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R-299-3p靶向OCT4B1调控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 被引量:4
1
作者 符国宏 赵宇青 +3 位作者 郑杨慈 吴开李 李立新 王连臣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801-804,822,共5页
目的探讨miR-299-3p靶向调控OCT4B1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NC组、mimics组、inhibitor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检测单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 目的探讨miR-299-3p靶向调控OCT4B1对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方法将SW480细胞分为NC组、mimics组、inhibitor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晶紫染色检测单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qRT-PCR测定细胞miR-299-3p和OCT4B1 mRNA,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OCT4B1蛋白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556-3p对SW480细胞OCT4B1活性的调控作用。结果与NC组比较,miR-299-3p水平、细胞凋亡率mimics组升高,inhibitor组降低,且mimics组高于inhibitor组(P<0.05);OCT4B1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穿膜数、细胞存活率、单克隆形成数mimics组降低,inhibitor组升高,且mimics组低于inhibitor组(P<0.05)。结论miR-299-3p过表达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其凋亡,可能与miR-299-3p抑制OCT4B1 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99-3p OCT4B1 结直肠癌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符国宏 王连臣 +1 位作者 陈旭 郑扬慈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53-55,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组织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102002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三亚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PTMC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56)... 目的探讨血浆和组织环状核糖核酸(circRNA)-102002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三亚中心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97例PTMC患者,将其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56)和无淋巴结转移组(n=41)。另选取同期45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ircRNA-102002对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PTMC癌组织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42±1.0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5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90,P<0.001)。PTMC组血浆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08±0.93)明显高于对照组(0.3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27,P<0.001)。淋巴结转移组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表达水平(2.95±1.17,3.46±1.51)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24±0.43,1.3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82,17.964,均P<0.001)。ROC曲线显示,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诊断PTMC的最佳截断值为1.37,1.58,其曲线下面积为0.810(95%CI:0.752~0.870)和0.850(95%CI:0.790~0.907);血浆和组织circRNA-102002诊断PTM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2.27,2.65,其曲线下面积为0.857(95%CI:0.798~0.920)和0.891(95%CI:0.834~0.955)。结论circRNA-102002在PTMC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作为PTMC诊断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环状RNA-1020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红霉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12例报告 被引量:8
3
作者 符国宏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12例均经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加红霉素等方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3天,... 目的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诊断、治疗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12例均经禁食、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加红霉素等方法治愈,平均治愈时间6.3天,无复发者。结论应用生长抑素+红霉素等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梗阻 手术后并发症 非手术疗法 生长抑素+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符国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癌灶数目与分化型... 目的探讨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5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侵犯程度、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癌灶数目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与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有关。结论分期、淋巴结转移、年龄、肿瘤侵犯程度、远处转移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符国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753-754,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处理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68例患者临床资料,61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肿瘤广泛转移、行肠捷径手术2例,造瘘5例患者行二期肠吻合。结果:...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外科处理方法,观察其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8年收治的结直肠癌并急性梗阻68例患者临床资料,61例行一期切除吻合,肿瘤广泛转移、行肠捷径手术2例,造瘘5例患者行二期肠吻合。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吻合口漏2例(2.94%),切口感染6例(8.82%),肺部感染6例(8.82%),心肺功能不全1例(1.47%),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1.47%)。住院10~50d(包括术后化疗),近期治愈100%。随访3年者57例,45例(79.00%)生存;随访5年者39例,17例(43.59%)生存。结论:综合分析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术式,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急性肠梗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0例 被引量:3
6
作者 符国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患者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外引流治疗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25例 被引量:1
7
作者 符国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281-328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对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治疗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腹腔镜外引流治愈1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 目的:探讨早期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对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外伤性胰腺炎早期应用腹腔镜、超声定向穿刺外引流治疗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腹腔镜外引流治愈11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1例,中转开腹2例;超声定向穿刺引流治疗治愈7例,形成胰腺假性囊肿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病情加重再次开腹引流手术2例。结论:闭合性外伤性胰腺炎的早期可应用腹腔镜或超声定向穿刺进行外引流治疗,可避免开腹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损伤 急性胰腺炎 腹腔镜检查 介入性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80例
8
作者 符国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 治疗 腹股沟管后壁 后壁缺损 周围组织 慢性支气管炎 前列腺增生症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96例
9
作者 符国宏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2期74-75,共2页
目的对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96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96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平均治愈时间5.5天,复发率1.04%。结论腹股沟疝使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聚丙烯和膨化聚四氟乙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 被引量:14
10
作者 卓恩挺 王连臣 +2 位作者 陈雪莲 符国宏 潘建民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022-1025,1030,共5页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对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诊治胃癌恶性腹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致恶性腹水对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6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普通外科诊治胃癌恶性腹水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2组疾病控制率、腹水控制效果,记录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腹水糖链抗原(CA199)、CA125、生活质量评分变化,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2.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χ^2=4.109,P=0.042);腹水控制效果88.00%高于对照组72.00%(χ^2=4.000,P=0.045);2组患者血清VEGF、CEA、CA199、CA125等指标表达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t=6.650、5.099、5.860、6.222,P均=0.000);2组患者躯体功能、物质生活、认知功能、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有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5.015、4.990、7.940、3.354,P均=0.000);2组患者均出现乏力、发热、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但观察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2.00%vs.30.00%,χ^2=4.882,P=0.027)。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铂类药物灌注治疗胃癌所导致的恶性腹水效果显著,可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妥昔单抗 铂类药物 灌注治疗 胃癌 恶性腹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卓恩挺 陈雪莲 +2 位作者 王连臣 刘松平 符国宏 《实用癌症杂志》 2013年第6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后,...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感觉神经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8.4%、21.0%、50.0%、21.0%、31.6%、18.4%,对照组依次为57.9%、60.5%、73.7%、44.7%、52.6%、3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FS和OS依次为(5.5±1.2)、(10.5±2.2)个月,对照组依次为(3.5±1.2)、(8.3±2.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恶性肿瘤 老年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术后并发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卓恩挺 陈雪莲 +2 位作者 王连臣 刘松平 符国宏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635-637,共3页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并发症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9-04~2012-09来我院治疗的78例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 目的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关并发症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09-04~2012-09来我院治疗的78例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针对并发症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本组7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共有14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吻合口瘘5例(6.41%),切口感染3例(3.85%),肠梗阻2例(2.56%),泌尿系统感染2例(2.56%),盆腔感染1例(1.28%),气腹征1例(1.28%)。有2例患者同时出现两种并发症,分别为切口感染合并肠梗阻和吻合口瘘合并盆腔感染。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BMI和年龄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时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注意围手术期的预防,术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通过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 并发症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在老年原发性肝癌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3
作者 卓恩挺 郑扬慈 +1 位作者 符国宏 李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2956-2958,共3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PE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100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TACE治疗,观察组行TACE联合PEI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蛋白(AF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随访1年和2年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AFP和VEGF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1年和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PEI对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良好,且对肝功能影响小,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无水酒精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卓恩挺 王连臣 +2 位作者 陈雪莲 符国宏 刘松平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灌注);试验组在对照组... 目的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4例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与试验组47例,2组均给予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及奥沙利铂灌注);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组患者1个周期均为14 d,共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98%,显著低于试验组的95.74%(P<0.05)。2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水平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erase,GST)、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腹腔镜胃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腹腔镜胃癌术后 临床研究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与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直肠癌193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卓恩挺 王连臣 +1 位作者 刘松平 符国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3年第11期912-914,共3页
选取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近期并发症以及远期效果进行随访和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选取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对2组患者治疗情况、近期并发症以及远期效果进行随访和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2组患者随访,其5年存活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切口种植率以及切口疝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腹腔镜手术对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是安全、有效、微创的理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手术 腹腔镜检查 老年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手术初步应用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连臣 符国宏 +2 位作者 李立新 柯延壮 杨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2年第11期821-823,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前胸壁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为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经前胸壁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经前胸壁入路成功施行腔镜下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前胸壁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价值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为16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经前胸壁入路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均经前胸壁入路成功施行腔镜下腺叶大部或次全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及术后常规病理提示甲状腺腺瘤,其中并囊性变3例。手术时间42~164 min,平均96 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8.6 ml;术后颈部引流2~3 d;引流量16~128 ml,平均22.5 ml;术后住院4~8 d,平均5 d;术后发生皮下气肿1例,3 d后消失;无皮下淤血及积液;颈前区不适感1例,3个月后消失。无术后声音嘶哑及术后饮水呛咳,患者均对美容效果满意。结论:经前胸壁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较成熟的术式,美容效果较好。熟练规范地应用超声刀,解剖层次清晰是避免副损伤的关键;术前标记路径,尽可能缩小前胸壁皮下游离范围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内窥镜检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道镜探查胆总管结石免留置“T”管的体会
17
作者 卓恩挺 王连臣 +1 位作者 刘松平 符国宏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6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一期缝合术免留置"T"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3年01月在我院行LCBDE治疗的72例患者,综合评估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分布情况、胆管狭窄程度等,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其中,P...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LCBDE)一期缝合术免留置"T"管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1年01月-2013年01月在我院行LCBDE治疗的72例患者,综合评估患者胆总管结石的分布情况、胆管狭窄程度等,选择适合的处理方式,其中,PC组(一期缝合)40例,TD组("T"管引流)32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与TD组比,PC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上均无显著差异性(P均>0.05),但在术后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有明显优势(P均<0.05);随访6个月-2年,PC组患者术后发生胆漏、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术后1年发现胆管残石、术后2年再发结石的几率均显著低于TD组(P均<0.05)。结论:腹腔镜、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胆道镜探查取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 免留置“T”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术式间隔时间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吴开李 王连臣 符国宏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间隔时间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01~2018-06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间隔时间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4-01~2018-06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病人1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与LC间隔时间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B组、C组,各62例,A组的间隔时间<2mo,B组的间隔时间2~4mo,C组的间隔时间>4mo,比较分析三组病人手术各指标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中转开腹例数及比例、住院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χ2值分别为7.087、13.736、11.934、111.67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且B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最短,A组的最长,B组的中转开腹例数及比例最少,A组的最多。三组体温恢复时间、休克纠正时间、白细胞恢复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463、129.670、145.742、124.634,P值均为<0.001),且B组的时间最短,A组的时间最长。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45%,低于C组的8.06%,低于A组的14.52%,但三组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后2~4mo进行LC,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疗效更佳,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术中出血和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可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间隔时间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手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甲状腺患者手术安全性的倾向性匹配评分
19
作者 吴开李 王连臣 +1 位作者 符国宏 李立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021-5024,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普外科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年龄是否大于65岁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可能影响手术结果的协变量进行倾向评分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手术中情况、...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手术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普外科住院的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按照年龄是否大于65岁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对可能影响手术结果的协变量进行倾向评分并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手术中情况、一般术后指标、甲状腺相关并发症及手术结局。结果经匹配后除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评分外,两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活检数与甲状腺大小均高于非老年组,术中病理恶性肿瘤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组术后首日引流多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各种甲状腺相关并发症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住院时间、再住院率、二次手术率、ICU入室率及手术费用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存在更多的慢性合并疾病,且肿瘤发生率及甲状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其手术结局与年轻患者相比并未见明显差异,老年患者甲状腺手术总体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甲状腺手术 倾向性匹配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135及miR-60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8
20
作者 田雯 陈珑 +2 位作者 马艳华 吴开李 符国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3-598,共6页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血清miR-135及miR-60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2例,根据胃癌病情进展及临床病理学分期分为早期胃癌组(n=62)... 背景与目的:胃癌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探讨血清miR-135及miR-60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9月30日三亚中心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52例,根据胃癌病情进展及临床病理学分期分为早期胃癌组(n=62)和进展期胃癌组(n=90),Ⅰ~Ⅱ期(n=65)和Ⅲ~Ⅳ期(n=87),无淋巴结转移组(n=73)和淋巴结转移组(n=79)。另选择96例非胃癌患者作为非胃癌组,60例健康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检测各组血清miR-135及miR-601表达水平,化学发光法测定糖类抗原72-4(carbohydrate antigen 72-4,CA72-4)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分析其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来分析胃癌患者血清miR-135、miR-601水平与CA72-4及CA19-9的相关性。结果:与非胃癌组和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miR-135、miR-601、CA72-4及CA19-9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进展期胃癌组血清miR-135(5.70±1.84 vs 3.83±1.12)、miR-601(11.28±3.73 vs 7.36±2.15)、CA72-4[(41.75±10.14)U/mL vs(17.82±4.93)U/mL]及CA19-9[(63.72±17.50)U/mL vs(35.84±10.36)U/mL]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胃癌组(均P<0.001)。Ⅲ~Ⅳ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35(6.10±1.90 vs 3.74±1.08)、miR-601(12.14±3.92 vs 7.05±2.04)、CA72-4[(44.68±12.35)U/mL vs(16.40±4.52)U/mL]和CA19-9[(68.53±19.13)U/mL vs(33.75±10.60)U/mL]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均P<0.001),而且Ⅱ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35、miR-601、CA72-4及CA19-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血清miR-135(6.24±1.95 vs 3.65±0.97)、miR-601(12.60±4.13 vs 6.84±1.92)、CA72-4[(48.70±12.37)U/mL vs(14.85±4.20)U/mL]和CA19-9[(72.36±20.25)U/mL vs(31.60±10.17)U/mL]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35、miR-601、CA72-4及CA19-9水平诊断早期胃癌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78、7.14、17.63 U/mL、35.70 U/mL,四项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0.920,95%CI:0.860~0.978)最大,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6%和77.4%。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血清miR-135、miR-601水平与CA72-4及CA19-9均呈正相关(r=0.748,P<0.001,r=0.694,P<0.001;r=0.815,P<0.001;r=0.716,P<0.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清miR-135、miR-601、CA72-4及CA19-9水平明显升高,四项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miR-135 miR-601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