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西部协作育人背景下“商务礼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1
作者 任亚丽 章维娜 《教师》 2023年第7期93-95,共3页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东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西部(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协作育人为背景,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资源库、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东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西部(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协作育人为背景,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内容、资源库、教学设计、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商务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前期调研和教学实践,文章作者总结出五条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措施:明确课程思政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建设共享教学资源库、重新开展教学设计、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这些优化措施能有效拓宽育人渠道,增强东西部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意识、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提升“商务礼仪”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为“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部协作育人 “商务礼仪”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4
2
作者 王双飞 朱佳巍 章维娜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接受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温、心率和白细胞计数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乳酸浓度和各类炎性细胞因子的情况。对比两组的护理舒适程度。对比两组在住院期间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的体温、心率和白细胞计数均降低(P<0.05),两组降低幅度一致(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的血乳酸浓度、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P<0.05),两组降低幅度一致(P>0.05)。观察组的护理舒适度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51.0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4.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8,P<0.05)。结论对接受CVVH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护理舒适程度和满意程度,降低护理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中医护理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对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
3
作者 朱佳巍 章维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年第15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究外科中医护理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对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2年1月起调整外科护理管理方案,以提升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进行护理资源优化,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 目的:探究外科中医护理资源的合理优化分配对中医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22年1月起调整外科护理管理方案,以提升中医特色护理服务质量为目标进行护理资源优化,将2021年设为实施前,将2022年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外科的中医护理培训、中医护理记录、中医护理安全、中医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外科护士在中医四诊辨证、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整体护理、中医健康教育的能力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1.00%(P<0.05)。结论:医院外科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了护士的中医特色护理能力,改善了患者对外科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层级管理 护理管理 中医特色护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 被引量:1
4
作者 章维娜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9年第19期129-130,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途径。方法:以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进行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分析培训前(2017年)、后(2018年)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各项应急流程评分变化。结果:接受培训后...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模式的构建途径。方法:以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理人员进行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分析培训前(2017年)、后(2018年)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各项应急流程评分变化。结果:接受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急救理论、应急综合能力均有显著性提升;培训后护理人员各项应急流程评分较培训前明显增高(P<0.05)。结论:采取救治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模式开展培训,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的在群体性伤害中的应急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性伤害能力培训模式 急诊科护士 应急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