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松种鳞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8-135,共8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类物质以高效获取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酚。以多酚得率、DPPH·清除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对多酚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酚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红松种鳞多酚的数学模型回归显著,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时间52 min、超声温度53℃、超声功率300 W。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可达27.80 mg/g,多酚得率与同温度水浴240 min得率相同,提取时间缩短2 h。此条件下提取的松多酚对DPPH·清除的IC50值为20.72μg/m 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IC50值为20.69μg/m L;对超氧阴离子清除率的IC50值为259.71μg/m L,且具有较高的总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多酚 提取 抗氧化 红松种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符群 钟明旭 王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0-187,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物理特性、活性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试材,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黑果... 【目的】通过比较3种干燥方式所得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物理特性、活性物质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评价不同干燥方式对果粉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黑果腺肋花楸果为试材,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及喷雾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进行干燥。通过Lab颜色模型评价果粉色泽,pH值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比色法测定总酚、黄酮含量以及DPPH自由基能力、总抗氧化能力,并对果粉的溶解性、分散性、堆积密度、流动性等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干燥方式对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物理特性、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影响。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制得的果粉具有最优的分散性能并且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生物活性物质,总酚(42.29 mg/g)、黄酮(41.50 mg/g)、花色苷(2.21 mg/g)的含量最高,较其他干燥方式果粉呈现极显著差异(P <0.01),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强,果粉的综合性能优越;通过喷雾干燥方式制得的果粉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含水率最低,溶解性、流动性、色泽极显著优于其他果粉(P <0.01),但是高温致使生物活性物质失活导致黄酮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最低,体外抗氧化能力最差;热风干燥方式制得的果粉得率(15.98%)最高,但是果粉物理性质、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及体外抗氧化的能力显著低于其他干燥方式(P <0.05)。【结论】综合评价黑果腺肋花楸果粉的品质和干燥效率,真空冷冻干燥适宜在黑果腺肋花楸果粉加工产业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腺肋花楸果粉 干燥方式 物理性质 活性物质 体外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种鳞中多酚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符群 高齐 +2 位作者 于文斌 徐明慧 王振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79-283,共5页
建立红松种鳞中多酚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C18反向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0.05%三氟乙酸溶液(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洗脱梯度:0-11min,5%-15%B;11-16min,15%-17%B:16-23min,17%-23%B;... 建立红松种鳞中多酚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色谱条件为:C18反向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0.05%三氟乙酸溶液(A)和甲醇(B)作为流动相,洗脱梯度:0-11min,5%-15%B;11-16min,15%-17%B:16-23min,17%-23%B;23-36min,23%—35%B;36—50rain,35%—40%B;50。65min,40%--*50%B;65-70min,50%—5%B;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280nm,该方法满足指纹图谱方法学考察。通过对8批样品的分析和比对,建立了红松多酚的指纹图谱,标示出14个稳定的共有峰,确定了咖啡酸为指纹图谱的参照峰。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为红松多酚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多酚 HPLC 梯度洗脱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山野菜中5种农药的残留 被引量:2
4
作者 符群 赵红华 +3 位作者 刘峰 任红波 魏俊青 陈国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38-243,共6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ACQUITY UPLC/Xevo TQ-S]测定人工栽培山野菜中啶虫脒、吡虫啉、多菌灵、嘧霉胺、苯醚甲环唑5种农药残留。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多重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ACQUITY UPLC BEH C18为分析色谱柱、0.1%甲...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ACQUITY UPLC/Xevo TQ-S]测定人工栽培山野菜中啶虫脒、吡虫啉、多菌灵、嘧霉胺、苯醚甲环唑5种农药残留。以乙腈为提取溶剂,采用多重反应离子监测(MRM)模式,ACQUITY UPLC BEH C18为分析色谱柱、0.1%甲酸乙酸铵-乙腈为流动相,对样品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5种农药在0.0005~2.000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在0.9947~0.9999之间。在农药混合标准溶液0.005~0.200 mg/kg的水平下,添加回收率均在73.43%~115.8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4%~18.19%。检出限在0.020~0.510μg/kg范围内;定量限在0.066~1.699μg/kg范围内。本方法操作简单、快捷、准确度和精密度高,可应用于山野菜中5种农药残留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山野菜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种鳞多酚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1 位作者 高小棠 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7期9425-9427,共3页
[目的]研究红松种鳞多酚对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红松多酚提取液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皮肤癌细胞株A375、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这5种常见的肿瘤细... [目的]研究红松种鳞多酚对癌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红松多酚提取液对人骨髓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皮肤癌细胞株A375、人肝癌细胞株HepG2、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这5种常见的肿瘤细胞进行试验,采用MTT法检测体外细胞增殖抑制率。[结果]红松多酚提取物对SH-SY5Y、HepG2、SKOV3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对A549、A375均有抑制效果。[结论]在红松多酚提取液固形物含量为0.4 mg/ml时,其对A549细胞抑制效果最佳,在该浓度下,红松多酚提取液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抑制率可达到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多酚 抗肿瘤 MT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树条荚蒾果多酚改善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糖代谢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符群 王梦丽 +1 位作者 郐滨 郭庆启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6-113,共8页
【目的】探讨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的改善作用,以评价其降血糖活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建立体外IR模型,并进行模型稳定性(细胞活性法)及可靠性(Z因子法)评估。试验设空白组、IR模型组、阳... 【目的】探讨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对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的改善作用,以评价其降血糖活性。【方法】本研究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建立体外IR模型,并进行模型稳定性(细胞活性法)及可靠性(Z因子法)评估。试验设空白组、IR模型组、阳性对照(二甲双胍)组和荚蒾果多酚组,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液葡萄糖含量,计算葡萄糖消耗量;蒽酮法测定糖原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活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PEPCK)、葡萄糖六磷酸酶(G6PC)活性。【结果】10-6 mol/L的胰岛素诱导处理HepG2细胞24 h是产生胰岛素抵抗模型的最适条件,且IR模型在12~36 h内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0.10~1.00 mg/mL荚蒾果多酚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24 h、0.50 mg/mL组的糖消耗量最高,为(3.49±0.11)mmol/L,消耗率可达88.81%(P<0.01)。与模型组对比,荚蒾果多酚可提高糖原的含量33.65%(P<0.01),HK、PK活性可分别提高43.36%(P<0.05)、48.41%(P<0.01),对G6PC、PEPCK活性抑制率为分别为22.86%(P<0.01)、17.33%(P<0.05)。【结论】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可提高IR-HepG2细胞的HK、PK活性,加快糖酵解,增加糖原含量;抑制G6PC、PEPCK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内源性葡萄糖的产生。所以鸡树条荚蒾果多酚对胰岛素抵抗细胞的治疗具有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树条荚蒾果 胰岛素抵抗 HEPG2细胞 葡萄糖消耗量 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超声法提取刺玫果黄酮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符群 吴桐 王梦丽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5-172,共8页
采用负压超声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刺玫果黄酮得率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了醇提物的铁还... 采用负压超声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料液比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四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刺玫果黄酮得率为响应值,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测定了醇提物的铁还原力及DPPH·、OH·和O_2^-·的清除能力。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30,超声功率为400 W,超声时间为33 min,超声温度56℃,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3.342±0.027) mg/g,同时建立了乙醇溶液提取刺玫果黄酮的二次项数学模型,对目标产物的提取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抗氧化试验表明:刺玫果黄酮有较好的还原性,对OH·、DPPH·和O_2^-·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021 mg/mL、0.182μg/mL、0.013 mg/mL,还原力和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同浓度的Vc。说明负压超声法能够制备的刺玫果黄酮有较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负压超声 提取工艺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法和均质法改善薇菜粉物化及功能性质 被引量:11
8
作者 符群 李卉 +1 位作者 王路 王振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5-291,共7页
为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方法对薇菜粉体物性、主要成分含量及活性物质保留的影响,该文以行星球磨法、高压均质法对薇菜进行超微粉碎,分别研究薇菜超微粉体的粒径、休止角、粉体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等物理性质;检测其总蛋白、粗脂肪、多... 为研究不同超微粉碎方法对薇菜粉体物性、主要成分含量及活性物质保留的影响,该文以行星球磨法、高压均质法对薇菜进行超微粉碎,分别研究薇菜超微粉体的粒径、休止角、粉体膨胀力、持水力、持油力等物理性质;检测其总蛋白、粗脂肪、多糖、总黄酮、总多酚等主要成分含量;通过薇菜超微粉提取液抑制?-葡萄糖苷酶及?-淀粉酶的能力,初步探究两种薇菜超微粉的降血糖活性。结果表明:对比常规粉碎方法,经行星球磨法和高压均质法处理后,粉体粒径分别减小1/48倍和1/65倍,粉体休止角增加,粉体膨胀力降低,高压均质和行星球磨法的持水力分别是常规粉碎法的2.43倍和2.44倍、持油力分别是常规粉碎法的1.99倍和1.52倍;几种主要成分高压均质法、行星球磨干法显著高于常规粉碎;2种超微粉提取物的?-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抑制率均优于常规粉碎提取物。上述结果表明:2种超微粉碎方法均有改善粉体物性作用,高压均质法对于薇菜粉体纤维组织破坏更加完全,主要成分易溶出,微粉处理促进了粉体的降血糖生理作用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加工 物性特征 薇菜 超微粉碎 功能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仿生法提取细叶小檗总生物碱及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符群 张海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7-123,共7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细叶小檗果实中生物碱的研究,为细叶小檗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用10%、20%、30%、40%、50%、60%、70%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细叶小檗中的总生物碱,得... 【目的】本文通过对细叶小檗果实中生物碱的研究,为细叶小檗的有效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以细叶小檗总生物碱提取量和抑菌圈直径为考察指标,用10%、20%、30%、40%、50%、60%、70%的乙醇作为溶剂提取细叶小檗中的总生物碱,得出27%乙醇为较好的提取溶剂。以27%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液料比、温度和超声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最速上升试验以及中心复合实验响应面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含量27%(V/V)、液料比32 m L/g、温度52℃、超声功率800 W,提取液的pH值为2.2时,对应提取时间为50 min;提取液的pH值为7.6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提取液的pH值为8.5时,对应提取时间为25 min。在此条件下,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量为(16.24±0.54)mg/g,比单一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圈直径为(91.21±0.37)mm。【结论】采用超声波辅助半仿生法比单一采用超声波法对细叶小檗中总生物碱的提取效果更好,提取量提高了1.31倍;抑菌效果提高了1.07倍。相比较国内目前对于小檗属植物小檗碱的平均提取量(16.6±0.6)mg/g相接近,在抑菌活性上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小檗 生物碱 抑菌 超声波 半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木条荚蒾果抗氧化成分的制备及主要活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符群 王梦丽 +1 位作者 李娜 吴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122,共9页
为高效制备暖木条荚蒾果实中的抗氧化成分,并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DPPH·清除率、固形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荚蒾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评价提取物对3种抗氧化指标的清除能力,并分析主要... 为高效制备暖木条荚蒾果实中的抗氧化成分,并为其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以DPPH·清除率、固形物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荚蒾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评价提取物对3种抗氧化指标的清除能力,并分析主要成分与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55℃,乙醇浓度70%,超声功率270 W;得DPPH·清除率为(97.32±1.73)%;与非超声法相比,提取率高出12.5%(P<0.01),DPPH·清除率高出7.25%(P<0.01)。以VC为阳性对照,测定荚蒾果提取物对·ABTS+清除率、OH·清除率、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1.352 mg/mL、0.045 mg/mL、7.859μg/mL;主要成分中以总多酚与DPPH·清除率、OH·清除率、·ABTS+清除率的相关性系数最大且极显著,分别为0.963、0.982和0.958(P<0.01)。可得超声辅助法可有效提取活性物质;荚蒾果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且主要的抗氧化活性成分为总多酚。本研究提供了天然抗氧化剂新的资源,且丰富了荚蒾果实研究领域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木条荚蒾果 超声辅助提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种鳞多酚的二次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符群 徐明慧 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6期8879-8883,共5页
[目的]为了验证红松种鳞多酚二次纯化及抗氧化特性.[方法]采用聚酰胺层析柱法对经AB-8树脂纯化后的红松种鳞多酚纯化液进行二次纯化,并且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聚酰胺二次纯化的最优条件为:... [目的]为了验证红松种鳞多酚二次纯化及抗氧化特性.[方法]采用聚酰胺层析柱法对经AB-8树脂纯化后的红松种鳞多酚纯化液进行二次纯化,并且测定其DPPH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得到聚酰胺二次纯化的最优条件为:聚酰胺树脂30 ~60目、上样pH 5、吸附时间1h、洗脱液为乙醇、上样量2 BV、洗脱浓度70%、洗脱pH 7.在此工艺下,多酚的纯度可达62%&#177;2%.二次纯化后的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10.94 μg/ml,总还原能力与VC的相似且略高于一次纯化的多酚液.[结论]红松种鳞二次纯化多酚纯度约为一次纯化多酚的2倍,且具有抗氧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多酚 二次纯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玫果醇提物制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与抗氧化相关性 被引量:7
12
作者 符群 吴桐 +1 位作者 廖声玲 王梦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1-137,共7页
【目的】通过对北方林区刺玫果醇提物的制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醇提物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 【目的】通过对北方林区刺玫果醇提物的制备及其主要活性成分进行研究,为刺玫果的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醇提物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对刺玫果醇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槲皮素和绿原酸进行提取,与DPPH·、OH·和·ABTS+的清除能力利用Pearson法做相关性研究。【结果】回归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刺玫果黄酮醇提物与料液比、剪切转速、剪切时间的关系;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5 g/mL,剪切转速为18 000 r/min,剪切时间为3 min,得率为(14.94±0.47)%,回归模型的失拟值不显著,说明该回归模型模拟较好。绿原酸对DPPH·清除能力最强,在0.150μg/mL时清除率达到80.84%;总黄酮对OH·清除能力最强,在0.484μg/mL时清除率为82.32%;槲皮素对·ABTS+清除能力最强,在4.7μg/mL时清除率达到91.32%。总黄酮与DPPH·、·OH、·ABTS+这3种自由基清除率相关系数最大,并与这3者清除能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6、0.976、0.989(P <0.01)。【结论】采用高剪切乳化技术辅助乙醇提取的刺玫果醇提物得率比普通超声辅助醇提法效果更好,醇提物得率增加了(2.11±0.51)%,且不破坏刺玫果主要成分活性,刺玫果中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相关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醇提物 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提取鸡树条荚蒾果降血糖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符群 王梦丽 +1 位作者 李卉 吴桐 《现代食品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为了高效制备鸡树条荚蒾果实中的降血糖成分,本研究以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法辅助乙醇提取荚蒾果中降血糖成分的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 为了高效制备鸡树条荚蒾果实中的降血糖成分,本研究以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为考察指标,优化了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法辅助乙醇提取荚蒾果中降血糖成分的工艺。采用响应面法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酶抑制率与剪切转速、料液比、提取温度之间的关系。最佳工艺条件:高速剪切乳化机转速为18000 r/min,料液比为1:19 (g/mL),提取温度为60℃,超声时间为40 min,剪切时间为120 s,超声功率为270 W,此时提取物的双酶综合抑制率(65.89±1.03)%,其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为(72.11±0.86)%,α-淀粉酶抑制率为(56.57±1.05)%。此条件下测得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IC_(50)为0.844 mg/mL,α-淀粉酶抑制率的IC_(50)为1.422mg/mL。高速剪切-超声联合法提取物的综合抑制率较普通超声法提高了11.39%(p<0.01),较单一高速剪切法提高了13.64%(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树条荚蒾果 高速剪切-超声联合 工艺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 α-淀粉酶抑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玫果不同醇提物对降糖酶活性影响及其加工稳定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符群 吴小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3-151,共9页
【目的】研究刺玫果醇提物对降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效果,筛选出最优级分,为刺玫果开发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以刺玫果为试材,分别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的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比色法测定黄酮... 【目的】研究刺玫果醇提物对降糖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稳定效果,筛选出最优级分,为刺玫果开发应用提供合理的参考。【方法】以刺玫果为试材,分别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的乙醇提取刺玫果活性成分,比色法测定黄酮、多酚、多糖含量。分析刺玫果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通过IC_(50)筛选抑制效果最优级分,并研究了不同温度、自然光、紫外光、pH以及不同金属离子对刺玫果醇提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刺玫果不同醇提物中,70%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显著(IC_(50)为1.905 mg/mL),50%醇提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显著(IC_(50)为10.212 mg/mL),不同因素条件对刺玫果醇提物黄酮、多酚、多糖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低温有助于刺玫果稳定性的保持;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黄酮、多酚稳定性逐渐下降,多糖则无显著影响,紫外辐射对刺玫果醇提物稳定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刺玫果醇提物在pH值2.0~6.0的酸性条件下能较好地保持多酚、多糖稳定性,pH值4.0~8.0条件下利于黄酮稳定;醇提液黄酮对Na^(+)稳定,K^(+)、Mg^(2+)均不稳定,与其他离子相比,Cu^(2+)的破坏性更为明显;多酚对低浓度的K^(+)、Mg^(2+)稳定;K^(+)对刺玫果醇提物多糖无显著影响,低浓度的Na^(+)、Mg^(2+)对多糖稳定性影响小,Cu^(2+)影响显著。【结论】70%刺玫果醇提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效果优于α-淀粉酶,不同加工条件下稳定性更好,为刺玫果储藏加工产业的应用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醇提物 Α-葡萄糖苷酶 Α-淀粉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壳黄酮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符群 郐滨 +2 位作者 李璐 刘磊 王梦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9,共9页
【目的】红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型树种,其松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黄酮含量极为丰富,是一类天然抗氧化剂,而松壳多被视为废弃物被送至垃圾场填埋或焚烧,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深入研究松壳黄酮对红松的开发利用... 【目的】红松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型树种,其松壳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特别是黄酮含量极为丰富,是一类天然抗氧化剂,而松壳多被视为废弃物被送至垃圾场填埋或焚烧,导致资源的浪费。因此深入研究松壳黄酮对红松的开发利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方法】以红松松壳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松壳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并对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松壳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DES含水量40%、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为60℃、固液比(w/v)为1∶55,此条件下黄酮得率为(9.838±0.211)%,较醇提法提高69%。低共熔溶剂黄酮提取物对DPPH·、ABTS+·及·OH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5.195±0.039)μg/mL、(9.528±0.132)μg/mL、(151.860±0.238)μg/mL,较醇提黄酮分别降低40.98%、52.94%、11.59%。以HepG2细胞建立H2O2氧化损伤模型,黄酮浓度在0.1~0.5 mg/mL范围内,对HepG2受损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存在显著的剂效关系,且低共熔溶剂所提黄酮的保护作用优于醇提黄酮。【结论】采用绿色环保的低共熔溶剂可高效提取松壳黄酮,且提取物能够保持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籽壳 黄酮 低共熔溶剂 超声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提取北虫草菌素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符群 郐滨 +1 位作者 钟明旭 吴小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20-127,共8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北虫草菌素的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提取工艺条件,探究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为北虫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以葡萄糖消耗量为指标,研究虫草素降血糖活性的浓...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北虫草菌素的超声波辅助酶解法提取工艺条件,探究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为北虫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并建立HepG2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模型,以葡萄糖消耗量为指标,研究虫草素降血糖活性的浓度影响及时间依赖性。结果表明:虫草素最佳提取工艺为pH值5.3,纤维素酶添加量1.60%(质量分数),酶解时间60 min,超声温度55℃,超声功率400 W,在此条件下虫草素得率为(8.097±0.028)mg/g;1.0μmol/L胰岛素诱导HepG2细胞12 h为最佳胰岛素抵抗模型,24 h、0.25 g/L虫草素组的葡萄糖消耗量最高,为(4.554±0.008)mmol/L。研究结果表示采用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可高效提取虫草素,提取物可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辅助酶解 虫草素 葡萄糖消耗 胰岛素抵抗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氯化钠、磷酸盐及卡拉胶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符群 张根生 岳晓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9-171,共3页
肉制品生产需要添加多种辅料成分,包括调味类、发色类、品质改良类、抗氧化类等等,辅料的作用并非单纯叠加,而是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制品状态。本文选择了肉制品中普遍添加的葡萄糖、氯化钠、复合磷酸盐、卡拉胶,以大豆分离蛋白凝胶... 肉制品生产需要添加多种辅料成分,包括调味类、发色类、品质改良类、抗氧化类等等,辅料的作用并非单纯叠加,而是存在交互作用,共同影响制品状态。本文选择了肉制品中普遍添加的葡萄糖、氯化钠、复合磷酸盐、卡拉胶,以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和感官状态为指标,考察了四种成分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影响,为肉制品辅料的应用提供一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多酚对免疫细胞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符群 彭亚文 王振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8期9920-9921,共2页
[目的]了解红松多酚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研究了红松多酚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中性红吞噬试验考察了红松多酚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红松多酚对机体免疫... [目的]了解红松多酚对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研究了红松多酚对大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中性红吞噬试验考察了红松多酚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红松多酚对机体免疫细胞具有活性促进作用。剂量浓度达到0.3 mg/ml时,脾淋巴细胞增殖呈现极显著增加(P<0.01),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中性红能力亦呈现极显著增强(P<0.01)。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作用效果均呈现剂量-效果关系。[结论]红松多酚对于机体的免疫细胞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多酚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骨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根生 符群 +1 位作者 岳晓霞 韩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33-135,共3页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OH、DPPH·、O2·三种自由基体系和铁离子还原体系,以不同浓度鸡骨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作用作为指标,评价鸡骨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鸡骨胶原蛋白肽对三种自由基都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相应...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OH、DPPH·、O2·三种自由基体系和铁离子还原体系,以不同浓度鸡骨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作用作为指标,评价鸡骨胶原蛋白肽的抗氧化性能。结果显示:鸡骨胶原蛋白肽对三种自由基都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OH最大清除率为99.74%,半抑制浓度IC50为4.85mg/ml;DPPH·最大清除率为80.24%,IC50=32.06μg/ml;O2·最大清除率为53.71%,IC50=16.48μg/ml。同时,对铁离子还具有显著的还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肽 鸡骨 自由基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8大孔树脂固定化溶菌酶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庆启 张娜 +1 位作者 符群 谭冬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216-220,共5页
利用AB-8大孔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溶菌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酶学性质、微观结构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4h、固定化温度25℃、戊二醛质量浓度0.3g/100mL、m酶:m载体=1:200时固定化溶菌酶的相对酶活力... 利用AB-8大孔树脂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对溶菌酶进行固定化,研究固定化酶的制备条件、酶学性质、微观结构及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时间4h、固定化温度25℃、戊二醛质量浓度0.3g/100mL、m酶:m载体=1:200时固定化溶菌酶的相对酶活力最高;与游离酶相比,溶菌酶经过固定化后耐热性提高、耐酸性增强,米氏方程分析表明,溶菌酶经过固定化后与底物壳聚糖的亲和力下降,固定化酶重复使用5次时,酶活力残留率为57.6%,抑菌实验结果表明,固定化溶菌酶对纯牛奶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 大孔树脂 溶菌酶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