的成因,并且,石膏成岩脱水作用对盐下碳酸盐岩开放体系作用微弱。研究成果对盐下异常超压的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地层 区域性异常高压 盐下 前陆冲断带 阿姆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藏气井出水机理分析--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成友友 穆龙新 +9 位作者 朱恩永 张培军 郭春秋 冷有恒 魏占军 陈鹏羽 邢玉忠 程木伟 史海东 张良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6,共8页
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为例,系统研究碳酸盐岩气藏气井出水规律及机理。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出水来源为凝析水、工程液和地层水,根据单一与混合2种出水来源,分别建立水性-水气比判别法和氯离子守恒判别法,以此甄别出产出地... 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气田为例,系统研究碳酸盐岩气藏气井出水规律及机理。阿姆河右岸碳酸盐岩气藏主要出水来源为凝析水、工程液和地层水,根据单一与混合2种出水来源,分别建立水性-水气比判别法和氯离子守恒判别法,以此甄别出产出地层水的气井。通过建立产水诊断曲线,将气井出水规律划分为"1型"、"2型"和"3型"3种模式。结合储集层静、动态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认为:"1型"出水模式气井的储集层类型以孔隙(洞)型为主,出水机理为底水沿基质孔隙的锥进;"2型"出水模式气井的储集层类型以裂缝-孔隙型为主,出水机理为底水沿天然裂缝的突进;"3型"出水模式气井的储集层类型以缝洞型为主,出水机理为底水沿大型缝洞的上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库曼斯坦 阿姆河盆地 碳酸盐岩气藏 出水来源 出水机理 产水诊断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东部侏罗系盐下断层发育特征及其对天然气富集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良杰 王红军 +6 位作者 程木伟 龚幸林 邢玉忠 蒋凌志 张宏伟 吴德峰 王丽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1-83,共13页
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断层对侏罗系盐下天然气聚集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东部三维地震、岩心和生产资料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度断层对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盐下... 中亚阿姆河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断层对侏罗系盐下天然气聚集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区块东部三维地震、岩心和生产资料分析,系统研究了不同尺度断层对卡洛夫阶—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和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盐下碳酸盐岩主要发育NE、NEE向两组逆断层和NWW、EW、NNW、SN向四组走滑断层,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的逆断层相关褶皱和压扭性的正花状构造为主;断层主要形成于新近纪,NEE向逆断层在喜马拉雅早期挤压作用下形成,NE向逆断层和走滑断层形成于喜马拉雅中晚期的压扭应力场;断层分布具有分带性,南北方向以阿高左行走滑断裂带为界,南侧逆断层以NE向为主、北侧逆断层逐渐过渡为NEE向,SN向走滑断层则主要分布于玛霍断裂带以东。根据规模可划分为控构造带断层、控圈断层、改造断层和微断层4类,前3类多从基底断至盐膏岩,控制了缝洞储层的发育和天然气运移,断层的活动强度越高,缝洞储层越发育,天然气富集程度越高。根据断层特征划分为3类有利区带:Ⅰ类为临近控构造带断层和控圈断层的强充注规模缝洞型气藏发育区;Ⅱ类为临近改造断层的局部低充注的缝洞型气藏发育区;Ⅲ类为临近微断层的裂缝—孔隙型或裂缝型气藏发育区,其中Ⅱ类气藏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的重点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碳酸盐岩 断层 缝洞 天然气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右岸B区中部卡洛夫-牛津阶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发育模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武重阳 于炳松 +5 位作者 王红军 阮壮 程传捷 郭同翠 张良杰 程木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4-937,共14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然而目前盆地内卡洛夫—牛津阶的层序划分和地层对比依然存在争议。基于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以阿姆河右岸B区29口井的岩心资料及50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地...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盆地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然而目前盆地内卡洛夫—牛津阶的层序划分和地层对比依然存在争议。基于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以阿姆河右岸B区29口井的岩心资料及50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结合地震、薄片、地球化学等手段,开展了阿姆河右岸B区卡洛夫-牛津阶的层序地层研究。将阿姆河右岸B区卡洛夫-牛津阶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和15个四级层序,其中卡洛夫阶包括2个三级层序(SQ1和SQ2),牛津阶分为3个三级层序(SQ3-SQ5)。在高精度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在垂向上,各级层序格架内部高位域生屑砂屑灰岩及礁滩体沉积更为发育;在平面上,根据不同层序沉积几何体和沉积相的分布,明确提出了卡洛夫期和牛津期发育两种不同的碳酸盐岩台地类型的观点:SQ1-SQ2时期(卡洛夫期)研究区应为缓坡型台地,初始具有西高东低的地貌,坡度较缓,沉积速率差别不大,主要发育缓坡台地层序地层模式; SQ3-SQ5时期(牛津期)则演化为镶边台地,研究区沉积速率远小于A区,随着海平面变化形成了差异巨大的西高东低沉积地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卡洛夫-牛津阶 层序地层划分 层序地层格架 层序发育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 被引量:7
12
作者 单云鹏 王红军 +3 位作者 张良杰 龚幸林 柴辉 程木伟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5,I0001,I0002,共14页
基于阿姆河右岸中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均一温度测定,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地层埋藏史、热史及构造演化史,恢复阿姆河右岸中部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期为早白垩世阿尔必期(120~105 M... 基于阿姆河右岸中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均一温度测定,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地层埋藏史、热史及构造演化史,恢复阿姆河右岸中部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期为早白垩世阿尔必期(120~105 Ma),穆尔加勃坳陷的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早白垩世晚期,生成的油气沿不整合面及查尔朱基底断裂运移至桑迪克雷隆起的碳酸盐岩礁滩体而聚集成藏,对应的包裹体为赋存于二世代方解石胶结物的、具有定向排列的叶黄色荧光包裹体;第二期为晚白垩世土伦期(75~65 Ma),盆地东南部中下侏罗统生成的凝析气继续充注桑迪克雷隆起的圈闭,中下侏罗统达到生烃高峰,生成的油气开始充注中部油气藏,对应的包裹体为赋存于半自形晶簇状及自形连晶状方解石胶结物的、略具有定向性的绿色荧光包裹体;第三期为晚渐新世—中新世(30~20 Ma),在穆尔加勃坳陷的油气持续充注的背景下,烃源岩对中部油气藏的充注强度不断增加,并在喜山期构造挤压的影响下,对古油气藏进行调整定形,对应的包裹体为与大量气体包裹体共生的杂乱无章的蓝色荧光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姆河右岸 中上侏罗统 卡洛夫—牛津阶 碳酸盐岩储层 流体包裹体 均一温度 成藏期 成藏过程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碳酸盐岩底水气藏单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B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成友友 郭春秋 +1 位作者 邢玉忠 程木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6期20-24,共5页
针对阿姆河右岸B气田广泛发育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气水关系复杂所造成的单井合理配产难题,通过因素综合分析,将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概括为物性因素、裂缝因素和底水因素;并建立特征参数对其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特征参数与气井产能的... 针对阿姆河右岸B气田广泛发育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强和气水关系复杂所造成的单井合理配产难题,通过因素综合分析,将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概括为物性因素、裂缝因素和底水因素;并建立特征参数对其进行了定量表征。分析特征参数与气井产能的关系发现:储层物性和裂缝发育程度主要影响气井的无阻流量,储层各向异性、裂缝发育程度和水体活跃程度主要影响气井的配产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气井分类;并给出了相应气井的合理配产比,为气井合理配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单井产能 裂缝 底水 主控因素 配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姆河盆地中部卡洛夫阶—牛津阶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武重阳 张良杰 +3 位作者 程传捷 于炳松 王红军 程木伟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0-626,共7页
阿姆河盆地中部卡洛夫阶—牛津阶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层。文中在29口典型井的钻测井、薄片鉴定、岩石物性及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卡洛夫阶—牛津阶滩相储层特征与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卡洛夫阶—牛津阶礁滩复合... 阿姆河盆地中部卡洛夫阶—牛津阶是重要的油气富集层。文中在29口典型井的钻测井、薄片鉴定、岩石物性及地震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卡洛夫阶—牛津阶滩相储层特征与储层发育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卡洛夫阶—牛津阶礁滩复合体及生(砂)屑滩微相最有利于储层发育;2)生物骨架孔、生物体腔孔、残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晶间(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主要发育孔隙型及裂缝-孔隙型储层,整体为中低孔中低渗特征;3)古地貌、沉积微相、层序界面及成岩作用等因素共同控制了储层的发育与分布,其中隐伏基底隆起直接控制有利沉积相带的发育与展布,礁滩复合体等有利沉积微相的继承性发育是储层发育的重要基础,高频层序界面附近发生的同生期溶蚀作用有助于孔隙型储层的形成,埋藏期构造及成岩改造则控制了优质储层的形成与保持,最终形成裂缝-孔隙型储层及部分缝洞型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坡礁滩 主控因素 储层模型 卡洛夫阶—牛津阶 阿姆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图的原理、快速绘制以及在砂岩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单云鹏 王红军 +6 位作者 张良杰 白振华 苏朋辉 赫英旭 孟维康 刘航宇 程木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5-1108,共14页
三角图广泛用于砂岩分类,但个别高引用率文献论证公式的过程繁琐甚至推导出现错误。为系统阐述三角图的原理与制作,在确定三角图的读图规则后,进行平面几何推导,指出并修正了前人推导过程中的逻辑性错误,最后使用Excel成图与商业软件Ori... 三角图广泛用于砂岩分类,但个别高引用率文献论证公式的过程繁琐甚至推导出现错误。为系统阐述三角图的原理与制作,在确定三角图的读图规则后,进行平面几何推导,指出并修正了前人推导过程中的逻辑性错误,最后使用Excel成图与商业软件Origin及Grapher的三角图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投点方式存在差异,但两种图版可以进行变形操作而相互转化,三角形的侧边能否作为坐标轴以及纵坐标的绝对长度能否代表石英的含量取决于三角形的形态。商业软件的图版难以满足需求,建议以Excel使用等腰三角形的投点方式,结合地质绘图软件进行制图。为降低工作量,可以使用本文所编写的VBA代码,快速绘制砂岩分类三角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图读值规则 三角图投点公式 砂岩分类图版 Excel与Origin及Grapher成图对比 VBA编程代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液滴变形和流动条件的气井连续携液预测新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赫英旭 郭春秋 +5 位作者 张立侠 张君晗 单云鹏 史海东 陈鹏羽 程木伟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7-71,共5页
Turner模型和李闽模型是国内外气田现场应用广泛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二者均没有考虑流动条件对携液气量的影响,将曳力系数取为常数,而高度湍流区雷诺数的变化对曳力系数影响较大,从而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度较低。基于这... Turner模型和李闽模型是国内外气田现场应用广泛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二者均没有考虑流动条件对携液气量的影响,将曳力系数取为常数,而高度湍流区雷诺数的变化对曳力系数影响较大,从而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数据吻合度较低。基于这一问题,考虑液滴变形对携液气量的影响,并引入GP模型计算高度湍流区液滴的曳力系数,建立了基于高度湍流条件下的气井临界携液流量模型。新模型提出了一种简化的液滴变形参数计算方法,并考虑了高度湍流区曳力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将新模型与Turner模型、李闽模型进行对比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的预测结果与气井实际数据吻合最好,可以准确预测高度湍流条件下气井临界携液流量,对于气井的合理配产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携液流量 高度湍流 曳力系数 液滴变形 井底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特征及微观机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成友友 郭春秋 +5 位作者 陈鹏羽 史海东 谭成仟 程木伟 邢玉忠 罗翔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9,共8页
在模拟原始地层温度、应力条件下开展储集层应力敏感测试,评价碳酸盐岩岩心的应力敏感特征;在毛管压力曲线标定下,引入变分形维数建立了弛豫时间与孔径的转换公式,基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孔喉条件下因应力敏感造成的孔隙体积损... 在模拟原始地层温度、应力条件下开展储集层应力敏感测试,评价碳酸盐岩岩心的应力敏感特征;在毛管压力曲线标定下,引入变分形维数建立了弛豫时间与孔径的转换公式,基于核磁共振定量分析了不同尺度孔喉条件下因应力敏感造成的孔隙体积损失,厘清了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微观机理。研究发现,裂缝会显著改变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应力敏感特征,随着初始渗透率的增加,孔隙型储集层的应力敏感系数先减小后增大,裂缝-孔隙型储集层则单调增大;应力敏感造成的孔隙体积损失主要来源于中孔尺度(0.02~0.50μm)孔隙,贡献率超过50%,单条高角度裂缝对应力敏感、不可逆伤害的贡献率分别为9.6%和15.7%;碳酸盐岩气藏应力敏感的微观机理主要为裂缝闭合、孔隙弹性收缩和骨架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气藏 应力敏感 核磁共振 分形维数 孔隙结构 微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缝性碳酸盐岩气藏相控条件下测井裂缝解释——以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芳 张文旗 +3 位作者 张兴阳 邢玉忠 程木伟 田雨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49-1556,共8页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为盐下中上侏罗统低能缓坡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单井产能与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准确评价裂缝发育程度是产能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倾角裂缝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高...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为盐下中上侏罗统低能缓坡礁滩型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基质物性差,裂缝发育。单井产能与裂缝发育程度密切相关,准确评价裂缝发育程度是产能建设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通过对研究区不同倾角裂缝有效性进行分析,认为高角度裂缝的有效性较高,对生产起主导作用;根据岩心观察统计、成像测井裂缝解释及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认为裂缝发育程度与双侧向幅度差大小及总孔隙度与声波孔隙度之差呈线性正相关,但不同岩相裂缝发育程度的测井响应特征存在差异;通过开展从单变量到相控—单变量的常规测井裂缝评价研究,最终采用"相控"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现了不同岩相裂缝密度定量解释,形成了相控—多变量裂缝发育程度定量解释方法。岩心资料、测试资料及井漏情况表明解释结果较为可靠,可应用于相似类型储层裂缝发育程度常规测井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缓坡礁滩储层 裂缝发育程度 常规测井 定量解释
原文传递
滦平盆地下白垩统西瓜园组震积软沉积变形 被引量:4
19
作者 郑宁 宋天锐 程木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198-4206,共9页
为完善对滦平盆地西瓜园组地震引发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认识,综合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沉积体系与微观软沉积变形构造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震积成因的软沉积变形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内主、次控盆断层夹角... 为完善对滦平盆地西瓜园组地震引发的软沉积变形构造的认识,综合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宏观沉积体系与微观软沉积变形构造等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震积成因的软沉积变形构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盆内主、次控盆断层夹角位置的两处剖面中,可见枕状构造、液化砂岩脉、液化砂岩侵位、液化角砾岩、液化卷曲变形、砂岩滴落体、火焰构造、球枕构造、枕状层、负荷构造和震积不整合的组合发育,且同一剖面具有垂向多次震积作用的连续发育特点,这些震积作用均被识别在扇三角洲前缘相带内.根据这些软沉积变形发育的位置、彼此组合伴生、连续发育和区域分布的特点,可识别出连续2次大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滦平盆地 西瓜园组 软沉积变形 地震 沉积学
原文传递
湘赣中、南部寒武系纽芬兰统-第二统沉积环境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宁 李廷栋 +2 位作者 丁孝忠 刘燕学 程木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29-2649,共21页
为解决华南湘赣中、南部纽芬兰统-第二统沉积环境一直存在的深、浅海之争,通过对8条剖面岩石学特征、放射虫分布和岩相调查,结合地球化学数据等,分析了古水深等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发现,湘赣中部娄底、邵阳、衡阳、萍乡地区可见疑似放射... 为解决华南湘赣中、南部纽芬兰统-第二统沉积环境一直存在的深、浅海之争,通过对8条剖面岩石学特征、放射虫分布和岩相调查,结合地球化学数据等,分析了古水深等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发现,湘赣中部娄底、邵阳、衡阳、萍乡地区可见疑似放射虫化石的分布,化石应沉积于当时的海盆中心区,且Si以生物来源为主.全区广泛发育弱水动力的水平层理,杂砂岩Td平均值为5.94,δ30Si平均值为0.1‰.本区牛蹄塘组、香楠组和牛角河组可划分5种岩相类型、3种岩相组合(海底扇中扇亚相、海底扇外扇亚相、陆隆亚相).结合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数据等综合分析,认为湘赣中、南部纽芬兰统-第二统沉积时期海水滞留缺氧,以半深海陆坡-陆隆环境为主,东南部略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寒武系 放射虫 硅质板岩 半深海环境 沉积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