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电子技术的微型化学与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2
1
作者 章宗穰 吴霞琴 +1 位作者 张国雄 朱建中 《化学传感器》 CAS 2001年第3期13-14,共2页
近二十年来,电极尺寸相当于或小于微米极的微电极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显示了有别于常规电极的优越性能。以迅速发展着的微电子技术制作的微电极也为微型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批量制作及商品化展现了引人注目的前景。以厚膜和... 近二十年来,电极尺寸相当于或小于微米极的微电极技术已有了长足的发展,并显示了有别于常规电极的优越性能。以迅速发展着的微电子技术制作的微电极也为微型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的批量制作及商品化展现了引人注目的前景。以厚膜和薄膜技术制作的微电极已在微型传感器领域中得到了相当成功的应用,某些微型气体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已实现商品化。近年来,基于硅片各相异性三维刻蚀的微机械加工技术也已用于微型传感器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技术 微型化学 生物传感器 基体微电极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学术交流的先行者——Buck教授1982年中国之行的前后纪事 被引量:1
2
作者 章宗穰 俞汝勤 《化学传感器》 CAS 2012年第2期1-4,共4页
国际知名电化学家和电分析化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RichardP.Buck教授于2011年7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82岁。在他离世一周年之际,不由回想起Buck教授于1982年12月18日至1983年1月26日来华进行学术访问期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4... 国际知名电化学家和电分析化学家,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化学系RichardP.Buck教授于2011年7月22日因病去世,享年82岁。在他离世一周年之际,不由回想起Buck教授于1982年12月18日至1983年1月26日来华进行学术访问期间,与我们朝夕相处的40天以及此后三十年的交往。更回忆起Buck教授为化学传感器研究开发所付出的50余年的不懈努力以及开拓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 学术交流 先行者 分析化学家 中国 化学传感器 学术访问 研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切怀念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的先驱者——汪厚基教授和殷晋尧教授 被引量:1
3
作者 章宗穰 张国雄 《化学传感器》 CAS 2002年第2期66-67,共2页
汪厚基教授以九十高龄因病辞世已近一年,殷晋尧教授过早地离开我们也近半年了。但这两位被誉为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先行者和良师益友的长者的音容笑貌却一直留驻在我们的心间,长久怀念。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汪厚基教授 殷基尧教授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传感器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1994年第3期163-164,共2页
传感器(Sensors)可视作信息采集和处理链中的一个逻辑元件,1983年首次采用的专业名词……化学传感器(Chemical Sensors)则代表着可用以提供被检测体系(液相或气相)中化学组份实时信息那一类器件,尽管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可追溯到数... 传感器(Sensors)可视作信息采集和处理链中的一个逻辑元件,1983年首次采用的专业名词……化学传感器(Chemical Sensors)则代表着可用以提供被检测体系(液相或气相)中化学组份实时信息那一类器件,尽管化学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可追溯到数十年前开发的玻璃对pH电极,离子选择电极和以氧化锆为基本构成的氧电极,但近十年来的迅速发展则更令人侧目,据J.Janata在其评论文章中称,每年至少有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进展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化学——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 被引量:1
5
作者 章宗穰 《自然杂志》 1999年第6期363-365,366,共4页
1999年诺贝尔化学奖被确定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Ahmed H.Zewail教授,以表彰Zewail教授在发展超快激光光谱技术及其在化学反应历程研究领域中的开创性贡献。本文对飞秒化学的基本概念及技术和Zewail教授的贡献作了介绍。
关键词 飞秒化学 超快激光光谱 诺贝尔化学奖 化学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令人难忘的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早期学术活动——纪念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成立和《化学传感器》刊物创刊35周年
6
作者 章宗穰 俞汝勤 +1 位作者 沈国励 张国雄 《化学传感器》 CAS 2015年第1期3-9,共7页
该文回顾了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在1979年12月成立的"离子选择电极协作组"和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在1984年秋成立前后的人和事。也回顾了1981年创刊的《离子选择电... 该文回顾了我国化学传感器领域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在1979年12月成立的"离子选择电极协作组"和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在1984年秋成立前后的人和事。也回顾了1981年创刊的《离子选择电极通讯》和在1985年更名为《化学传感器》后的历程。以纪念专业委员会成立和刊物创刊35周年。也表达了对本领域前辈学者和先驱者的怀念和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专业委员会 《化学传感器》杂志 早期学术交流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
7
作者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1,共3页
2014年秋,Springer出版社刊印了《Modern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系列丛书的第58卷,书名为《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该书由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U.S.Army Research... 2014年秋,Springer出版社刊印了《Modern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系列丛书的第58卷,书名为《Electrolytes for Lithium and Lithium-Ion Batteries》(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中的电解质).该书由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U.S.Army Research Laboratory)的三位科学家T.Richard Jow、Kang Xu、Oleg Borodin及日本三菱化学株式会社(Mi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美国陆军 三菱化学 研究实验室 阴极材料 化学性能 锂盐 LITHIUM 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两卷集简介
8
作者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2,共3页
2012年秋,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电化学经典丛书之一,《Modern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的第52卷,卷名为《电化学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I》,客座编辑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Noam Eliaz教授,2011年由斯普林格(Springer)... 2012年秋,我在上海图书馆看到了电化学经典丛书之一,《Modern Aspects of Electrochemistry》的第52卷,卷名为《电化学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I》,客座编辑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Noam Eliaz教授,2011年由斯普林格(Springer)出版社出版.此后不久,又从斯普林格出版社的电子出版物数据库中检索到2012年出版的该丛书第53卷,《电化学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领域 纳米技术 电化学 应用 生物 电子出版物 出版社 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庆祝2011国际化学年
9
作者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的联合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在2008年12月19日通过决议,将2011年确定为国际化学年,作为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2005~2014)的重要措施.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化学会...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会的联合推动下,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在2008年12月19日通过决议,将2011年确定为国际化学年,作为实施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计划(2005~2014)的重要措施.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中国化学会积极响应并参与组织推动2011年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的各项活动.为了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国际化学年的目标和意义,本刊将分别约请专家学者撰文庆祝国际化学年.本期刊登章宗穰教授大作,文中较详尽地介绍了2011年国际化学年的由来、目标和全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化学工作者的责任.从下期起将陆续刊登电化学各领域科技工作者有关庆祝国际化学年的文章.欢迎读者、作者踊跃参与,惠投佳文.热切希望广大读者积极参与国际化学年的各项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学会 国际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科学院 科技工作者 生活 科学技术协会 联合国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植入神经修复器件》两卷集简介
10
作者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51-352,共2页
2010年秋,我接到在美国洛杉矶工作的旅美华裔学者周道民(David Zhou)博士来信,谈起他参与研究开发的帮助盲人恢复视力的ArgusTMII型植入式视觉修复微芯片系统,
关键词 植入式 修复 器件 神经 芯片系统 研究开发 洛杉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思广益 群策群力 办好《电化学》期刊--纪念中国化学会《电化学》创刊20周年
11
作者 章宗穰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406,共3页
2015年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电化学》迎来了期刊的第21卷.创刊20年来,期刊从季刊发展为双月刊,版面也从小16开扩大到大16开.20年间,期刊共出版86期,合计发表了各类文章近1800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其中包括... 2015年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的电化学委员会会刊《电化学》迎来了期刊的第21卷.创刊20年来,期刊从季刊发展为双月刊,版面也从小16开扩大到大16开.20年间,期刊共出版86期,合计发表了各类文章近1800篇(据"中国知网"统计数据),其中包括国内外作者投寄的128篇英文稿件.《电化学》期刊已成为融基础研究与技术应用于一体的电化学专业学术期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学会 学术期刊 电化学 创刊 统计数据 化学专业 基础研究 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奇的化学和化学家的责任
12
作者 章宗穰 《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共3页
2008年12月19日,联合国全体大会通过了将2011年确定为“国际化学年”的决议,并将其作为联合国在2004年确定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行动计划(2005--2014)”实施方案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键词 化学家 可持续发展教育 责任 联合国 组成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2011年国际化学年全球科普活动启动
13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11年第1期66-66,共1页
依据联合国可持续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05~2014),联合国大会于2008年12月通过将2011年确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的决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共同负责国际... 依据联合国可持续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05~2014),联合国大会于2008年12月通过将2011年确定为国际化学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Chemistry)的决议,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共同负责国际化学年在全球的组织实施。这是继国际物理年(2005)、国际极地年(2007~2008)、国际天文年(2009)和国际生物多样性年(2010)之后,又一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下的全球科普教育活动。以纪念和庆祝化学学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物理年 应用化学 科普活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大会 生活 生物多样性 教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植入神经修复器件》两卷集简介
14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11年第3期66-68,共3页
2010年秋,我接到在美国洛杉矶工作的旅美华裔学者周道民(DavidZhou)博士来信,谈起他参与研究开发的帮助盲人恢复视力的ArgusTMII型植人式视觉修复微芯片系统经美国食品药品检验局(FDA)批准.正在进行人体试验,进展顺利。并告知。
关键词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修复 器件 神经 植入 人体试验 药品检验 芯片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类脂双层和脂质体研究进展》丛书简介——纪念人工类脂双层膜研究工作发表45周年
15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在笔者的书桌上,放着一叠关于双层类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研究工作的不同年份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其中有《Nature》杂志在1962年6月首次发表的关于人工BLM研究工作的文献复印件和2006年夏Ottova教授赠送的由已故田心棣(... 在笔者的书桌上,放着一叠关于双层类脂膜(Bilayer Lipid Membrane,BLM)研究工作的不同年份的文献资料和书籍。其中有《Nature》杂志在1962年6月首次发表的关于人工BLM研究工作的文献复印件和2006年夏Ottova教授赠送的由已故田心棣(Hsin Ti TIEN)教授和她主编的《Advances in Planar Lipid Bilayers and Liposomes》(《平面类脂双层及脂质体研究进展》)丛书,还有此前由田心棣教授赠送的其它书籍。忽然想起,今年是人工双层类脂膜研究工作在《Nature》杂志上首次报道的45周年。这一研究领域在45年间的进展令人瞩目。由田心棣教授及其夫人和长期合作者Ottova教授主编的这套丛书自2005年起由Elsevier出版社陆续出版。目前已出版了5卷,第6至第9卷即将陆续问世,第10和11卷正在筹划中。这套由各国学者参与撰写的丛书总结了双层类脂膜相关研究领域在45年间的进展,涉及理论和应用两方面,内容丰富。其中涉及生物传感器的相关内容也不少。特撰此文向本刊读者介绍,以飨同好。也是对人工双层类脂膜研究工作发表45周年的纪念和向这一领域的开拓者田心棣教授表示怀念和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脂双层膜 脂质体 人工 丛书 面类 双层类脂膜 NATURE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传感器:特性、性能和应用》简介
16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13年第1期64-66,共3页
美国Nova科学出版公司自2009年起出版以评介化学各分支领域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为重点的《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and Applications)系列丛书,涵盖了化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预计到2012年底共出版125卷。目前已列入2013年出版... 美国Nova科学出版公司自2009年起出版以评介化学各分支领域的进展和应用前景为重点的《化学研究与应用》(Chemical Researchand Applications)系列丛书,涵盖了化学的各个分支领域。预计到2012年底共出版125卷。目前已列入2013年出版书目的新书也已有11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应用 特性 性能 化学研究 出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刊评介——借助于纳米技术的传感器研究开发
17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11年第1期64-65,共2页
2010年秋,美国国家纳米创新计划办公室出版了一份于2009年5月间举行的以“借助于纳米技术的感知(Nanotechnology—Enabled Sensing)”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的报告。报告由十余位知名专家讨论后草拟成文,审定过程数易其稿,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研究开发 书刊评介 传感器 专题研讨会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传感器的微型化和集成系统——化学及生物传感器发展策略的几点想法
18
作者 章宗穰 《化学传感器》 CAS 2005年第2期16-16,共1页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学令人惊叹的成就之后.2004年春天,美国宇航局的勇敢者号和发现者号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火星,并从遥远的火星发回数万张清晰照片和上万个检测数据.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在思考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在信息时代的发展... 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和蛋白质组学令人惊叹的成就之后.2004年春天,美国宇航局的勇敢者号和发现者号火星探测车成功登陆火星,并从遥远的火星发回数万张清晰照片和上万个检测数据.人们在感叹之余,也在思考各自所从事的领域在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应对策略.这也是从事化学传感器研究的科技人员需进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该文拟就如下问题谈些不成熟想法,抛砖引玉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传感器 微型化 集成系统 发展策略 化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修饰铂盘电极的胆固醇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1
19
作者 吴霞琴 郭晓明 +1 位作者 王荣 章宗穰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273-1275,共3页
在制备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盘电极的基础上 ,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 ,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胆固醇传感器。作者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 0 .0 5V ,测... 在制备普鲁士蓝膜修饰铂盘电极的基础上 ,利用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的电催化还原特性 ,制得了性能优良的胆固醇传感器。作者系统地考察了有关修饰膜制备和测试实验条件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传感器的最佳工作电位是 0 .0 5V ,测试溶液的最适pH值为 7.0。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15 0nA mmol·L- 1 ,线性范围为 0 .2~ 2mmol/L ,响应时间为 1min ,寿命在 1个月以上。本方法制得的传感器能有效消除抗坏血酸、尿酸的干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 化学修饰电极 胆固醇 传感器 血液 临床诊断 测定 铂盘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阻抗谱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芬芬 吴霞琴 +2 位作者 孟晓云 郭晓明 章宗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788-791,共4页
测量了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不同厚度的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与电化学阻抗谱.由所得到的循环伏安图讨论了普鲁士蓝修饰膜的氧化还原过程,并对相关的Nyquist图进行了解析,提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较薄膜中... 测量了应用电化学方法制备的不同厚度的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的循环伏安行为与电化学阻抗谱.由所得到的循环伏安图讨论了普鲁士蓝修饰膜的氧化还原过程,并对相关的Nyquist图进行了解析,提出了相应的等效电路.在此基础上计算出较薄膜中普鲁士蓝/普鲁士白电化学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和表观扩散系数,讨论了膜厚度对电荷扩散的影响.当膜相对较薄时,电极过程主要由动力学过程控制;当膜达到一定厚度时,电荷在膜中的扩散速率受到限制,电极过程由动力学过程和电荷扩散过程共同控制,证实了文献报导的普鲁士蓝膜修饰电极为多层空间分布电荷传递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阻抗谱 循环伏安法 电化学沉积 膜电极 氧化还原 谱鲁士蓝 修饰电极 电化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